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48479800000016

第16章 致虚守静,生生不息

“引语”

本章里,老子特别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老子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心境,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在他看来,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都遵循着这个运动规律。老子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认识这个规律,并且把它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在这里,他提出“归根”、“复命”的概念,主张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这里是完全虚静的状态,这是一切存在的本性。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①。

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其复③。

夫物芸芸④,各归其根⑤。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⑥。

复命曰常⑦,知常曰明⑧。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⑨,容乃公,公乃全⑩,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注解”

①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极、笃,意为极度、顶点。

②作:生长、发展、活动。

③复:循环往复。

④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⑤归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

⑥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⑦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

⑧明:明白、了解。

⑨容:宽容、包容。

⑩全:周到、周遍。

?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界的代称。

“译文”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

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

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

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

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

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

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符合于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深度剖析”

这一章并不是专讲人生,而是主要讲认识世界,当然也包括认识人生。但无论是认识人生哲理,还是认识客观世界,其基本态度是“致虚”、“清静”、“归根”和“复命”。

先说“致虚”。虚无是道的本体,但运用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致虚极”是要人们排除物欲的诱惑,回归到虚静的本性,这样才能认识“道”,而不是为争权夺利而忘了“道”。“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致虚守静中的致虚即是心智作用的消解,消解到没有一点心机和成见的地步。一个人运用心机会蔽塞明澈的心灵,固执成见会妨碍明晰的认识,所以致虚是要消解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致虚必守静。透过静的工夫,乃能深蓄厚养,储藏能量。

何谓“归根”、“复命”?“归根”就是要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根源之处,便是呈虚静的状态。而一切存在的本性,即是虚静的状况,还回到虚静的本性,就是“复命”的思想。老子复命的思想,乃就人的内在之主体性、实践性这一方面的工作。他们以为人心原本清明透澈的,只因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受骚乱与蒙蔽。故应舍弃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复归于原本的清净透明的境地。

“复命日常”,这个“常”是通常、经常、正常、非常,推衍开来,也有常情、常理、常规、常例等意思。老子既然把静、虚空、虚无、无为等作为生命的正常存在形式,则所有并作、芸芸、丰盈、作为,便成为生命的不正常存在形式。但无论形式上是正常或不正常,而生命最终将通过不同方式回复到他(它)们的根源处,则是万物之存亡的常情常理。作为人类(动物或植物当然不能理解这种道理),知道了这个常情常理后——则无论他是采取修道者通过摈弃欲望和作为来达到“复命”,还是通过生命力的尽情宣泄而最后走向复命——都可以算是明达了,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知常曰明”。明,即明了、明达、明智、明白,都是通晓的意思。既然知道了物之生死的常情常理,当然就不必心存任何痴愚的幻想,完全可以按照自己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来选择自己活着时候的生活方式以及生命最后的结束方式。事实上,生时的安静如果与死后的沉静没有什么本质以及结局上的不同,则生死对于他们也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一切都顺其自然,这当然应该算是明达。

通过观察万物的生命周期及生命展现,我们多少可以体验到:在流光溢彩、色彩缤纷、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里,万物虽然分别具有不同的生命表现、行为方式、活动规律,它们的习性、习惯、性格、品质以及外观特征也都各有其特点,但生命的本质并没有根本差别。无论是通过丰富多彩或默默无闻来展现和完成它们的固定生命周期,但每一种生命最终总是要复归于它们的根源之处,没有任何例外。而且,从生命的本质来说,它在展开过程中尽管努力争取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过程,但一旦复归了它的根源时,便立即就沉静了下来,至少从表面看来,万物莫不如此。生命的结局虽然是沉寂,但不是死亡,从生命循环的道理看,不过是新的生命历程之开端。

从生存到死亡是万物的常情,生命的本质既然如此,则明达的人自然会遵循着一种常情或常理来安顿自己的生命过程,尽管修道与不修道都各有不同的活法,但他们一般不会拼命地以耗费自己的本体来追求外在的表现。但对于一些不知常情和常理的人,他们往往以轻举妄动的行为来追求生命的外在表现,全然不顾生命本质的枯萎消耗,在老子看来,这种行为对于生命存在来说,是一件非常凶险的事情。

老子本章强调了“虚”、“静”、“复”、“复命”、“常”、“知常”、“明”等概念,它们是一组意义逐渐深入的排比组合,也可以说它们是一组高深哲理的逻辑排列。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了解到大道沉静无为的根本,将事物的一切来源弄清楚,自然而然就可以包容一切,也自然而然地摆脱掉了欲望的束缚。这是何等的清爽!何等的愉悦!有了这样的清爽和愉悦,相信我们不管干什么,都会摸清要干的那件事的底细、背景、前途、内部结构、外部形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我们要想干好它,我们就有能力将它与我们合为一体,它被我们同化了,这时我们的感受就是它的感受,它的处境就是我们的处境,又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能视黄金如粪土,把万贯家财作为仗义行事的资本;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会把鸡毛蒜皮的小事看作天那么大,在财产上也如守财奴那般只守不出。心胸开阔的人必须具有豁达的人生观,以义作为取舍,仗义而疏财,但决不挥霍浪费。一个人的心胸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心胸豁达往往是成功事业的基础。

战国时代的蔺相如,之所以能一味忍让廉颇的挑衅,就是为了保持将相的和睦,不让秦国趁机侵略赵国,正因蔺相如不失相国的胸怀,深受感化的廉颇“负荆请罪”才成为了千古美谈。而《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年少气盛,虽英才盖世却心胸狭窄,妒才嫉能,屡害诸葛亮而不能如愿,自己却因此而被活活气死,死前还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愤恨。

如果一个人的心胸过于狭窄,在遇到不顺心之事、听到不顺耳的话语时,就怒不可遏,见到强于自己者就嫉妒,“恨人有,笑人无”,结果只会有损自己的形象,危害事业,使自己的气质秉性受到破坏,极大地伤及了嫉妒者自身的元气与身心。

“案例一”

有一个人,日子过得烦闷而无趣,他要去找找那些快乐的人,问问快乐的秘诀。他想,国王尊贵而富足,一定快乐。他见到了国王。国王却说:“我一天要面对那么多要处理的事,我还时时要操心王位是否牢固,我晚上觉都睡不安稳,哪有快乐可言?”他又想,流浪汉一天无忧无虑的,一定快乐。但流浪汉却说:“我连今天晚上到哪儿睡觉都没着落,我哪会快乐?”这个人搞不懂了,世界上真没有快乐的人了吗?我上哪里能找到快乐的秘诀?这时一个老者告诉他,国王也可以快乐,只要他不被权力和金钱迷住了心灵;流浪汉也可以快乐,只要他不被贫困压倒。

快乐不快乐,就在你自己。

“案例二”

一个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这一天,走过一位老人,问他:“年青人,干吗不高兴?”青年回答:“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穷?”

“穷?我看你很富有嘛!”

“这从何说起?”青年问。

老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假如今天我折断了你的一根手指,给你1000元,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斩断你的一只手,给你1万,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翁,给你100万,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1000万,你干不干?”

“不干!”

“这就对了,你身上的钱已经超过了1000万了,你还不高兴吗?”

老人说完笑吟吟地走了,留下那青年在思索。

平凡的生活处处充满着快乐。这恰好印证了牛顿的一句话:“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

我们还要唉声叹气吗?我们为什么不做个快乐的人呢?生活中有不顺、有烦恼、有压力,但只要你保持愉快的思想,你就会发现更多的快乐。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哈密顿说:“欢乐就是健康,反之,忧郁就是病魔。”你选择哪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