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人的一生从降临人世到整个童年,应该是在母爱的呵护和疼爱中享受着光明、生长、忠诚、和平的。然而,方云汉却一生下来,残酷的生活,丑恶的现实,无聊的人世到处都惊醒、捣碎、威胁着他童年的梦。除了爷爷奶奶外,再没有更多的地方可以躲避,再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以依靠,再没有更多的力量可以信赖。这时,只要能有母爱,让他能逃到那最无私、最真挚、最无条件的母爱中,获得温暖和护卫,一切风雨,一切恐惧、烦恼和忧伤,都会在那单纯如水晶般的诚挚的母爱构成的本体世界中得到抚慰,都会在那个伟大的普泛的母爱之中得到消溶而洁净。然而,方云汉却有母无爱,他的母亲是一个偏执狂,怀疑狂。是暴虐的实施者,是灾难的导演者,是摧折人性之光的帮凶。这使我想到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冰心、朱自清的那些以母爱为主题的闪耀着近代泛神论哲理亮光的佳作。
方云汉是作者在此文本中着力刻画重点塑造的具有人性深度的一个复杂人物形象。在他身上几乎包容了小说所要表现的全部思想。形成了善与恶、美与丑、人性与反人性、个性要求与专制主义的矛盾冲突,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趋向与人道情怀。
这个一生下来就奇丑无比,被父母当作不祥的怪物而抛弃的小人物,注定了他一生苦难的宿命。他以孤苦无依之身默默抗衡着命运强加在他身上的诸多不幸,在人生的风雨流年中躯赶着生命的童年,构建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路上,他感到了人生的茫然和无助,感到命运的不测和活着的艰难。但他仍然以自己年轻的生命默默地体验着生活的严峻,体悟着生之尊严、生之艰辛,对活着的依据与指望、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着不遗余力地体悟与探索。
我们说,方云汉这个人物,比起黄蔚来,要复杂得多,深刻得多。他是作者生命流程的精神穿越,是对精神苦难的艰难超越。方云汉的整个童年就是一个个灾难演绎的人性展示。小说在平静的叙述中袒露了人性的善良与不测命运的悲剧式扭结,暗示了生命在成长过程中的曲折性与偶然性,以及偶然中的必然性。在这样的展示中,人性的肮脏与卑劣、自私与无耻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逆境和苦难是拷问人性良知和生命活力的最好公堂。方云汉正是在一个个逆境和苦难面前,显示着他人性的本色与善良,执著与坚韧,孤独与无奈,自尊与卑微。方云汉本身受到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不公平待遇,受到非人道的歧视和欺侮。但是他自己的行动却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他从家里偷钱资助乞讨的小女孩;搭救被压在倒塌的房子下的瞎子;帮助被张德欺负的侏儒;抢救被张德打伤了的杨老三;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对受辱自杀的尤小河表示极大的同情;对李晓军的母亲这位被丈夫遗弃的弱者也是满怀同情心……他在自觉地完善着他人性的道德支撑。
同时,让我们来考察一下六十年代的社会背景,六十年代的学校教育,“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是当时阶级斗争背景下教育的一个总纲。这样的教育只会锻造出会听话的“小绵羊”,只会塑造出没有思想的“应声虫”。对于这样的奴化教育,在方云汉的天性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叛逆心理。因此,他在那样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由此导致一系列灾难性后果也就再所难免。与张德无处不在的冲突,刘晴光的撕书,他的辍学,五八年怀疑他是“小右倾”,仗意救杨老二被怀疑思想有问题,入团受挫,对杜若示爱由此引发的被审查事件等等,特别是后来创办刊物《凤河文艺》,导致鲍加登的班主任被撤,《凤河文艺》停刊,自己因写文章而遭到攻击……这一系列事件给他精神上带来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使他陷入迷茫的苦闷之中。政治上的愤怒,情感上的悲伤,思想上的怀疑;对往事的感叹与回想,对未来的苦闷与彷徨;对前途的期待与没有把握,……所有种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混乱的思想感情,在方云汉身上表现得那样突出。使他对现实的一切以及对自己的人生意义产生了怀疑:“你难道真的错了吗?你错在哪里?!”这是迷茫者的清醒还是清醒者的迷茫?这是对现实的怀疑还是对现实的抗议?也许二者兼而有之吧。
你听:“眼见残暴的时光与腐朽同谋,去把你青春的白昼改作黑夜!”
“莎士比亚的这首诗触动了我的心弦!”这是一个清醒者的精神暗夜,在世界伟大作家的经典中找寻着自己思想存在的依据,期待黎明的渴望是那样的强烈!
就让我们记住那个年代吧,它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大有深意。
黄蔚这个人物形象与方云汉有很大的不同,她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在她身上张显了作者理想人格的全部精神内核。黄蔚所处的那个年代,她的出现无疑具有叛逆的人性深度。我们说中国近现代历史一直以政治为轴心在旋转,政治局势影响着甚至支配主宰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经济到文化,从生活到心理。新中国自从五七年反右以来,左的思想在不断地滋长发展,表现在文艺领域,则是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符合文艺发展规律的抛弃。作家的一切创作都要统一到当时主流媒体所宣传的口径上来,特别是反右扩大化以后,作家们噤若寒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黄蔚的出现如一道闪电,划过幽暗的夜空。她让我想到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时代,即五四时代。人的启蒙,人的觉醒,人道主义,人性复归……,都在围绕着感性血肉的个体从作为理性异化的神的践踏蹂躏下要求解放出来。黄蔚的出现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是十分可贵的。她本能地反映了个性解放、民主和自由的要求。这样的人物让我想到了朦胧诗的代表人物北岛、舒婷他们的诗,在那萧杀、萧瑟中,一代青年知识者内心世界的追求、寻找、探索。探索、追求、寻找着自己的前景、理想、力量和生命。她不畏权贵,想所欲想,言所欲言,她以个性的张扬,人性的率真和无畏,从而形成对那个异化的世界的抗议与嘲弄。她性格开朗,心底善良,活泼可爱,正直坦率,具有独立的人格及尊严。不论是她竞选班干部的演说,为王怀吉的死写悼念的诗歌,面对李晓军的两个母亲时的仗义执言、据理力争,面对刘晴光的无端刁难她表现出的争辩,高中时针对胡言森、赵一志等学校领导对方云汉的“错误”无限上纲,她与高捷勇敢上书直言……面对强权,她表现出的那种勇气和大胆,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我们可以说方云汉的成长史是中华民族所经历的反右、三面红旗、反右倾、大跃进、大饥饿以及后来的“文革”等一系列磨难的历史。方云汉的成长也见证了这种磨难的细部是如何在反人性的暴虐中实现人性的顽强成熟的。而黄蔚作为与方云汉并足而行的小说的一个重要人物,在见证了方云汉非正常成长的过程中,她成为了作者笔下的精神象征,这种精神象征通过一点一滴的灾难细节渗入到方云汉的生活之中,她像一株会思考的芦苇一样,在经历的风雨中更加葳蕤,更加硬挺。这个理想的化身,有意无意地成为方云汉精神的潜在动力和价值指引,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方云汉使他的成长之路虽然坎坷,但不会迷失。
作者对这样一个人物的人格塑造应该说还是不错的,然而,基于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觉得对黄蔚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有些欠缺,人性深度的开掘不够,有概念化、平面化倾向。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母雷特”。一部作品完成之后走向市场,它的使命要在读者的阅读中完成,其中人物要在读者的再创造中丰富。总之,面对刘先生这部结构鸿阔的小说,各人自有各人的所感所想,自己仅凭个人有限的理解和感悟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词不达意、功力不逮的解读肯定是挂一漏万的,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请刘先生见谅。还是那句老话,“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在此,祝先生文昌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