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年少气盛,志向远大,一心想要进行政治改革,并起用儒生辅佐朝政。这触怒了黄老之道的庇护人窦太后,她千方百计地阻挠武帝进行革新,并用计策将皇帝身边的儒生一一铲除。在窦太后的挟制下,武帝不得不放弃革新,改而韬光养晦,直到这位经历三朝君主、辅佐两位帝王的盛世女杰去世之后,才重开改革之风。
汉景帝去世之后,西汉第五位君王汉武帝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在位54年间,在经济、政治、思想和外交等领域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带领大汉王朝走上了繁荣昌盛,创造了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汉武盛世”。
经过汉初几代皇帝的“无为之治”,社会经过休养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帝位传到汉武帝时,国家从未发生过大动荡,除了遇到特大灾荒,平时普通百姓家都能够达到自给自足。官府的粮仓粮食丰实,各级衙门都有余钱可供使用。长安国库中的钱多得数以万计,因为太久没有使用,串钱的带子已经朽烂,钱币散得满地都是。粮仓中的粮食多得装不下,许多陈年粮食已经变质不可食用。大街上房屋鳞次栉比,路上跑着健壮的马群,远非汉初大臣们乘牛车上朝的惨淡景象可比。百姓们生活富足,安分守己,民风淳厚,到处都是一幅盛世图景。
然而社会繁荣的景象背后,却有着深刻的社会危机。首先,经济方面,一些官僚巨贾资本雄厚,大量兼并土地,使许多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城市中去谋生路。其次,内政方面,各诸侯王势力的增强成为汉朝统治的隐患。
汉初的国家制度为郡县制和封国制同时存在,爵位分为王和侯二等,封土也分为王国和侯国二等。很多诸侯王的封国要比朝廷直接管辖的郡县大很多,“文景之治”之后,诸侯王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增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政治实力。许多诸侯王开始蔑视中央的统治,意图谋权篡位,汉景帝时虽然也进行了削藩并平定了吴楚七国的叛乱,但汉武帝统治时期,势力强大的诸侯王仍然是中央集权统治的最大威胁。最后,除了经济和政治上的矛盾,汉朝与周边民族的对外关系也影响到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汉朝疆土广阔,与周边民族有着复杂的对外关系,最主要的包括与北面匈奴和南面越族的关系。
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崛起之后,趁中原大地忙于楚汉战争自顾不暇之际,带兵东征西伐,掌控了西域大部分地区,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地区。
匈奴占领了南至阴山,北达贝加尔湖,东到辽河,西至昆仑山的广阔区域,并且拥有广阔的森林和草场资源,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成为长城以北最强大的民族,也对大汉王朝的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汉高祖出击匈奴在平城之战中败北之后,不得不委曲求全同意与匈奴和亲,将汉朝“公主”嫁给单于,并每年奉给匈奴布匹、丝帛、美酒、粮食等物,还开放关口允许匈奴来此与大汉交换物资。和亲之后冒顿单于虽然未再进行大规模入侵,但边境地区的小冲突仍然未曾间断。
汉惠帝时期,匈奴更是不把汉朝君主放在眼里,曾经给吕后写过一封语言轻慢、态度挑衅的书信;文景时期,匈奴人气焰更加嚣张,经常侵犯汉朝北部边疆,肆意掠夺当地人民的财富,实施残酷的暴行。汉朝统治者却一直奉行“清静无为”的政策,对匈奴的行径忍气吞声,坚持和亲政策。
南面的越族则成为汉朝南部的潜在威胁,越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又依据不同地理位置分为南越、闽越和东越。
秦末战乱时,赵佗在南越宣布独立,闽越的君长无诸和东越的摇也摆脱了秦朝的统治,宣布独立。刘邦建立西汉之初,考虑到他们曾经给予过自己帮助,并且汉朝政权还不稳固,就默认了南越国的存在,并封无诸为闽越国国王,汉惠帝又将摇封为东海王。这样一来东南沿海就出现了三个异姓的王国,它们虽然名义上处于汉朝管辖之下,但与其他封国有着很大的区别,有着很强的独立性。统治南越的赵佗后来自封南越武帝,公开向汉朝进行挑衅。
汉武帝刘彻在做太子时,就对这些社会问题有所了解,他自小就才智过人,对当时社会上兴起的儒家学说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太皇太后窦氏总是逼他念一些“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之类的文章,但他通过自己对时事的观察,认为太皇太后所信奉的这一套已经过时了,儒家的思想才能够真正适应如今的社会现实。
因此年仅16岁的汉武帝在登基之后就诏告天下,广召天下贤良方正之士入朝,举国上下的学子受到鼓舞,纷纷会集到长安城中。汉武帝看到大汉人才济济感慨万千,亲自审阅试卷,最终选出严助、公孙弘、董仲舒等最有才学的人。尤其是董仲舒的文章,论点新颖,逻辑演进,言辞优美,得到了汉武帝特别的关注,立即传令让董仲舒进殿。汉武帝就当时的社会现实,接连向董仲舒提出三个问题,董仲舒也连答三章,主要议题是关于天人关系的问题,史称《天人三策》。
第一,是关于“道”的问题,应当如何顺应天道,区分善恶,消除灾祸,使国百姓安乐,国家昌盛呢?董仲舒回答道,按照《春秋》的记载,天和人之间能够互相感应甚至相互影响,当朝廷有所失误造成祸乱时,上天就会降下灾难向君主发出警告,这说明君主还是得到了上天的认可。如果皇帝无道,无视上天的警告,那么上天就会夺走他的君权。因此身为人君,必须敬畏天道,勤勉治国,虚心纳谏,这样才会受到人民的爱戴,并使国家繁荣昌盛。而王道就是能够使国家长治久安的途径,根本出发点在于“正”,为君者要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只有这样,王道才能够得到施行,使得全天下祥和安宁,百姓安居乐业,上天为了奖励君主的王道便会降下吉兆,使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今世上教化丧失,民心不正,这是因为如果不去教化百姓,那么他们只会盲目追求物质利益,很容易作奸犯科。因此,君主治理国家必须把教化百姓当做首要任务,用仁义来教育百姓,用礼制来约束百姓。教化一旦推行开来,触犯法律的人自然会减少,社会风气也会变好。汉朝得到天下以来,一直未能实现大治,就是因为治理国家的策略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即使再贤明的君主也无法实现大治。因此想要实现大治,必须要对朝政进行改革。
第二,关于“人世”的问题。首先便是当时争论激烈的“有为”与“无为”的问题,董仲舒认为,君主的“有为”或“无为”取决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尧舜的时候,有圣贤之士辅佐朝政,天下安定,人民和乐,因此能够以“无为”而治天下。到了殷纣王的时候,逆天行事,暴虐失德,周文王在乱世中接任统治者之位,为了安顿百姓,整顿社会秩序,因此夜以继日地工作,从此可以看出“无为”和“有为”是由其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另外,关于黄老尚质和儒学尚文的问题。武帝问道:“有的君王崇尚质朴自然,不用过多的装饰物。而周代的君王却都崇尚纹饰,用玄黄旗做装饰,并且热爱歌舞和音乐,难道帝王的旨趣也有区别吗?”董仲舒答道:使用玄黄的装饰和各种制度文采,是为了用来区分高低贵贱,使得尊卑有序,倡导德政。但质朴和纹饰都要恰当,不能过分。关于刑德的问题,汉武帝问道:“周朝成康年间,不用刑罚,四十多年都没有人犯罪,导致监狱形同虚设。而秦朝刑罚严苛,人们动辄犯罪,但奸邪却并没有消除,这是什么原因呢?”董仲舒答道:“成康之前有武王和周公重视礼乐教化,因此成康时不必用刑罚便能使社会安宁。而秦朝不施仁政,不对人民进行教化,只一味地利用严刑峻法管制人民,又贪婪无度,使百姓民不聊生、衣食无着,因此犯罪的人反而增多。”在关于时政的问题中,汉武帝问道:“朕重视农耕,勤勉治国,求贤若渴,但是所追求的德政始终没有实现,原因何在?”董仲舒认为,原因在于:一是皇帝的恩泽未遍及百姓;二是因为皇帝平时不注重培养士人,往往造成无贤明之士可举荐的情况;三是由于人才选拔不合理,导致愚贤不分。并建议皇帝选择有才学的人做老师,兴办太学,以为朝廷培养贤良之才。
第三轮策问中,董仲舒提出要进行革新,归根结底要在吏制和教育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并就治国策略的问题,向汉武帝指出,要想实现天下大治,必须要统一思想。统一思想才能使政治统一,有一个统一的思想作为引领,才能保持政策的一贯性,使社会安定。如今,由于学术观点众说纷纭,人们的思想没有得到统一,皇帝也难以施行统一的治国策略。因此,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凡是不属于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的学说,禁止其发展和传播,这样才可以将人们的思想进行统一。汉武帝听了董仲舒这一席话,深受启发,并对他提倡儒学的思想感到十分欣慰。但是窦太后听说此事之后,怒不可遏,随即便将董仲舒任命为江都相赶出了长安城。
汉武帝继位后不久,就有匈奴的使者前来请求和亲。武帝早就对和亲一事大感不满,这种忍气吞声的做法只能得到一时的平安,并且会损失掉大量的财物。因此汉武帝暗自下定决心,要出击匈奴。早朝时武帝便同朝中大臣们讨论匈奴的事:“我大汉朝当初之所以屈辱和亲,是因为当时政权初建,国力匮乏。而如今我大汉兵强马壮、财力充足,为何还要委曲求全呢?朕决定不再和亲,而与匈奴宣战。”
然而满朝文武各执一词,大多数武将都赞同对匈奴宣战,而文臣则认为匈奴擅长骑射,汉军则需要长途跋涉,到时候兵乏马惫恐怕很难取胜。一群人吵吵嚷嚷,始终得不到统一的答案。汉武帝虽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对匈奴宣战,但很多具体的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计划。刚退朝,有几个主张和亲的文臣就跑到了窦太后面前,向她汇报了武帝在朝堂上的决定。
窦太后气得立刻召来武帝询问道:“皇帝认为自己与太祖爷爷相比怎么样?”
武帝回答道:“孙儿哪里敢与太祖爷爷相提并论?”
窦太后又问道:“如今朝上的文臣武将,与当年的陈平、樊哙相比又怎样呢?”
汉武帝听窦太后这样说,便明白了太皇太后的意思,他明白又有势利小人在向窦太后打小报告了。他向窦太后据理力争道:“太皇太后明鉴,这些年大汉朝一直用和亲政策来换取与匈奴之间的和平,然而匈奴人却出尔反尔,为了掠去更多的财物仍然不断侵扰我朝边疆。他们不会因为汉朝公主而停止侵略,和亲的路是行不通的!”然而武帝的激昂演说并没能说服窦太后,窦太后态度强硬地说道:“无论皇帝有何高见,必须立刻停止讨论宣战的事宜,并请皇上派人办理和亲的事务。”武帝在窦太后的威胁之下,无奈只能妥协。
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而汉武帝喜好儒学,主张进行革新,统治思想的对立,使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和冲突。然而武帝年纪尚幼,不敢忤逆窦太后,许多政事都受到窦太后的左右,因此在朝廷内部就形成了相互挟制的二元政治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