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意外伤害救治指南
48462000000024

第24章 儿童意外腰部损伤的救治(1)

腰部意外损伤在儿童期很常见,多因高处跌落时,如爬树、扒车、高坎、台阶等处跌伤,或搬动重物时姿势不正,体育运动,各种快速行进时的车辆撞击,以及棍棒打击等各种各样对腰部造成的损伤。

病变轻者可为骶棘肌、腰方肌或腰背筋膜不同程度的挫裂伤,较重者可有棘上或棘间韧带撕裂伤。这种情况临床上常称“腰部扭伤”,或称为“腰部软组织损伤”。

损伤深组织,可引起双侧或单侧肾损伤,轻者肾周围损伤,重者可导致肾撕裂伤、挫伤和肾游离等(可参阅本篇第13章第五节肾损伤)。本节内不再赘述。

脊椎不仅是全身的支柱,保护内脏的结构,负重、维持平衡和吸收震荡等,而且脊髓神经自上而下贯穿其中,不仅支配全身各活动还支配内脏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脊柱外伤也是常见的儿童意外腰部损伤。

第一节腰扭伤

一、发生原因

少年儿童多因上述各种外伤和弯腰、转身时突然受到闪扭而引起,常称为“腰扭伤”,一般均有明显的外伤史。如果患儿隐瞒病史时,见有挺腰、僵硬和不愿意多活动时,应想到腰扭伤的可能。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有腰部损伤的外伤史,多在日常活动中因做某一动作而突然发生,有时患儿自述在受伤时感觉腰部有一响声,随即发生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甚至咳嗽、呼吸、打喷嚏、弯腰、走路皆使腰痛加重,致使患儿不敢活动。严重时影响睡觉和翻身等。腰部两侧骶棘肌和腰大肌有痉挛性压痛,有时压痛点在腰椎棘突或棘间部位。由于疼痛而患儿常挺腰行走,坐下时双手常先找一支点,在支点协助下落坐,少数患儿可影响到双下肢,是除了腰间神经受损之外,坐骨神经受累所致。X线摄片检查不能发现阳性结果,一般排除脊椎损伤后即可根据临床表现和外伤史,均可做出判定。

三、治疗方法

根据伤情的不同,适当休息和睡硬板床,热水袋、炒沙袋等进行热敷,适当腰部肌肉锻炼等。局部封闭治疗,用0.25%普鲁卡因注射液,2~3D后可重复使用。推拿按摩疗法。口服活血化淤、止痛的中成药,如腰腿痛丸、跌打丸、活血舒筋丸、比罗昔康、布洛芬或双氯芬酸等,也可局部喷涂云南白药汽雾剂,正红花油等。

第二节腰深部组织损伤

见本篇第13章第五节儿童外伤性肾损伤。

第三节儿童椎间盘损伤

脊椎各椎骨的椎孔连在一起形成椎管,内有脊髓,也称脊髓神经或脊神经。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脊柱的生长速度超过脊髓,因此脊髓末端位于第1腰椎下缘。这也是造成脊髓神经各个节段与椎骨的平面不相符的主要原因。例如腰段的脊髓在上面胸椎骨的第10~12,骶髓就位于第12胸椎和第1腰椎之间。脊髓的颈膨大部分在3~7颈椎,上肢的运动和感觉中枢集中于此。而腰膨大部分在胸10和腰1之间,是下肢运动感觉和膀胱自主排尿中枢集中在该部位。

一、发生原因

脊柱骨折或脱位多由间接外力引起,如高处跌下,足或臀部着地,脊柱猛烈前屈;当弯腰时重力冲击头部、肩部和背部,使脊柱骤然前屈,或车辆直接撞击等。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凡是腰椎脊骨受到外力严重损伤后,自述腰部脊柱局限性疼痛和运动障碍的患儿,均有腰椎骨折或脱位的可能。如腰椎处某一部位肿胀、压痛和畸形,或合并下肢瘫痪者即可肯定腰椎骨折的诊断。当然X线摄片检查是确定脊柱损伤、骨折、脱位及其他病理改变的重要方法。

在阅片中无论是正、侧位或斜位片都应注意观察椎体有无压缩、裂缝、粉碎或移位;椎骨或椎间孔有无变形、关节突、横突、棘突有无骨折;椎间隙有无变化;其生理曲度和椎骨的排列有无变化。看片时应考虑X线片之所见与外伤和体征是否相符合。椎间盘损伤、膨出或突出X线检查不及CT或磁共振(MRI)。总之在X线摄片不肯定时,可借助CT、MRI可做出明确诊断。

三、临床分类

脊椎骨折常用分类有(分类包括所有脊椎在内):

①根据脊椎骨折或脱位发生的机制分为:弯曲型、过度伸展型和直接暴力型三种;

②根据椎骨的生理特点,由于它体积短而又圆钝,横断性骨折是不可能的,主要为压缩性骨折。其次从颈、胸、腰椎骨折按椎骨解剖部位分为椎体、椎弓、椎突(又分关节突、横突和棘突)骨折等。

③根据脊椎骨折的稳定程度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种。④根据有无脊髓神经损伤分为无脊髓神经损伤、不完全性损伤(也称不完全性截瘫)和完全性脊髓神经损伤(又称完全性截瘫)。

四、治疗方法

(一)急救搬运或转院

脊柱骨折脱位的急救和搬运以及转院处理,如方法不当,就可能引起或加重脊髓损伤,造成严重后果。对疑似患儿应保持脊柱平直,不可随意搬动或伸屈,并根据患儿的呼吸、循环等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处理和急救。搬运时一定应用木板或铁垫担架床,不能让患儿脊柱伸屈或扭转。

(二)脊柱单纯压缩骨折

1.功能疗法是通过患儿自身功能锻炼以达到骨折复位与功能的恢复,这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方法:患儿仰卧在木板床上,伤椎后突垫枕头,使脊柱逐渐伸展,部分人主张伤后1~2D即帮助患儿做仰卧位功能锻炼,其方法有五点支撑法(头、双肘、双脚支撑)、三点支撑法(头和双脚支撑)和弓桥支撑法(双手仰伸落地,双脚着地,腰腹向上弓挺呈桥状。

2.过伸复位石膏背心固定复位后做石膏背心固定,1周之后才能起床活动。过伸是仰腹伸颈把脊椎从上下两点向内收,如俯卧吊脚步法、两桌法、肾区托垫法。

3.快速整复法需4人组合,1术者、3助手、2个床单、1张木板床,方法是让患儿俯卧,将并拢如粗绳样的床单经患儿背后绕至两腋下,两端自腋窝前方引出,让一助手双手握住向头侧牵引;另一条床单自患儿腰骶部绕过下腹部,两端均自大腿内腹股沟向后上方引出,第二助手用力把胯臀上提,脊柱过伸;第三助手双手把住患儿双踝用力牵引;手术者以手掌按住伤处,另一手按在压伤处手的手背上,双手在一个点上施加压力,使骨折在牵引、过伸下复位。这一方法在合并截瘫的屈曲型胸、腰椎段骨折时,也可慎重使用,对压迫脊髓神经时间较短的患儿有一定疗效。但术者担负风险过大,必须先征得家长同意,签字后方能应用。

4.椎突等脊椎附件骨折如椎管无碍,经一般复位处理即可。

第四节儿童外伤性椎间盘突出

外伤性椎间盘突出(也有称脱出或膨出)是腰部意外性损伤最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又是少年儿童导致腰腿痛的主要病因。本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和致病因素,是椎间盘变性、损伤等或椎间盘外软骨韧带破裂,引起椎间盘内髓核向后突(脱出或称膨出),如向内突入椎管内会使相邻组织,特别是脊髓神经遭受刺激或被压迫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一、发生原因

少年儿童的椎间盘突出,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外伤:外伤是使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因素,诸如间接外力作用,如高处跌落、棍棒打击,体育运动,车辆撞击腰椎间盘,或直接如刀刺、斧砍等刺破椎间盘,伤及黄韧带或椎间盘软骨等致使髓核突出与流失;

②坐姿不当:读书、写字或协助家长劳动中,姿势习惯于偏向某一侧使脊柱重心偏移于一支点,落在椎间盘的支点把外周韧带推移,髓核移向突出于薄弱处;

③乘车时颠簸与震动损伤稚嫩的小儿椎间盘;

④儿童腰骶化:骶椎腰化或椎体附件关节突不对称,使脊柱受异常应力损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