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
48299600000017

第17章

【解】

孔子认为,用国家领导者的美德善行教化民众以取代诉讼,使整个社会没有犯上作乱的行为和诉讼发生,才是最佳做法。这反映了孔子注重观念上的指导和百姓自身的道德修养。

【原文】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一刻也不能懈怠,执行君令、处理要务必心怀忠实。”

【解】

“居之无倦”,要求有敬业精神,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样才能兢兢业业地工作,以尽职尽责。“行之以忠”,要求忠诚老实地履行公务,不以权谋私、收受贿赂。

【原文】

子曰:“博学于文,约①之以礼,亦可以弗畔②矣夫!”

【注】

①约:约束。②畔:通“叛”。

【译】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用礼仪来约束自己,其言行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解】

这一章孔子提出了成就君子的两条重要措施——“博学于文”和“约之以礼”。孔子认为,只有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用礼仪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才能治国、平天下。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

孔子说:“君子成就他人的好事,不促成他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解】

体现了“仁者爱人”和“与人为善”的人道主义精神,也体现了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商羊知雨

【译】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所谓政事,就是正的意思啊。你用端正来作表率,那么还有谁敢不正呢?”

季康子担忧盗窃盛行,便向孔子求教治理的办法。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那么即使你进行奖励,也不会有人去做偷窃之事。”

【解】

孔子认为领导人具有重要的表率作用,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都要做到“正”,因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①,以就②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③,必偃④。”

【注】

①无道:指无道的人。②就:靠近。③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④偃:倒下。

【译】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让人们靠近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治理政事,何必动用严酷的刑罚呢?您只要以善行事,老百姓自然会互相亲善。在位者的品德就像风,平民百姓的品德就像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随风而倒啊。”

【解】

孔子主张“德政”和“人治”,他告诫季康子要以德服人,用自己的德行去教化百姓,不可动用严酷的刑罚。上位者只要善理政事,以礼治国,百姓不但不会犯上作乱,而且会互相亲善友好,社会也会呈现出安定祥和的景象。

【原文】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①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③。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

①达:通达,显达。②闻:有名望。③下人:对人谦恭有礼。

【译】

子张问:“士怎样做,才可以称得上通达呢?”孔子说:“你所认为的通达是什么样的呢?”子张答道:“在国担任政事必定要显贵而闻名天下,在家修业必定要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闻名,并不是通达啊。真正的通达,必须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谦虚礼让。这样,他在国家必然通达,在家也必然通达。至于闻,只是外表上装出一副仁人君子的样子,而行动上却违背了仁,以此自居而毫不怀疑,这样的人在国家一定会有名望,在家也一定会有名望。”

【解】

这一章涉及了两个对立的概念——“闻”与“达”。“闻”是名声,闻名的人不一定具有良好的德行;“达”是从内心深处遵从仁、义、礼的德行,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使君子之名实至名归。孔子在这里主要强调要名副其实、表里如一的问题,通过自己的不断修养,以求得真正的“达”。

【原文】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①、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②,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③,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舞雩从游

【注】

①修慝(tè):改正邪恶。慝,邪恶。②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后得利禄。③忿:愤怒,气愤。

【译】

樊迟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樊迟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改正邪念、辨别迷惑呢?”孔子回答说:“问得好!先努力做好事情,然后取得报酬,不就是提高品德修养了吗?反省自己的过失,而不是指责别人的恶行,不就是改正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父母,这不就是糊涂吗?”

【解】

踏实认真地做好事情,不去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才能有所收获;严于律己,出现过失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省自己,检讨自己,才能改过;遇事冷静分析,不冲动,才能不闯祸,不连累亲友;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①,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③,不仁者远④矣。汤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⑥,不仁者远矣。”

【注】

①举直错诸枉:选拔正直的人,罢黜不正直的人。错,通“措”,放置。枉,不正直,邪恶。②乡(xiàng):通“向”,过去。③皋陶(yáo):掌握刑法的大臣。④远:远离,远去。⑤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⑥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恶的人改邪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拜见老师并请教他什么是智慧,老师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恶的人改邪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老师的话语意深奥啊!舜拥有天下,从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那些不仁的人就纷纷远离而去了。汤拥有了天下,从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那些不仁的人也纷纷远离而去了。”

【解】

孔子针对樊迟提出的关于“仁”和“智”的问题,分别作出了解答,子夏又对孔子的回答加以理解发挥,二人将“仁”与“智”的关系分析得十分透彻。仁者“爱人”,是一种博大的人本精神,智者“知人”,只有在“知”的前提下,才能做到选贤任能。

【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译】

子贡向孔子请教交友之道。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善意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解】

朋友相交,平等而独立,不宜强加于人。当朋友出现失误或不妥时,善言相劝,但适可而止,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

【原文】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提高仁德修养。”

【解】

曾子主张用礼、乐、《诗》《书》等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桥梁,以互相帮助提高彼此的仁德修养作为结交朋友的终极目的。但实际生活中,不仅仅只限于以文会友,很多渠道都是可以结交朋友的。

子路第十三

【原文】

子路问政。子曰:“先①之②劳③之。”请益④。曰:“无倦⑤。”

【注】

①先:率先。②之:指老百姓。③劳:劳役。④益:增加。⑤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译】

子路向孔子请教办理政务的要领。孔子说:“自己带头,大家努力。”子路请求进一步解释。孔子说:“永不懈怠。”

【解】

“先之”,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劳之”,就是勤政,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这不仅仅是对领导者的要求,也是对每一个人的劝勉。

门人故事子路惠人

子路在卫国当蒲大夫时,组织兴修水利,下令“给人一筐饭,一壶水”。之所以这样体恤劳工辛苦,就是因为主张“仁义的人,与天下人共同拥有,共同利益”。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①,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注】

①有司: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译】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向孔子请教管理政事的要领。孔子说:“先给办事人员做表率,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德有才能的人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才能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所不知道的贤才,人们难道还会舍弃他们吗?”

【解】

这里孔子提出的“选贤举能”的方法只是一方面,现代社会更多依据的是制度、考核。

【原文】

子路曰:“卫君①待子而为政,子将奚②先?”子曰:“必也正名③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④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⑤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⑥;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⑦而已矣。”

【注】

①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②奚:什么。③名:名分。④迂:迂腐。⑤阙:通“缺”,存疑。⑥中(zhòng):得当。⑦苟:苟且,马虎。

【译】

子路对孔子说:“如果卫国的国君等您去治理政事,您的第一件事打算做什么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老师也太迂腐了吧!名正不正有什么关系呢?”孔子说:“真粗野啊,仲由!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话说不顺,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文化也就不可能得到推行;礼乐不能得到振兴,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做事一定要有正当的名分,名分确立了自然就可以用正当的理由发号施令了,政令一出就一定可以付诸行动。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解】

孔子强调“正名”在从政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在名正言顺的条件下,才能发号施令,政令才能被民众响应,才能实现治国理政安民的宏伟目标。“正名”的宗旨就是端正和确立名分、名号,其具体内容实际上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反映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

【原文】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①。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②。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③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职司乘田

【注】

①圃(pǔ):种植瓜果蔬菜的园地。②情:情实。③襁(qiǎng):背婴儿用的背带。

【译】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种地的老农。”樊迟又请教孔子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种菜的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啊,居于上位的人提倡礼仪,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恭敬的;在上位的人倡导正义,老百姓就没有敢违抗而不服从的;在上位的人重视诚信,老百姓就没有敢不诚实的。要是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四面八方的老百姓自然会背着他们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解】

孔子当年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君子”为主,偏重行政能力,强调学而优则仕,所以对樊迟所问,有“小人哉”的评论。实际上社会国家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在这一点上是没有“大人”“小人”之分的。

【原文】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①;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③为?”

【注】

①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②对:应对。③以:用。

【译】

孔子说:“背诵《诗经》三百首,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治理;让他出使到其他诸侯国,又不能独立地应对;那么,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解】

《诗经》在当时远非仅供审美使用的文艺作品,更常常被当作为外交辞令来引用,以修饰行政者、外交家的言语辞令。孔子当年选《诗经》教弟子也有这样的教学任务在其中,所以才有“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责备。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

孔子说:“统治者自身正直,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自然会执行;统治者自身行为不正,即使发号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解】

仍然是强调为政者的率先垂范作用。正人先正己,不仅仅是为政者,领导、老师、父母等在上位者都是需要注意的。

【原文】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

孔子说:“鲁国和卫国的政事,就像兄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