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花心重感冒
48386700000038

第38章 清欢(之二)

第十九章清欢(之二)

王清风重新回到生活轨道,上班,采访,写稿,赵燕方便时发信聊聊天,偶尔经过小刘电器店,看看赵燕在没在,也不敢经过店门口,怕赵燕不自在,怕小刘生疑问,赵燕说过,小刘离过婚的女人心存顾虑,担心她们不检点,是因为生活作风离婚的。虽然喜欢赵燕,也小心盯着,何必引起他们矛盾?另外,即使见了,又能恢复到从前,王清风知道不可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男人,他必须对赵燕负责。

他更多的精力用在写稿上,报社的领导同事形成固定思维,认为王清风适合写社会题材,其它时政、经济类稿件一般,王清风偏不信邪,花了许多精力看时政、经济类稿件,尤其喜欢钻研中央、省市党报,掌握了一下技巧,写了几篇相关稿件,反响不错。

一次回家,母亲搬把电风扇给王清风吹凉,吹了十来分钟,停电了,母亲找把蒲扇给王清风,虽然拼命扇,还是热,王清风不一会就湿了汗衫。

母亲埋怨,“天热正需要电,偏偏停,一晚断五、六次,人就热得洗澡一样。”父亲叹口气,说,“还贵呢,8个鸡蛋还换不了一度电。”

王清风听了感兴趣,问父亲,“鸡蛋卖多少钱一个,电费多少钱一度?”父亲顺口说,“鸡蛋卖1毛5一个,8个1元2角,一度电要收1元5角,你说是不是8个鸡蛋换不了1度电?”

王清风以记者的敏感发现这是个涉及千家万户的新闻题材,问,“农村的电为什么卖这么贵?”父亲摇着头说,“从来没有人说为什么收这么贵,他来收,我们交钱,不交钱,他剪断电线,没电怎么得了。”

王清风不顾天热得要起火,告辞父母就去找村里的管电员木生,正穿着大裤衩扇蒲扇,热得呼呼喘气。

王清风打过招呼,很容易扯到电上。木生很警觉,说,“我们可不敢多得1分钱,电站一个月就补我200元,这个价钱是全县统一的,没人敢改。”

王清风详细问了全村线路多长、变压器多少伏,是哪年建的?供电线路多久才检修?木生爽利回答,说完,再三叮嘱,“知道你是记者,写文章发表在报纸上,乡长都不敢得罪。我说的这些话,你可不能乱写,如果我丢了收电员工作,没有工资,我三个读书的孩子怎么办?”王清风安慰木生不要担心,一定不会涉及到他,更不会害他丢工作,木生还是不放心,非得陪王清风回家,与王清风父母说了经过。父母都说,“你可不能乱写,木生一家就指望那点工资活命。”王清风挥着手,说,“我写的文章保证为大家带来好处,你们等着。”

回到镇上,王清风对段娜说了要提前回县城的意思,并谈了今天在老家了解到的农村用电难的问题,说要立刻写了文字登报纸上。段娜非常赞成,说,“你们县城不限电,乡下不时限电,风扇吹得好好的,突然就不转,叫人活不下去。你看,今天又停电了,正好带儿子去县城度周末。”王清风也赞成段娜观点,简单收拾一点东西就坐上了镇上进县城的班车。

王清风一到租房处,把老婆孩子让进去,自己就去报社写稿。

报社门卫与王清风打招呼,说,“王记者今天也加班?”王清风点点头,就进了记者部办公室,打开电脑,写起稿来,题目就用父亲那句话

《8个鸡蛋换不来1度电》

王清风先是描写了在老家所见所闻,接着剖析电价为什么贵,不到800字的一条消息,有场景,有理论,王清风写得非常痛快。完稿后,再斟酌几遍,王清风就点了中央、省市党报邮箱,一一发送出去,才迈着轻快步子回家。

段娜已经做好饭在等,王清风招呼一声,端起碗大口吃起来。

段娜看王清风吃得香,问,“我做的饭菜好吃不?”

王清风边吃边点头。

“那我带孩子来做饭给你吃好不?”

王清风明白段娜意思了,说,“好当然是好,只是想什么办法把你调进城呢?”

段娜赶忙安慰,说,“吃饭吃饭,不谈其它的。”

吃完饭,天太热,屋里闷得慌,段娜、王彪都要出去逛街。王清风想他们难得在县城住一晚,就陪着边走边看。水泥地白天一晒,晚上更见热,大家都往沿江路去。王清风担心段娜无意中撞见赵燕,不想带他们走,而王彪牵着段娜的手,早走远了。王清风只能跟着着。

快到小刘电器店时,店门口电灯雪亮,还有几个人在做生意,赵燕正忙着与顾客谈价钱。段娜已经看见赵燕了,站了一会,等王清风,问,“那个女人怎么在这里?”王清风不回答,只想尽快走过去。

走到电器店门口,段娜站住,装模作样看电器。赵燕看见段娜,愣了一会,不理睬,继续与顾客谈生意。段娜看看没趣,走出店门。

王清风悬着的心放下了。如果段娜胡言乱语,被小刘察觉,那怎办?他正修理一台洗衣机,两个孩子正坐店里看电视,蛮开心样子。

段娜赶上王清风,说,“她是不是嫁人了?那修理电器的男人是他老公吧?”王清风说,“不知道,我们不联系了。”

段娜哼一声,说,“你是胡萝卜刨了皮,还是红心,想骗我。我看他们蛮适合,你不要在插脚了,也算积点阴德。”

王清风默默走,不哼声。

王清风想不到的是,《8个鸡蛋换不来1度电》的消息竟然被中央、省市媒体全部刊发,省市报安排的还是二版头条。《清江报》因为是周四报,清样出好了,却看见其它报纸全发了这条消息。版面编辑问荣总编怎么办,荣总拍板,“中央报纸都能发,我们县报哪能不发?”于是,《清江报》算是最后一个刊发了这篇消息。

王清风陷入舆论漩涡,他了解到,国家部委已经派出调研组到清江调研农村用电情况,将出台措施加强农村电网改造。省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深入清江,制订农村电网改造方案。市县更是全力配合,按照分工忙个不亦乐乎。

报社通知王清风参加编委会,王清风想自己不是编委人员,为什么要参加这个会?既然通知了就去了,荣总编、其他副总编、部室主任亲切看着他笑,王清风不知所以。但是一听荣总宣布就明白原因了:王清风同志任记者部副主任,接着,荣总高度评价王清风撰写的农村电价新闻稿发生的巨大作用,号召全体采编人员学习王清风,时刻以新闻人视角观察生活,以新闻人高度理解政策,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大家气氛热烈,纷纷谈体会感想。

散会时,朱主任拍着王清风肩膀说,“兄弟,以后多关照大哥。”

王清风听了不是滋味,赶快说,“你永远是我的领导,你叫我往东我不敢往西。”朱主任哈哈大笑,悄声问,“我们今晚去黑猫迪吧玩,去不去?那里有好多漂亮姑娘呢。”王清风装作神秘样子说,“我已经约了人呢,以后陪主任去。”朱主任马上来了精神,说,“你带她来,我请客,叫人陪。”王清风连连点头,告别了朱主任。

喧闹只是一时的,王清风知道,他回到家,洗好,翻本《史记》看起来,与现代、当代文学作品比,王清风更欣赏古典文字的精炼、典雅,更佩服先贤的英雄义举。数千年过去,王清风还感受到他们的音容笑貌,感佩着他们的叱咤风云,让自己与历史紧密沟联。

当然,赵燕的笑貌还是会情不自禁跳出来,对他笑,对她哭,对他说话,对他唱歌,算是他平静生活中的慰藉。

赵燕生活得不错,已经发信告诉王清风,小刘约好到10月1日就登记结婚,不办婚礼,也不去外地,而是去亡妻坟墓前祭奠。

王清风觉得不可思议。

赵燕却感动说,“小刘妻子已经逝去几年,还惦记着,这样的人会对我差吗?”

王清风马上回信,“他是好男人,一定会对你好的,祝福。”

又发信问,“我该送一个红包,祝你新婚。”

赵燕回信,“那你送小刘,他乐意收我不怕,哈哈。”

王清风看到了一个乐观开心的赵燕,她已经适应新生活,自己要渐渐改变态度,把赵燕作为自己的妹妹,护着,爱着。

(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