说话之时必须要掌握适当的分寸,俗话说“言多必失”,话说多了难免出现意想不到的负面作用。因此与人相处,言谈必须要有分寸。
“对待朋友更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自己做事坦坦荡荡,哪有什么是说不出口的呢?”“藏着掖着显得自己城府太深了吧?”我们中的很多人或许都抱有这样的念头,如果对方不是能与你互相了解的知己,那么太多的话语只能造成彼此的困扰与误会。倘若你一味地只顾着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这种滔滔不绝会使对方产生厌烦,甚至以为你没有深交的兴趣。当你心无城府,大大咧咧地把心事跟对方倾诉时,明天或许就会成为流传在别人之间的耳语。
在与人交往言谈的过程中,要懂得把握分寸,能转弯,能下台,能收能放,能适可而止,能使对方知难而退,能留有余地,也能使自己保持主动。说起话来,没有分寸感的人,没有回旋的余地,一发不可收拾,只会造成僵局。为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与他人起争执,甚至是激烈的争吵,是很不值得的。一个有能力把握分寸的人,很多时候都能够很有分寸地和对方商谈,就不会闹不愉快。动以真诚,摆事实;晓以利害,讲道理,解除对方的疑虑。很多纠纷、困扰、冲突、争执,便会得到调解。
当需要我们提出忠告时,对于那些犯了错误的人,分寸感强的人总能细心地加以把握,就算是批评他人,也能够把别人的错误照实地举出,使人心悦诚服,而不让对方生气。别人虽然承认错误,但心里不会不好受。但如果没有把握好分寸,别人可能会因为批评太重而动怒发火,从此把你当作冤家。这样即使是给对方提忠告,也是没有作用的。
西汉时期,汉军和匈奴作战,由于匈奴作战游移,汉军很难找到其主力军与之作战。这一日,汉军的一个谋士进谏一个计策,设计诱敌深入,再全部铲除。本是一个很周密的计划,可是当时的带军主帅却因营帐漏水斥责了身边的随从。可能是因为斥责得太过凶狠,那个随从一怒之下投靠了匈奴,并向大单于说明了设计埋伏的事。可想而知,计划破灭。一句小小的口角,本是个小事,但若是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李红是一家公司的文案,工作认真踏实,却与周围同事相处有些问题。李红是个直肠子,什么话都直来直去,这就让周围的同事有些受不了。这一日,欣欣穿着一件周末逛街时买的套装来上班,李红见欣欣穿着新衣服先是夸赞道很合身、很适合,之后就开始盘问起价钱来。欣欣说这是商场里打折时淘来的,李红就说:“啊!打折的东西质量成问题,也不能退货吧!你怎么买这个呀?”本来满心欢喜的欣欣,却被李红这几句话说得有口无言,且很沮丧。
在与别人谈话时应需要格外注意避免以下话题:
1.个人的健康状况。很多人都不希望他人谈论自己的身体状况,除非你是与自己的亲密好友交谈。至于像那些有严重疾病的人,如动脉硬化、癌症、关节炎等,他们会更注重这方面的话题。无论对方如何,与人交谈时还是应尽量少谈与身体相关的话,哪怕是问候身体。
2.东西的价钱。“这值多少钱?那值多少钱?”如果总是围绕着这样的话题,不免使对方觉得你是俗不可耐的人,这必然会影响你在对方心中的形象。你的表现会让对方认为只有钱才能与你交往。
3.争议性的话题。应避免谈到具有争论性的敏感话题,特别是在你还不清楚对方立场的时候,就难免会因观点不同引起对立僵持或抬杠局面的出现。
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会存在着不适合公开讨论的话题,并不是所有的话题都适合拿来一起谈论的。过于张扬给人轻狂感,说话时的表情、动作,举手投足都要有分寸,当然过于木讷则又显得呆板无趣。
除了提高自己的素质以外,要想做到说话有分寸,还必须注意下面几点:
首先,善意地讲话。与人为善,所谓善意就是要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并且知道你是为对方好。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难消。”如果把握好这个“分寸”,在人际交往中,你差不多也就掌握了礼貌说话的真谛。
其次,认清自己的身份。在任何场合、与任何人说话时,你都有自己特定的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比如,在一个家庭当中,对父母来说你是儿子或女儿,对子女来说你又成了父亲或母亲。尊长有序,对老人或长辈说话当然是与小孩子说话的语气不同。否则,就是不礼貌,就会有失分寸。
最后,说话要尽量客观。也就是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信口开河、主观臆测,往往会把事情办糟。应视场合、对象,客观地反映实际,同时也要注意表达方式。
每个人都有嘴,要想把事办得很有分寸,就要求我们学会说话。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有禁忌,做人有禁忌,不同的人和事,也就有不同的禁忌,说话当然更是如此。如果大家都张口即来,毫不考虑后果,说话毫无禁忌,可想这社会会是何等地没有秩序可言了。因此,说话一定要有分寸、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