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小说左宗棠发迹史上
4828800000037

第37章 (4)

第八章 (4)

恭亲王跨前一步答道:“禀太后,臣和几位军机大臣以为,曾国荃目前正在围困江宁,耆龄之保举有诸多不妥之处。”

慈禧太后厉声道:“恭亲王啊,你说明白些。是你自以为耆龄的保举有不妥之处呢,还是其他大臣也这样认为?”

文祥见恭亲王嗫嚅不能答,于是急忙跨前一步道:“禀太后,耆龄的折子没有递上来,的确是王爷同我们几位商量来着。奴才当时也以为,耆龄要说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就算不递,太后和皇上也能体谅。请太后明察。”

醇亲王这时跨前一步禀道:“禀太后,奴才也想说句话。奴才大胆以为,祖宗设立军机处,怕的就是各部院对下面的奏禀隐匿不报,贻误军机。把大臣的折子压下不递,军机处实有不妥之处。”

文祥等四位大军机一见醇亲王讲出这话,知道事情已经严重,于是互相看了看,一起跪下道:“臣等失察,请太后、皇上降罪!”

恭亲王一见如此,也只得说道:“禀太后,这件事全是臣一人之错。太后和皇上要责罚,就请责罚臣一人吧。”

慈禧太后缓缓说道:“我们也并不是非要问是谁的错,这件事你们几个做得也实在太荒唐了。耆龄这是没什么事,真要有什么事,你们把折子压下不递,一旦出了事故,该算谁的?你们几个也都起来吧。军机处里的事情,我心里有数。恭亲王啊,曾国藩的折子,想必你和他们都看了吧?”

恭亲王答道:“禀太后,臣看了。曾国藩讲的也是实情,他那里也的确有些兵单。”

慈禧太后道:“恭亲王啊,你最近怎么总犯糊涂啊?曾国藩究竟是在诉苦,还是在替左宗棠鸣不平,你难道看不出来吗?”

恭亲王忙道:“太后圣明!经太后一提醒,臣忽然也有所悟。不过臣以为,左宗棠入浙系他所荐,两个人又是同乡,他为左宗棠说几句话,也在情理之中。请太后明察。”

慈禧太后在帘内点点头道:“你这话说得还算明白。我这几天哪,反复想了想。左宗棠入浙后固然有督剿不利之处,但耆龄把福建的局面变坏,全推到左宗棠的身上,也有错处。在福建的毕竟是耆龄而不是左宗棠,往左宗棠身上推是过于牵强了些,朝廷不问青红皂白就将左宗棠革职,的确有些不妥。”

恭亲王忙答道:“太后说的是,臣和一些大臣们也以为,朝廷全听耆龄一面之词,似有失公允。”

慈禧太后想了想,道:“依我看,耆龄这个闽浙总督,是不能再做下去了,可究竟放谁合适,我还没有想好。你们几个是怎么想的呀?”

文祥这时答道:“禀太后,奴才以为,闽事愈来愈棘手,此时将耆龄撤任似有不妥之处。耆龄已在福建征剿多年,比较熟悉那里的情形,若突然将他撤任,势必对闽浙剿匪大局有诸多牵动。请太后明察。”

慈禧太后道:“文祥啊,耆龄这几年是立了大功的,这谁都清楚。但他糊里糊涂地参了左宗棠一本,若不将他撤任,你让左宗棠怎么办哪?督抚掣肘,历来都是我朝大忌,你应该知道这一点。醇亲王啊,你以为呢?你也说说看!”

醇亲王跨前一步道:“禀太后,太后圣明。奴才以为,督抚掣肘,历来都是祖宗家法所不容的。耆龄不管功劳多大,都该将他撤任逮进京师问罪。”

恭亲王大声道:“醇亲王你在说什么呀?耆龄有多大的错处啊?他不过参了左宗棠一本,就算参得糊涂些,也不致逮进京师问罪呀!”

醇亲王被恭亲王问得一声不吭,他其实还没有真正领会太后的意图,不过是随便说说。醇亲王对治国用人原本就不太在行,他的最大长处就是吃喝玩乐外加逢迎太后,除此之外,全不放在心上。

慈禧太后这时说道:“恭亲王啊,你也不用急成那样,醇亲王也不过是随便说说,何况我也没说将耆龄撤任,就非得逮进京师问罪呀。”

醇亲王忙抢着说了一句:“太后圣明!”

恭亲王白了醇亲王一眼,道:“禀太后,臣以为,此时不将耆龄撤任也可,不妨将江西巡抚沈葆桢和左宗棠对调一下。这样一来,就避免了督抚相互掣肘。”

李棠阶这时鼓起勇气跨前一步道:“禀太后,臣以为恭亲王此议似有不妥。太后试想,浙江现在全系曾国藩与左宗棠旧部,沈葆桢到浙江后,调动这些军队势必不能得心应手。何况,左宗棠离浙后,刘松山与刘培元二军必被曾国藩调回江宁助剿,左宗棠原募之楚军则必将随左宗棠进入江西。沈葆桢原本兵单,他到浙江后,让他拿什么来应对局面呢?请太后明察。”

慈禧太后沉吟了许久,才道:“李棠阶呀,你适才所言是这个理儿。恭亲王啊,看样子,沈葆桢与左宗棠还不能对调。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呀?”

恭亲王犹豫着答道:“禀太后,臣适才想了想,李棠阶所言极是,将左宗棠与沈葆桢二人对调,的确不甚妥当。臣于是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但总觉有不够成熟之处,故不敢对太后明言。”

慈禧太后说道:“恭亲王啊,你是军机处领班大臣,又是议政王,有什么想法,就直说。若不妥,咱们再议,有什么打紧呢?你说吧。”

恭亲王答道:“禀太后,耆龄撤任总督以后呢,不妨让他先署理福州将军的缺儿,仍让他办理闽省的防务。对左宗棠呢,朝廷不妨就大胆使用他一次,补授他为闽浙总督,两省的军务全由他办理。但左宗棠是不是做总督的料儿呢?臣还没有思虑好,请太后明察。”

文祥跨前一步,说道:“禀太后,奴才以为,凭左宗棠之才,实不堪担当总督大任,王爷所议似有不妥。请太后明察。”

慈禧太后道:“李棠阶呀,你也说说看。”

李棠阶沉吟了一下答道:“禀太后,臣与左宗棠素未谋面,不知其才是否能担起总督大任。但臣以为,左宗棠自入浙后,兵事、政事均有起色。以此证明,朝廷放左宗棠到浙江是英明之举。请太后明察。”

慈禧太后徐徐说道:“我以为呀,如今国运维艰,这用人上啊,该大胆时就大胆些。我记得放曾国藩做两江总督并节制四省的时候啊,许多人都不同意,以为朝廷给曾国藩的权柄太重了,怕他担不起来,反误了国家大事。事实怎么样呢?曾国藩几年下来,不仅扭转了东南全局,而且做得非常出色。所以呀,曾国藩举荐左宗棠援浙,折子一到,朝廷马上便答应了下来。这叫什么呢?这就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醇亲王啊,你以为朝廷该不该大胆使用左宗棠呢?”

醇亲王摸清了太后的真实意图,于是马上响亮地回答:“禀太后,太后圣明!奴才以为,朝廷设若能大胆使用左宗棠,闽浙的局面一定会有大的起色!”

慈禧太后高兴地说道:“这醇亲王啊,就是懂我们和皇上的心。恭亲王啊,就按你说的办吧,让耆龄暂署福州将军。实授左宗棠闽浙总督,让他尽快对闽省防务做出布置。”

恭亲王高兴地答道:“太后所言极是,臣下去后就着军机处拟旨。臣还有一事要禀告太后,左宗棠升授闽浙总督之后,放谁去接任浙江巡抚呢?”

慈禧太后想了想答道:“先缓和一下耆龄和曾国藩之间的关系吧。实授曾国荃浙江巡抚。曾国荃现在江宁督战,自不能到任,就让左宗棠兼署吧。”

恭亲王率一班王公大臣退下去后,不久便在私下里对文祥发牢骚道:“西边的心事越来越难猜了。将左宗棠革职的是她,决定大胆使用左宗棠的也是她。她究竟想怎么样呢?”

收复浙江

左宗棠被革职的第二十天,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趁各路官军休整的时候,派兵再次攻占了富阳,使刚刚好转的局面,明显有些恶化。

左宗棠闻报,不得不带兵赶到富阳大营,亲自指挥刘松山、刘培元两路人马攻城。为防李秀成从杭州来援,攻城前,左宗棠将蒋益澧所部调至余杭,监视杭州城动静。

官军激战两昼夜,终将富阳城拿下。富阳离杭州最近,左宗棠为就近指挥官军攻取杭州,遂决定将巡抚衙门移富阳驻节。

不久,左宗棠调在浙各路官军齐聚杭州,按远近疏密,将杭州城团团围住,志在必得。

这一天,左宗棠带着一应文武官员,赶到余杭一带察看形势,寻找李秀成的破绽,但衙门的报事快马却飞至余杭大营,请左宗棠急速回衙,言称有旨递到。左宗棠不敢怠慢,稍事布置即返回富阳接旨。

旨曰:“内阁奉上谕:照耆龄所奏,浙江巡抚着曾国荃补授,左宗棠毋庸留任。钦此。”

左宗棠心头一动,他万没想到,朝廷将他撤任的圣谕来得这般快,他未及多想,急忙接旨面北谢恩,正要起身,不期二旨又到。

旨曰:“内阁奉上谕:福州将军着耆龄暂行署理。赏左宗棠头品顶戴兵部尚书衔、都察院右都御史实授闽浙总督。前已有旨浙江巡抚着曾国荃补授,曾国荃着仍统前敌之军驻扎雨花台,一意相机进取以图江宁,毋庸以浙事为念,浙江巡抚着左宗棠兼署。左宗棠身任闽浙总督,浙省系总督辖地,既兼署巡抚,尤责无旁贷,闽事防剿亦须左宗棠从速布置,莫负圣恩也。钦此。”

左宗棠未及传旨差官将圣旨读完,已是泪流满面,哽咽出声,感恩之情无法控制。

他接旨在手,面北连连叩头谢恩不止,口里哽咽着说道:“臣有何德何能,受朝廷如此倚重!”

当晚,左宗棠浮想联翩,夜不成寐,一个人坐在书房里,一边流泪,一边草拟谢恩折,无非是向朝廷表示一下自己的忠心。

折子拜发不多几日,耆龄委派护送总督关防的官员便到了:计送到闽浙总督关防一颗,福建盐政印绶一颗。左宗棠于是恭设香案,望阙叩头,接收印绶。

消息很快传开,各路将领由四面八方各防地骑马赶回,为左宗棠贺升迁之喜。

左宗棠一时高兴,便把刚到任的富阳知县传来,吩咐道:“连日攻城,各路将官都疲劳过甚。你带人筹办一下,摆几桌酒席吧,大家都乐一乐。”

富阳知县诺诺连声,退出去后,就让人分头去张罗,却哪里张罗得来?当时富阳新克,十室九空,百姓十去七八,鸡、鸭、猪等一应牲畜,都被太平军宰杀果腹,不要说一下子要筹办十几桌酒席,就是一桌,也办不来。

富阳知县派人东寻西找,整整忙乱了半日,眼看天将过午,才好歹在一条水沟里寻到了一条死狗。

富阳县忙命人将死狗打捞上来,幸未腐烂,马上便传仵作就地剥皮破肚,又忙着领人出城去寻找蔬菜,倒真真难为了他。

正在这时,军兵簇拥着一顶花轿进得城来,却是胡雪岩背着左宗棠,派人把香姑娘接来了。

胡雪岩预料到富阳新克,一应吃食必奇缺,所以又特从严州拉了一车蔬菜和十几头猪过来。

富阳知县闻报,当时把他喜得涕泪横流,拉着胡雪岩就喊菩萨,当即命人宰猪洗菜,忙将起来。巡抚衙门的这顿喜酒,从午后未时开始喝起,直闹到夜半子时才休。左宗棠被人扶进上房,香姑娘慌忙把他安顿到床上躺下,又忙着为他更衣、擦脸、濯足。

香姑娘嗔怪道:“老爷,您让贱妾怎么说呢?您已年过半百,又补授了总督大员,不比从前,还由着性子做事。传出去,让人笑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