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货币政策研究
48483800000010

第10章 货币非中性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方法论(1)

第一节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与货币非中性的思想折射

一、财富与货币的等价以及国家干预

重商主义产生于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时期,大体是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马克思称重商主义是“对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重商主义反映了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初要求。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1571—1641)是重商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被视为重商主义的“圣经”,马克思在对该书给予较高评价时指出,“它代表了重商主义体系对于自身的母体系的自觉的自我脱离。这一著作……在100年之内,一直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因此,如果说重商主义具有一部划时代的著作……那么,这就是托马斯·孟的著作”。

重商主义者认为,就一国而言,只有能够转化为货币的东西才是财富,财富就是货币即金银;一国拥有货币量的多少是衡量该国富裕与发展程度的标准,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就是积累货币。由于在一国内部,除了开采贵金属矿以外,相对于既定的人口与消费,生产的扩大与剩余产品的增加,并不能扩大销售规模和增加货币即金银,因此,国民财富增长的唯一途径就是开展对外贸易,流通领域便是一国财富的直接源泉。为了保证贸易出超和金银进口,重商主义者主张国家必须采取经济干预措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扩大出口和限制进口,从而增加本国的财富积累。这是一种原始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主张。

二、本末倒置的财富观与货币非中性的思想折射

重商主义者把货币等价于财富,混同了财富的性质与货币的本质、职能及功能,从而远离了对于货币基本范畴的探讨,对货币的认识只不过是朦胧地停留在原始积累的功能表象上。一方面,从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角度而言,体现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思想的贸易政策,则是将现代作为“调控手段”的货币,而在他们的贸易政策里头却成为调控的“实现目标”,这是重商主义把货币与财富在性质上混为一谈的必然结果。可见,在重商主义者那里,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商品货币观意识。另一方面,“财富货币”下的“货币拜物教”情结,真正表达的是资本积累下货币的资本化功能的思想,这既是资本主义财富观的萌芽形式,也是货币非中性思想在货币的社会经济功能方面的一种简单反映和折射。

如果抛开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是站在阶级、国家立场上体现出超经济分配的思想倾向这一面,那么,重商主义者把货币等同于“财富的全部”,这既是对货币本质与功能的歪曲,也是对人类赖以发展和必须遵循的民本化财富思想的一种曲解。重商主义体现与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晚期,商业资本兴起和支配下的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与货币积累的愿望,由于时代的历史局限性,重商主义者忽视产业、生产发展之根本,还不能认识到生产实践活动是推动人类需求层次发展和实现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之实践。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重商主义体现的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财富观。

随着西欧产业资本的成长与发展,随着欧洲工业革命后产业资本的扩张和产业财富的涌流,体现产业资产阶级自由竞争意识形态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反对封建主义桎梏的同时,最终也就必然会批判性地审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及其政策主张,经济思想学说史上从此将会开始闪烁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的思想光芒,这是人类思想文明的巨大进步。

第二节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方法论与货币政策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著名的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经济学者。1936年出版的凯恩斯的最重要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成为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作和“凯恩斯革命”的标志,凯恩斯因此而拥有“资本主义的救星”、“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战后繁荣之父”等美誉。

一、基本背景简介

货币存在的时代,货币改变着人类。货币既具有必然性,又属于人类的发明;货币既是社会生产力的素质因子,也是人类社会关系的组织细胞。货币是必然性与历史性、功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类在货币激励中实现着发展与梦想,收获着超越的喜悦;人类也在货币异化中迷失着自我与向往,反省着社会的失落。货币考验与货币成就相伴而生,人类的本能、社会良知、精神诉求与美好愿望,一切都是在货币关系的洗礼中努力追求着健康的成长与升华。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着各种矛盾的激化,企业开工不足、生产萎缩、大量失业、工人罢工,经济增长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由于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较大发展,西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开始日益加强。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卷入历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漩涡,而这时的苏联(前苏联)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已经取得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所有这些,便是当时的资本主义面对的世界经济基本现实,面对如此的经济发展困境,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的传统经济学理论显得苍白无力,资产阶级政府为此而感到慌恐。在经济实践上,大危机中的资产阶级统治者已经不得不冲破传统教条的束缚,纷纷开始采取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措施,然而政府的这种做法却是与传统经济理论教条完全相悖的。因此,资产阶级政府当时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理论解释,为各自不得不采取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在上述背景之下,正是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中为当时危机中的资产阶级政府开出了非常及时的“解救良方”,提出与传统经济理论完全不同的理论政策主张,即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实现资本主义的充分就业,真正解救了“经济大危机”下的资本主义世界,推动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通论》产生的深远影响,在西方经济学历史上近乎是空前的,后来被凯恩斯主义者尊称为“凯恩斯革命”。

二、凯恩斯的理论逻辑与货币非中性

凯恩斯经济学的首要目的在于探究失业原因和提出解决失业的对策,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他自己著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发现何者决定就业量。庇古也说:“凯恩斯的整个著作集中表现在充分就业这一思想。”可见,充分就业理论在《通论》中的重要位置。凯恩斯的就业一般理论是以有效需求原理为中心的,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整个理论的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核心。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

(一)基本的逻辑思路

这里简略梳理一下凯恩斯理论分析的逻辑思路,便于总体上把握以有效需求原理为基础与中心的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思想脉络。若仅粗线条、逻辑式地简单表示,凯恩斯经济理论基本的逻辑思路是:一定时期的总就业量决定于社会总需求或有效需求,决定于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均衡状态→通常情况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均衡水平是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非自愿失业现象是普遍的→由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市场经济运行中经常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只有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条件下,设法刺激有效需求,并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二)两个重要概念

1.有效需求

凯恩斯主要考察的是社会总需求,他运用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之间的总量均衡关系来阐释有效需求,其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有效需求是指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社会总的需求水平。这一解释内含以下三层意思:(1)它是指市场上有支付能力或有购买力的需求,包括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两个方面;(2)它是指宏观层面上的社会总需求水平;(3)它是指社会意愿的需求水平,即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相等时的社会需求总量,因而这也是整个企业家的生产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社会总需求价格与社会需求总量。可见,有效需求概念反映的就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充分就业水平下的“均衡产出”范畴的基本内涵。

2.充分就业

以萨伊定律为基础,传统理论坚持“市场出清”假定,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保证充分就业均衡趋势实现的自动调节机制,除了“自愿失业”(所谓自愿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的工人由于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不愿降低已有的工资水平或不愿接受当前的工作环境条件而产生的。)和暂时性的“摩擦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工市场的不健全、生产的季节性停工、原料的缺乏、机器发生故障、技术操作方式的变革等原因,使工人一时找不到工作、一时处于歇业或一时难以适应技术转换而产生的暂时的失业。)这些轻微的失业现象以外,不可能存在较长时期的失业:那些有工作能力而又真正希望就业的人,绝不会因摩擦性原因而招致较长时期的失业;只要工人接受低工资率,失业就会消除。

显然,传统就业理论无法解释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失业现象。凯恩斯不否认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的存在,但是,他认为把资本主义的失业现象仅仅归结为这两类,远不符合实际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引入“非自愿失业”这一概念来补充。因此,凯恩斯的“充分就业”概念是与“非自愿失业”相联系的,充分就业就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这样一种就业情形。

“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不自愿失业之存在。此种情形,我们称之为充分就业。摩擦的与自愿的失业,都与‘充分’就业不悖。”“所谓充分就业者,即当对劳力产物之有效需求增加时,总就业量不再增加之谓也。”这里的非自愿失业,就是指工人甚至愿意接受比当前实际工资更低的工资,但是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状况。

(三)货币非中性命题存在的实证前提及其理论基础

1.劳动市场的不完全性

凯恩斯认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调节机制是有限的,并不能保证劳动市场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即使工人存在货币幻觉,劳动供给是货币工资的函数,但是由于工资保障法以及工会组织的力量,必然会造成非自愿失业;即使假定货币工资有弹性,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实际工资下降进而扩大就业引起产量增加,但是由于实际工资的下降以及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又会引起有效需求的不足,从而使得价格水平下降,价格水平的下降又阻止了实际工资的下降,充分就业的均衡还是不能保证实现。因此,凯恩斯断言,通常情况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均衡水平是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资本主义经常存在着大量的非自愿失业现象。

2.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与有效需求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消费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与消费倾向,消费需求与消费倾向成正比。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对应法则D,凯恩斯称之为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就是:

c=f(Y)(式中的Y代表收入,c代表消费)

(4.2.1)

“消费倾向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函数”关系,因此,国民收入并不会全部都被用于消费,习惯上人们总是把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消费。在消费倾向函数关系中,如果以△Y表示收入增量,△c表示消费支出增量,则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即“△c/△Y”)即为边际消费倾向。凯恩斯指出,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在增加,但是边际消费倾向会越来越小,正是由于表现为这种状态特征的“心理上的消费倾向”的存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需求不足。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从一种资本资产之未来收益与其供给价格之关系,可得该类资本之边际效率。说得更精确些,我之所谓资本之边际效率,乃等于一贴现率,用此贴现率将该资本资产之未来收益折为现值,则该现值恰等于该资本资产之供给价格。”按照凯恩斯的这一解释,资本边际效率就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凯恩斯认为,随着投资的增加,受投资者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投资者对投资前景很容易丧失信心,因此,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也是一个规律,即资本边际效率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递减。这是因为:投资越多,资本产品的需求越多,投资品价格就会上涨,生产成本增大,投资预期利润率下降;另一方面,投资越多,产品未来的供给越多,买方市场势力可能导致厂商预期利润率下降。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凯恩斯解释资本主义周期性“商业循环”的一个基础。在凯恩斯看来,投资与否主要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这两个因素之间的比较,资本边际效率越高,市场利率越低,则投资越有利可图。因此,在消费倾向、利息率假定不变的条件下,投资量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然而随着整个社会投资的不断增加,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必然导致投资需求下降和社会投资需求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