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大家都知道这句老话,现实中人们都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真实的情况是,还有很多家长虽然苦口婆心地说教,却没有以身作则。
比如,女儿写完作业后在书房看故事书,爸爸妈妈则在客厅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嘻嘻哈哈的电视节目总是把女儿从无声的课本中吸引过去。
“小孩子看什么电视,看你的书去!”妈妈一扭头,发现了探出的小脑袋,大声喝道。
“我作业都写完了。”
“作业写完了去看看别的书,看电视对眼睛不好。”
“既然看电视对眼睛不好,那你们为什么还看?”女儿有些不甘心地小声嘀咕着走进了书房。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榜样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即便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都会被孩子分毫不差地记在心里,并在某些时候表现出来。古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如果我们能做出好的榜样,不用要求孩子,他们也会学着我们的样子行动起来;相反,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到,即使我们把嗓子吼破,他都不会服从。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言行不一致,这势必会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相反,如果父母言行一致,就会给孩子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赢得孩子的信赖与尊敬。例如,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父母也经常专心地看书。孩子看到父母这样,自己也会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又如,父母平时为孩子的爷爷奶奶倒茶、递拖鞋,关心体贴,孩子也会学父母的样子去孝敬老人。
托尔斯泰在《爷爷与孙子》一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爷爷老态龙钟,口水鼻涕不停地流。儿媳妇嫌他脏,不让他同桌吃饭。有一次,爷爷不小心把一个饭碗打碎了,儿媳妇破口大骂:“老不死的,以后给你做一只木碗算了!”几天后,年轻的夫妇发现儿子米沙在用斧子砍木头,就问米沙在干什么。米沙回答说:“我在做木碗,等你们老了给你们用它吃饭,免得打碎瓷碗。”夫妻俩听了儿子的话,面面相觑,感到十分羞愧,从此对米沙的爷爷非常孝顺。
孩子出生以后,首先接触的是家长及其家庭成员,其最初形成的行为习惯几乎都是从模仿家长而来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起着全方位、立体化的示范作用。家长的一言一行,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孩子面前,家长从自身的思想品德到生活小节,都不再是小事。要教育孩子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家长自己就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电视上也曾播出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贤惠的儿媳给婆婆洗脚,这一切被幼小的儿子看在眼里,于是他也效仿妈妈的样子,为妈妈打来了洗脚水。这位妈妈的行为为儿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家庭教育课。
因此,父母在要求孩子前,应做的是如何改善自己的行为习惯,言传加身教(或者身教辅以言传),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父母的榜样力量非常大。有些父母高兴时把孩子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动了气就打骂不休。过不了多久,他们的坏脾气全让孩子学到了。孩子们只会学长辈们做出来的行为,不会学他们嘴里讲的道理和心里想的理想。有些父母要求孩子讲文明礼貌,自己却脏话不少,因而孩子也是脏话连篇,有时说话的口气、语调和父母的一模一样。有人说这是先天的遗传,其实这是孩子后天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俗话说,“正人先正己。”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不妨先进行一下自我检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以实实在在的自身言行的巨大教育力量影响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例如,要求孩子和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家长自己首先要与邻里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不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父母要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子女的监督之下的。要知道,你今天表现出的行为方式,第二天你的子女可能就会表现出来。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应尽可能地表现出优秀的行为,使子女对父母充满信心,永远将父母当作自己最可依靠和最可依赖的人。唯有这样,你的教育才会有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