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地震灾后重建与统筹战略相关问题研究
48458600000013

第13章 彭州市运用统筹城乡发展(2)

第三,抓住重建关键环节,又好又快推进农房重建。

在确定重建方式和完成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彭州市开展了农房重建大会战。

一是突出重点。在区域分布上,围绕459个重建点,突出六条公路沿线的重建点,打造一批符合“四性”原则的农村新型社区。这六条示范线上,确实不需要重建的,则通过风貌综合整治来改变灾后形象。在重建模式上,根据群众意愿,把重点放在统规自建、统规统建和原址重建上,尽可能把群众积极性与适度规模的集中结合起来。

二是多渠道筹集建房资金。全市城乡灾毁住房重建量大面广,其中农村住房6.8万户,需86.98亿元,城镇住房重建5115户,需22.57亿元;红线外的基础设施配套,比如连接道路、杆线迁改等还需10亿元。三项相加共需约120亿元。在上级的支持下,彭州充分运用城乡统筹的政策,在土地资源的盘活上做文章,基本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既让受灾群众得到了实惠,又彻底改善了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经过努力,争取了上级重建政策补贴15.8亿元(农村2万元/户,场镇2.5万元/户);城乡统筹政策拆院并院55亿元(主要用于农村重建户,按约20万元/亩进行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挂钩置换);鼓励政策性住房建设贷款4亿元(由成都与彭州两级国有公司组建个人建房贷款担保公司,成都农村信用社提供优惠贷款。农村户口按每户6万元,场镇居民按每户10万元,最长期限8年,贷款利息下浮5%实施),彭州市直接贷款或成都市财政担保贷款信托投资等25.2亿元;争取国家、省市基础设施补贴5亿元;争取福建省对口援建15亿元。此外,还争取到了约3亿元用于部分毁损房的维修加固,风貌改造等国家、省市支持资金。

三是采取多项技术性措施保证又好又快地开展住房重建。围绕农房重建任务必须在2009年12月底完成这一目标,彭州市从保群众满意、保进度和保质量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保进度上,创新性地采取了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EPC”模式、以工代赈和换工帮建、地质灾害区“先安置后发展”模式、文化上墙措施等。围绕征地拆迁、移交场地、基础设施配套、手续完善、在建工程施工管理、责任量化、竣工验收、资金拨付、示范建设、控制价评审、尾款收取等方面的工作,倒排进度,细化工作方案,制定作战图,要求进展情况每周出报告,每天随机抽查,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在保质量上,针对群众对建筑质量日益关心的实际,建立健全了三级质量监管体系,质监部门按照服务前移、主动服务的原则,突出抓好对建设工程涉及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安全等重要控制点的监督。镇村认真履职,特别是要求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议事会质量监督组成员必须发挥主体作用,坚持每天到各个重建点了解、处理问题,不能解决的立即向上报告。围绕建材质量监督、建筑质量监督、规划“四性”监督、群众建房手续完善、资金使用、民工工资、施工秩序、还耕、权属调整、施工安全、地质灾害整治、和谐分房等工作,分别建立了灾后重建房质量投诉受理及责任追究服务中心、灾后重建安置点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指导中心、灾后重建就业和培训服务中心、灾后重建村级管理和公共服务指导中心等服务受灾群众,建立了长远发展机制,消除了群众入住新居的后顾之忧。特别是在质量投诉上,建立了建筑质量投诉受理机制,明确了施工质量投诉登记受理、调查核实、整改落实步骤和程序,公开了受理施工质量投诉的电话。对确实存在问题的,坚决明确表态,并责成施工等责任单位进行整改落实;不能当场判定的,及时组织专家调查组到现场进行核实,并且通过广播、电视台等及时向群众通报投诉处理的进展情况及处理结果。对于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施工单位或个体工匠、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地勘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厉处罚。

如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EPC”模式,即由代理业主负责通过法定程序确定项目总承包商,然后,再由总承包商对重建项目的设计、施工、采购等环节同步推进招投标,具体负责组织重建项目的实施,可简化程序,缩短招投标的时限,加快重建进度。有的镇重建点位超过40个,镇政府根本没有力量组织实施,对此采取了“国有公司当业主”的办法,借助国有公司丰富的建设施工项目管理经验,由他们担当业主,便于重建资金的统筹和项目施工管理,特别是解决了各镇在建设项目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和人力的问题,有利于重建工作快速规范地推进。“文化上墙”的办法,解决了风貌建设融入乡土文化的问题。在新兴镇阳平村寿阳泉安置点积极挖掘乡土文化,征求老百姓的意愿,充分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由当地群众自发组织在该点位民居的外墙上描绘反映当地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壁画,从而实现灾后重建与当地乡土文化的有机融合。

7.2.2以城镇重建为抓手,提升城镇发展水平

灾前,彭州的城镇整体建设滞后,灾后重建也给改善城镇面貌、提升城镇形象带来契机。彭州首先抓了18个城镇(城关天彭、致和镇除外)的四张规划图:一是城镇灾后重建项目总体布局图,该图应落实“9+6”的原则(“9+6”即9项公共配套设施,包括便民服务中心、派出所、标准化学校、幼儿园、标准化卫生院、养老院、农业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全民健身设施;6项市政设施,包括自来水供水系统、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客运站或公交点、消防队、公厕);二是城镇灾后重建项目建设方案图(包括11个廉租房和安居房项目方案图);三是修复加固的项目与区域风貌设计图;四是特色街区与重要节点的风貌图。整个设计做到了一镇一特色,并设计出了磁峰镇、葛仙山镇、通济镇、白鹿镇、龙门山镇5个样板镇,形成了龙门山——高山林中生态小镇、白鹿——中法传统风情小镇、新兴

——养生小镇等一批亮点,凸显了城镇镇域特色。对于城镇重建量较小的镇,着力按规划进行风貌改造,分步实施。

在重建方式的选择上,采取了原址重建、引进社会资金参与重建、保障性住房建设三类。原址重建即受灾群众在原有产权的土地上按规划进行重建。引进社会资金参与重建分为联建、开发性重建、城镇改造。联建即重建户在满足自身居住需求的前提下,可利用多余土地或置换土地引进社会力量联合建设。开发性重建即对土地成规模连片的城镇灾毁住房先进行土地整理,面向市场引进资金建设。城镇改造即按照城镇规划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危旧房改造和城镇整体打造。保障性住房即安居房和廉租房建设。城镇住房重建中,彭州需维修加固住房35228套,面积394.55万平方米;建设各类住房5115套,建筑面积61.89万平方米,其中,安居住房430套,建筑面积2.79万平方米;廉租住房211套,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原址重建3045套,建筑面积43.06万平方米;联建1429套,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在建设管理上,针对城镇的特点,彭州市强调了项目的编制和实施,将计划总投资61.8亿元的731个城镇重建项目纳入了项目库管理,包括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风貌改造、保障性住房四个大类和文教卫生、社会管理、给排水6个子项。

7.2.3以道路交通重建为基础,着力优化发展基础

条件

政府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多渠道融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逐步改善乡村道路、饮水、通信通电、医疗卫生设施、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综合发展条件。通过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格局,道路交通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地震前,彭州的道路交通建设在成都市19个区(市)县中相对落后,路窄、路烂、断头路多,加上地震破坏,群众对道路交通改造的要求和呼声特别高。

彭州市对交通进行了重新规划,确定了“五横八纵三环”的全市路网格局和“3轨13路1枢纽5中心”的交通新格局,增强彭州交通的通达性和互联互通能力,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3轨指成彭快速铁路、成彭轻轨、旅游铁路。13路为“五横八纵三环”骨架路网,其中五横指小夫路-蒲新路、川西环线、小马路、彭温路-大件路、工业大道及延伸线;八纵指成德大道、成青路-九清路(九尺至清流)、成什绵高速、万白路-迎宾大道、龙白路(龙门山至白鹿)-牡丹大道北延线、老彭白路-彭白路-彭犀路、银白路-新彭白路西线、兰成高速(成汶路);三环由五横八纵的路网形成。1枢纽为天彭综合客运枢纽。5中心指濛阳客运站、丽春客运站、通济客运站、石化基地货运物流中心、濛阳货运物流中心。

目前,总投资19.2亿元、总里程819.6千米的道路建设全面开工。干线公路已建成9条、101千米,完成投资10.3亿元;在建的487条农村公路中,绝大部分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小鱼洞大桥、彭什公路、蒲新路等建成投入使用;磁桂公路、第二批农村公路及安置点外连道路正加快推进。总投资4.5亿元的新彭白路一期(致和镇至桂花镇)已完成招标工作,即将开工建设;成什绵高速以及成彭快铁项目已开始征地拆迁。这800多千米的道路重建,将整体改善彭州城乡路网结构,彻底改变彭州的交通劣势。

7.2.4以社会事业重建为契机,继续改善民生

在社会事业重建中,彭州坚持城乡统筹、整合资源和提升品位的原则,科学规划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设施重建。在教育方面,对全市基础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进行整体规划,力求为彭州教育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新的规划中,中小学所数由66所减少为55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高级中学2所,职业中学2所,九年制学校13所,单设初中13所,中心小学2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育部门办幼儿园32所。在卫生设施重建方面,围绕满足群众看病就医实际需要,合理布局村、镇、市级医疗卫生设施,新建市级医疗机构项目4个,重建镇公立卫生院11个、村卫生站59个。目前,社会事业灾后重建项目已有211个项目开工建设,竣工178个,竣工率达84%。43所灾后重建中小学校在2009年9月1日前全部投入使用,圆满完成了“决战九一”工作目标;11个镇卫生院及59个村卫生站、20个镇文化广播电视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群众艺术馆、广电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市人民医院、规划展示馆、广电大楼等主体已封顶;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及15个社区残疾人康复医疗站,隆丰、军乐敬老院等项目已交付使用。同时积极推动重灾镇政府办公场所及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基层站所、村(社区)办公场所、商业网点的恢复重建。整个社会事业共需建设资金21亿元,其中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和捐助资金9.9亿元;彭州自筹0.7亿元,福建援建9.6亿元。

另外,彭州市还在社会事业重建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民生。自地震以来,共发放口粮1.8万吨、生活困难补助3.7亿元,救助灾区困难群众41.6万人;坚持“暖心暖身”,妥善安排受灾群众安全过冬。同时围绕“清爽”城市的目标,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积极解决灾区群众就业,灾后实现就业4.8万人,劳动力输出26万人,为困难群众发放消费券440余万元、就业培训券140万元。农民养老保险新增1.7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达到63.62万人,解决了1580名征地拆迁农民的社保遗留问题。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320元、6012元,分别增长14.5%、15%。同时,政府还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平的公共服务,充分考虑受灾群众日常生活各方面的需求。

7.3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加快灾后

经济恢复振兴

为抓住新的机遇,彭州确定了现代石化、家纺服装、生态旅游、农物流四个“区域唯一、西部第一”的产业。而在工业领域,则是以石化、家纺服装产业为互补,“一重一轻”相互依存、协调发展。

7.3.1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

工业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撑力量。工业集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宏观调控措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作为成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一度是彭州经济发展的支柱。2007年,彭州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生产总值108.6亿元,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9.64亿元,增长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8亿元,增长31%。工业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在成都半小时经济圈中位居第一。工业为地方财政收入实现44.6%的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