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词解人生:成语中的生命智慧
48408800000050

第50章 成语中的生意经

君子岂能夺人所爱——巧取豪夺

成语诠释

【来源】(宋代)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

【解释】巧取:欺骗;豪夺:强抢。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成语掌故】

米友仁,名尹仁,字元晖,晚号懒拙老人,他是宋朝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的长子,世称“小米”。他的书法、绘画皆承于家学,因此也写得一手好字,虽比不上其父,却也自成一格,而且还长于作画,他的山水画发展了米芾的技法,自成一家,他对古人的作品尤其喜爱。一次,他在别人的船上看见王羲之的真迹字帖,不由地心花怒放,立即提出要拿一幅好画与之交换,但主人家不同意,他急得直跳脚,攀着船舷要往水里跳,多亏旁边有人及时拦住了,他才不致落水。

他还非常擅长模仿古人的画作。一次,他在涟水的时候,看到一幅《松牛图》十分喜爱,便向人借了回来,描摹之后,便把真本留下,将摹本拿去还给人家。那人当时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过了好多天之后,才来找米友仁,向他要回原本。米友仁问他从何得知他手中的是摹本,那人回答说:“真本中人的眼睛里,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还给我的这一幅却没有。”米友仁只得将原本物归原主。但这只是一次例外,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画作,很少会被人发现。

米友仁经常向别人借一些画作来描摹,而描摹完之后,却总是会拿着摹本和真本一齐送还给主人,请主人自己选择。由于他的模仿技艺很高超,总是能把摹本画得和真本一模一样,主人见到两幅几乎完全相同的画作,一时不辨真假,便把摹本当作真本收了回去,米友仁也便因此而获得了许多名贵的真本古画。米友仁是一个很有才能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古画的爱好者和欣赏者,值得人们敬仰;然而,他用摹本巧妙地换取别人真本的行为,却又为人所不齿,有人便把他这种用巧妙方法骗取别人真本画作的行为,叫作“巧取豪夺”。

词解人生

美好的事物总是容易唤起人的占有欲,但天下间美好的东西毕竟是少数,你喜爱的东西我也喜爱,我喜爱的他也喜爱,谁都想得到这个被大家共同喜爱的东西。于是,人与人之间便会产生争夺,甚至相互残杀。

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对于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合理获得的东西,我们自然不应放过,但对于那些已经有归属者的东西,即使再喜欢也该止步。“君子不夺人所好”,更何况是“巧取豪夺”呢。

放长线,钓大鱼——奇货可居

成语诠释

【来源】(西汉)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

【解释】奇货:珍稀的货物;居:囤积。把稀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

【成语掌故】

吕不韦,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他是阳翟的大商人,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了千金的家产。

一次,他在集市上看到一辆破旧的牛车驶过,上面的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秦”字。车中端坐的年轻人,就是秦国送到赵国的“质子”,名叫子楚,是当时秦国太子安国君多个儿子中排行居中的一个儿子,因为母亲夏姬不受宠幸,而被送来赵国做人质。当时,秦国屡次进攻赵国,所以子楚在赵国的日子很不好过,像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电石火光之间,一个念头窜入了吕不韦的脑子里:“真是一个难得的奇货啊!可以先囤积起来,等待高价的时候再售出。”

之后,他主动去拜访子楚,并和子楚进行了一次深谈,很快便获得了子楚的信任。他还送给子楚黄金五百两,作为日常开支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黄金五百两购买奇珍异宝,亲自带着到秦国去游说,以子楚的名义,把宝物献给了安国君最宠爱的华阳夫人,并对华阳夫人晓以利弊。最终,华阳夫人接受了吕不韦的建议,收子楚为义子,并在侍奉安国君的时候,说子楚的好话。安国君对华阳夫人言听计从,立即立子楚为继承人,还请吕不韦做子楚的老师,侍奉其左右,子楚因此在各国名声大噪。

一日,吕不韦设宴款待子楚,命赵姬以舞助兴。赵姬一出场,子楚便完全被她吸引了,于是,吕不韦将赵姬送给了子楚。次年,赵姬产下一子,取名为政,子楚立赵姬为夫人。

秦昭襄王五十年,子楚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逃回了秦国。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安国君继位为王,即秦孝文王,子楚为太子。一年后,子楚登基成为秦国国君,是为秦庄襄王,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并赐他河南洛阳封地十万户。在处理政事上,子楚对吕不韦言听计从。自此吕不韦在秦国呼风唤雨、权倾朝野,成为当时秦国真正的统治者。

词解人生

中国有句俗话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一个以追求利益与金钱为目的的商人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发现并把握商机。独具慧眼的吕不韦看到了子楚这个具有独特价值的“宝贝”,不仅使自己在经济上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还逐渐步入了政坛,成了叱咤风云的人物。

作为一名商人,无论你有多么强的经营能力,都需要一双发现“宝贝”的眼睛,善于捕捉商机,不失时机地买进卖出。司马迁曾说:“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商品在价格接近低谷之时,大量购入;其价格越来越贵时,便要及时抛出。唯有真正懂得“奇货可居”的人,才能将自己手中有限的财富转化成无限的财源。

睁大眼睛,寻找良机——价值连城

成语诠释

【来源】(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释】连城:连在一起的许多城池。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成语掌故】

春秋时期,有个叫卞和的楚国人,在楚山上看见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照“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璞玉。于是卞和将这块璞玉献给楚厉王,厉王让加工玉石的匠人鉴别,匠人不识货,将其误认为是石头,卞和因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左脚,还被驱逐出了楚国的都城。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但鉴别的结果仍说是石头,可怜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脚。

到了楚文王即位时,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都流干了,还哭出了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这个世道是非不分、黑白颠倒。这明明是块宝玉,却被看作石头;我本来是一心为国的忠贞之士,却被当作欺君罔上的无知狂徒——这是最使我伤心的啊!”于是,文王直接命人剖开璞玉,果然得到一块上等的无瑕美玉。为了表彰卞和的忠诚和献玉的功绩,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将其奉为宝物珍藏了起来。经过几代之后,和氏璧不翼而飞。到了战国时期,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两黄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惠文王听说之后,便据为己有。秦昭王获悉此事后,非常羡慕和嫉妒,派人给赵惠文王送去一封信,信上说:愿意以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和氏璧因此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美玉,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

词解人生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具备一双发现美的慧眼,便会得到意外的惊喜。和氏璧,一块在古代社会牵动无数人心的宝物,在楚国的历代工匠眼中,却只不过是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头而已。唯有将其剖开,才发现其中别有洞天,也才有了后世“价值连城”的宝玉。锻炼自己的眼力,可能会获得始料未及的良机。

百姓的劫难——米珠薪桂

成语诠释

【来源】(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和郭沫若《芍药及其他·雨》。

【解释】珠:珍珠。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成语掌故】

苏秦,字季子,东周时期洛阳轩里人,战国时期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学成之后,游历各国,希望有人可以接受他的建议。

一次,苏秦前往楚国,到了之后一直未能见到楚王,直到三个多月之后,才终于见到了楚王。与楚王交谈过后,苏秦正准备辞行,却听楚王说:“寡人久闻先生大名,听说先生堪比古代的贤能之士,如今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为什么不多待几天,寡人也好向先生多多请教啊!”苏秦回答道:“楚国的粮食比珍珠还要贵,柴木比桂树还要贵,通报之人都好像鬼魅一般想要见一面都很难,大王好像天帝,一般凡夫俗子想见你一面难于登天。如今却要我把珍珠当作粮食,把桂树当作柴木,经过鬼魅而见到天帝……”楚王打断苏秦的话说:“请先生到客馆住下吧,我遵命了。”

词解人生

经济学中价值规律提到: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价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总体上价格与价值是相等的。粮食与柴木本属于日常生活用品,而珍珠与桂树则属于奢侈品之列,原本毫无交集的事物却变得等价了,而且是米、柴卖出了珠、桂价,这让普通百姓如何生存?无论是“苛政猛于虎”,还是“物以稀为贵”,都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难以言说的痛苦。

面对不断飞涨的物价,我们毫无办法,唯愿那些为政者及时采取措施,唯愿那些为富者心中有仁,将“米珠薪桂”之苦减到最低。

成语荟萃

半死不活

【解释】没有生机和活力。死又死不了,活着又受罪。

九泉之下

【解释】九泉:地下。死人埋葬的地方,迷信指阴间。

回光返照

【解释】太阳刚落山时,由于光线反射而发生的天空中短时发亮的现象。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表面兴旺。

寿终正寝

【解释】寿终:年纪很大才死;正寝:旧式住宅的正房。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死于非命

【解释】非命:指非正常死亡。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香消玉殒

【解释】比喻年轻美女死亡。

寻死觅活

【解释】寻:求,找。闹着要死要活。多指用自杀来吓唬人。

病从口入

【解释】疾病多是不洁的饮食带来。

不药而愈

【解释】生病不用吃药而自行痊愈。

不省人事

【解释】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也指不懂人情世故。

不治之症

【解释】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二竖为虐

【解释】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骨瘦如柴

【解释】形容消瘦到极点。

妙手回春

【解释】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久病成医

【解释】病久了对医理就熟悉了。比喻对某方面的事见识多了就能成为这方面的行家。

起死回生

【解释】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体无完肤

【解释】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风烛残年

【解释】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人老珠黄

【解释】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像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

不情之请

【解释】情:情理。不合情理的请求。

嫌贫爱富

【解释】嫌弃贫穷,喜爱富有。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标准。

垂涎欲滴

【解释】涎:口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十分贪婪的样子。

得寸进尺

【解释】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得陇望蜀

【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急功近利

【解释】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利令智昏

【解释】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

抱布贸丝

【解释】布:古代一种货币;贸:买卖。带了钱,来买丝。借指和女子接近。亦指进行商品交易。

本小利微

【解释】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多财善贾

【解释】贾:做买卖。原意是本钱多,生意就做得开。后指资本家会做买卖。

一本万利

【解释】本钱小,利润大。

剩馥残膏

【解释】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指闺中之作。

供不应求

【解释】供:供给,供应;求:需求,需要。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入不敷出

【解释】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

僧多粥少

【解释】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囤积居奇

【解释】囤、居:积聚;奇:稀少的物品。把稀少的货物储藏起来。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出卖,牟取暴利。

投桃报李

【解释】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来者不拒

【解释】拒:拒绝。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礼尚往来

【解释】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应对方。

彬彬有礼

【解释】彬彬:文雅的样子。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不卑不亢

【解释】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第八篇幸福人生,情商比智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