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共产党宁夏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跨越式发展任务,2012年即将迎来第十一次党代会,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新的发展目标。2012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也即将在秋天召开政治代际交替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中国改革又走到了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也是影响宁夏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总结过去经验,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制定未来发展战略,事关宁夏发展大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一、宁夏经济形势评价:增长还是发展?
(一)近年来宁夏发展战略及其成效述评
宁夏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实现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两个翻番”,取得重点建设、县域经济、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三个突破”,提高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业“四个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等五年奋斗目标。五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宁夏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质量逐步提高,民生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完成了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
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宁夏工作,对宁夏发展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2008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对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积极支持,是宁夏快速发展的基础。
2002年,宁夏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宁夏实际和具有宁夏特色的发展路子,其中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宁夏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举全区之力建设“一号工程”———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宁夏抓住了我国重化工业大发展的机遇,但当时宁夏并非国家重点能源开发地区,直到2007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宁夏之后,才使宁夏获得了更多政策支持,并使宁东基地确立了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宁夏“五优一新”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2011年“五优一新”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72%。宁夏沿黄城市带从2005年开始理论准备,直至第十次党代会以后进入规划实施阶段,黄河金岸和沿黄城市群建设大幅度提升了城市形象,并最终使沿黄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02年宁夏将农业区域划分为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更加重视中部干旱带发展问题。2003年宁夏出台了《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2010年启动“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2011年提出建设“一高三优”现代农业。目前已经建成了100万亩设施农业、100万亩节水高效农业等“四个百万亩”农业示范基地,特色优势农业产值占到宁夏农业总产值的83%。近年来,宁夏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在短短几年内,灵武、青铜峡、平罗、贺兰、永宁、中宁6市县已成为中国西部百强县。
2006~2011年,宁夏GDP从725.9亿元增加到2060亿元。2011年全区财政实现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突破600亿元3个“首次突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177元增加到174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760元增加到53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社会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城市化率从43.2%提高到49.8%,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但节能减排压力仍然较大。
(二)宁夏人类发展指数分析
人类发展指数(HDI)是联合国对人类发展成就进行总体衡量的指标,其衡量健康长寿生活、知识、体面的生活水平三方面的水平。2011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在世界178个参与排序的国家中排名位于第101位,属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据测算,宁夏人类发展指数从2005年的0.766提高到2010年的0.80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位次从第25位上升到第20位。从数据分析,2005~2008年主要是教育指数提高较多,2008~2010年GDP指数和预期寿命指数提高较多。尤其是宁夏人均GDP指标,已经从2002年的第24位提高到2010年的17位。宁夏跨越式发展取得初步成果,宁夏HDI和GDP提高速度最快的是年以后时期。
(三)宁夏GDP质量指数分析
中国科学院于2011年7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首次完成了中国各地区的GDP质量排序,宁夏被排到GDP质量全国最后一位,引起宁夏各界震动。该报告以经济质量、社会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管理质量5大子系统构成GDP质量指数。2010年宁夏单位GDP能源消耗3.308吨标准煤/万元,经济增长的自然成本全国较高;宁夏是小省区,其行政成本也较高;但宁夏具有相对超前和完善的行政事业机构,实际上对宁夏发展有利;宁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在全国还处于后列;宁夏人均GDP在全国占第17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却分别位居第25位和23位。宁夏在GDP质量指数评价中居于最后,突出反映了宁夏经济结构的缺陷。
宁夏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在全国产业分工中仍然处于低端环节,依靠资源及其初加工产品输出,依靠资本投入和能源消耗来拉动经济增长。近年来宁夏发展以煤、电、化工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使得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002年的75.7%提高到2010年的83.6%。宁夏电力、化工、冶金等高耗能产品以输出和出口为主,宁夏高耗能工业是长期历史形成和资源禀赋决定的,而且短期内不可能根本改变,随着煤变油等项目上马,短期内可能反而会使能耗水平提高。国家节能减排考核应该实行差别化政策,宁夏应该继续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上下大工夫。近年来,宁夏在节能环保工作上取得的积极成效有目共睹,石嘴山市已经从污染严重的“煤城”转变成了一个花园式新型工业城市。对宁夏总体发展水平评价,我们更倾向于使用人类发展指数。
二、宁夏经济面临的形势与和谐富裕新宁夏目标
(一)宁夏经济面临的环境与挑战分析
2012年可能是国际经济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受欧美债务危机冲击,国际金融大幅波动,市场信心下降,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下降,制造业开始收缩,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美欧一些大国2012年将进入大选年,未来伊朗、叙利亚局势变化及其对国际能源市场影响等不确定因素增加。
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以控通胀为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由于紧缩货币使小微型企业生存困难、控物价影响了农村市场需求、调楼市制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上出口受到国际形势影响,2011年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小幅下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增长放在了首当其冲的位置。
2011年宁夏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但一些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2002年以来宁夏经济发展所依靠的“以资源换投资”的策略,如今已经难以为继,加上出口、消费市场形势可能的恶化,均将影响到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
一方面,通过配置矿产资源、优质企业合资、工业园区税收优惠和土地配置等政策来招大商,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目前宁夏煤矿等资源已经基本配置完毕,历史形成的本地优质的工业、商业、金融等大型企业都基本被央企控股或外商兼并,各地市工业园区基本建起,城市后备土地资源紧缺。虽然宁夏目前还有煤变油等大型项目及固原资源开发可以维持投资保持一定水平,但宁夏与鄂尔多斯市那样的资源富集地区还不同,我们以资源换投资方式具有不可持续性。正如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所说“资源开发的繁荣期往往是经济转型的最佳期,早转比晚转好,快转比慢转好,主动转比被动转好。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构建多元化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另一方面,是低价拆迁征用农村土地,做好“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后,通过土地“招拍挂”高价出售,形成土地财政。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以住宅用地收益补贴工业用地,带动相关产业及经济快速增长,增加税收收入。由于城镇居民绝大多数家庭已经拥有私有住房,国家将推出房地产税来作为地方政府主要财源。我国城市住宅市场总体上还处于卖方市场阶段,城市化和改善住房条件需求强劲,炒作投资盛行,近年来房价暴涨,超过普通居民承受能力,房地产金融风险加剧。处于西北的三线城市银川市多次位于全国城市房价涨幅前列。国家通过经济手段甚至是行政手段来迅速打压房价,加快保障型住房和普通商品房建设,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中央已经表达了2012年继续不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决心,依靠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策略可能受到抑制。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投资拉动型经济的第三大抓手。2009年10月底前宁夏有2家自治区级、30家市县级政府融资平台,市县级政府是政府融资平台重要主体,融资393.89亿元,主要来源于银行、地方国债、企业债券等,投资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扶持支柱产业,对改善城乡面貌功不可没,大多数融资由财政和人大出面担保,一般偿还期限是10年以上。政府融资平台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配套而产生,也将随着经济刺激计划的结束而收缩。由于政府融资平台信息透明度较差,随着政府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税收减少,金融风险提高,国家已经开始整顿。未来可能以“市政债+财产税”的方式来解决城镇化中的地方融资问题。
(二)外省区党代会制定目标及其对宁夏的启示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文化发展和民主建设,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内容。
已经陆续召开的各省、自治区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思路。绝大多数提出了和谐、富裕、幸福、文明等目标,如辽宁省提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青海提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江西省提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安徽省提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内蒙古提出“富民强区”“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广西提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目标。还有许多省区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实现目标的前提。山西省提出“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一些省区提出了更具有针对性的目标,如新疆和西藏都提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奋斗目标,西藏提出“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新疆提出“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的要求,云南省提出“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其他四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提出了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富民强区等目标。宁夏提出的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目标符合以人为本的执政思路潮流。
(三)和谐富裕新宁夏的内涵
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10届11次全会提出的,并在第11次党代会上确定为未来5年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奋斗目标。和谐富裕新宁夏,其中“富裕”是物质层次,是强区富民的结果,应该显著提高宁夏经济实力,重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谐”是精神层次,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社会的和谐。“新宁夏”概括了宁夏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全面发展。宁夏必须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为目标,以依法治区从严治党为保证,努力开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局面。
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与超越。小康是古代儒家理想中的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深化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小康社会更多地注重物质生活资料的发展,而和谐富裕新宁夏则以“和谐”为先,不仅要求物质财富宽裕,更强调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生态文明、人民幸福。
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富裕”必须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基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目标从强区向富民转变,使富民与强区相互促进,努力提高民生水平。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扭转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畸形工业结构,降低资源环境压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消费社会,形成投资、消费、贸易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格局,为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