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时时充满了摩擦与冲突,有些人选择了无谓的争执,但到最后也没有分出一个所以然;也有些人选择了冷静对待,容忍了对方的无礼、懈怠与冷漠。相对而言,前者显得肤浅,毫无理性,而后者则必定会受到众人的推崇与尊敬。所以,为人一定要懂得理解并尊重别人,也就是要原谅他人的无礼,这样才不至于让狭隘之心淹没了自己。
容人,标榜品德之源
某寺院里有位德高望重的长老。一天,长老在寺院西墙边发现了一把椅子,便知道有人借此越墙。于是,长老便搬走了椅子,并站在放椅子的地方等候那个越墙之人。
午夜之时,外出回来的小和尚如往常一样来到了寺院的西墙外。小和尚先爬上了墙,然后再跳到了“椅子”上。他觉得今天的“椅子”似乎有些不一样,变得软软的,还带有弹性。小和尚落地后看向“椅子”,才知道原来那并不是“椅子”,而是寺里的长老。原来小和尚跳到了长老的身上,并踩着长老的脊背下来的,小和尚担心长老责备他仓皇而逃。
小和尚一直静候着长老的发落,但一连多日,长老都没有向他提及此事。此后,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受到了启示,于是便收起了好玩之心,再也没有爬墙外出。后来,经过多年的苦练之后,小和尚终于成为了寺院里的佼佼者,最后还成为了寺院的下一任长老。
一位老师正在上课,突然发现下面一名学生正在低着头画些什么。于是,这位老师悄悄地走到了这名学生的身旁。当这名学生发现老师,下意识地用手捂住了桌子上还没来得及掩藏的纸张。
老师便轻轻地移开了学生的手,看到纸张上画着的人物竟是自己,不同的是,画中的他正龇着牙,咧着嘴。看到这幅丑化自己的画,这位老师并没有朝学生发火,而是莞尔一笑,并告诉这位学生,如果再稍稍加工一下,便可以更加神似。
以后,这位学生在课堂上再也没有做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门门功课也都进步了很多。最后,他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还成为了一名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上面两个故事中的后辈之所以能够取得后来的成就,与当初长老、老师的宽容有着必然的联系。是他们的宽容唤醒了后辈,并摆正了后辈的人生之舵。同样,他们的品行也受到了后辈由衷的敬佩与尊敬,可见他们的品德的确是为人所崇敬的。如果他们当时都选择了责罚,那也只能证明他们的肤浅与无知。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这样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能够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而孔子的回答只有一个“恕”字。这个字用今天的话来讲,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宽容。其实,不仅仅是孔子,古今中外的大部分圣贤之士也都将其作为一种高尚的人格来加以倡导,甚至很多人都将其作为标榜、督导自己的一条准则。
所谓宽容,就是要容得下他人的傲慢无礼、狂妄无知,甚至是不尊与诽谤。《尚书》中有云:“有容,德乃大。”《周易》中也提出了“君子以厚德载物”之说。可见,一个能容得下无礼之人的人,他的德行必定是高尚的,也必定能成为他人眼中的君子。
放下仇恨,拥抱快乐
一个镇子里有一位富翁,他膝下有三子。富翁时年迈,便决定将自己的事业以及所有的财产交给其中的一个儿子。
富翁的三个儿子各有各的优点,所以,究竟要将财产交给谁,富翁思量了许久也没能下定决心。最终,富翁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三个儿子用三个月的时间去外面游历,回来之后讲述自己的经历,如果谁做了最高尚的事情,家产就会属于他。
很快,三个月的游历时间结束了,三个儿子也陆续回到了家中。他们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
首先,大儿子自豪地说:“我在外面游历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个陌生人,他对我非常信任,还将自己的钱袋交给我保管。后来,那人意外身亡,我就将钱袋原封不动地还给了那人的家人。”
大儿子说完,二儿子也自信满满地说:“当我游历到一个贫穷村子之时,遇到了一个不小心掉入河中的可怜小乞丐。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跳入了河中,将他从河中救了出来,后来还给了他一些钱。”
最后,小儿子有些犹豫地说:“我在游历途中并没有遇到像两位哥哥那样的事情,但我曾遇到过一个坏人。一路上,他都跟着我,想要得到我钱袋里面的钱,还千方百计地想要设计谋害我,我曾多次受到他的迫害。然而有一天,在我路过悬崖的时候,看到那个人竟在崖边的一棵树下睡着了。当时,只要我抬脚一踢就能轻而易举地将他踢到悬崖下,但我觉得那样做是不对的,所以就准备离开。但是我又担心那人翻身的时候不小心掉下去,所以就叫醒了他,然后继续赶路了。其实,这并不算什么有意义的经历。”
听完三个儿子的陈述,富翁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诚实和见义勇为是每一个人都应有的良好品质,但称不上高尚。然而,有机会报仇却选择了放弃,并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险境的这种宽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所以,我的事业和所有的财产以后就属于老三了。”
当一个人总是以仇恨的目光去对待别人的话,心中就不可能有爱;相反,若是事事都怀揣一颗感恩的心,自然就不会有仇恨的存在。因而,面对他人的无礼和迫害,如果选择了愤怒与仇恨,那么,便会做出没有挽回余地的蠢事;如果像故事中的三儿子那样,选择放弃仇恨,原谅对方,那么,你所拥有的就不仅仅是高尚的情操,还会有深深的快乐感。譬如,蔺相如在面对廉颇的傲慢无礼之时,他选择了容忍,最终得以感化廉颇,留下了千古美谈“将相和”。
面对他人的恶意伤害,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容忍。但如果冤冤相报,便可能永远无尽头,所以也只有以德报怨,选择原谅、放下,才能营造出温馨、和平的环境,你也才能从中得到快乐。当然,容忍也存在着一个道德底线、一个正确的原则标准,不能为了宽容而无节制原则下去。
总之,一个肯原谅对自己无礼与迫害的人,并乐意帮助他人的人,必定是一个豁达、心怀宽广之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拥有最真的快乐,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感悟宽容,幸福语录
对于人们来说,只有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凡事都能够宽容以待,才能更好地面对并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天空之所以能够无论美丑地容纳着每一片云彩,大海之所以能够无论清浊地包容每一朵浪花,都说明了其宽广、浩瀚之姿。其实,人也应如此,唯有做一个胸怀能容得下万物之人,才能做一个如天空、如大海般心胸宽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