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听圣严法师说佛
48322600000074

第74章 重要的是心灵虔诚

烧香拜佛虽然有不可忽略的礼仪规则,但更重要的是心灵虔诚,而非外在形式。

——圣严法师

道家重在修身,佛家重在修心。所以,圣严法师强调说:“烧香拜佛虽然有不可忽略的礼仪规则,但更重要的是心灵虔诚,而非外在形式。”只有心灵虔诚,才能让佛关照自己。

圣严法师曾批评说:“现在有很多人盲目地推广禅的运动。有的人是好心,他们认为禅很有用;有的人是借禅修来图利,有的是虚张声势,他们懂得一点禅的方法,也剽窃一些禅的观念,但却是为虚名净利和造势,于是弄一个团体、组织一个什么禅会。

这种为了自私的目的而推广禅修的人,他们的做法表面上看好像有益社会,其实是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佛家认为,佛陀的弟子,要以至诚恳切的心,没有虚伪,没有杂乱,不分春夏秋冬,不问白昼夜晚,把菩萨所应觉悟的事理绵延相续,时时系念,或是高声诵读,或是默念于心,这就是最好的修持。

有一个佛教徒喜欢到寺院礼拜菩萨。他看到菩萨的法相庄严,心想:“如果我也能有这样一尊菩萨该有多好呀,这样我就可以天天顶礼膜拜。”

有一次,他出去办事,路过一家文物店,看到里面摆着好多佛像案桌,而且这些佛像案桌,个个手工精致,刀法细腻,每一尊佛像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浏览间,他眼前突然一亮,有一尊骑在鳌龙上的白瓷观音,白衣飘飘,迎风婆娑而降,左手拿着净瓶,右手拿着杨柳枝。菩萨慈眉善目,仿佛俯瞰着滚滚红尘中被痛苦煎熬的众生。这位信徒非常喜爱这尊菩萨,于是用高价把菩萨像请购回家。他想:如此庄严的观音菩萨,应该请方丈师父为我开光。于是,他虔诚地把佛像请到寺院,请方丈为菩萨开光。

开光完毕后,这个人决定把菩萨像放在大雄宝殿内礼拜几天,沾点香火气息。于是,他每天准备丰盛的素菜、沉香、水果、鲜花,去供养他的观世音菩萨。但是,案桌前往往已经摆满了其他信徒供养的东西,挡住了他的菩萨的视线。他想:“这些人岂有此理,怎么把供品堆积如山丘,让我的菩萨看不到我供养的东西。”

于是,他就趁着香灯师父不在殿内,动手把案桌中间的糕饼、菜肴等供品,搬到旁边的角落,然后把自己祭拜的东西往中间一摆,自鸣得意地说:“这样菩萨就能看到我的诚意了,能够接收到我虔诚地供养了。”

这件事虽然让他得意了几天,可是,过了几天后,他又发现了让他生气的事情,原来,他买的那些沉香是上等的,所以燃起后,顿时让人感到神清气爽,但是风一吹来,袅袅的轻烟就在大殿内四处飘荡,从观音菩萨像前飘到了其他佛像前。

这位信徒一看,着急了:“这怎么得了!我上好的沉香都被其他信徒所供奉的菩萨像吸光了,我的观音菩萨一点儿也嗅不到我特地为他准备的香火。菩萨怎么会有灵光呢?我要想个好办法,不能让其他信徒占了便宜。”

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找到一根透明的吸管,一头接到香头上,一头搬到观音的鼻子上,并且开心地说道:“如此一来,别的菩萨也分不到我的香火了,我的菩萨就可以专门享用我上的香火了。”

虽然观音菩萨可以独享这位信徒的香火了,但是本来白白的一尊佛像,却被熏成了黑糊糊的样子。

《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圣严法师在诠释这句话时告诫人们:如果一味地追求外在形式,便不能与真理契合,便不是真正的佛教徒。

佛理有时就是我们生活的道理,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不要光注重表面,本质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重要的。所以圣严法师说:“绝大多数信仰佛教,拜佛、供佛的人都少不了一尊泥塑、木雕、铜铸、铁打、丹青彩绘的偶像,其实那只是工具,并不能代表佛的功德和全体。佛像本身是没有灵性,但可以作为一种工具、道具、法物或法器来帮助我们修行,如同经典本身没有功能,若能运用经典中的内容来修行与实践,经典就产生作用。因此,仅仅拜佛、供佛是没有用的,必须同时实践佛的精神、理念、心行、功德、慈悲和智慧,才是真正在拜佛、供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