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谁在包围中国
48257400000014

第14章 重返亚太(3)

需要指出的是,美军虽然在事实上已经建立了针对中国的全维情报侦察网,但是由于绝大部分信息属于高度机密,五角大楼不能也不敢将其作为评估中国军力的核心材料。写作班子只能借助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公开渠道获取数据。对于一些紧缺而又离不开的数据,写作班子的成员只能“合理想象”和主观臆断。对此,美方写作班子成员也曾承认,评估报告的许多内容是猜测所得。因此,《中国军力报告》的权威性、真实性和严谨性,一直遭人诟病。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之前在评论美国类似报告时称,这样的报告“误导”了世人,夸大了中国的军费开支。

2011年8月24日,美国国防部公布向国会再度提交了《涉华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报告表示美国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和巩固国际规范、增进世界和平的中国,承认中国更多地参与了国际维和、反海盗、人道主义救助等行动,但报告同时无视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客观事实,称对中国的现代化军队“可能被用来增加中国获取外交优势或有利于其解决争端的能力”表示担忧。

这份长达84页的报告多处提及两岸关系自2008年以来取得重要进展,承认2010年台海附近区域总体形势保持稳定、没有发生任何武装冲突,但却自相矛盾地渲染所谓中国的军事威胁。

报告声称“对中国如何使用其不断增长的军力仍存不确定性”,认为中国军队过去10年来受益于在现代军事装备和科技方面的强劲投资,许多现代化系统已臻成熟。未来10年,中国军队将整合许多新的、复杂的平台,并采取新的作战概念,包括联合作战及以网络为中心的战争。

报告对中国的太空战和网络战能力表示关注,并指称美国政府的计算机系统2010年遭受来自中国的网络侵入。报告还放出一些自相矛盾的说辞,比如,一方面称中国不断增长的军力尽管能够促进美中在共同目标上的合作,另一方面又称这会增加误解和误判的风险。显然,美方对中国军力的渲染并不具有说服力。连美国《纽约时报》8月22日都不得不指出,美国五角大楼每年的开支比中国军费多出5000多亿美元;加上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开支,每年则近7000亿美元。

报告对中国海军的发展颇为介意。报告新增加了中国海上战略和中国对外军事交往两个“特别话题”,认为中国军队正大胆进入美国海军长期统治的全球海域。报告还包括了关于中国的航空母舰项目、反舰弹道导弹及飞机发展方面的信息,大谈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妄称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地区争端的根源。

显然,美国关于中国军力报告的主基调是中国威胁,强调中国威胁主要有五方面原因。

第一,美国军方需要中国作为战略对手以达到“拥兵自重”的目的。美国的战略哲学是绝不允许在世界上出现一个与其相匹敌的大国。反恐战争接近尾声使美国军方急于“制造”新的战略对手,以维持其在美国政坛的地位和势力。实际上,美国军方内心里并不认为中国军力发展对其会构成威胁。加强对中国的军事遏制,从战略上看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

第二,对美国军工利益集团的发展是一个巨大推动。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国防部实际上就是美国庞大军工集团的产品广告商和推销商。把中国作为战略对手,将激发美军工企业的研发力度,为美国军工利益集团赢得高额利润订单,美军方将无疑是最大的获利方。

第三,为增加对台军售寻找借口。美国军方夸大中国军力,一方面可以劝说美国内要加大对台军售力度;另一方面敦促中国台湾当局早作决断,大量购买美国武器,否则,台湾地区安全将不保。而加强对台军售,获利的依然是美军工集团和军方。

第四,打压有意同中国加强军事技术合作的对象。蓄意夸大中国军力,着力渲染中国在东亚形成安全威胁,阻挠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

第五,为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制造有利气氛。据美国媒体透露,就在五角大楼拟制《中国军力报告》的同时,也正组织国防部高级幕僚制定一份关于美军新军事战略的秘密报告。

现在我们联系起来看,2012年1月新出炉的“新军事战略”,就是美军在全球军事部署中,把在欧洲和中东的防御重心逐步转向亚太,转向亚洲,转向中国。确立了这一战略重点,美军就拥有了要求国会大幅增加军费开支的充分理由。报告的主要篇幅,仍以相对客观、中立的语言,描述了中国面临的客观环境、战略思考、现代化努力、军队建设成果、中美军事交流和两岸利害关系。

2012年5月18日,美国国防部再度发表2012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继续为它年初的“新军事战略”添加注脚。这份名为《涉华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主体分为“中国军事战略及准则发展”“中国军事现代化目标及趋势”“解放军与各国军事交流现况”“中国对台军事战略”4章。对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目标,2012年的报告延续了五角大楼一贯的观点,称中国希望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地区战争,提升开展高强度、信息化的短期局部军事行动的能力。中国在2011年持续投资新武器和新技术,展示了不断提高的军事能力。此外,按照前军委主席胡锦涛提出的中国军队“新历史使命”的要求,解放军在推进国际和平与稳定中也会发挥更大作用。

如何看待美国2012年的中国军力报告,笔者认为:

1.美国发布这类报告,从根本上是为它2012年初定调的“重返亚太”战略制造舆论准备。报告中以较大篇幅渲染中国在太空、网络、海洋上的威胁,夸大中国对世界、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威胁。通过官方途径公布中国的军力发展,不停地渲染“中国威胁论”,为中国国力和军力的不断前进制造舆论上的障碍,能拖住一点是一点。

2.美国发布这样的报告,“追踪背后推手,不难发现美国庞大军工产业及其游说集团的身影。”美国军工行业的天然属性决定了他们必然会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以为研发生产更多更新的武器装备制造借口,他们会动用各种手段,来游说政客,引导媒体,发动受众,为他们实现自己的目的而鼓噪。中国军力提升了,美国就应发展更新的技术和装备,这确实合乎美国一般人的思维逻辑。

就在美国国防部发布2012年度《涉华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的当天,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决通过一项法案,要求美国政府至少向中国台湾出售66架F-16C/D战机。同时,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99票同意、120票反对通过了2013年度美国国防授权法案。2013财年,美国的国防预算为5540亿美元,还有885亿美元的海外应急行动经费,以提供在阿富汗等战场的军费开支。而更重要的是,美国这份报告最终是提供给国会,目的是争取国会从预算上更多地支持其“重返亚太”,“制订战略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威胁来自何方。”

美国的“中国军事威胁论”层出不穷,以至到了近些年,“中国军事威胁论”已迅速变异为“中国太空军事威胁论”“中国外太空军事威胁论”。其实早在2003年中国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前后,美国对中国太空战略的猜测和议论便达到一个高点。《华盛顿邮报》说:神五上面有军用相机,用来拍摄秘密目标。美国防务信息研究中心的副主任赫金斯对《华盛顿观察》称,在太空领域的“非对称作战”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种叫做“微型卫星”的装置。它可以在不被注意的情况下发射损害或摧毁在轨道上运行的美国卫星。中国已经表现出对这些设备和技术的兴趣,通过合法途径从英国取得技术,以便设计和制造只有1~10公斤重的“微型卫星”和重量在1公斤以下的“纳米卫星”。赫金斯说:“如果两国关系交恶,中国人在太空攻击我们,可能会端掉美国在太空的能力。美国军队是世界上最依赖太空能力的军队,不论是通信,还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间谍卫星来运行的精确制导武器系统都离不开太空设施。如果中国重创或令美国失去其太空资源,那么会严重伤害美国打一场战争的能力。”

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主席、当时还是美国传统基金会研究员的拉里·沃泽尔于2004年4月在英国《中国最新军事动态》杂志上称,中国目光瞄准太空战场,中国的防御战略是在联合国搞一个禁止在太空部署武器的草案,牵制美国的太空计划;从进攻的角度来讲,中国军方也正在考虑使用“寄生卫星”和“微型卫星”。沃泽尔甚至详细地描述说,虽然美国国防部并不能够指出任何中国进行卫星武器试验的证据,但很明显北京对于“寄生卫星”情有独钟,它将继续大力发展部署这种武器。该系统通过像寄生虫那样附着在对方系统之上然后干扰或破坏,达到攻击敌方空间站、空间激光器或卫星之目的。沃泽尔还说,在中国某杂志上,研究学者探讨了如何使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确定低轨道运行的微型卫星的高度,还有许多文章都是研究如何运用卫星攻击空间卫星的内容,一些文章很明显针对的是美国的空间计划。

2013年刚过了元旦,美国又开始热炒“中国反卫星试验”的军事威胁。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学者顾克冈1月4日撰文称,近几个月在美国国防及情报团体间一直有传言,中国或将于近期开展一次“反卫星试验”。消息一出,立刻在美国和西方引起轰动。美国“太空”网站9日报道,最新传闻称中国将在1月11日进行反卫星试验。此前中国已在2007年1月11日进行过相关试验。反卫星与导弹拦截在技术上有很多相通之处,由于2007年的反卫星试验产生大量太空垃圾引发争议,因此中国或将把反卫星导弹项目转变为较少争议的导弹防御项目。

美方之所以如此关注中国反卫星试验,是因为越打越高的中国反卫星武器,将对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构成威胁。据了解,美国的GPS卫星位于中地球轨道,距离地面大约12000英里(约20000公里)。美国军事专家比尔·格茨认为,尽管试验的真实性尚不能确定,但是有理由相信中国军方正在研究新的高轨道反卫星武器,而这种反卫星武器射程将达到GPS卫星的轨道高度。美国军事专家迈克尔·皮尔斯布里称,在一场战争中,即使展开小规模反卫星打击,摧毁美国50枚卫星——假设包含被锁定的军事侦察卫星、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那将不仅对美军部队产生灾难性影响,对美国民用经济也将是一场重大打击。

尽管美媒大肆渲染中国反卫星试验,但最先进的反卫星技术就掌握在美国手中。2008年,美国军方曾利用一枚改进后的舰载“标准”-3型反导导弹,击落一枚失控的低地球轨道间谍卫星。目前,美军掌握的多种类型技术都可用于干扰卫星,例如发射飞行器进入侦察卫星轨道,然后与卫星发生轻微撞击使其改变原先轨道,即可让目标偏离原先的侦察区域;或者让飞行器逐步贴近目标卫星,然后开启发动机强行令其减速,这样失去速度的卫星将无法维持轨道高度,结果就会落入大气层坠毁。此外,美军还在研究利用飞行器靠近对手卫星,通过技术手段瘫痪甚至改写卫星电脑程序,令其“为我所用”。2012年12月10日,美国洛克西德马丁公司的ADAM区域激光武器原型机进行测试,成功摧毁了一发从1.6公里外飞来的火箭弹。

总之,从20世纪90年代初最早出现的“中国威胁论”至今,美国社会不断炮制“中国威胁论”,各式各样的论著、报道可谓连篇累牍,它们风助火势、火助风威,以讹传讹,并迅速得到了等主要西方国家的随声附和。它们生发开去,在中国周边亚太邻国也产生了心理上的“威胁效应”。于是,中国不发展是“威胁”,中国发展了也是“威胁”;中国成长了是“威胁”,中国“崩溃”了也是威胁;中国横是威胁,竖也是威胁。在西方一些人眼里,中国无论怎样,都脱不了“威胁”的干系。美国利用“中国威胁论”进行煽动蛊惑,使国际上许多国家或民众对中国产生或增加了种种误解和疑虑,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特别是美国媒体以中国威胁为借口,不断抨击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反对改善同中国的双边关系,鼓吹对中国进行“遏制”。美国一些政客和主流媒体把对中国威胁的宣扬视为时髦和“高尚”,这对美国对华政策也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使对华“遏制论”甚嚣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