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21世纪的大学生,面临知识经济强有力的冲击,科学技术所表现出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社会化、生态化等深刻变化,迫使大学生的创新探索向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但长期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使得部分学生重照文理解,轻怀疑创新;重逻辑推演,轻发散求异;重概念内涵,轻形象直观,这些无疑都给大学生的创造心理及其行为的形成带来障碍。
新形势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树立创新观
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入手,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不停去探索、去追求、去创新。
第一节是什么让我们更有创意
有这样一则寓言:上帝为人间制造了一个怪结,被称为“高尔丁”死结,并许有承诺:谁能解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谁就将成为亚洲王。所有试图解开这个怪结的人都失败了,最后轮到亚历山大,他说:“我要创建我自己的解法规则。”他抽出宝剑,一剑将“高尔丁”死结劈为两半。于是他就成了亚洲王。
这个寓言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创意”二字的真谛。也许,创意本身就是个怪结,没有人能把它解开,它也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解释和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创意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模仿、重复、循规蹈矩,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绝不是好的创意,实际上根本就谈不上创意。好的创意必须是新奇的、惊人的、震撼的、实效的。“物以稀为贵”是事物不变的通则。死结就意味着根本无法解开,既然上帝跟我们开了个玩笑,那么,就必须采取超乎寻常的非凡手段。亚历山大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创意的含义
创意就像双子座有着两种性格,既有处子般的安宁,也有狡兔似的顽皮。因此,作为静态名词的“创意”是指创造性的意念、新巧的构思;作为动态动词的“创意”是指创意思维的过程,是一种经过苦思冥想而突然降临的、从无到有的新意念的产生过程。不论是名词的“创意”还是动词的“创意”,都在强调每一个新的点子都是由联结两个或更多已有的点子而来的。联结越是不寻常,所产生的新点子就越有创意。
创意本身就是将从前没有被联结或合并的想法结合在一起,产生新的点子。创意思考就是创造新点子的行为。
创意的本质
创意的本质是建立新关系。美国广告大师李奥·贝纳指出,创意的核心是运用有关的、可信的、品调高的方式,与以前无关的事物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有意义的关系的艺术。为了很好地理解“与以前无关的事物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有意义的关系”这句话,我们可以气垫船的创意为例加以说明。主要运输工具——车的运动是靠轮的支托和滚动,建立了车与地面之间的关系,不能不说是伟大的发明。流动的气体也有推力,其反作用力会作用于发出流动气体的物体,这时一个创意产生了:假如用向下喷吹的强大而稳定的气流来代替支托车体的轮子,使从前气流与地面对于车的运动来说没有关系,到现在建立起新的关系,一种全新概念的运输工具——气垫船就诞生了。气流就是“有关的、可信的、品调高的方式”,利用它“与以前无关的事物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有意义的关系”,创意则是建立新关系的“艺术”。要进一步指明的是,创意并不等于创新或发明创造,它还只是一种创新的设想,虽然有理论上的支持和目标的召唤,还要有一个发明的实现过程和产品的检验环节。也就是说,创意能否变成有价值的创新,有一个艰苦的充满失败可能的发明过程。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前,产生发明一种依靠机翼产生升力飞上蓝天的创意的人,何止李林塔尔、莫让伊斯基、马克西姆这些知名的探索者,一定还有更多的人。他们之中有的人从创意进入了发明试验,这些人更接近成功,而有了创意却没有去发明的人,肯定发明不了飞机。达·芬奇就有飞机的创意,并以他擅长的绘画画出他构想的飞机,却没有发明的行动。
创意的特征和功能
创意的特征
创意的主要特征是突发性、形象性、自由性和不成熟性。特别是不成熟性特征,指明了创意是灵感闪现和创新方案形成之前的一个创新意念。创意常得益于灵感,它是灵感诱发形成的观念形态的想法和念头,比灵感要完整和完善。
创意的突发性。创意的突发性不仅指创意不能确切预期,常常会突如其来地降临,还指它的突变性,即创意是一种突变式的思维飞跃,使感性材料或灵感启示迅速升华为理性认识,也就是想法、意念。故而创意还有突破性。
创意的形象性。爱因斯坦在回答美国数学家调查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的信中说:“在我的思维机制中,作为书面语言的那种语句似乎不起任何作用。好像足以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存在,乃是一些符号和具有或多或少明晰程度的表象,而这些表象则是能够自由地再生和组合的。”“在我的情况中,上述心理元素是视觉型的,有的是动觉型的。”爱因斯坦所说的“思维元素的心理存在”和“心理元素”就是一种创意。这就是说,爱因斯坦在产生创意时,他主要的思维活动是形象思维,他的思维元素是称为表象的记忆材料,他用表象来把握对象,明晰的概念在这时还没有介入,创意还是“具有或多或少明晰程度的表象”。有了创意之后,才可以用概念来审查、推论,运用逻辑思维来证明或否定创意。
创意的自由性。创意思维的目标是确定的,但从思维的方向来说,则是多路的、散漫的、全方位的、灵活的,具有充分的自由性。在创意的选择上,也是自由开放的,甚至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去思考自己最愿意做的事。有的甚至是隔行的“业余爱好者”,表现出思维开阔、自由奔放、不受拘束的特点,竟能获得十分宝贵的创意。
创意的不成熟性。爱因斯坦所说的创意是“具有或多或少明晰程度的表象,而这些表象则是能够自由地再生和组合的”,正说明创意的相对模糊性和不成熟性,也许经过明晰化和再生、组合之后,才能成为创新、设计和方案。我们不赞成把创意等同于创新思维的最终产物,创意是灵感或经验与创新设计方案之间具有中介性质的思维存在。因此,创意诞生后,还必须有一个对创意的证明和否证的过程,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再思维过程。
创意的功能
创意对创新具有始动功能。只有由创意起始,才能进一步进入更深入的创新过程,假如没有创意,创新也就不存在了。
创意有启示功能。一个创意可以对自己、他人证明每一个人都具有创造力,都可以有更多的创新,并以此破除创新的神秘感。
创意有延伸功能。就是说创意向前延伸便是创新。创意产生新的设想,创造把这种设想物化为有形的新产品,创业利用新产品创建一个新事业,这就是创新。
为什么需要创意
创意能让你领先别人
我们已经知道了创意的含义,也知道创意人用联结已有的事物或想法来开发更多的创意,但是这些又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强调创意?究其根本,是无所不在的激烈竞争所致: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为在班级中的学习成绩和名次互相竞争,长大后为了考取好的高中、大学竞争,毕业后还要为找一个理想的工作竞争。
如果你正在为下一个升学门槛或工作机会竞争做准备,或许创意就能成为你很大的助力。《用艺术家的方法行事》一书的作者马克·布莱思曾说:“在商场上愈有创意的人将愈来愈吃香。”愈来愈多的雇主在找寻更有创意的人。愈有创意的人生产力愈高,愈能创造效益,也更有效率和弹性。创意思考能力毋庸置疑是让你领先别人的利器。
创意让国家更具竞争力
不只我们每个人,众多国家也在巨大的全球市场中相互竞争。近年来,一个国家的成功与否,愈来愈依赖于它们是否能将其国民教育得更有创意,并打造充满创意的工作环境,而不再只是单纯依靠充足的劳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以新加坡为例,有限的自然资源和日益昂贵的人力资源限制了国家的竞争力,唯有企业和政府发挥更大的创意价值才能持续保持成功。新加坡政府很清楚这一点,于是尽全力打造一个更有创意且创新的社会。
现今我们生活的时代,学习、工作和国家发展之间真正的差异之处就在想法之中,人人时时处处都要用更新更好的方法做事,而这些所需要的正是创意。
创意让生活更有趣
创意让生活更有趣。你可以选择无聊的、不断重复的生活,也可以选择让你的思想活跃起来,不断找寻新的行事方式,尝试新的活动,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谁也无法为你代劳,你必须自己打开创意开关,自己去做联结思考。
是否具有创意由自己去决定
《脑袋一拍》一书中曾提到一项由一家大型石油公司所做的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是什么区分了较有创意的人群和较没有创意的人群。该研究发现,较有创意的人认为自己是有创意的,而没有创意的人则认为自己是没有创意的。因此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创意的人们往往不尝试运用他们的创意。这就是很典型的成功自我暗示的案例。
是什么阻止了创意的发挥
自我暗示虽然能够让人们对自己的创意能力更有信心,但现实生活中还是有许多事物会阻碍创意潜力的发挥。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都是发生在我们身上一切事物经验的总和。下面来看看那些耳熟能详的话是如何抑制人们创意的发挥的吧。
“别傻了”“快点长大吧”,还有“做完功课再去玩”这类的说教都在告诉我们要一本正经。但我们都知道,大脑在玩耍时才是最有创意的。如果我们想要自己变得更有创意,却不让脑子进入丰富的游戏天地,而只用成人的思考方式来解决问题,结果就只能用逻辑和自我审核来思考。如果把自己当成“傻瓜”,我们很可能会发现看事物的新观点,帮助我们开发出新的创意。所以要告诉自己:“犯傻吧!”“去玩闹一下吧!像个孩子一样!”
“照我说的做”,这类“按规矩办”的说教都让我们无法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成人的世界里,许多人盲目地跟从规矩,却从未弄清楚那些规矩为什么存在。一旦出现不符合规矩的状况,他们就会不知所措。很多商店店员常告诉顾客“最终解释权归商场所有”“我们都是这么做的”“大家都是那样做的”之类的话,显示了商家对理解顾客的意愿与原创思考的严重欠缺,往往只会让顾客产生挫折感。
与其盲目跟从规矩,何不先分析这些规矩为什么存在?这样一来,你便可以自己判断这些规矩在不同状况下是否真的有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大可以抛开这些规矩去找寻更好的方式。
“别问那么多问题”,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人都不会像小孩子一样有那么多“为什么”,他们的好奇心似乎已经被扼杀殆尽了。当我们开始失去好奇心,变得害怕提出问题时,就停止了心智的扩张和发展,也会阻止我们去做联结思考产生新创意。在生活当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与机会,如果脑子中的信息越丰富,那么能将两者做联结的潜在机会就越多,也就能产生更多的创意。所以保持你的好奇心吧,开卷有益,多听、多看、多积累你的知识,勇于挑战传统,多问自己“为什么”。
“现实一点”,这是另外一种限制人的想象力的说教,限制人们去开拓那些不寻常之处的说教。当我们探寻创意解决方案时,需要先将那些实际的想法搁置一旁,大胆探索那些不切实际甚至不可能的事物,因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让自己进入一个崭新的思考领域。
现在请你做两件事:第一,将这些说教从你的脑中删除,从此再也不要让它们限制你;第二,停止用这些说教去阻碍创意,当你很想对别人说这些话时,赶紧闭上你的嘴巴。
“都怪学校没教好”,在学生时代,我们很快就明白要想得到老师的认可,就是猜对他脑子里在想什么。回答老师想要的答案,就会得到高分,也能赢取老师的微笑和漂亮的成绩单。但很不幸地,这样一来却养成了我们毫无创意的两个坏习惯。
首先,与其独立思考,不如去猜测别人的想法。因为我们发现,学校里最好的答案就是老师要的答案。到了参加工作以后,我们考虑的也是上司的喜好。这样的行为并不能让我们拥有新的想法和观点,而只能保持现状。如果你做的事只是告诉上司他所期望听到的,那你所创造的价值何在?公司为什么需要你?
其次,学校通常教我们去寻找唯一的正确答案,一旦找到了一个正确答案之后,我们就停止寻找第二个甚至第三个可能的正确答案。现实世界和数学不一样,每个行业、每种状况都可能有很多种正确答案。在第一个正确答案之外,让自己再去找寻那些并不明显,但却更有创意的答案吧。
要像创意人那样思考,我们必须打破那些预设的、束缚我们思想的限制,找到那些能激发我们创意的事物。但不要只知道责怪学校,你已经是个成年人,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思考和行事。
是什么让我们更有创意让我们积极正面地想想那些可以让我们更有创意的事情吧。我们当中大概很少有人会在早上起床时对自己说:“我今天要过得很有创意!”大多数人都是和往常一样上班去,面对那些每天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但我们完全可以做不同的选择,用创意去面对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有一些方法确实能让我们更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