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天下学知识丛书-摄影行知书
48425000000023

第23章 旅途中各种素材的捕捉

如何展示自然生态特色

在拍摄自然环境时,不应让自己的眼睛只看到田野和植物的色调或面积大小的变化,更要注意河流、山川、道路、林带、田埂等在画面中的位置和对构图的影响。这些景物可加强画面的线条变化、层次与深度,更能渲染当时的气氛,突出主题,增强艺术魅力。

1.如何选择合适的采光。

拍好自然环境的基本条件之一是采光方法运用得当。多用侧光和顶逆光,在画面上的造型效果较佳,可达到立体感强,层次多,景物轮廓明朗,线条清晰。在同一景物中,若采用顺光,整个画面会变得呆板、单调,景物层次少,画面上的深度效果也体现出不来。

少数民族地区最原始的自然生态特色常常在于尚未被旅游开发的地区,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旅行者而言,见识这类原始生态的机会多出现在火车穿行的路线当中。透过车窗拍照首先要避免车窗的反光,最简单的招数就是尽量让相机镜头靠近车窗玻璃,同时用手遮挡来自镜头一侧的光照。由于火车在行进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震动,为了避免震动对数码照片清晰度的影响,在中、长焦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镜头,利用广角拍摄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震动的影响,同时也能展现宏大的自然生态景致。

美景

如果美景中有水面的出现,我们不推荐大家用水平线构图方式来处理水面和陆地的交界线,主要的原因是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很难保证交界线的绝对水平,采用斜向的处理方式通常不会让画面显得单调、死板。

2.如何协调人物与景物。

当人类活动出现在眼前如画般美丽的自然风景中时,就好像为画面注入了灵气一般。

既要表现自然风景的壮观和美丽,同时又要表现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所处的地位,那么我们就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本着反映自然生态特色的拍摄目的,人物不能占据照片太大的部分,要给自然风景流出足够的表现空间,人物所占画面的比例大小能够反映生存现状就可了。

虽然人物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不过它却是整张画面的点睛之笔,如何安排它在画面中的位置非常重要。重要的东西不一定要放到画面中心,根据人眼的视觉审美习惯,把它们置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是比较恰当的。很多数码相机的液晶屏取景都提供了“井”字线辅助构线显示功能,将取景范围平分的两条水平、两条垂直线的焦点就是构图所需的黄金分割点。

宽屏显示设备的流行使数码相机拥有16∶9画幅成像模式变得理所当然,宽广的视觉效果是16∶9成像模式最大的优势,非常适合用来表现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的异域风情。

牛羊成群

3.如何搭配自然景物。

脱离城市来到没有空气污染的大自然,看似普通的蓝天、白云却让人兴奋不已。无论是通过镜面的反射,还是水中的倒影,都能强调这种感觉,想对大家展示这种感觉吗?那么就在同一张照片中尽可能多地重复出现感动你的元素吧。

当深入到当地人日常起居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时,也许少数民族那种“天作被、地当床”的居住条件比想象中的还要简陋,把他们的起居环境拍得好看一些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这一个小帐篷,将取景的范围变大,让画面的前后都有景物,这样就会让画面显得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4.如何拍摄小村寨。

怎样拍好村寨小景,也是民俗摄影中常遇到的问题。大场面虽然能表现自然辽阔壮丽的景色,但村寨小景也同样富于诗意,在美的欣赏中给人以启迪,使各族人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家乡,陶冶思想情操。拍好村寨小景,应选取有特色、有情趣、多层次的景物,特别要注意周围景物的特征,认真观察阴雨睛雾的变化,寻找最好的角度和理想的光线效果,以相应的景物作陪衬,当机立断地按动快门。选择的拍摄对象,如民居、田间、古建筑、池塘、溪流、椰林等。村寨小景的拍摄并非仅以单纯的摄影技巧取胜,而其中更包含着摄影者对民俗生活的热爱,是在深刻的感受中产生的美的作品。

展现自然风貌中人们的生存状态有时用剪影的形式来表现,用轮廓来表达这一群人共有的特性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当然这也是为了解决逆光条件下过大的明暗差别。如果你的相机拥有曝光锁定功能键,实现人物的剪影就比较容易。将相机取景范围先行对准天空,按下曝光锁定按键,锁定天空的曝光量后再重新构图拍摄就可得到剪影照片。如果相机不具备曝光锁定功能,可以通过曝光补偿功能适当减少曝光量从而实现剪影效果。

对于自然生态下的花草拍照,当然可以对单一个体进行特写拍摄,不过如果要是以反映自然生态特色为目的的植物拍摄,当然最好能够反映它们群体的生存状态。当然这里并不推荐大家只是简单地多拍几朵花或者几丛草,我们推荐的做法是将相机的对焦点锁定在离镜头最近的花朵,让画面出现近实远虚的效果,以体现丰富的层次感。

人文风情拍摄注意事项

当我们沉浸在民族风情的氛围中,细心品味少数民族地区的风貌,尽情享受当地居民热情款待的时候,我们准备用数码相机将旅途的珍贵时刻保留下来的时候,我们需要留心以下的一些注意事项。

注意采光充足

在光线条件不是很暗,手持拍摄还不至于把画面拍虚的情况下,我们不建议大家过多地使用闪光灯,现场的光线效果可以更好地体现当地的人文风情。越来越多的数码相机具备了防抖的功能,可以让手持拍摄的安全快门速度达到1/10s左右,应付一般的室内摄影已经足够了。

注意选取拍摄角度

民俗摄影的内容之一,包括对民族地区畜牧活动的拍摄。在民俗摄影和其他摄影艺术形式中,表现放牧的镜头较多。但如何拍摄出更有民俗风情、更具鲜明的地方特色更能给人以自然美享受的照片,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在草原上拍摄放牧的情况,平视拍摄就很难表现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气势,只有采取高角度拍摄,才能使视野开阔,深远感强,畜群的层次多,才能使构图有变化。这通常要将拍摄点选在畜群附近的高地上,居高临下拍摄。选择背景亦应尽量寻找有代表性特征的山包、树木、河流等地形,或独特树种、地貌等。形象特点非常突出,让人一看就明白大体是哪一地区、哪一民族的景象。

拍畜牧的情景,很多人只注意反映畜群的活动场面,其实这是需要的。但都拍这种场面,就难免给人千篇一律之感。我们还应从放牧生活中去挖掘那些有情趣的细节,有特点的镜头,如放牧人的动作、情感,个别牲畜的活动,人与畜的感情交流情节,还可以借助云朵、霞光、炊烟等活跃画面来表现。

拍马群、羊群、骆驼群,多采用侧逆光、逆光,将被摄体勾勒出生动的轮廓光,再衬以灿烂的云霞、浓郁的树丛、盛开的鲜花等,就会给主体形象赋予很美的感染力。

无论是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野生动物或者家养牲畜都是我们旅客很难在近距离拍摄到的,所以如果你钟情于动物摄影,建议在摄影器材方面选择长焦数码相机,如果是数码单反的使用者则应配备一个长焦距镜头。

同样是在室内拍摄,如果照片不以反映环境状况为目的,只是单纯地以展示当地手工艺品为目的,我们建议大家使用闪光灯进行拍摄,这样能够保证最佳的画质。

注意了解当地风俗习惯

除了考虑一些拍摄的注意事项外,我们还需要多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真正做到入乡随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例如,到西藏旅游可能会遇到热情的藏民向我们献哈达。其实,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酋长、拜佛、迎送宾客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长短不一。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人民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这时我们需要注意,献“哈达”的动作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对方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他们的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

这一专题介绍的是人文风景拍摄方面的技巧,尽管技巧方面可以让照片形式变得美观,不过一切形式都是要为内容服务的。拍好人文照片首先要了解人文在精神层面存在的意义。人文,泛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人文还应该有文明的成分,总说某某地方人文环境比较好,其实指的是某地方某方面比较文明。人文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是整个社会现象的总和。所以人文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地域性。人文就是以人为本位,所反映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和人有关的,关怀的是人,尊重的也是人。

人文摄影的本质就是关注人们生活状态的活动。要反映人的本质特征,包括生存状态、精神追求、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民俗摄影属于人文摄影,人文摄影属于纪实摄影,它们追求的都是真实。人文摄影师不管是用摆拍等方式去干涉被摄者,还是纯粹的记录,只要画面能传达出所要表达的信息,照片本身就是人文摄影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