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
48454100000051

第51章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3)

在现代生产力日益发展的情况下,过去根本不具备道德意义的行为,现在成为道德调整的对象。比如,在自然经济的农村环境之中,在荒郊野外大小便、随地吐痰,纯属私事,但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就成为违反道德的行为;装修自己房屋纯属私事,但装修的噪音干扰了邻居的休息和工作就是不道德的行为;过去发展小工业、排污是不被法律追究的事情,但在现代生活中排污既是违法也是不道德的行为。在现代社会之中,不讲究这些社会公德就无法共同生活。

其次,在现代条件下,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外部标志之一。社会道德风尚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社会公德的状况是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最直观、最常见、最主要的判断依据。文明城市、文明社会是社会公德最明显的体现。

由于社会公德的一部分是与现代生产力直接相关的,所以也是国际间进行某些方面的精神文明比较的重要标志。中国作为历史上的礼仪之邦,要在当今世界上传播自己的良好形象,就要靠亿万群众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社会公德。

再次,社会公德是社会正常运行的保证。社会公德适用的领域是公共大众生活领域。社会公德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共同愿望。由于社会公德是对社会公共关系的调节,所以它是维护社会良好公共秩序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社会公德来维护美好生活环境和社会秩序,同时也能够形成对违反社会公德行为的舆论压力。只要人民群众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提高了,社会就能够维持稳定和谐。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与此同时,网络道德也成了人们必须遵守的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实际生活中网络中的不文明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遵守网络道德的也越显重要和迫切。

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例如,网络色情信息泛滥,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长期沉迷网络容易导致心理问题;软件、游戏、影视作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识产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欺诈与失信现象不断升级;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严重等。这些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由此可见,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其先决条件,更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

(一)网络道德的定义及内涵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而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作为祖国未来的一代,大学生应该自觉遵守中国互联网协会2006年4月19日发布的《文明上网自律公约》:

自觉遵纪守法,倡导社会公德,促进绿色网络建设;提倡先进文化,摒弃消极颓废,促进网络文明健康;提倡自主创新,摒弃盗版剽窃,促进网络应用繁荣;提倡互相尊重,摒弃造谣诽谤,促进网络和谐共处;提倡诚实守信,摒弃弄虚作假,促进网络安全可信;提倡社会关爱,摒弃低俗沉迷,促进少年健康成长;提倡公平竞争,摒弃尔虞我诈,促进网络百花齐放;提倡人人受益,消除数字鸿沟,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二)如何在网上体现大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

(1)不转发、散布丑化、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和不利于社会安定和谐的信息和言论。不少大学生怀有完美的道德理想,痛恨道德败坏的社会现象,愤世嫉俗但又缺乏社会阅历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网上借揭露社会阴暗面进行反动和扰乱社会安定的宣传容易轻信与附和。所以大学生要不断提高知识、政治和道德水平,增强对网上政治言论的鉴别能力。

(2)不浏览色情、暴力和宣传迷信、邪教的网页,积极抵制和举报违法网站。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渴求信息的大学生尤其如此。不能说浏览色情、暴力等网页的大学生必然有违法之行,但大学生因过多接触这些内容而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以致行为出轨的事例也是举不胜举的,我们对此万不可掉以轻心。

(3)使用文明语言,不发表侮辱、诽谤等具有人身攻击性质的言论。虽然侮辱、诽谤等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但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使一些大学生松懈对自身的道德约束,有恃无恐地在网上用大量污言秽语相互谩骂,甚至下线后滋生更多事端,这对现实生活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是极为不利的。

(4)不以制作传播病毒或其他方式非法侵入、攻击他人网站,妨害公众使用网络。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对虚拟的网络空间缺乏监控,某些滋生不轨意念又不愿接受现实道德规范约束的学生便把这种意念在网上付诸行动。这种行为往往会给他人和社会造成无可估量的物质和道义上的损失,除了自我炫耀和肆意发泄外,作恶者也是损人不利己的。

(5)不以任何不诚实的方式骗取他人信任,获取并散布他人隐私,或窃取、毁损他人信息。现实社会已存在的不善之行在隐蔽的网络空间得以肆意扩张。青年学子利用网络欺骗他人感情、散布他人隐私、恶意修改他人信息的事件屡见报端,这极不有利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打造适应社会所必需的诚信品质。

(6)不毫无节制地上网、聊天、玩游戏。网络世界光怪陆离,网上信息丰富多彩,大学生短暂地沉湎其中是可以理解的。作为现代生活方式,人们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网络已是大势所趋。但学子们应该明白,再诱人的网络空间也无法替代严肃的现实生活,痴迷于网络、荒废学业、摧残身心、逃避现实、自我封闭、疏远亲情是得不偿失的。

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社会公德的确立与遵守,需要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来保障。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不仅要受道德谴责,更需要法律规范来制约。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我们的公共生活离不开法律规范。那么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法律的作用是法律对社会发生影响的体现,具体有以下五种。

(一)指引作用

指引作用是法律的首要作用。法律的首要目的并不在于制裁违法,而是在于引导人们的正确行为,合法地从事社会生活。

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实现的。

授权性指引是指运用授权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禁止性指引是指运用禁止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不得做什么;义务性指引是指运用命令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它明确表示人们应该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

(二)预测作用

预测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的行为趋向与后果。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对特定行为的法律后果进行预测,从而自觉、自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更加符合法律的规定,这样就可以减少和化解一些矛盾和纠纷,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即人们依照法律规范可预测将如何行为。例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人们可以相当准确地预见到组织非法游行的后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经济活动主体可以预见什么样的合同是有效的或无效的,违反合同将导致什么样的法律后果,等等。

(三)评价作用

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法律是一种评价准则,是衡量、判断他人行为是否违法以及违法性质及程度的准则。法律评价的标准是是否合法。

法律的评价作用表现在: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及其程度,具有判断、衡量的作用。任何社会规范(道德、宗教规则、政策等)均具有一定的评价作用。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律这种社会规范的评价作用具有概括性、公开性和稳定性,所以这种评价更客观、更明确、更具体。法律的评价作用的优越性,使法律起到了其他社会规范难以起到的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法律的评价作用可以分为专门的评价和一般的评价。专门的评价是经法律专门授权的国家机关、组织及其成员对他人的行为所做的评价,这种评价具有法律拘束力;一般的评价是普通主体以舆论的形式对他人行为所做的评价,不具有法律拘束力。

法律的评价作用同其指引作用是分不开的。如果说法律的指引作用可以视为法律的一种自律作用的话,那么法律的评价作用可以视为法律的一种他律作用。正因为法律能够指引人们的行为方向,才表明其是一种带有价值倾向和判断的行为标准;同理,也正因为法律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所以才具有指引人们行为的作用,并且通过这些标准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达到引导人们行为的目的。

(四)强制作用

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法律的强制作用是其他作用的保障,没有强制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就会降低,评价作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意义,预测作用就会被怀疑,教育作用的效力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法律的强制手段是国家强制力,包括警察、法庭、监狱等;制裁的形式包括宪法中的对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弹劾、罢免等,民法中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支付违约金等,刑法中的管制、拘役、有(无)期徒刑、死刑等。

(五)教育作用

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法律的教育作用的实现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法律作出规定,通过人们对法律的了解和学习发挥教育作用;二是法律通过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教育;三是法律通过对各种先进人物、模范行为的嘉奖与鼓励,为人们树立良好的法律上的行为楷模。法律的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和强制作用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法律的教育作用是要人们通过反复实践,不知不觉地获得内心的法律认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进而自觉遵守。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我国在刑事、民事、行政等方面有一系列法律规范,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其基本立法精神是在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共环境的基本前提下,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与自由。为了帮助我们了解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规范,这里简要介绍与大学生关系比较密切的几部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1.立法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社会治安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实践中执法的需要。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并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取代了1986年9月通过、1994年5月修正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该法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附则,共6章119条。

2.立法目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方面规范、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使人人懂法、守法,既实现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自由,又不对他人的合法权益和自由造成侵害;另一方面也规范、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在有效惩治违法行为的同时充分保障人权。该法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

治安管理处罚是警察自由裁量权最容易滥用的领域,也是公民人身权益最容易受到警察侵犯的领域,因此《治安管理处罚法》不仅仅是一部管理法,更是一部悬在警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式的控权法。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和执法程序都应严格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监督和规范。该法成为维护公民权益和遏制警察滥用职权的法宝,是治安管理法制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大学生要学习和掌握《治安管理处罚法》,不仅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还要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