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赞美的力量
48482400000081

第81章 跌倒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每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的羽翼保护下长大的,在他们从幼稚弱小走向成熟的过程当中,父母一直充当着“搀扶者”的角色,直到孩子学会自己“站立”。孩子可能早已习惯了父母的搀扶,潜意识地不愿意独立,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感。聪明的父母懂得将跌倒作为教育孩子、鼓励孩子的机会。

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情节:一休的母亲为了磨炼一休,让他去当和尚,独立生活。有一次,小一休跌倒了,石头碰破了他的腿,母亲离他只有几步之遥,一休将手伸给了母亲,可母亲却无动于衷,只说了一句:“用手撑一下,自己爬起来。”

一休的母亲让一休明白了一个道理:跌倒了得自己爬起来。

每一个孩子都会跌倒,但一次次跌倒后自己爬起来,就会站得更稳。这里,他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大人的慈爱与鼓励,更是隐藏在慈爱中的坚强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断在鼓舞他们,让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切体会到:坚强,不能哭,得自己爬起来!

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从小就注意对儿子独立性格和精神状态的培养。有一次他赶着马车带儿子出去游玩。经过一个拐弯处,因为马车速度非常快,猛地把小肯尼迪甩了出去。当马车停住时,小肯尼迪以为父亲会下来把他扶起来,但父亲却坐在车上悠闲地掏出烟吸起来。

儿子叫道:“爸爸,快来扶我。”

“你摔疼了吗?”

“是的,我自己感觉已站不起来了。”儿子带着哭腔说。

“那也要坚特站起来,重新爬上马车。”

儿子挣扎着自己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走近马车,艰难地爬了上来。

父亲摇动着鞭子问:“你知道为什么让你这么做吗?”

儿子摇了摇头。

父亲接着说:“人生就是这样,跌倒、爬起来、奔跑,再跌倒、再爬起来、再奔跑。在任何时候都要全靠自己,没人会去扶你的。”

从那时起,父亲就更加注重对儿子的培养,如经常带着他参加一些大的社交活动,教他如何向客人打招呼、道别,与不同身份的客人应该怎样交谈,如何展示自己的精神风貌、气质和风度,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等等。有人问他:“你每天要做得事情那么多,怎么有耐心教孩子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谁料约翰·肯尼迪的父亲一语惊人:“我是在训练他做总统。”

孩子身体摔倒是常有的事,如果每次摔倒都要搀扶才肯起来,会使孩子形成依赖;另外,纵容孩子摔倒了就哭,也容易使他变得娇弱。身体摔倒还不是一件难以应付的事,将来渐长大后,遇到挫折时,心理的摔倒比身体的摔倒更难爬起来,让孩子学会应付身体摔倒,将来应付挫折才更有勇气,才能树立起面对困难的自信。

然而并非每个家长都能够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狠得下心”,让他摔倒后学会自己站立。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愿意帮助孩子取得成功,害怕孩子失败,所以一看到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沉不住气,急于伸手帮忙。有些父母甚至常常不知所措地跟在孩子身后,遇事总是代劳,不让孩子独立活动,不给孩子尝试挫折、克服困难的机会。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孩子跌倒在地上的时候,许多父母都会慌慌张张地扶起孩子。其实只要孩子没伤着,就应该鼓励他自己站起来。过分的关怀会使得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不会自信、自主地解决问题,这显然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初衷。

在人生旅途上,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别人的帮助,但如果将别人的帮助当成了一种依靠,就势必会形成一种懒惰的习惯。对于一个杰出的人来说,他的选择是:“舍弃依靠,自己去奋斗。”

要让孩子学会心理站立不是朝夕之事,这需要家长有着端正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有的家长可能说孩子太小,爱子心切,舍不得让孩子独自去承担任何的压力,但这也许会让孩子将来无法自信、独立、自强、上进。而且,孩子的独立素质应该是从小就开始培养和积累。一个人20岁才开始学习心理站立当然不如从3岁就开始锻炼来得踏实和纯粹。所以说,关乎孩子一生的问题,家长的意识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