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
48454100000035

第35章 诚实守信,立人之本(2)

2.诚信道德有利于培养人们良好的求知风气,在实践中克服浮伪习气,反对欺诈,以真心真行去获取真知;诚信道德有利于端正人们求知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真理,追求真理的精神;具备诚信道德,可以激励大学生靠自身努力来实现自我目标和追求。懂得诚信的人,他们在为人处事方面定会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因此容易获得工作岗位,从而得到锻炼而迅速成长起来,大大增强大学生就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诚信教育有利于促进学校“三风”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应当是一个诚信校园。诚实信用是和谐社会的基础道德和制度基础。也必然是和谐校园的基础条件。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应当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人际关系和谐交往的前提是诚信。只有人与人之间自觉做到明礼诚信,互相关爱,才能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所以,诚信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是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是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需要。拥有一颗诚信的心,他们才懂得去尊重知识,才懂得理解父母的辛劳,尊重老师的劳动,他们就会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刻苦学习,全面提高综合能力,立志全面成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诚信教育的开展促进了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同时促进了高校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和和谐校园建设,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四、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一)诚信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诚信道德。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所以我们大学生要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道德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学习品质、立身处世的个别本原则。

(二)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怎么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平时就讲诚信的人,关键时刻才会为崇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大学生只有养成诚信实用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生奋斗的理想信念。

(三)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行、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四)诚信道德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民无信不立”,是孔子在回答关于治国的结论;“言必信,行必果”“诚于心,信于行”,是传统文化中“君子”孜孜以求的修身目标。诚信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大学生应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高素质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五、诚信是大学生安身立命的关键?

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中诚信的品质。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过程,最终我们还是要走入社会,走入市场。在将来的求职中,诚信将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素质要求,诚信必将成为大学生的安身立命之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把“明礼诚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来要求全体公民,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的今天,作为接受文明教育最充分的大学生,更应该身体力行,领文明之先风,不做有损个人名誉和国家利益的事情。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等失信行为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也降低了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据报载,某高校为了防范考试作弊,准备了两万元经费奖励“零作弊”,此举确实令人哭笑不得,考试不作弊居然成为一种受到称赞的美德,这不仅是一所大学的悲哀,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悲哀。各个学校都在积极营造和建设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氛围和风气,陶冶情操、熏陶品格,优良校风对学生科学价值观和正确行为倾向的形成以及心灵情感的升华都起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有道德的人以做假、说谎为最大耻辱,有道德的人也必定会忠于自己的承诺。所以信必有忠,忠能达信。考试作弊、欠贷不还等行为则是对优良校风的败坏,是对学校正面道德教育的无端亵渎与粗暴践踏。更重要的是造成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社会把大学生一贯视为高素质人群,给以充分的信任和关心。但是由于考试作弊的屡禁不止,欠贷不还等现象的频频出现,使得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大打折扣,某银行处长曾不无痛心地说:“我们不得不认为大学生出现了诚信危机。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对他们的信任度,……”并希望找到有效的制约措施,规避风险,确保银行利益不受损。某高校所在地的建行也已将原来的一次受信,一贷四年改为一年一受信,一年一贷,并且将贷款额度减少了一半。

可见,由诚实、守信方面出问题而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导致社会信任度的降低,不仅在量的方面大幅减少,在质的方面也大幅下降,会使信任危机强化为社会危机,直到社会系统的崩溃。从而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各个民族的各种文化都把诚实守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诚信者付出诚信,诚信者也收获诚信。诚信者收获的信任,是诚信者拥有的社会资源,它足以使诚信者安身立命。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把科学认识上的求真精神和做人方面的求真精神统一起来,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和人民,人生也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也只有热爱真理、襟怀坦荡、诚实公正的人才能为追求真理拼搏和献身。

第三节大学生诚信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营造诚信氛围。

诚信品德是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往往离不开环境的熏陶。要充分认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使全体学生置身于健康向上、积极进取、求真至善的校园环境中。同时着力构建诚信社会。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着力构筑一个诚信的环境、诚信的社会。只有真正做到了管理上落实、法制上健全时,诚信才不只是一句空话,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也才能更有成效。而大学生更应该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为打造诚信社会出力,以此来培养道德的自觉。

第二,创新诚信模式。

传统的德育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需要,为了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必须创新诚信教育模式。教育管理更要讲诚信。教育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学校更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理念,杜绝种种失信行为的发生。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把诚信落实到全体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上,发挥教育者自身的表率作用,对学校和教师的失信行为要有相应的惩戒措施,从制度上保证大家都来讲诚信。同时,切实加强大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学生教育和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必须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基础上,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善于做学生工作的同志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人格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有效地推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第三,完善诚信机制。

大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依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于体制、机制等硬性手段,通过外在制度约束,才能强化内心认同。建立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引进经济领域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在高校成立相应的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估部门,构建大学生诚信度测评体系。首先要确定诚信度测评的要素,可以把诚实、信用、正直、友善等道德品质列为测评的主要要素;其次,确定诚信度测评体系各级指标,即每一项指标定出不同级别的标准,以便参照定位;最后,选用诚信度测评的途径,可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议三种方式。通过运用诚信度测评体系可以考核学生过去、现在的诚信状况,并将结果记入学生个人诚信档案,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更加注重个人诚信打下基础。同时,建立健全失信惩罚机制。把教育和处罚结合起来,促使大学生把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统一起来。在广泛进行诚信教育,普及道德知识与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失信惩罚机制,让那些失信的学生及时品尝失信的后果而遵守诚信做人的道德底线,以免将来给国家、社会、他人和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

第四,强化诚信践履。

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养成。只有在具体的诚信实践中,大学生才能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诚信品质要求。利用两课主渠道,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新内容。结合两课教育改革,一方面,要使大学生认识到,树立较高的诚信意识,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让大学生懂得,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经济社会的道德底线。在法制社会里,诚信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法律问题,法律是一种最低的道德准则。现代民法一般都把“诚实信用,公序良俗”作为基本原则,如果违背了则会导致民事法律行为的无效或者对民事主体产生一系列不利后果,而受到处罚和制裁。

二、诚信教育应作为高校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在天地化生万物的大千世界里,历经亿万年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芸芸众生都在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生命运动。人类,作为生物学意义上进化的最高形态,作为创造了文明意义上的唯一生物种属,无论是群体或者个体,无疑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复杂、最具适应性和最“成功”的物类。然而,人类文明加速度式的进化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高昂的。由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和自利性,在其所向披靡的文明征程中,却深重地损害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利益的争夺,同类间的倾轧与阴谋如挥之不去的梦魇与人类文明的步履如影相随,使人类又成为困囿于自身矛盾不能自拔的渺小一族。文明造就和发展了人类,也伤害和困扰着人类。长期以来,这种文明的“悖论”引发众多文化学者、政治家和公民对文明的反思。以至于人们在会心地欣赏自然界的机巧变化时,却对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自身的聪明智慧感到深深地忧虑。由此而引发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长久以来人们对诚信的求索与呼唤!

纵观人类文明的长河,诚信是文明内涵的要旨,是检验文明水平的标尺,是立身、立业、立言、立功、立德、立国的基础。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面临着社会变革转型过程中信仰危机、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以及由此加剧的社会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的现实挑战。诚然,目前诚信问题的凸显有其深刻的社会必然性。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封闭向开放的社会转型,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成分、文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尤其是我们忽视了对旧的传统道德批判扬弃而又来不及建构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概而言之,它的凸显是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重要表现。面对这一古老的课题——文明的“悖论”,我们应该比我们的先人做得更好。而解答好这一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于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理念为指导,使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相辅相成;在于系统总结和汲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结合新的实践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建构社会主义的、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新的道德价值体系,重塑诚信的经济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在当前,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诚实守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以改革的精神,从加强和健全法制、加大社会舆论监督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要切实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方略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20字公民道德准则,以建设“诚信社会”为载体,并使之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塑造诚信政府(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诚信企业(市场主体诚信守法经营)、诚信公民(社会主体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教育)。同时,要充分发挥制度建设的保障作用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通过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文化和经验,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公民道德、职业道德、行业规范,以及文明创建、领导干部政绩评价标准等,大力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道德诚信方面的突出领域和突出问题,要加大法律制裁和舆论谴责的力度,以大大提升失信行为的法律成本和道德成本。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实践证明,把诚信建设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来抓,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实际效果和实质进展。

总之,诚信教育的效果是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的大事,是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的根本任务。

思考题

1.简述诚实信用的含义与特征?

2.试述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与原因。

3.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4.大学生怎样自觉培养自身的诚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