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货币政策研究
48483800000008

第8章 累积过程理论与货币非中性逻辑的(1)

方法论先导

第一节维克塞尔及其理论的特殊地位

维克塞尔坚持和维护货币数量论以货币数量之变动解释价格水平之变动的基本立场和观点,认为这是“带有高度的真理”,凭此之论,维克塞尔在货币学说上可称为一个货币数量论者;但是,更为主要的是,从关于货币数量论的诠释思想的方法论角度历史地考察,以及从维克塞尔累积过程理论的解释力的作用范围及其重心来看,维克塞尔则是从货币数量论出发而又很快迈出货币数量论,因为在理论思维方式及其理论内涵上,维克塞尔毕竟已经超越古典货币数量论、新古典货币数量论甚至现代货币数量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至少应该很彻底地说维克塞尔不是一个货币数量论的教条主义者,这是他能够对货币经济理论以及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做出重要的思想与理论贡献,从而能够在经济学说思想发展史上拥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根本原因所在。

总体而言,就累积过程理论的最终结论及其理论假定而言,维克塞尔是传统经济学的维护者,在基本的立场观点上是一个货币数量论者。但是,从维克塞尔对于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面纱观”所持的批评态度,以及维克塞尔动态均衡分析的方法论来看,他又堪称是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先驱者(或者说现代经济学的开拓者),开始提出货币的非中性问题,在分析方法上与传统经济学以及古典、新古典、现代货币数量论有着迥异之处。另外,货币中性思想与货币非中性思想,在维克塞尔关于累积过程等理论的论证方面都同时有所体现,从而在理论上表现出不彻底性和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理论思想固有的矛盾性。

在经济理论的发展创新以及宏观经济理论的建树方面,维克塞尔是一位有着重要思想影响和理论贡献的经济学家,但是,正是由于维克塞尔理论中存在着上述提及的一些矛盾性因素,因而自然使得维克塞尔及其理论在经济思想理论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特殊性,有鉴于此,在本书内容结构的组织安排上,笔者对于维克塞尔货币经济理论的述评这一部分内容,既没有归人货币数量论者,事实上也没有完全而严格地归人货币非中性论者,如此安排,一则体现客观性和真实性,二则突出和强调维克塞尔及其理论在经济学说发展史上,尤其在现代宏观经济理论方面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无论对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发展,还是对于人类经济思想的思维方法的启迪,维克塞尔及其理论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意义。

第二节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累积过程理论,亦即货币和利息理论,这是维克塞尔对于西方经济学最主要的理论贡献,该理论成为瑞典学派(宏观动态均衡理论)学术传统的思想基调。在剖析和评述货币数量论的过程中,维克塞尔建立起自己的累积过程理论学说。

一、关于资本、利息、货币和信用

资本和利息,这是维克塞尔货币和利息理论中的两个基础性概念,维克塞尔通过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来对这两个概念作出具体界定。在批判地继承庞巴维克资本利息论的基础上,维克塞尔便在资本价值的决定问题上赋予客观的、可量化比较的生产力内涵,他指出:“资本是储存的劳动和储存的土地。利息是储存的劳动和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与现行的劳动和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之间的差额。”

在货币的外延上,货币数量论的传统观点只将金属货币和银行券视为通货,然而,在维克塞尔时代,事实上银行信用制度(包括银行的信用媒介功能与信用创造功能)已经发展到较高的程度,因此,在货币理论研究中维克塞尔开始运用包括信用货币范围的比较广义的货币范畴;对于货币数量,维克塞尔同样有别于传统理论中对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假定与分析,他开始运用现金余额概念,以现金余额分析替代过去传统理念上“以国家和银行发行的货币数量作为分析对象”的货币数量分析,从而将货币的需求分析、内生性分析这样的新内涵赋予货币的数量分析。在货币流通速度问题上,维克塞尔认为,不同于金本位制度下以金属货币和银行券作为通货分析的传统情形,银行信用制度、信用货币的属性使得货币供给、货币流通速度决定中的外生性因素增多,信用货币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因而维克塞尔相应放弃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传统假定,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传统货币数量论的一个重要基础。

传统经济学二分法中的价值论只是相对价格形成理论,货币论则是绝对价格水平理论,价值论、货币论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货币数量在理论解释上只是价格形成理论的一个外生的、松散的联系部分,货币被视为实物经济之上的一块面纱,因而忽视货币数量影响价格水平的动态过程的深入剖析,忽视货币与价值、交换价值、价格之间,以及相对价格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深层次的内在必然联系。然而,维克塞尔深刻地认识到,不同于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货币经营业,在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现代银行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发挥信用媒介功能的同时还具有信用创造功能,银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现代经济因而成为一种信用经济。

针对货币数量论存在的这种时代局限性,维克塞尔明确指出:“经济学家们往往走得太远,他们认为他们在物物交换的假定下所推演出来的经济规律可以不加限制地应用于实际的经济情况。而在实际的经济情况中,则一切交换、投资或资本转移事实上都是通过货币而实现的。……滥用货币(如政府纸币)——这确是常常发生的——可以破坏大量的实物资本并使社会的整个经济生活陷于绝望的混乱。但另一方面,通过货币的合理使用,在实际上可能积极地促进实物资本的积累和一般生产的增加。……从最广泛的含义说来,信用还给资本提供最大可能的生产力。总之,对于货币与其职能之深入的研究,将可揭露在生产与消费两个领域内的或多或少预期不到的关系。”可见,在货币观上,维克塞尔已经实现了由机械的数量媒介货币观向能动的信用经济货币观的理论跨越。充分考虑现代银行的信用功能后,储蓄与投资的转化机制则使货币供求与商品供求有机结合起来,因为储蓄与投资之间既是资本来源与资本运用、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关系,也是消费与生产、商品需求与商品供给的关系。在这种货币信用思想的主导下,维克塞尔的货币理论已经成为关系国民收入决定、经济波动的一种动态货币均衡理论,货币理论与实体经济之间有机地能动地联系起来。在这种联系过程中,利率始终是起着关键性纽带作用的核心变量,无论货币供求还是商品供求的变化,都源于利率的变化。

二、利率的二维决定论

维克塞尔正是从利息角度研究货币理论并做出非常突出的理论贡献,维克塞尔的货币理论与利息理论密不可分。对于利率,维克塞尔理论分析的精巧与智慧在于利率界定上的二维性:一维是规范层面上关于利率的“价值界定”即自然利率,一维是实证层面上关于利率的“价格界定”即货币利率,货币均衡状况或者说价格累积程度则是二维利率共同决定的。

维克塞尔首先是在实物经济假定下,通过实物借贷形式剖析资本借贷的本源关系的,如前所述,他所下的利息定义是:储存的劳动和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与现行的劳动和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之间的差额。因此,利息是资本生产力的边际增量,利率即为资本的边际生产率,维克塞尔把这种利率称之为“自然利率”,该利率规定了资本时间价值的价值实体。可见,自然利率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维克塞尔进一步分析指出,在自由竞争的非货币经济中,资本供求状态总是动态地趋向于自然利率所决定的资本均衡状态,即经济均衡趋势总是存在的。不过,维克塞尔的这种试图完全脱离货币关系的自然利率概念的抽象,自然就会非理性地舍象掉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之间可能固有的部分重要的相互依存关系,因而在关于一些现实经济现象的具体论证与解释方面,自然利率概念事实上就会相应地暴露出一定的功能缺陷性。

现实经济毕竟离不开货币,在分析实物经济下的资本供求关系及其自然利率之后,维克塞尔随后又将货币关系引入自己的经济分析之中。在货币经济中,虽然资本借贷关系的实现表现为货币形式,实物资本借贷在形式上代之以货币资本形态的媒介借贷,但是,维克塞尔同样分析指出,如同实物经济中的资本供求关系一样,由于实际的市场利率水平常常动态地偏离自然利率,因此,在自由竞争经济中,资本供求市场不可能总是绝对地处于均衡状态,而是一种绝对的动态均衡趋势。维克塞尔就把现实经济中资本借贷市场上这种实际的货币贷放利率,便称之为“货币利率”,该利率规定了资本时间价值的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