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师的作文课
48258600000031

第31章 运思篇(27)

排比的成分大都是一些联合成分。联合成分用得多,往往会使句子长起来。因此,使用排比时要注意到长句的规律。此外,如果排比的成分是些句子,中间的标点符号也值得注意:要它们连接得紧凑,可以用逗号;要它们稍为隔离一点,读起来多停顿一点,可以用分号;要它们各自独立,显得简洁明快一点,也可以用句号。

(三)重复

一般说来,文章里应该避免重复。因为重复会使文章显得啰嗦、软弱。但有时为了要特别强调某一点,也可以有意地把这一点反复地讲,把它深深地打进读者的印象里去。还有时,为了在文章里创造一种沉郁的、不舒畅的气氛,故意用些重复的笔墨使气势憋闷。鲁迅的名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就是这第二种重复的典型例子。不过这种重复不是常常用得到的,我们这里不多讲它。

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而重复,往往和对偶或排比的句法配合运用。一般的对偶里是不用相同的词语的;如果用了一部分相同的词语,就成了重复。这种重复往往是为着使两层意思显著地互相映衬而用的。

(8)你们是年青的,从出生的年月计算,你们的确是年青的。然而看你们额上的皱纹,我知道你们已经走过很长很长的艰苦的道路了。看你们的安静的微笑,我知道你们已经做过很多很多的有成绩的工作了。

(巴金:《一封未寄的信》)

(9)“我们”替代了“我”,“我们”的语言也替代了“我”的语言。

(朱自清:《今天的诗》)

(l0)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这几个例子都是在对偶里使一部分词语重复的,效用都在使相对的两部分很显著地互相映衬,借以强化语势,强化给读者的印象。

前面说过,我们现在用对偶并不强求工整,因而一般的对偶里也常有重复的词语(这在严格的对偶里是不许可的),比如例(3)的“使我”,就是重复的部分。所以,无论从形式上或意义上看,对偶和重复有时是不易分辨的。

重复也常和排比一块儿用。效用与对偶里使用重复的词语大体相同。

(11)到暑假,毕业的都走散了,升学的还未进来,其余的也大半回到家乡去。各样同盟于是暂别,喊声于是低微,运动于是消沉,刊物于是中辍。

(鲁迅:《忽然想到〔十一〕》)

(12)朗诵诗是群众的诗,是集体的诗。

(朱自清:《论朗诵诗》)

(13)所以思想性不是硬借来的,不是可以套用的,不是可以假装的,也不是忽然就有了的。

(同上)

(14)我知道你们不怕艰苦,不怕繁重,不怕危险,你们只怕把工作做得不好。

(巴金:《一封未寄的信》)

(15)笔者过去也怀疑朗诵诗,觉得看来不是诗,至少不像诗,不像我们读过的那些诗,甚至于可以说不像我们有过的那些诗。

(朱自清:《论朗诵诗》)

应注意的是,凡是重复的词语,照句子的语法结构看,也可以不重复。换言之,重复好还是不重复好,主要的要看我们希望收到怎样的效果。比如,单说语法结构,例(11)可以改成“……于是各样同盟暂别,喊声低微,运动消沉,刊物中辍”,例(12)的第二个“是”,例(13)的后三个“不是”,例(14)的第二个和第三个“不怕”,例(15)的第二个“不像”,也都可以不用。但是把这些词语重复一下,在修辞上就收到了一些效果,主要地是使这些联合成分分外显得重要(而且是同等的重要),在音节上也分外显得顿挫有力。

如果我们需要这些效果,重复是可以的,甚至是必要的;如果不需要,就不必重复,甚至不应该重复。

前边说过,排比的效用之一是用类似的结构把一串意思按照轻重排列起来,一层比一层深入地说下去,使读者得到的印象也跟着一步比一步强烈。这样的排比有的有重复的部分,有的没有。

(16)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绝不是要从书里学习如何用手摸字去写作,值得人们学的是保尔·柯察金这个伟大的人物的心灵,是他的精神,是他的钢铁般的意志。

(丁玲:《要为人民服务得更好》)

(17)工作需要你们,人民需要你们,新的中国需要你们,新的时代需要你们。

(巴金:《一封未寄出的信》)

(18)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千里迢迢的征途。

(袁鹰:《井冈翠竹》)

(19)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鲁迅在北京女师大学生会的演讲)

例(16)的“心灵”“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重。例(17)的“工作”“人民”“新的中国”“新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重,一个比一个大。例(18)“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是先后接续的层递关系。例(19)又是一种特殊的含有重复部分的排比,特点是每一排比部分的开头,都是重复前一部分的,而每一段排比的部分在意义上又深进了一层。这种排比,也有单独列为一类的。

最后,还有一种情形也值得注意:重复或排比的部分不是在一个句子里或相连的句子里,而是散在文章的前后,用以互相呼应、互相联贯的。比如《老舍选集》的《自序》,第一段的开头说:“论篇数,此集只选了旧作小说五篇……”,接着第二段的开头是“论体裁……”,第三段的开头是“论时期……”,第四段的开头是“论技巧……”,第五段的开头是“论语言……”,第六段的开头是“论内容……”。还有,像这种重复或排比不必一定像上例那么整齐,有时只是大体近似,在结构上并不完全一样。比如赵树理的《也算经验》,第二段说他怎样取得写作的材料,结尾时说:“……要说也算经验的话,只能说‘在群众中工作和在群众中生活,是两个取得材料的简易办法’。”第三段说他怎样决定主题,结尾时说:“……假如也算经验的话,可以说‘在工作中找到的主题,容易产生指导现实的意义’。”第四段说他用怎样的语言写作,结尾时说:“这些就是我在运用语言和故事结构上所抱的态度,也可以算做经验。”这三个结尾,结构虽不完全一样,然而大体相近。这种重复的效果在于用大体类似的结构来表明文章的层次,和前后的呼应,使读者由形式的近似引起关于内容的联想,因而易于掌握住全文的脉络。适当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的条理显得清楚,并且便于理解和记忆。

(选自《张志公文集》第2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1月)

论造句(章衣萍)

我们应该怎样造句呢?

我们在未造句之先,应该知道什么是句。

什么是句呢?马建忠在他的《马氏文通》中说:

凡有起词,有语词,而辞意已全者曰句。

所谓起词即英文中的Subject,语词即英文中的Predicate。(Subject有译作“句主”的,Predicate有译作“谓语”的。)

例如:

我来了。

这里面“我”字即“起词”,“来了”即“语词”。这句虽只有三字,而辞意已全,所以算作一个句子。

句子的种类甚多。有长句(Long…Sentence),有短句(Short…Sentence),有简单句(Simple…Sentence),有复杂句(Complex…Sentence),有并列句(Balanced…Sentence),有弛缓句(The…Loose Sentence),有严紧句(The Periodical Sentence)等分别。详细研究,是文法上的事。我们现在且随便举些例子。

短句、长句、简单句多不必举例子的。什么叫作复杂句呢?

复杂句与简单句不同。简单句只表示一个思想或事物,而复杂句是表示二个以上的思想或事物,换句话说,就是用二个以上的子句,使成为复杂句的。

例如:

谁知探春早使了眼色与侍书,侍书出去了。

(《红楼梦》,七十二回)

宝玉见无客至,遂欲回家看视黛玉,因先回怡红院中,进入门来,只见院中寂静无人,有几个老婆子和那些小丫头们,在回廊下取便乘凉,也有睡卧的,也有坐着打盹的,宝玉也不去惊动。

(《红楼梦》,六十四回)

什么叫作并列句呢?

凡是二个以上的字句,字数略同,组织和意义也大概相同的,叫作并列句。

例如:

那穿绿袍的,总司天下毛族,乃百兽之主,名百兽大仙;那穿红袍的,总司天下禽族,乃百鸟之主,名百鸟大仙;那穿黑袍的,总司天下介族,乃百介之主,名百介大仙;那穿黄袍的,总司天下鳞族,乃百鳞之主,名百鳞大仙。

(《镜花缘》)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

(张载:《西铭》)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出师表》)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在骈体文中,这类的并列句很多。骈体文为中国文学的特色。文中偶然用一两句骈体文,未尝不可以增加文字的美丽。但过事雕琢,不顾文意,则成“涂脂抹粉之泥塑美人”,与八股文一般,无文学上的价值了。骈体文的例子,我们这里姑且不举。

弛缓句与严紧句是修辞学上的名词。什么是弛缓句呢?

弛缓句是一句之中,在收尾之前可以停顿一处或数处,但是在文法上是意义完全的。

例如:

倪老爷说:“长兄,告诉不得你!我从二十岁上进学,到而今做了三十七年的秀才,就坏在读了这几句书,拿不得轻,负不得重!”

(《儒林外史》二十五回)

上面的句子,从“我从二十岁上进学”到“就坏在读了这几句书”为止,意义也是完全的。这就是弛缓句。

什么是严紧句呢?

严紧句是不到一句的末尾,意义不能完全的。

例如:

于是吕公著、韩维,安石藉以立声誉者也;欧阳修、文彦博,荐己者也;富弼、韩琦,用为侍从者也;司马光、范镇,交友之善者也。——悉排斥不遗力。

(《宋史·王安石传》)

这个句子不到末尾意义不能完全,所以叫作严紧句。

以上系就文法及修辞学上而论句的分类。单懂得这些分类,在造句时也没有什么用处的。善于作文的人,各人有各人的文格:有的是“一清如水”,有的是“朦胧若烟”;有的人的句子我们一看就明白,有的人的句子我们非看了几次,想了许多时不会明了。各人的思想不同,文格不同,句法也不同。有的人的句子做得清洁,有的人的句子做得有力,有的人的句子做得深刻,有的人的句子做得美丽!我现在且随便举些例子。

在近代的文人中,梁任公与胡适之的文章都以清洁胜。初学作文的人大概都喜欢梁、胡的文章,因为他们能够深入浅出,说理虽深,而句子很容易懂。(梁、胡的文章甚多,我们现在且不必引。)有人以为说理的文章应该清洁,而写景、写情的文章应该美丽。其实清洁中何尝没有美丽。我现在且举一两个例子。

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上的山,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儒林外史》第一回)

这些句子没有什么长处,不过清洁的描写而已。但这是一幅绝好的素描,活灵活现,何等的美!

又如:

没两盏茶时,宝玉仍来了。黛玉见了,越发抽抽搭搭的哭个不止。宝玉见了这样,知难挽回,打叠起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不料自己没张口,只听黛玉先说道:“你又来作什么?死活凭我去罢了!横竖如今有人和你顽。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会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哄着你。你又来作什么呢?”

宝玉听了,忙上前悄悄的说道:“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隔疏,后不僭先’也不知道?我虽糊涂,却明白这两句话。头一件,我们是姑舅姐妹,宝姐姐是两姨姐妹,论亲戚,也比你远;第二件,你先来,俺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从小儿一处长大的。她是才来的,岂有个为她远你的呢?”黛玉啐道:“我难道叫你远她?我成了什么人了呢!我为的是我的心!”宝玉道:“我也为的是我的心。你难道就知道你的心,不知道我的心不成?”黛玉听了,低头不语;半日,说道:“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你,你再不知道你怄的人难受!就拿了今日天气比,分明冷些,怎么你倒脱了青肷披风呢?”宝玉笑道:“何尝没穿?见你一恼,我一暴燥,就脱了。”黛玉劝道:“回来伤了风,又该讹着吵吃的了!”

(《红楼梦》,第二十回)

这些句子写宝玉、黛玉吵嘴怄气的情景,信手写来,也没有什么雕琢,只是清洁而已。然而看呀,这里面写宝黛的性情,黛玉的多心,宝玉的真诚,小儿女的“生了气又讲和”的神气,何等动人,何等美丽!

其次,我们且说有力。

古人形容王羲之的书法,说是“铁画银钩”。这“铁画银钩”四字很可拿来表现造句有力的精神。有力的反面就是萎靡,萎靡是不好的。在近人的文章中,以鲁迅先生的文章造句最有力。我们且举出一些鲁迅先生的文章来做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