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赞美的力量
48482400000027

第27章 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动向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有的人承受能力强,能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而有的人遇到一点挫折就萎靡不振、痛苦万分、寻死觅活。后者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差,这样的人遭受挫折如果既不能克服又无法逃避,就可能把攻击性行为指向自身。当这种倾向很强烈时,就会导致自杀行为。对于孩子,更应该引起家长重视。

孩子爱生气、不满和痛哭是孩子心情不愉快的表现,是一种消极情绪反应。孩子的幼小心灵相当脆弱,我们只能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不能采取一概压制或一味迁就的简单方式去处理孩子的消极情绪,而应该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疏导,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有一个女孩上初二,是班里的学习委员。老师对她说:“你是学习委员,要把咱班的学习搞上去。”她对老师的话很重视,每天给同学补课,考试前全班数她最忙。可是他们班学习成绩还是上不去。于是她就产生了心理焦虑,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下一次考试成绩还上不去,我就要采取最后一个措施了(自杀)。”

这件事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知道。她跟妈妈很亲,就告诉了妈妈:“妈妈我告诉你,我不想活了。”可是妈妈不明白孩子有心理问题,就斥责她:“咱们家条件这么好,爸妈都是知识分子,有个三居室,你又是学习委员。你胡说什么!”听了妈妈这话,她就没再言语。

又有一天吃饭的时候,她又跟妈妈说:“妈妈,我真的不想活了。”

妈妈说:“你怎么又来了,胡说八道!”

第三次她又说:“妈妈,我前两次说得都是真的,我真的不想活了。”

妈妈更加生气:“你这孩子真不像话,净胡说八道!”

没想到她把碗筷撂下,爬到楼顶就跳下去了。

孩子往往是比较单纯的,但要想做到理解他们可非易事。有好多家长对孩子的许多想法和做法感到惊奇,表现出极大的不理解,这是因为他们对孩子的关心不够,这时你得多付出些时间与精力,不然不仅不能理解,说不定还会产生陌生感。

心理学家指出,最大的伤害往往来自于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人,而家庭是安慰和亲情的源头。每个人的外在表现和内心实际都有相对的两面性,在和别人交往中总会有意无意地表现自己比较优秀的一面,而掩饰其缺陷。但这种伪装在家庭成员面前却无用处。日常琐事和长久的相处,会使每个人赤裸裸地显示自己的本色,一旦发生伤害,其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最大的伤害并非来自黑暗陌生的街道,而是我们的家庭。因此我们可以想像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孩子,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有多大。

现在的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是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相应提高。一个可怕的事实是,教育专家发现,自杀已成为未成年人的第一死因,尤其是近年,青少年自杀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家长们可能很难理解青少年的这种极端行为。家长可能觉得,孩子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比自己年轻时要好得多,自己那时都没产生自杀的念头,今天的孩子为什么会如此悲观呢?

自杀定律告诉我们,一个人采取自杀行为,往往和他的物质生活水平不相关。自杀行为是人类对外界环境极端不适应的一种表现,遭受挫折是自杀的直接诱因,而个体心理素质的优劣则是自杀的决定因素。那么家长该怎样避免这种人间悲剧的发生呢?这就需要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密切注意孩子的情绪动向,及时发现不良苗头,防患于未然。

首先,家长平时就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要把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提上日程,注意培养孩子抗挫折的心理素质,不溺爱孩子,多鼓励孩子,使孩子拥有积极的心态和坚强的个性。

其次,家长还要重视对孩子进行生死观的教育。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生老病死都是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孩子在现实中碰到的所有问题都应该得到科学、认真的解答。

此外,家长还要学会进行危机干预。有的孩子会因为一时苦闷或瞬间冲动,产生自杀念头,但他们的这种念头往往没有家长因“价值观破灭”而自杀那样坚决,只要及时发现并进行适当的开导,就很容易走出心理误区。从遭受挫折、产生绝望到出现自杀行为,一般有个时间的过程,也就是自杀的“潜伏期”。这期间孩子可能表现出轻微的焦虑,交往障碍,平常比较活跃却忽然变闷了。这些反常的现象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然后家长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咨询,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宣泄内心的痛苦。

下面是一些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方法:

父母每天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陪孩子玩,听他说说话,一起画图、看故事书、逛街等。

对于孩子的要求,家长不要轻易许诺,但一旦许诺就要兑现。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可以适当地忽略孩子的哭闹行为。

教孩子宽容待人的同时,也学会宽容自己,不对自己和他人过于苛求。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可能达到的范围内,自然就会心情舒畅了。

让孩子把自己内心的愤怒释放出来:找父母、老师、知心朋友说说自己的苦恼;或找个无人的地方大哭一场,高声喊叫;或把要说的话写在日记里。

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当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或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可先放一放再解决。可以参加一会儿体育锻炼、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下下棋等,这些活动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

创造安静的休息环境,学会放松。在安静的环境下,深深吸气,缓缓呼出,反复5次。

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如经常对孩子说“这事还能坏到什么地步?”“坏事结束了,该来好事了。”“他们嘲笑你,别生气,你可以做得更好,让他们看看。”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和孩子一起看幽默画、小品,听相声,说一说笑话、趣事,使孩子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