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
张某,女,43岁。自诉腹泻每日1~2次,便前腹部不适,时有腹中积气。舌暗苔白,脉弦细。
辨证:寒在大肠,气血不和。
治则:暖肠调气和血。
处方:当归15g,川芎15g,生白芍30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5g,土鳖虫15g,三七15g,五味子15g,补骨脂20g,连翘30g,厚朴15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病是属于气血不和型,该病人平素身体良好,仅出现腹泻,根据其症状的表现可确诊为大肠中的气血不和,病变部位在腑,因大肠的气血不和,故见腹部不适,气血不和,气机不利,不能顺肠道而排出,故见腹中有积气,治以调和气血,温肠止泻,当归芍药散化裁,重用生白芍和阴养血;当归补血和血;川芎辛、温,活血行气,通行经脉,善入血,行血中之风,而且不伤正气,补血通经;白术、茯苓除湿利水;泽泻甘、淡、寒,利水渗湿,而且善利经隧之水湿,且不伤阴;佐厚朴通腑气,五味子,补骨脂涩肠止泻,土鳖虫、三七逐瘀通络,以助调和气血,气血调畅,腑气通则泻自止。
有关泄泻病因的论述在《内经》或言风,或言湿,或言寒,或言热,或言清气在下。如“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生气通天论》)“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素问·金匮真言论》)”以及“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这些论点,都反映了《内经》关于泄泻病因病机的论述。继《内经》之后,《难经·第五十七难》提出了五泄的病名和症状,谓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难经》提到的五泄,是从脏腑辨证角度提出的。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并分为虚寒、实滞、气利3种类型,并提出了实滞下利用“通因通用”法。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记有“泄泻论述”,认为不仅外邪可以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如说:“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
元·《丹溪心法·泄泻》篇说:“泄泻有湿、火、气虚、痰积、食积”之分,“湿用四苓散加苍术,甚者苍术、白术同用,炒用燥湿渗湿。”“火用四苓散加木通、黄芩伐火利小水……。”
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泄泻》篇说:“泄泻之木,无不由于脾胃。”“泄泻之因,惟水火土三气为最。”张氏认为泄泻之病,多见小水不利,若水谷分利,则泄自止,所以认为利水是上策。但张氏更认识到,分利之法,也不是所有泄泻病人都适用,他指出“有寒泻而小水不利者……有命门火衰作泻而小水不利者,”然分利之法,“惟暴注新病者可利,行气强壮者可利,酒湿过度,口腹不慎者可利,实热闭塞者可利……若病久者不可利,阴不足者不可利,脉证多寒者不可利,形气虚弱者不可利,口干非渴而不喜冷者不可利”。通过上述的论述我们可以总结出,治疗泄泻一定要“察其所病之病”,否则“越利越虚”(《景岳全书·泄泻》)。
明代的李中梓对泄泻的治法,作了进一步的概括,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医宗必读·泄泻》篇说:“一曰淡渗……;一曰升提……;一曰清凉……;一曰疏利……;一曰甘缓……;一曰酸收……;一曰燥脾……;一曰温肾……;一曰固涩……”完善了泄泻的治疗方法,也是现临床的指导原则。因此,泄泻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导致的,因此要审因论治,详辨病情,方可奏效。
【病例2】
张某,男,20岁。自诉时有腹泻,食少,脘腹胀满不舒,冷则甚,头痛,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脉沉弦。辨证:脾胃阳虚不化。治则:建中、温阳、散寒。
处方:黄芪30g,桂枝10g,生白芍20g,茯苓15g,白术20g,泽泻15g,山药20g,花椒10g,干姜10g,党参20g,白扁豆15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泄泻属于脾胃不和兼有阳虚,该病人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大便溏泄,脾阳不振,运化失常,则饮食减少,脘腹胀满不舒,脾胃虚弱,气血来源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故见面色萎黄,治以建中化气,温阳止泻,故大、小建中汤化裁,黄芪补气升阳,桂枝助阳化气,温经通阳;干姜温中散寒;花椒辛、热,温中散寒降逆止呕,而且不助阳化热,与干姜相合,似小火炉温温散寒;党参、山药健脾益气,生津养血,防辛燥药生气化热;白扁豆甘、平,归脾胃经,健脾化湿,宣脾化浊。
【病例3】
高某,男,32岁。胃脘胀不能食,多饮酒,每日腹泻5~8次,肛门灼痛。舌红苔白,脉弦细。
辨证:酒伤胃肠。
治则:调和气血,清积滞。
处方:当归15g,川芎15g,生白芍30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5g,玫瑰花15g,佛手15g,枳实10g,三七15g,蜈蚣2条,7剂,水煎服。
【按语】
本病是属于气血不和型兼有郁热,该病人是由于多饮酒损伤肠胃,导致肠胃运化失职,传导失司,升降失调,故见胃脘胀,不能食,因肠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为精微,停聚为湿滞,或影响气血的化生,气血不和,而成泄泻,酒伤气血,气机郁滞而化热,灼伤经络,则见肛门灼痛。治以调和气血,清热止泻,通络止痛。方中当归芍药散调和气血;佛手辛、微苦、微温,理气和胃,但理气不伤气,不伤津液,尤适合津气两伤之虚滞的虚弱体机、气伤阴伤之人;玫瑰花行气解郁,该药既入气分,又入血分,而且不燥烈,不伤正气,适合气滞血瘀日久之虚人;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三七化瘀活血止痛,不耗气,活血而不伤正,温而不燥,有瘀祛瘀,无瘀和血;蜈蚣通络止痛,还可升提胃气,消食开胃。
【病例4】
宋某,男,26岁。时有腹泻,脘腹胀闷不舒,食少,多饮酒,偶痛,面色萎黄,乏力腰痛,汗多,舌红苔薄。
辨证:酒伤脾、胃肠。
治则:理脾养胃、调气血。
处方:当归15g,川芎15g,生白芍30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5g,生牡蛎100g,佛手15g,砂仁15g,鸡内金15g,甘草15g,7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腹泻好转,但乏力。处方:上方加土鳖虫15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病例属于气血不和,胃肠积滞,气血不和致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大便溏泻,脾阳不振运化失常,则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因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气血来源不足,故面色萎黄。治以调和气血,和阴理脾,故由当归芍药散化裁,当归芍药散调和气血;其中应用导师独创的牡蛎汤,该牡蛎生汤由牡蛎、佛手、砂仁、鸡内金、甘草组成。生牡蛎和阴散结;佛手理气和胃,但理气不伤气,不伤津液,尤适合津气两伤之虚滞的虚弱体机、气伤阴伤之人;砂仁芳香畅行醒脾气;鸡内金健脾消食;甘草补益中气,调和诸药;全方和阴理脾,软坚散结。因此,该方系由当归芍药散与牡蛎汤合用,共达到调和气血,和阴理脾。上述药,每日1剂,分2次服,7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腹泻好转,但乏力。加土鳖虫,逐络化瘀,而且破血不伤血,不耗气。
【病例5】宋某,男,62岁。排便次增多,便前腹痛1周,肛门坠胀。舌暗红苔根厚腻,脉弦。辨证:大肠湿热,气血不和。
治则:清大肠湿热,调和气血。
处方:当归15g,川芎15g,生白芍30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5g,赤小豆50g,连翘40g,红藤30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病属于大肠气血不和兼有热毒,故当归芍药散调和气血;赤小豆清热解毒利湿;红藤苦、平,归大肠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而且不伤胃;连翘小苦、微寒,归胃肠经,清热解毒,清胃中积热积火,善入血分。
【病例6】
王某,女,48岁。“双肾结石”,现晨起即便,肠鸣腹痛2~3次。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辨证:少阴阳虚,大肠寒滞,气血不和。治则:暖肾温肠,调气血。
处方:肉豆蔻15g,五味子15g,补骨脂20g,吴茱萸15g,当归15g,川芎15g,生白芍30g,土鳖虫15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5g,7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可,舌淡红苔白,脉沉细。处方:上方加枳壳10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病例属于气血不和兼有肾阳虚。脾的阳气与肾中真阳密切相关,命门之火能助脾胃腐熟水谷,帮助肠胃的消化吸收。若年老体弱或久病之后,损伤肾阳,肾阳虚衰,命火不足,则不能温煦脾土,运化失常,而引起泄泻。此外,“肾为微关”,若肾阳不足,关闭不密,则大便下泄。如《景岳全书·泄泻》篇指出:“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本证为下焦寒,少阴不温大肠,当发五更泻。今又痛泻,实为寒滞,气血不和,名曰五更痛泻。故方中重用补骨脂辛苦大温,补命门之火以暖肠,《本草纲目》谓其“治肾泄”;肉豆蔻辛温、温脾暖肾,涩肠止泻,配合补骨脂则温肾暖肠,固涩止泻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固肾益气,涩精止泻;吴茱萸辛苦大热,暖肠以散阴寒,诸药合用,脾火旺土强,肾泄自愈。正如《绛雪园古方选注》所说:“四种之药,治肾泄有神功也。”再由当归芍药散调和气血,以除其时发之痛。
【病例7】郭某,男,31岁。腹泻伴腹痛,泄后痛止,每日2~3次。舌淡苔白,脉弦细。辨证:热如大肠。
治则:清热和血。
处方:吴茱萸10g,补骨脂15g,当归15g,川芎15g,生白芍30g,茯苓15g,白术40g,泽泻15g,佛手15g,7剂,水煎服。
二诊:好转,舌红苔薄白,脉细。处方:上方14剂,水煎服。
三诊:痛泄,每日1~2次,舌淡红苔白,脉滑,食差。处方:香附20g,土鳖虫15g,补骨脂20g,当归15g,川芎15g,生白芍30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5g,7剂,水煎服。
【按语】
此病例与病例6相似,均是气血不和兼肾阳虚,吴茱萸、补骨脂温肾暖脾,固涩止泻;当归山药散调和气血;佛手理气和胃,理气不伤气,不伤津液,尤适合津气两伤之虚滞的虚弱体机、气伤阴伤之人。
三诊:痛泄,每日1~2次,舌淡红苔白,脉滑,食差。以香附易佛手,理气解郁,去吴茱萸之辛热。
【病例8】
韩某,女,59岁。感冒1周,现腹泻2日余,伴腹痛腹胀,发热,里急。舌淡苔白而剥,脉沉细。
辨证:协热下利。
治则:清热和气血,止下利。
处方:葛根30g,黄芩15g,黄连5g,当归15g,川芎15g,生白芍25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5g,佛手15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病是属于表邪内陷导致的气血不和型泄泻,该患者1周前感冒,现无明显的表证,表邪已解,邪热内陷阳明致使阳明腑气下陷,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不分故见腹泻,邪热内陷,阻滞气机的运行,生湿浊之邪,阻遏气机运行,气虚不和,或伤及经络,而出现腹痛腹胀,邪热或湿浊之邪阻滞气机,气机升降失调,可见里急。治以清热除湿,调和气血。方中重用辛凉之葛根发散经中之热,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止下利,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而止利,当归芍药散调和气血,佐佛手理气和中,燥湿止泄。
【病例9】
闵某,女,63岁。3月前痛泻,近日肠息肉术后仍同前,时轻时重,食差,畏寒多。舌淡红苔白,脉细。
辨证:大肠寒泻,气血不和。治则:暖肠、调气和血。
处方:当归15g,川芎15g,生白芍30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5g,补骨脂20g,厚朴15g,枳壳15g,玉竹30g,9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好转,舌红苔白,脉弦滑。处方:上方加海螵蛸10g,7剂,水煎服。三诊:入夜口干,舌尖红苔白。处方:上方加蒲公英30g,天花粉25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证例属于大肠气血不和型兼有阳虚气滞,故由当归芍药散化裁。当归芍药散调和气血;补骨脂辛苦而温,暖肠止泻;厚朴、枳壳下气通腑;玉竹润燥益气生津,上述药每日1剂,分2次服。二诊:服上方好转,舌红苔白,脉弦滑。上方加海螵蛸10g。三诊:入夜口干,舌尖红苔白。上方加蒲公英清热积,不伤气;天花粉生津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