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句解人生:古典名句中的生命智慧
48409000000007

第7章 美德篇(2)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轻易对别人许下诺言,这些承诺或许会成为你前进和努力的方向与动力,但是诺言多了总会有实现不了的,这样就容易导致失信和失败,又容易在人群中留下轻浮和浅薄的坏印象。所以,不要轻易对人许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句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出自】《论语·为政》。

【句意】做一个人却不讲信用,(我)不知道怎么能立身处世。可:可以立身处世。

佳句赏析

信任是相互的。要得到别人的信任,首先自己就要讲信用,这样人们才会信任你。信用是个人最好的无形资产,只有得到人们的信任,别人才可能对你委以重任,办事才容易成功。

信用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前提,一个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必须重诺守信,别人才会相信他,愿意与他打交道,这样,双方才有可能建立一种稳定的、长期的联系。事实上,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总要同他人打交道,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更需要他人的支持、帮助,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十分重要。而重诺守信,则是维系人际关系、增进情谊的重要一环。

君子贞而不谅。

【句源】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出自】《论语·卫灵公》。

【句意】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贞:信。谅:信,这时指小信。

佳句赏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就是为了某种更加有价值的东西,可以牺牲价值比较小的东西。但从道德观的角度来看,这种想法万万要不得。一旦以守信是否给你带来什么价值来衡量,那么守信本身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所以生活中,不能因为是“小信”就可以不去遵守。

许多时候,也许你觉得是“小信”,而对于别人来说却是影响一生的“大信”。比如带个口信、送封信之类的事情,你可能觉得是“小信”,但对委托者来说,可能就是关系到其一生婚姻甚至命运的大事。所以即使是“小信”,也不能不守。如果你觉得是可有可无的小信,在你被委托的时候,应该坚决拒绝,或者不要轻易许下你不准备去兑现的小承诺。

失信不立。

【句源】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子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出自】《论语·颜渊》。

【句意】一个人若失去信用,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佳句赏析

“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语,无不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诚实守信、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美德,更是为人处世之本。所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诚实的人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

诚实的人反对投机取巧,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争功推过,弄虚作假,口是心非。一个人要想在社会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一个靠弄虚作假、欺上瞒下、骗取荣誉与报酬的人,是要遭人唾骂的。

诚实守信首先是一种社会公德,是社会对做人的基本要求。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句源】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渔父》。

【句意】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佳句赏析

对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真诚。自然、率性而行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一切违背人的“性命之情”的虚假矫情都是影响你成功的因素。“真”表示一种至诚的境界: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具体来说就是:

真正的悲痛没有哭声而哀伤,真正的怒气未曾发作而威严,真正的亲热未曾含笑而和善。而勉强啼哭的人虽然外表悲痛其实并不哀伤,勉强发怒的人虽然外表严厉其实并不威严,勉强亲热的人虽然笑容满面其实并不和善。

自然的真性存在于内心,神情的表露流于外在,这就是看重真情本性的原因。这种真心在内,神态在外,内外统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巧诈不如拙诚。

【句源】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说林上》。

【句意】奸巧诡诈,不如笨拙诚实。

佳句赏析

“巧诈”是指欺狂而表面掩饰的做法。乍看之下,好像是机灵的策略,在短期内也可能会有很大的收获,但是时间一久,周围的人便会怀疑甚至有远离的可能性。相反,“拙诚”是指诚心地做事,行为或许比较愚直,但是会赢得大多数人的心。

如果做事情没有进行长远的打算,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虽然暂时能赢得一些小利,但时间一久你的“信用价值”就会人人皆知。所以,如果你打算把事业做大做久,还是要以诚信为本,因为只有诚信才能获得人心。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句源】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之间哉?’”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句意】与其获得百斤黄金,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承诺。

佳句赏析

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就如同失去了比千金还宝贵的东西。信用如此重要,故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有“一诺千金”之誉。

诚信对一个人、一个企业都是无形的财富,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本。一个人、一个企业坚持走正直诚实的道路,必定会实现良好的愿景。如果你以诚待人,在工作中树立起诚信的品牌,相信你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和帮助,你的工作和事业也会开创出一个崭新的局面。反之,你将会被众人所隔离,成为一株在角落里生长的小草难以茁壮成长。

经典名句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句意】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句意】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句意】人的真诚所达到一定程度,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君子诚以为贵。

【句意】有修养的人把真诚看得非常重要。

去食去兵,不可去信。

【句意】失去粮食,失去兵器,也不能失掉信用。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句意】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句意】说话办事,诚信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

忠诚是人生的本色。

【句意】忠诚应是人生的本来面目。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句意】文士以德行为修养的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句意】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

【句意】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邀名。

【句意】不能违背人生准则以迎合时俗的好尚,不能以欺诈的行为以取得虚名。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句意】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句意】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是真诚。

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句意】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句意】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句意】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句意】不听动听的话语,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做虚伪的事。

智者不愁,多为少忧。

【句意】聪明、有才智的人,谋划周到,不用发愁,多做实事就少一点忧虑。

百种奸伪,不如一实。

【句意】再狡诈、虚伪,也不如诚实。

诚不悦人,其神媚焉。

【句意】诚实不能讨人欢心,人们在骨子里都喜欢谄媚。

无信者疑,人休蔽之。

【句意】没有信义的人多疑,人们不必蒙蔽他。

权重勿恃,名高勿寄,树威以信也。

【句意】权力大不可以倚仗,名望高不可以托付,树立威严要讲究信用。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句意】答应了的事情,想方设法也要做到。

第三节居丰行俭,在富能贫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句源】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自】《尚书·大禹谟》。

【句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佳句赏析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做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做支撑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同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做支撑的家庭,难以兴旺发达。

家庭要做到节俭,比如:饮水机不需要24小时都开着加热;买菜时要货比三家;没有重要的事情尽量不打电话,煲“电话粥”是最浪费金钱的行为;少进饭馆吃饭,同样的钱在家里可以做更多的饭菜。

我们制订计划、办事情,都要注意精打细算,能不花的钱坚决不花,能少花钱的尽量少花,坚决摒弃那种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等不良行为。勤俭持家需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句源】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出自】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句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佳句赏析

人的生活方式有多种,但适度节制物质消费,反对奢侈浪费一直是劳动人民和古圣先贤的道德追求。所谓奢侈,就是超越自身人力、物力、财力去过分追求享受。而过分追求享受必将带来的是过多的诱惑和过多的欲望,最终必然导致人格的扭曲和物质化。所以说“侈,恶之大也”。

勤俭节约无关富贵贫贱,它是高尚的品德情操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表现,无论是修身、治家还是管理国家,勤俭都是我们必备的美好品质和道德要求,勤和俭这两方面密不可分,只勤不俭,如漏器盛水,终将一空;只俭不勤,如流水断源,终会干涸。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句源】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

【句意】百姓生活的根基在于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佳句赏析

通过劳动,人类从盘错交织的古树走向陆地,从愚昧无知的远古走向现代文明。劳动,使人们拥有自己的财富,使人们成为财富的主人。

要想拥有财富,学生就要勤奋学习,少打一些网络游戏;职场中人就要早起床,少迟到,多做些业绩……勤劳致富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只要每个人尽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对工作尽职尽责、精益求精,那么就会创造出大量的财富。切记:一个人懒的根源在于缺乏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贪图安逸终究难成大业。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句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出自】唐·李商隐《咏史》。

【句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佳句赏析

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的阶段,所以比较注意勤俭节约。但是对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他们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财富的消失。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首代创业者一般都是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奋发向上,终于创下了偌大家业;二代人目睹父辈创业的艰辛,受到父辈的教育影响,还能够守住家业甚至还有发展;但三代、四代人则不然,他们从小享受父祖辈的福荫,倚仗父祖辈创下的基业,真的是心想事成,不但进取心消失殆尽,还有不少成了纨绔子弟,吃喝玩乐。长辈再不注意引导,溺爱娇纵,不成败家子都难。

我们决不能忘记历史,要永远记住“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不论在囊中羞涩的艰苦岁月,还是在生活富裕的年代,都应该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句源】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训俭示康》。

【句意】由俭朴节约的生活转变成奢华富裕的生活比较容易,而由过惯了奢华富裕的生活变成俭朴节约的日子会比较难。

佳句赏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有些人在生活富裕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节俭,而在生活贫困的时候才想起了应该节俭。而且人的消费模式具有一个特点——稳定性,一旦形成,重新调整需要较长时间。就像喝惯了可乐,看不上白开水一样。这样就导致由苦日子转为好日子比较容易适应,因为在过苦日子的时候已经养成了节俭的消费习惯了;而由好日子变成苦日子却很难适应,因为好日子中形成的奢侈习惯在苦日子里会让人处处感觉不便。谁又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能过好日子呢?因此,不管自己当前的经济水平怎样,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句源】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请观懒惰者,面带饥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