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给自己看病:疾病信号早知道
48472000000020

第20章 四肢异常可报警的疾病(2)

女性腿毛浓密与疾病

许多女性都渴望拥有一双美腿,再穿上时尚的超短裙亮相于人前。但由于不少女性觉得腿毛浓密,就会在第一时间到美容院进行脱毛。可是殊不知,腿毛的生长情况也是疾病的报警信号,女性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腿毛生长过快,甚至伴有月经不正常现象,则应警惕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妇科门诊中时可见到,其主要症状是月经稀少或者闭经、肥胖、多毛及痤疮等。在B超检查时,可以看到患者的卵巢增大,包膜下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囊性卵泡,像珍珠一样。并且,有一章人还可以摸到有增大的卵巢,为正常卵巢的1~4倍,如鸡蛋大。在体格检查时,可见患者多毛而粗黑,分布在小腿、手臂,乳头旁、腹中线、肛门周围等地方,毛发分布有男性化倾向。目前,该病的确切病因尚不详,一般认为是因为月经调节机制失常产生的一种综合征,即是指人体内分泌紊乱,卵巢包膜增厚,卵泡不能发育成熟、排卵,形成大小不一的囊泡,产生多囊卵巢,于是出现典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因此腿部多毛的女性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中老年人腿脚不灵宜防痴呆

研究人员调查发现,那些走路困难、腿脚不灵便的老人更容易患痴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样的患者往往体内输送给大脑的血液越来越少,使得大脑得不到维持思维运转所需的足够营养。如果及早发现这些征兆并采取相应治疗,将至少可以推迟老年人患上痴呆症的时间。因此,中老年人如果发现自己走路不稳一定要高度重视,否则,一旦突然摔倒,不仅腿部会留下后遗症,且极有可能影响到大脑。有助于中老年人预防腿脚早衰的办法包括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控制血糖以及加强锻炼等。

提腿击地腹痛宜防阑尾炎

医学专家提醒,用提腿击地的方法自辨阑尾有无炎症发作。这种提腿击地试验的方法是:如系右侧腹痛或下腹痛时,取立正姿势,上提右下肢,足跟距地面约30厘米,然后将足跟突然撞击地面,此时患者右下腹如发现有震痛则是阳性反应,表示患有阑尾炎。此种诊断的准确率,手术证实为90.73%。

为什么腿肚子老抽筋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腿肚子抽筋,并经常感到刺痛,这有可能是胆固醇积存在腿肚的肌肉里引起的。如果人体胆固醇过高,腿部血液供应减少,血流不畅,代谢产物不能被血液带走,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刺激肌肉收缩,引起疼痛抽筋。这样的老人在白天活动时,甚至还会发生“间歇性跛行”的症状。随着动脉硬化及血管堵塞的加重,患者的症状还会加重,发作的次数会明显增多,发作的时间也会逐渐延长。当然,着凉和缺钙也可引起老年人腿痛抽筋,但没有高脂血症所致者严重。在防治上两者不应绝对分开,应互相兼顾,才能有效。

四肢突然麻木无力宜防中风

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无力、持物不稳,碗筷落地、嘴角低垂、流口水。有的中老年人持刀刮脸时,头转向一侧,突然触觉手臂无力,剃刀落地,或同时伴说话不清,1~2分钟后完全恢复常态,这是因为颈内动脉系统对大脑半球供血不足,影响了对侧的皮质-脊髓通路。它提醒人们,缺血性中风随时可发生。

下肢放射痛宜防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与腰5和腰5与骶1腰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与腰5和腰5与骶1神经根,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先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及足部。如腰3与腰4椎间盘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大腿前方的放射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放射痛可在腰痛发生前出现,也可与腰痛同时发生,或在腰痛发生后出现。下肢放射痛一般多发生于一侧下肢,少数可能出现双下肢疼痛的症状。

当咳嗽、打喷嚏或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下肢放射痛加重。患者多站立疼痛重而坐位时轻,多数患者不能长距离步行,但骑自行车远行时则无明显困难,因为患者多取弯腰屈髋屈膝位,可使神经根松弛,缓解疼痛。咳嗽、喷嚏、排便等腹压增高时,可加重坐骨神经痛。腰间盘突出症后期,表现为坐骨神经痛重于腰背痛,或仅有坐骨神经痛。

跑步后长时间小腿疼痛是什么信号

不常跑步的人刚刚参加跑步,或者跑步时突然加大运动量,常常会出现小腿疼痛,是由于肌肉的劳累所致,这种疼痛一般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但是也有另类情况,如开始跑步时只在跑步后疼痛,继而,越跑越疼痛,严重时不跑也疼痛,甚至持续几周不好。这种现象在运动医学上称作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我们知道跑步时需要足踝的伸屈、腿部肌肉的收缩和各关节的活动才能完成。由于跑步或跳动时,前足落地使小腿肌肉附着点受到反复牵拉,使骨膜松弛;另外,在跑跳运动中,身体的重力与地面的反作用力使应力集中的脚骨中下1/3处内侧缘骨膜轻度突起,日久之后便会形成骨膜炎。

本病早期,在X线片上多无明显改变,病情严重时X线片上可有骨膜增生反应,更严重时可发生疲劳性骨折。专家们提醒说,本病在疼痛轻的时候可以继续坚持锻炼,但要少用脚掌触地,跑步时可用弹性绷带将小腿包扎起来。当出现持续性疼痛或疼痛较重时,应暂停跑跳,局部采取按摩、热敷或请医师诊治。

足部信息可反映全身疾病

我们从小就知道把一棵完整植物的枝条剪下来,插进土壤里,它会生长出一棵与原来植物完全相同的一个新个体。动物的“克隆”也同样,它们生长发育的后代也都像它们的“父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作为一个整体,人体每一个有独立功能的器官都含有人的整体信息和图像。这些信息具有与人体器官相对应的特点。也就是说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足部有病可以影响全身健康,身体其他部位有病也会反映到足部。当人体某器官发生生理性或器质性变化时,足部反射区会首先做出反应,我们就可以及时从足部的细小变化得到一些自己身体健康与否的信息。

足背异常反映全身疾病

传统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存在复杂的经络系统,经络将全身上下网络沟通,无论那个系统或器官出现疾病,均会影响全身健康,足背也不例外。身体其他部位如果有病也会反应到足背,呈现异常现象,观看足背可知道身体哪个章出现了毛病,也就是说足背的异常,往往提示相关系统的疾病信息。

1.心血管疾病足背的脚趾根部出现小白脂肪块为高血压的象征。第四趾侧苍白水肿者可能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足趾水肿,有患高血压、糖尿病的倾向。

2.内分泌疾病若足背经常肿胀,应该认真检查,以排除糖尿病。

3.泌尿系统足踝部水肿为肾脏疾病的表现;足背部出现隆起多患有泌尿系统结石。

4.消化疾病足背有凹陷则可能为肝硬化;足背部出现凹陷还可见于肝癌。

5.妇科疾病足背内踝出现紫色斑点多见于妇科疾病;足背部趾关节部水肿常表示盆腔炎或胸膜炎;内踝内侧出现紫斑点多见于痛经及子宫疾病。

另外足背部的出血点、斑点多见于造血系统疾病。足背部出现隆起肿大的结节多见于各种肿瘤病症。需要说明的是在正常情况下,轻触足背不会引起异常反应。若在触压足背时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时,也可推断身体患了某种疾病。如痛感与神经疾病有关;麻感多有皮肤疾患或血液病;酸感多见于外伤;木感可能有炎症;凉感则为风寒;跳感为痉挛;胀感多为水肿等等。足背呈现异常现象,应据以为参考线索,以便早日发现有关疾病。

宜注意来自足底的疾病信号

通常足底发麻是因为血液循环不顺畅导致。但是如果经常无缘无故的发麻那就有可能是患有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中老年人多见。但确诊还需去医院做进一步必要的检查,如X线平片,CT或核磁片,必要时可行脊髓造影、CTM等,以排除其他疾病。

另外涌泉穴位于双脚底第二、三趾骨间,约为脚底前1/3和后2/3交界处。可以反映出人的健康状态。点燃香烟,接近到距涌泉穴半厘米处,如是健康的正常人,10秒到30秒之间就会感到热。若感觉到热的时间过长,或左右感觉不同的人,可能是交感神经已失去平衡、内脏疲劳或有某种疾病,应该彻底做健康检查。

足趾能反映的全身疾病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哪个器官或系统出现疾病,均会影响到全身健康,脚趾也不例外,身体其他部位有病也会反映到脚趾,呈现异常现象。

1.右足第五趾的跖趾关节部出现鸡眼,为肩部出现损伤。右脚第二、第三趾间的鸡眼说明右眼睛有视力障碍。足第四趾侧苍白水肿者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表现。第二、第三趾的足底水肿者为眼部病变的表现。

2.若(合牙)趾经常肿胀,应该认真查一查,以排除糖尿病。足趾饱满红润、趾甲正常表示人体功能正常。足趾偏斜为脏腑失调的表现。足趾暗红或紫色为气血瘀滞。足趾肿胀为糖尿病。足趾内侧的鼻反射区部位隆起为鼻炎。

3.足趾外侧的三叉神经反射区被二趾挤压严重为颞部疼痛。足趾底苍白为脑垂体病变的表现。足趾尖端圆形章出现青紫点为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失眠。左右足趾底端并列起来一高一低应考虑头部肿瘤病症。足趾外翻者常带有颈椎和甲状腺病变。足趾端出现瘦弱者为耳部病变表现。足趾外侧出现突起可能五官科有炎症。足趾关节趾骨突起可能颈椎有病变。

足趾甲能反映全身疾病吗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趾甲是健康的窗口。”趾甲健康与否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态。

1.颜色正常的足趾甲光滑、半透明、亮泽、略呈弧形,是健康的象征。如果你的趾甲相对地常常出现剥落、颜色浑浊等不好的状况,可能是你的身体出了毛病,需要加以注意。而在食物的摄取上,含有丰富锌、铁等矿物质的食物,能够帮助维护趾甲的健康,适量食用对趾甲具有极大的益处。

趾甲变得青紫,常有循环系统障碍,可能患了先天性心脏病;趾甲麻木有可能为心血管疾病的表现。趾甲苍白有可能是缺铁性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

2.形状足趾甲变得不平,薄软,有纵沟,甚至剥落,说明人体营养不良,有可能是维生素A缺乏;趾甲嵌入肉中或呈钩状,往往表示有多发性神经炎、神经衰弱或脉管炎等;另外趾甲凹凸不平时,应检查一下肝肾有无慢性疾患;趾甲浑浊、加厚、变脆有可能是甲癣病。

足部温度与人体疾病征兆

寒从脚下生,温脚保太平。所以,经常保持双足的适当温度是预防疾病从足底入侵必不可少的一环。一般健康人足部的正常温度应该是:脚尖为22℃左右,脚掌的温度为28℃左右。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时均属异常,即为病态。若脚尖发凉,一般多为头部疾病,如头痛、头胀、失眠、脑部供血不足等疾病;若是脚跟部发凉,多为中医所说的肾虚症状;若全脚冰凉,多属下肢循环欠佳,气血双虚的征兆。足发凉还有可能是下列4种疾病的信号。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生于中年男性。早期表现为小腿和脚部皮肤发凉,皮色苍白或青紫,行走时疼痛,酸胀,稍事休息后可以缓解。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则会出现患肢皮肤干燥、肌肉萎缩、疼痛加重,夜间尤为明显。当有上述症状发生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

2.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本病常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发生。它常常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伴发。闭塞性动脉硬化的表现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相似,但其发病部位比较广泛,双侧下肢常同时累及,而且病情发展较快,发生坏疽也较早。

3.雷诺现象雷诺现象的典型表现为双手指(足趾)末端在受凉后出现发白、发凉,然后变紫、变红,最后又可恢复正常。它常常是阵发性发作。其原因是手指(足趾)末端小动脉痉挛。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引起雷诺现象的疾病有硬皮病、皮肌炎、红斑狼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冷球蛋白血症等。

4.多发性大动脉炎多发生于青年女性。多发性大动脉炎常常累及多处大中动脉,例如主动脉、腹主动脉、头臂动脉、上下肢动脉。若发生于下肢,则出现下肢发凉。但本病不容易发生溃疡或坏疽。

由此可见,人们就足够重视足部温度与健康的关系,应经常注意勿使脚寒。足部保温的方法常采用的是:揉搓法、温水泡洗法、运动双脚法,这些方法都可以保持足部的温度。

脚趾关节红肿痛宜防痛风

如果脚趾关节经常红肿痛,而且固定在一个关节上。这时就应想到可能是痛风要发作,应到医院去检查一下血尿酸或痛风结节活组织病理检查。痛风的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伴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一章患者在痛风发作前并无其他症状,仅有血尿酸增高,医学上称为高尿酸血病,如果痛风急性发作时,常起病急骤,夜间突然发作。开始为单关节红、肿、热、痛并有活动障碍,多累及足趾(占90%),有时也表现在跖、踝、膝、指、腕和肘关节,常伴有畏寒、发热、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全身表现。每次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其后自然缓解.但间歇数月或数年后又可复发,随复发次数的增加,间歇期逐渐缩短。哪怕在间歇期间并无症状和体征也不影响上述规律。长期反复急性发作又可转为慢性痛风,尿酸结晶可沉积在关节及附近组织形成痛风结石(又称痛风结节),并可引起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还有约1/3的患者肾脏可因此受累而引起慢性肾炎或肾结石,发生肾功能障碍,甚至肾功能衰竭。患痛风病的高危人群有高血脂、高血压等、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占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