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48464500000023

第23章 佛心是力量(2)

于是,他的嫂嫂真的用绳子绑住了一个鸡蛋,把它挂在屋内,天天听、年年听。乡亲们见了,开始时觉得不可思议,后来大家都生气了,骂马祖传授歪门邪道,使嫂嫂走火入魔。可这位嫂嫂并不为这些闲言碎语所动,仍然照听不误。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月,有一天,正当她听得入神时,忽然“啪”的一声,鸡蛋掉在了地上,打破了。原来,是挂鸡蛋的细绳子断了。

就在这一刻,嫂嫂恍然大悟!

佛心领悟

当我们决定要做某事时,就应该专心致志,坚持不懈,不要对自己的信念产生怀疑,也不要受别人的异议所干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甚至一些不可能的事情也变为现实。

佛林百科

五山十刹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五山十刹”是佛教禅宗名寺的总称,亦作“五岳十刹”,为我国禅林宫寺制度中最高级别的寺院。禅院五山:余杭经山寺,杭州灵隐寺、净慈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禅院十刹:杭州中天竺寺,湖州道场寺,温州江心寺,金华双林寺,宁波雪窦寺,台州国清寺,福州雪峰寺,南京灵谷寺、苏州万寿寺、虎丘寺等。

一个人的身心需要键锤

佛陀格言

经历磨难的身心,才会变得强健。

寒冬腊月,有一个名叫“滴水”的和尚,去天龙寺拜见仪山禅师。外面下着很大的雪,可是仪山禅师却不让他进门。那个和尚就在门外一直跪着,这一跪就是三天。

仪山的弟子看他可怜,纷纷为他求情,可是仪山说:“我这里不是收容所,不收留那些没有住处的人!”弟子们没有办法,只好纷纷走开。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那个和尚身上皴裂的地方开始流血,他一次次地倒下又重新起来,但他依然跪在那里,雷打不动。仪山下令弟子:“谁也不准开门,否则就将他逐出门外!”

七天过后,那个和尚支撑不住,倒了下去。仪山出来试了一下他的鼻子,尚且有一丝呼吸,于是便下令将他扶了进去。滴水终于进了仪山门下参学。

有一天,滴水和尚向仪山禅师问道:“无字与般若有什么分别?”

话刚说完,仪山一拳打过来,大吼:“这个问题岂是你能问的?滚出去!”

滴水被仪山的拳头打得头晕目眩,耳朵里只有仪山得吼声,忽然间,滴水想通了:“有与无都是自己得肤浅意识,你看我有,我看我无。”

还有一次,滴水感冒了,正在用纸擦鼻涕得时候,被仪山看到了,他大声喝道:“你的鼻子比别人的血汗珍贵?你这不是在糟蹋白纸吗?”滴水不敢再擦了。

很多人都难以忍受仪山的冷峻,可是滴水说:“人间有三种出家人,下等僧利用师门的影响力,发扬光大自己;中等僧欣赏家师的慈悲,步步追随;上等僧在师父的键锤下可以日益强壮,最终能找到自己的天空。”

佛心领悟

大饼是擀出来的,钢铁是炼出来的,人才是键锤出来的。所以,当有鞭子向我们挥来时,躲闪不是明智之举,我们应该把头抬得更高,把背脊挺得更直,炼就一身硬功夫,以后就不会怕鞭抽之苦了。

佛心慧语

安心在乎虚,持心在乎平,用心在乎照,悟心在乎忘。

——《憨山老人梦游全集》

求人不如求己

佛陀格言

求人难,为什么不求自己呢?

有一个佛教的信徒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佛法不是讲求普度众生吗,度我一程如何?”

禅师道:“我走在雨里,你躲在屋檐下,这里有雨,而檐下无雨,何必需要我度你呢?”

信徒听禅师这样说,立刻走出屋檐,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应该可以度我了吧?”

禅师说道:“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没有淋雨是因为我带伞了,而你淋雨是因为没有带伞。准确地说,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如果要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吧!”

那信徒站在雨中被淋得浑身湿透,他说:“不愿意度我就早说,何必绕这么大的圈子,我看佛法讲求的不是‘普度众生’而是‘专度自己’!”

禅师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说:“想要不淋雨,就要自己找伞。真正悟道的人是不会被外物干扰的。雨天不带伞,一心只想着别人肯定会带伞,肯定会有人帮助自己的,这种想法最是害人。总想着依赖别人,自己不肯努力,到头来必定是什么也不能得到。本性是人生来就有的,只不过有的人还没有找到,平时不去寻找,只想依靠别人,不肯利用自己潜在的资源,只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这样怎么能够取得成功呢?”

佛心领悟

自性自度,求人不如求己,佛理如此,生活也是如此。当遇到难题时,不要寄希望于他人的救助,而应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

佛林百科

白马寺

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位于古都洛阳以东十五公里处。白马寺是最早移植菩提树的寺院,因此成为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中国佛教派系繁多,庙刹林立,但佛门弟子一向公尊白马寺为“释源”。相传汉明帝派人西去求佛,取来的经书是用白马驮回来的,故取名“白马寺”,在《洛阳伽蓝记》、《水经注》中均有记载。白马寺记载了中国首建佛院的历史,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立刻行动起来

佛陀格言

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行动,否则只是一场空想。

有两个和尚,一个很贫穷,一个很富有。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觉得怎么样呢?”

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真地打量一番穷和尚,禁不住大笑起来。

穷和尚莫名其妙的问:“怎么了啊?”

富和尚问:“我没有听错吧!你也想去南海?可是,你凭借什么东西去南海啊?”

穷和尚说:“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大笑,说:“去南海来回好几千里路,路上的艰难险阻多得很,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几年前就做准备去南海的,等我准备充足的粮食、医药、用具,再买上一条大船,找几个水手和保镖,就可以去南海了。你就凭一个水瓶、一个饭钵怎么可能去南海呢?还是算了吧,别白日做梦了。”

穷和尚不再与富和尚争执,第二天就只身踏上了去南海的路。他遇到有水的地方就盛上一瓶水,遇到有人家的地方就去化斋,一路上尝尽了各种艰难困苦,很多次,他都被饿晕、冻僵、摔倒。但是,他一点也没想到过放弃,始终向着南海前进。很快,一年过去了,穷和尚终于到达了梦想的圣地:南海。

两年后,穷和尚从南海归来,还是带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穷和尚由于在南海学习了许多知识,回到寺庙后成为一个德高望重的和尚了,而那个富和尚还在为去南海做各种准备工作呢。

佛心领悟

做什么事都要勇于付出行动,不付出行动,即使有再好的设想,我们也只会停留在原地。所以,当我们打算要做一件是的时候,一旦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就要立即行动,否则,再好的设想也不会变成现实。

佛心慧语

最会原谅自己的人,最得不到别人的谅解和佛天的原谅;最肯责备自己的人,最容易得到别人的原谅和佛天的宽恕。

——耕云先生

先播种才能有收获

佛陀格言

种下什么种子就会收获什么,但如果不种就永远不会有收获。

一个穷汉每天都在地里劳作。有一天,他突然想:“与其每天辛苦工作,不如向神灵祈祷,请他赐给我财富,供我今生享受。”

他深为自己的想法得意,于是把弟弟喊来,把家业委托给他,又吩咐他到田里耕作谋生,别让家人饿肚子。一一交待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了,就独自来到天神庙,为天神摆设大斋,供养香花,不分昼夜地膜拜,毕恭毕敬地祈祷:“神阿!请您赐给我现世的安稳和利益啊,让我财源滚滚吧!”

天神听见这个穷汉的愿望,内心暗自思忖:“这个懒惰的家伙,自己不工作,却想谋求巨大财富。倘若他在前世曾做布施,累积功德,那么,方便给他些利益也未尝不可。可是,查看他的前世行为,根本没有布施的功德,也没有半点因缘,现在却拼命向我求利。不管他怎样苦苦要求,也是没有用的。但是,若不给他些利益,他一定会怨恨我。不妨用些方便,让他死了这条心吧。”

于是,天神就化作他的弟弟,也来到天神庙,跟他一样祈祷求福。

哥哥看见了,不禁问他:“你来这儿干嘛?我吩咐你去播种,你播下了吗?”

弟弟说:“我也跟你一样,来向天神求财求宝,天神一定会让我衣食无忧的。纵使我不努力播种,我想天神也会让麦子在田里自然生长,满足我的愿望。”

哥哥一听弟弟的祈愿,立即骂道:“你这个混账东西,不在田里播种,想等着收获,实在是异想天开。”

弟弟听见哥哥骂他,却故意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听听。”

“我就再说给你听,不播种,哪能得到果实呢!你不妨仔细想想看,你太傻了!”

这时天神才现出原形,对哥哥说:“诚如你自己所说,不播种就没有果实。”

佛心领悟

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想要收获果实,就要先播种。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地付出努力,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佛林百科

什么叫开光?

开光,又称开眼、开光明、开明、开眼供养。开光,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要置于佛殿、佛堂时,必需恭请众高僧大德,按照一定的佛教仪轨要求举行盛大法会,替佛开眼,通过诵经、祈请等形式使泥塑木雕的佛像或法物具有“佛性的力量”。

《禅林象器笺·垂说门》中说:“凡新造佛祖大像者,请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光明。”在佛教中,只有经过开光后,佛像便不是原来的木雕石塑,而具有了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

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佛教认为,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就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而不能彻见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开发我们内具的智慧。

唐代神秀禅师说过:“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以,在开光仪式中,行使主法的人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尘的动作,就是表示要拂去众生心地上的垢尘,用镜子一照,表示垢除净显,明心见性,真正见到诸法的本来面目;用朱砂笔点向佛眼,是因为眼睛代表了智慧,所以点开佛眼,开发众生的内在智慧。如果人世众生没有智慧,对诸法妄起分别,就如眼睛有病,见到空花,还执为实有,所以需要除去眼病,发掘原有的般若智慧。

坚持自己的主张

佛陀格言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那么就坚持下去,你会有收获的。

大梅禅师学禅已经了很多年了,尽管他学习十分努力,但是一直没有悟道。

有一天,他去请教马祖禅师:“佛是什么?”

马祖禅师回答:“即心即佛。”大梅禅师恍然大悟。

开悟后,大梅离开了马祖禅师,下山弘扬佛法。当马祖禅师听说大梅开悟的时候,不太相信,心想:“以前他学了那么多年佛法,怎么一下子就开悟了呢?不妨叫一个人去试试他!”于是马祖禅师派自己的弟子前去试探大梅。

这个人见到大梅禅师,就问道:“师兄,师父说了什么话让你顿悟了呢?”

大梅回答:“即心即佛。”

这个人说:“师父现在已经不说‘即心即佛’了!”

大梅惊奇地道:“哦!那他现在说什么?”

那个人说:“老师现在经常说‘非心非佛’。”

大梅听了以后,笑着说:“这个老和尚,不是存心找人麻烦吗?我才不管他的什么‘非心非佛’,我依然坚持我的‘即心即佛’。”

这个人回去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马祖禅师,马祖禅师激动地说:“梅子真的成熟了。”意思是说,大梅真的是开悟了。

佛心领悟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要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要人云亦云,受别人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有属于自己的见解,从而使自己变得杰出。

佛心慧语

佛是心作,迷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觉;迷人修因待果,悟人了心无相。迷人执物守我为己,悟人般若应用现前。

——大珠禅师语录

及时改正偏离的目标

佛陀格言

偏离目标,离目的地会越来越远离。

北野是日本京都永平寺的方丈。他年轻时喜好四方云游。二十岁那年在行脚途中,遇到一位嗜烟的行人,两人结伴爬过一条山路后,来到一株树下休息,那位行人供养北野一袋烟,因为当时他非常饥饿,所以也就接受了。

抽过烟后,北野称赞烟味甚佳,于是,那人便送他一根烟管和一些菸草。

那人走后,北野想道:“这样令人舒服的东西,也许会侵扰禅定,我应立即停止,以免积恶成习。”于是他抛掉了菸草和烟具。

三年之后,他开始研究易经。时值冬季了,他需要一些寒衣,便写了一封信,托一位旅人带给数百里外的一位老师。但冬季几乎都快过去了,既没有衣服寄来,也没有音信传来。好不容易捱过冷酷严冬的北野,于是利用易经之理,占卜此事,卜出信并未送达。不久后,他的老师寄来一信,信里果然没提到寒衣之事。

“如果我以易经去做如此准确的占卜工作,也许会毁坏了我的禅学课程。”北野对此又起了警惕之心。于是,他又丢弃了这个不可思议的易经之术。

到了二十八岁那年,北野爱上了书法和汉诗,对此两者每日钻研,日有进境,居然获得了老师的赞赏。但北野想到:“如果我不及时停止,我就要成为一位书法家或诗人而非禅师了,此非我愿。”

从此,他不再舞文弄墨、习字赋诗,终于成为一代禅门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