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向稻盛和夫学经营
48326900000074

第74章 不要把裁员当做应对危机的唯一方法

稻盛和夫指出,裁员就是裁掉企业的发展之源。因为企业的弊病并不是靠裁掉几个员工或者降低几个人的薪水就能根治的。只有系统地解决问题,才能在危机下积蓄力量、渡过难关,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发展速度。

一位很有名的CEO说过:“裁员,只能说明领导者没有能力。”裁员对企业来讲只是节省了部分资金。但是对员工的影响却是使他们不再相信领导者。被辞退的员工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难以为继。经营者的社会责任在哪里?员工又怎么可能一心一意地为之工作?

一些雇主认为,适当的裁员是对表现不佳的员工进行淘汰的必要手段,能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优化人员素质。稻盛和夫非常反对这种观念,他认为不论面对何种危机,坚持雇用、确保就业才是王道。在他看来,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经营者都不能只考虑自己如何生存,而要与员工风雨同舟、互相扶持、共渡难关。

二战后,日本南部的姬岛面临最为严峻的经济衰退,却创造了一条坚持雇用的魔法公式:雇员们牺牲工资和规律的工作时间,以确保每个人都有工作。无论是姬岛的政府机构、轮渡公司、海产养殖还是医院,都按照这个公式度过了危机。

这个魔法公式40年来一直被证明非常有效,日本厚生劳动大臣表示,“分享工作”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而且是一个能够在极端经济时期保持团结的重要手段。日本的很多大型出口企业采用了“分享工作”的理念,并将其作为支撑自己渡过经济难关的口号。

日本探索出的这条“分享工作”的道路有利于雇主和雇员双方。雇员在有工作有收入的情况下,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而雇主只需要准备工作地点和设备就可以使之完成必要工作,完成以老带新、削减重复劳动等目标。

稻盛和夫一向以利他的思想指导自己的经营。他认为,企业经营者自己没有为企业的发展制定长期发展目标,这个账不能算在员工身上。企业高管的工资和工作成本不知是普通员工的多少倍,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道理很简单。企业经营者降薪就能解决很多员工的就业问题,而一般的经营者往往不会自愿降薪,而是大刀阔斧地裁员。

2009年,德国宝马汽车公司26 000名员工在2月和3月减少工作时间,以应对经济危机导致的市场疲软。

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哈拉尔·克鲁戈表示:“在艰难时刻使用多种机动和有弹性的管理方式来保证就业,是公司保持稳定和强大的因素之一。”

宝马公司的策略是明智的,该公司之所以能享誉全世界,与企业经营者能够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坚持雇用是分不开的。稻盛和夫指出,很多经营者低估了裁员带来的无形开销,如遣散费、法律纠纷等费用,公司和雇员两方都有可能损失惨重。裁掉新人对公司的影响也许不明显,但裁掉熟练员工则会降低公司的整体实力,并且会大大影响接下来的工作效率。

没有谁面对公司的裁员还能心平气和地工作,不可能让一个天天担心失业的人为公司效劳。而一旦情况好转或者工作需要,公司还必须付出重新招聘和培训人员的费用。另外,裁员还会给公司带来一些潜在的危险,比如老员工带走自己的客户,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花多少钱也难以挽回的,可以说得不偿失。

一些企业在公司运转良好时,常常大量雇用新人,本来是期待公司进一步发展,却很容易造成人浮于事,加重企业的负担。一旦不如意,这些公司往往又最先裁员,形成恶性循环。

确保就业才是王道,换回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心,这会为企业增加一笔无形资产。事在人为,不可能全部危机同时降临,经营者和员工是利益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经营者和员工齐心协力、风雨同舟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经营悟语

裁员就是裁掉企业的发展之源。危机也好、萧条也罢,企业收缩战线、去掉一些长期不赢利的项目或发展乏力的项目是正常的,但企业的弊病并不是靠裁掉几个员工或者降低几个人的薪水就能根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