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宾宾中午放学后没有回家吃饭。
晚上回来后,妈妈问他:“中午怎么没有回家,在哪里吃的饭?”
宾宾看了妈妈一眼,没有吭声。这让很看重自己权威身份的妈妈很生气,她进一步逼问道:“说,你到底上哪去了?为什么没回家吃饭?”
“有事了。”宾宾被妈妈逼急了,敷衍地说道。
“啪”地一声,宾宾的脸上挨了妈妈一巴掌。他没有吭声,瞪着眼看了妈妈一会儿,走开了。从此之后,宾宾看见妈妈像看见仇人似的。他那权威心理很重的妈妈,看着现在一点都不听话的儿子,不知该如何是好。
父母若想让孩子听话,使用暴力或者命令的方式,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只有蹲下来,将事情与孩子商量,听取孩子的意见与看法,才能取得孩子的认可,孩子对父母要求的事情才能够愉快地完成。蹲下来,与孩子目光平视,生动地表明了父母对孩子的平等态度。孩子不需要抬头去看父母,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因此对父母的教育会乐于接受,减少与父母对立的行为。父母与孩子平等交流,并不代表失去了父母的身份;父母高高在上对孩子发号施令,并不一定能把威信留在孩子的心中。相反还可能像上例中宾宾那样,把母亲看作了敌人,事事与母亲对着干。
“孩子好像总是跟我对着干,这么小就这样倔,我真不知道怎么办?”许多母亲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可以说,在亲子关系中,教导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这源自于我们和孩子在需求上的矛盾。成人需要的是外表整洁、讲秩序、懂礼貌、按流程办事。但孩子却不在乎这些。没有多少孩子能自觉地去洗手,或者是注重外表的整洁。因此,在这方面家长们都会花很多的时间去调教,让他们的行为符合规范,但是,家长的态度越强烈,他们越是反抗。
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乐乐13岁了,喜欢穿磨得破破烂烂的牛仔裤和花花绿绿的T恤。乐乐的妈妈却总也想不明白,好好的衣服,新的不穿,却要穿成这样。这天,妈妈又看见女儿在屋外用砂轮打磨新牛仔裤的裤脚。于是生气地对女儿说:“我小时候哪有这么好的衣服穿,有一件新衣服就爱惜得不得了,没想到你现在却这么不知珍惜……真是个讨厌的孩子!”
妈妈的话女儿好像充耳不闻,继续低头打磨她的新牛仔裤。
妈妈终于被气极了,她忍不住问乐乐:“你为什么要把新牛仔裤弄成这个鬼样子?”
没想到,女儿竟然理直气壮地说:“现在就流行穿旧的牛仔裤,新的穿着不时尚。”妈妈听到这番话百思不得其解。
妈妈最终没能说服女儿。每天早上,看着女儿的一身打扮:上身穿着爸爸的旧T恤,上面染着不知是什么颜色的花纹。而那条牛仔裤更是惨不忍睹,膝盖上是两个大洞,裤脚经过她的加工,多了一圈毛边。
妈妈看不惯女儿的打扮,却也管不了,对此束手无策。
可是有一天,等到乐乐妈去接孩子放学时,发现女儿的学校穿什么衣服的都有,比女儿更甚者大有人在。在回家的路上。妈妈想好了如何对待孩子的着装。
女儿放学回来后,妈妈就和气地对女儿说:“今天我到你们学校去了,看了看你们的穿衣打扮,我也许对你的牛仔裤反应过度了些。不过,从现在开始,去上学或出去玩,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我不再过问。”
“真的是这样吗?那太好了!您真的不再反对我这样穿吗?”女儿有些不太相信。
“是的,不过,我只有一个条件让你答应,陪我逛街或拜访长辈时你要穿得像样点儿。”妈妈说。
女儿没有及时回答,她显然是在考虑。妈妈看着女儿,继续说:“你看,这样做你只需让步1%,而我却得做99%的让步,你想一想到底是谁划算?”
女儿听了以后,想了想说:“好吧,妈妈,就按您说的办,咱们一言为定。”
后来,妈妈每天早上高高兴兴地看着女儿去上学,对女儿的穿着不再唠叨半句,而女儿和妈妈一起出门时,也主动打扮得大方得体。妈妈与女儿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
故事中的女儿为何从不合作变为合作呢?关键的一点是母亲了解了她的所需,并给予了适当的让步。所以在生活中,父母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的行为,而应给予其选择自己行为和做决定的机会。父母如有不同意见,也应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讨论。要允许孩子有新想法、新思维、新做法,必须明确一点:父母不能接受的,不一定是错误的。
孩子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大多由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当而引起,方法不当又源于父母以成人的观点去对待孩子,没有从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年龄特点去理解孩子而导致。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思维,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去教育,这样才能教育出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