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人们以德服人,以德待人,以德感染人,以自己高洁的人格魅力吸引人!而对于我们今人来说,若要做到“德馨怡人”,就要学会修身。所谓修身,就是不断完善人品操行,提高人生境界,令己身行端正、心念善美。“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需从自身的方方面面做起。
第一节心慎杂余,则有余灵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句源】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出自】春秋·老聃《道德经》。
【句意】天下最大的祸害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过错莫过于贪得无厌。
佳句赏析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的机心,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的机心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机心的奴隶。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我们常常觉得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生活得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
人生如白驹过隙,生命在拥有和失去之间很快就流逝了。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装满势利、欲望等消极的东西,你的心灵哪里还有空间去承载积极的事物呢?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句源】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
【句意】正在流动的水,是无法照出任何相貌的;但是静止的水,却像是一面镜子,能够虚心坦白地接受一切事物。
佳句赏析
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都为外物所遮蔽、掩饰,浮躁占领了我们的整颗心,因此在人生中留下许多遗憾:在学业上,由于我们还不会倾听内心的声音,所以盲目地选择了别人为我们选定的、他们认为最有潜力与前景的专业;在事业上,我们故意不去关注内心的声音,在一哄而起的热潮中,我们也去选择那些最为众人看好的热门职业;在爱情上,我们常因外界的作用扭曲了内心的声音,因经济、地位等非爱情因素而错误地选择了爱情对象……我们都是现代人,现代人惯于为自己做各种周密而细致的盘算,权衡着可能有的各种收益与损失。但是,我们唯一忽视的,便是去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的压力容易使人心境失衡,如果患得患失,不能以宁静的心灵面对无穷无尽的诱惑,就会感到心力交瘁或迷惘躁动。
养心,当此心如水,止水澄波,倾听自己的内心,选择我们最想要的。
养心莫善于寡欲。
【句源】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
【句意】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佳句赏析
人对于物质生活不要过分奢求,要过得清简朴素一些;心理上尽可能排除个人的杂念,少些私心。人生在世不为个人私利操劳所累,把志向与事业融合在一起,心胸就会开阔起来。
生活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一些外界因素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向前、向前、再向前。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正因为如此,大部分人就都以谁的欲望多、占有多为最终的评定标准。不然,就认为这个人很落伍,跟不上时代。成功的人会有成功的喜悦,但更多的是累。他们拼命工作,却忘记去观赏沿途的风景了。这样的成功又有什么价值呢?与此相反,一些人欲望不高却很实际,努力工作的同时,也注重留意身旁细微的快乐与幸福。他们比成功人士获得的无形却有意义的东西会多很多。
养心莫善于寡欲,但寡欲并非无欲,只是将心中的欲望减至最低,使心绪保持在平衡状态。因而,古时候能有庄子这样的圣人,吃不好、穿不好却自得其乐,而且修养极高。
和心,少念,静虑,先去乱神犯性之事。
【句源】但当和心少念,静虑,先去乱神犯性之事,此则啬神之一术也。
【出自】南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教诫篇》。
【句意】心神平和,少有非分之念,恬静无忧虑,可先免去扰乱心神、违逆人性的一些麻烦事。
佳句赏析
养心首先要有“心”。“心”就是思想、观点、态度。这需要常年对科学、哲学、人生等众多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学习、观察、交流和总结。养心就是充分理解人生的各类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观点、态度等,让自己的精神更加充足、高尚,让人生更有意义。
养心,我们应多阅读各类书籍,开阔视野,多学习他人长处,多与别人交流。从精神上充实自己,培养良好的人生态度和心理素质。心常空空的,意常淡淡的,对一切不执着,是最好的养心方式。
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
【句源】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出自】唐·黄檗《禅诗三百首》。
【句意】此心如同大海无边无际,(我们)要好好地爱护身心,不能允许五欲六尘玷污我们的身心。
佳句赏析
人的心真如大海一般,谁也无法看见它的边际。所谓人的佛性,也不过是说,人的心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里,总会有觉悟的时刻。那觉悟的灵光就像一根草,你抓住了就可以得到拯救,而如果弃如敝屣,则只能在尘世中不断沉沦。纯净与污浊相对,美好则与丑恶相对。应该还给心灵一份清净。如果认识到了现实不够好,则应和现实保持距离,或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身心纯洁。对修炼的人来说,应该让自己的心比整个世界更美好纯洁才对。
大多数人活着,都被外面的力量支配,或者被外面的东西染脏了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成了丑恶现实的同谋。修炼应牢牢抓住自己心里最美好的部分,用最积极的态度面对世间的一切丑恶。
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
【句源】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能行便是真修道,何必降魔调伏身。
【出自】唐·白居易《不出门》。
【句意】平静内心就可延长寿命,不贪求就精神旺盛。
佳句赏析
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是因为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伊索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
欲望越多,痛苦也越多。人心不足蛇吞象,想想蛇吞象的样子,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咽不进,吐不出,要多别扭有多别扭。什么都想要,最后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一辈子将自身置于忙忙碌碌、钩心斗角之中。这样活着,未免太累!少一些机心,活得潇洒一些,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珍爱。
经典名句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句意】福就福在少管闲事,祸就祸在过多胡思乱想。
静则神藏,躁则神夭。
【句意】恬静可以保存精力,烦躁则精神衰损。
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句意】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是顺理成章的,心里就会很坦然,心情就会像大海般辽阔,像天宇般无边无际。形容坦荡的心胸像海洋和天空那样辽阔。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句意】自古圣人贤人,皆以心地高洁为根本。
心远地自偏。
【句意】只要心远离了尘世,自然就会感到居处偏僻幽静。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
【句意】徜徉在山野林木、清泉怪石之间,胸中的尘心自然会慢慢平息。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句意】因为生病而得到了空闲,那么生病也实在不是什么坏事。静心安养是最好的药方,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药方了。
懒者常似静,静岂懒者徒。
【句意】懒惰的人常常好像很安静,但真正静心修养的人,绝不是懒惰之徒。
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
【句意】以快乐作为忧愁(的事情)与以忧愁作为欣喜(的事情),都是失去心性(的表现)。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
【句意】愤怒时不大怒,高兴时不狂喜,可以养心。
归心静然,可以长生。
【句意】内心保持平静,可以延长寿命。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
【句意】心境不能杂乱,杂乱则精神恍惚而不能专心。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句意】内心摒除杂念则自然清明。眼睛不看杂乱景物则自然清澈。
恬澹虚无,真气从之。
【句意】安静愉快的精神生活,是保证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
养心无别法,只寡言少食息怒数般。
【句意】养心没有其他方法,只须做到尽可能少讲话、饮食适可而止和尽可能不发怒气这几点。
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
【句意】金里搀进一分铜铁的杂质,就算不得纯精了;道德中带有一毫虚伪,就算不得纯洁了。比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第二节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句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出自】《论语·颜渊》。
【句意】君子只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
佳句赏析
孔子所说的“成人之美”即成全他人的好事,这种成全不仅包含与人为善,尽可能向他人提供方便,还包含要想方设法地去帮助他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甚至要有一种“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
成人之美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一种君子风范。它需要有宽广的胸襟和与人为善的心态。对于别人遇到的好事,要极力给予支持和赞赏;对于别人遇到的坏事,不要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那些患得患失、一切都要算计自己能得到多少好处的人,是无法做到成人之美的。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句源】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出自】《论语·卫灵公》。
【句意】君子于困境中能够固守理想,小人遇到困难就无所不为了。
佳句赏析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沉重的压力,这些压力来源于社会的每个角落。面对压力,君子有“固穷”的胸襟和气度,既来之,则安之。然而小人在遇到困难时却是盲乱的,常常胡作非为,铤而走险或投机取巧,甚至变节,苟且偷生。
潦倒时,小人将不满发泄于社会,仇视和嫉妒一切比自己优越的人,这样并不能走出困境,倒不如学君子“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从容气度,反而能战胜眼前的困难。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句源】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出自】《论语·述而》。
【句意】君子心胸广阔,小人忧心忡忡。
佳句赏析
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在行动上能表现出“君子坦荡荡”的气度,实在是一种境界。例如我们有的时候难免会说错话,做错事,君子会该承担的就坦然承担,该道歉的道歉,该纠正的纠正,该赔偿的赔偿。而小人则有一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在作怪,且还缺乏一种承担的勇气,甚至为了自己的“前途”不断地踩别的同事,在上司面前说他坏话……面对小人,君子坦坦荡荡;面对君子,小人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句源】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出自】《尚书·秦誓》。
【句意】看见别人有本领,就像自己有一样。
佳句赏析
每个人都有嫉妒心,这是人的本性使然。但是不同的人面对嫉妒总会有不同的举动。有气量的人,将别人的成绩定为自己前进的方向,将别人的看家本领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他总在欣赏别人,学习别人。而没有气量的人,总是处处挤兑他人。
生活中有些人容人之短易,容人之异也不太难,最难的是没有容人之才的气度。你有短处,我优秀,我可以包容你;你很另类,与我格格不入,我虽然不高兴,但还可以与你相处;然而你有才华,比我的本事大,这叫我怎么可以容忍呢?总有一天你会超过我的。于是,卑劣的嫉妒心来了。
嫉妒转为欣赏,便是一种坦荡;嫉妒转为恶魔,便是一种狭隘。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句源】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出自】《战国策·燕二》。
【句意】君子即使与朋友绝交了,也不说对方坏话。恶声:伤害、诋毁的话。
佳句赏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与某个人或团体产生矛盾,当这些矛盾发生之后,有的人便能以一种平和的、积极的心态来处理问题;而有的人则常常撕破脸皮,恶语中伤对方。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总是觉得既然已经与对方“交绝”,那么出些“恶声”以泄心头之恨对自己并不会有什么影响,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朋友分手后,若是咒骂对方,只会显示自己品格的低下。因为别人都会认为你们是志趣相同才走到一起的,若对方品格低下,你能好到哪儿去呢?若是你辩解自己当初没有看清对方的真面目,别人就会怀疑你是否有识人之明。何况,于背后批评或口出恶言,让对方知道后,必然加深双方的隔阂,而惹来对方的报复。
朋友不成仁义在。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交绝”之后,不出有关对方的“恶声”何尝不等于在出自己的“美声”呢?
无妒者稀,容人者释忿哉。
【句源】人害者众,弃利者免患也。无妒者稀,容人者释忿哉。
【出自】唐·李义府《度心术》。
【句意】没有嫉妒心的人很少,能宽容他人的人可消融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