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烈马雄骨
48333600000015

第15章 人匠

旧时,黄河岸边有座太平镇,那年腊月,镇上的牛财主坐着马车去收年租。半路上,他见到一个六旬老太婆正背着个双目失明的孩童蹒跚走在雪地里,就一时动了恻隐之心,让马夫把老太婆搀扶上马车,不但送了祖孙两人一程,临了,还送了她几两银子。

收完了年租往回返时,牛财主无意中发现,那祖孙两人跪在路旁一间酒肆的桌子旁,不住给桌边的一个黄脸老头磕头作揖,苦苦哀求什么事。老头抽着旱烟,不时咳嗽几声,轻酌几口老酒,对祖孙两人毫不理睬。

那老太婆见状,就把牛财主送她的银子恭敬放在桌上,还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从里面拿出了一对金镯子。见老头还是无动于衷,老太婆只得不住磕着响头,最后额头都磕出了血。半晌,老头才一按烟锅子,好像下了大决心,把那银子金镯子收起来,很不情愿的点头说:“我答应了,三天后,你把孩子送到我那里去吧。”老太婆一听,仿佛平地捡了只金元宝,高兴地不住向老头道谢。

牛财主奇怪,下车找到老太婆问,那黄脸老头到底是干啥的?

老太婆沉默半天,才说道:“这事本来不能外传,但是牛老爷你是善人,我就告诉你吧。”她说,那老头别看一副病痨鬼的模样,他可是有名的人匠。

人匠?牛财主懵了,他只听说过瓦匠泥匠木匠石匠劁匠花匠,还从来没听过有人匠。老乞婆见周围无人,就说:“牛老爷你是见过世面的人,老人们不是常说,龙生九子,九子命不同,何况咱这些凡夫俗子呢。世上有牛老爷你这样的富人,就有我这样的穷苦人,有四肢健全身强力壮的人,就有像我孙子那样的瞎子、瘸子、哑巴、聋子,好人要过活,要成材,我孙子那样的残疾人也不想一辈子成废人,要想成材,就要找人匠了。”

老乞婆说,那老头叫柳三尺,家里世代都是人匠。奇花异草不经修剪栽植,便成不了园林,玉石料胚不经雕琢打磨,便成不了玉器,但是自古匠物易,匠人难,何况那些身有残疾之人,人匠的本事,就是化腐朽为神奇。那柳三尺出道几十年,匠人无数,他教导出来的人,全都身怀一技之长,常人或读书或经商或务农,讨生活不难,可身患残疾之人能出类拔萃,就难多了。她说:“我那孙子自幼眼盲,如我死后无人照料,免不了饿死,如今柳三尺答应收他为弟子,日后学得一技傍身,你说我不应该给他磕几个头吗?”

牛财主恍然大悟。回家后,他立即吩咐管家准备上一份厚礼,去拜见柳三尺。牛财主财大气粗,为何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头子如此呢?原来,三年前,牛财主八岁的独子牛宝儿一次淘气,上树掏鸟窝时掉了下来,摔断了脊柱,最后虽然请名医保住了条命,却全身瘫痪,吃喝拉撒全靠人伺候。牛财主就这一个独根苗,还巴望他能继承家业,如今成了废人一个,让牛财主痛心不已。如今他听说竟然有柳三尺这样的能人,便打定主意,不论花多少钱,也要求他教牛宝儿几招保家保命的绝技。

不料那柳三尺生性古怪,牛家的厚礼被原封不动的送了回来,牛财主以为柳三尺嫌礼轻,就命人抬了满满一箩筐金元宝去柳家,可连去了几次,柳三尺不但连瞧都不瞧,甚至最后大门一关,只要是牛家的人,一概不见。

牛财主郁闷不已,最后亲自登门,可敲了半天门,里面却只从门缝里塞出张纸条,只听门房说:“牛老爷,你还是回去吧,我们柳爷脾气乖僻,只要他不想干的事,皇帝来了他也不买账。”他告诉牛财主,纸条上的字是柳三尺写的,让牛财主自己回家琢磨去。牛财主打开一瞧,上面只有八个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牛财主沉吟良久,把纸条揣进怀里,点头说:“我明白了。”

每年盛夏时节,黄河水暴涨,冲毁堤坝,一泻千里,每年都有因为水灾逃难到太平镇上的灾民。那时,饿殍满街,卖儿卖女的骨肉分离惨象,石人见之也落泪。这年,牛家在镇口支了一爿粥棚,架起十口大锅,煮粥施舍给逃难来的饥民。十口锅十个炉灶,炉火昼夜不息,粥香远飘十里,四里八乡的饥民闻风而来,不出几月,富甲一方的牛财主便被吃掉了一半家业。家里人一瞧,赶紧提醒,照这个施舍法,再过几天,牛家不被那些饥民吃垮才怪呢!可是牛财主却面不改色,只说:“粥棚不能关,粥的分量也不能减,没银子买米就卖地,不行就卖房子。”家里人不敢再劝,都暗地里说这牛财主是不是疯了?

这天,粥棚里正忙,一个驼背弯腰的黄脸老头慢慢进来,先是瞅瞅滚热的炉火,再看看飘香的米锅,最后竟然抽出腰间的烟杆,一下子插在了一口粥锅中。熬粥的伙计不干了,把老头赶出了粥棚。老头不恼,反倒点头说:“人们传言牛财主的米粥量重份足,插筷子不倒,的确名不虚传。”

插筷子不倒,说明熬的粥实打实,能充饥,对待饥民如此,也算仁至义尽了。伙计见老头古怪,就赶紧告诉了牛财主。牛财主赶来一瞧,发现这老头正是柳三尺。没等牛财主开口,柳三尺就说:“看来你明白了我那八个字的意思,吉运不舍无道家。看在你诚心舍粥的份上,牛宝儿这个徒弟,我收了。”

牛财主大喜,赶紧把柳三尺请进家,让人把牛宝儿抬了出来。自从几年前成了瘫子,手足不能动弹,堂堂牛家大少爷除了一张嘴巴能吃饭骂人,啥本事也没有。

柳三尺对牛财主说:“你舍粥救了五万饥民,我就教你儿子五年,算是对你的报答。”他让人把牛宝儿抬进一间空房,然后准备了一斗瓜子,两口大水缸,牛宝儿身子不能动,可脖子能动,柳三尺让他先用嘴含一颗瓜子,嗑开瓜壳,再把空壳吐进左边的水缸,瓜子吐进右边的水缸。才开始牛宝儿还感到新奇好玩,嗑得起劲,不但能吃能玩还解闷,可时间一长,便觉得枯燥乏味,尤其是嘴唇舌尖被瓜子壳磨得生疼,便叫嚷着不干了。

柳三尺冷笑一声:“现在就受不了,难受的还在后头呢。”说着,一烟杆就抽在牛宝儿的腿根上,牛宝儿哭叫连天,满嘴乱骂,柳三尺毫不为之所动,几十烟杆子下去,牛宝儿就开始讨饶,老老实实继续嗑瓜子。

刚开始,一斗瓜子要嗑上好几天,瓜子壳吐得满地都是,落到水缸里的不到一半,嘴唇舌头也磨破流血,好了又破,破了又好,直到嘴唇都长了老茧。半年后,牛宝儿就能在一个时辰内嗑完一斗瓜子,瓜子与壳子各归各的水缸,丝毫不搀杂。柳三尺很满意,就把瓜子换成没炒的生子,一斗加成了三斗,水缸也离牛宝儿远了六尺。生瓜子难嗑,瓜壳也轻,水缸又远,牛宝儿苦不堪言,可慑于烟杆子的厉害,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一年后,牛宝儿就能一口含上百颗瓜子,几下便瓜壳分离,吐出的瓜肉一颗不损。

于是,柳三尺便把瓜子换成了黄豆,让牛宝儿含着黄豆,一颗颗吐进几尺外的水缸。水缸先是离他六尺,后来一丈,最后十几丈远,水缸也逐渐换成小口的,最后柳三尺干脆在远处用细线吊了一枚铜钱,让牛宝儿把黄豆从中间的方孔内吐过去。铜钱本来就小,方孔更小,隔得又远,有时一连几天也吐不过一颗。可两年后,牛宝儿就能吐豆如神,颗颗黄豆穿过方孔,吊铜钱的线纹丝不动。

柳三尺见状,就把黄豆撤走,换成了铁砂,后来又换成铁珠,到最后,牛宝儿竟然练就了一张铁嘴,随口含起一枚石子,张嘴一吐,石子就如同钢镖飞箭,一下打中半空飞过的鸟雀。

这年,柳三尺接到家里的信,说老母病重,盼他速归。柳三尺收拾包袱,向牛财主告辞,牛财主苦留不住,又赠金赠银。柳三尺把牛财主拉到没人处,叹道:“我虽然与宝儿名虽师徒,可这几年我待他太过严厉,他嘴上不说,心里难免怨恨。我走后,只希望你能好生管教,别一味纵容,最后反惹祸端,切记切记。”

如今的牛宝儿已经是十八九岁的大小伙子,这几年被柳三尺的烟杆子拘束的太严,等柳三尺一走,他立即憋不住了,马上让人抬他到外面到处转转。牛财主本想劝止,可看到儿子这几年受了那么多罪,于心不忍,就叮嘱一番,也没过多管束。

这天,镇上赶庙会,牛宝儿让人抬着正逛得开心,突然远处人群分开,都叫:“醉金刚来了。”不一会,一个醉醺醺的彪形大汉,扛着一个磨盘走来,那磨盘少说也有二百多斤,在那大汉肩头却如同玩偶一般。那大汉绰号醉金刚,本是个地痞无赖,仗着一身蛮力,四里八乡无人敢惹。

醉金刚扛着磨盘左摇右摆,竟然直冲牛宝儿而来,就见牛宝儿从香袋里含出一枚铁豆,“啵”的一声就吐了出去。只听哎呦一声,铁豆正中醉金刚的手腕,醉金刚只觉手一软,磨盘从肩头掉落,差点把自己的脚给砸扁了。

醉金刚大怒,咆哮着张开十指,就朝牛宝儿抓来。牛宝儿不慌不忙,张嘴连吐三下,三枚铁豆分别打在醉金刚的鼻梁额头,醉金刚惨叫一声,血流满面,扑倒在地。逛庙会的人先是惊呆了,随即一片叫好声。从此,牛少爷便赢了个牛铁嘴的外号。牛宝儿也没想到自己的功夫竟然如此厉害,又想到这些年的罪总算没白受,心里不觉飘飘然起来。

这年春上,牛宝儿坐着轿子去踏青,在山边见到一群少女正在放风筝,情窦初开的他忍不住一时顽皮,竟然吐出一枚铁豆,打断了风筝线,一时风筝摇晃着一头扎了下来。那群少女大怒,齐骂牛宝儿,其中一个绿裙少女见牛宝儿手足不能动,不禁说:“原来是个瘫子。”牛宝儿最恨别人叫他瘫子,一听此话,忍不住怒火中烧,竟然张嘴一吐,一枚铁豆正中绿裙少女的左眼。少女惨叫,眼珠子竟被活活打瞎了。

这个祸算是闯大了,绿裙少女的家人岂肯干休?牛财主想破财免灾,可少女家人分文不收,扬言以眼还眼,他们只要牛宝儿的眼珠子,牛财主这才想起柳三尺临走时的嘱咐,不禁后悔不该恣意纵容儿子。可牛宝儿却满不在乎:“你老别急,我牛铁嘴的外号也不是买来的,他们有本事就来取我的眼珠。”

几天后,牛财主正在发愁,下人气喘吁吁的奔进来说:“门口来了个化缘的老道士。”牛财主摆手:“给他几吊钱,管他一顿饭。”可下人却吞吞吐吐,说那个老道士不要金银钱财,牛财主一瞪眼:“那他要啥?”“他……他说只要少爷的眼……眼珠子。”

牛财主脸都绿了。牛宝儿却大叫:“好大的口气,抬我出去瞧瞧。”

来到门外,牛宝儿见那老道士穿一身油腻破烂的道袍,蓬头垢面,正在墙角抓虱子呢。牛宝儿大怒,张嘴含上一枚铁豆,一口喷向老道士,不想那道士轻轻伸出两根手指,轻易就把铁豆夹在了指间。老道士把铁豆一抛:“小小年纪出手就如此狠辣,以后还能得了,不如废了功夫的好。”

牛宝儿见那枚铁豆被他轻轻一夹,竟变成了豆饼,不禁脸色大变,立即含起一口铁豆,朝老道士吐去。老道士一甩袖子,铁豆全被裹进了袖口内,之后他奔到牛宝儿跟前,左右“噼里啪啦”一连十几个大嘴巴子,之后伸出指头戳在牛宝儿的眼皮上,说道:“拿你的眼珠子来吧!”

牛宝儿被打得晕头转向,只觉眼睛生疼,不禁万念俱灰。就在这时,只见一柄烟杆子飞来,挡开了老道士的手,一个熟悉的声音说:“道兄,小孩子不懂事,你就饶了他吧。”牛宝儿一瞧,正是师傅柳三尺,忙呼救:“师傅救我啊。”

柳三尺叹气说:“教徒不严师之惰,宝儿,为师错了,你知错吗?”牛宝儿满脸通红:“我知错了。”柳三尺说:“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学了一点本事就敢张狂,是自取其祸之道。”说罢,他冲老道士说:“冤家宜解不宜结,道兄以为如何?”

老道士点头:“话虽不错,可人家妙龄少女已经成残疾之人,连婆家都找不到,你说这冤仇该如何解?”

柳三尺哈哈一笑:“我是牛宝儿的师傅,也算他的一半父母,牛家富甲一方,牛宝儿自己闯的祸自己扛,我就让牛家拿出一半家产为聘礼,牛宝儿就娶那位小姐为妻,这不是两全其美,化怨为喜的事吗?”老道士愣了:“你真能做得了主吗?”柳三尺问旁边的牛财主怎么样,牛财主哪还敢犹豫,立即点头说好好好。

半月后,牛家下了大聘,把那位小姐娶过了门。经此一劫,牛宝儿大彻大悟,收敛了心性。后来黄河发大水,连太平镇都被淹了,牛家一时败落,可后来牛宝儿凭借一手嘴上绝技,却独立门户,开了一家镖局。

当时黄河水道里水匪肆虐,劫掠过往商船,可不论水匪如何猖獗,只要一见到船头放着把椅子,上面坐着个瘫老头,旁边还有个提着铁豆袋的独眼老婆婆,全都退避三舍,没有一个敢来劫掠。有新入行的水匪不服,想试试厉害,老水匪就拉住他,然后指着自己身上被铁豆打得伤疤说:“如果不是那牛铁嘴嘴下留情,我早见阎王了,你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