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近两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不管新课标区,还是非课标区,都离不开对古诗词内容理解、语言品味、形象感受、意境体会、风格体味、艺术手法赏析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考查。
一、理解内容
对内容理解,是诗歌鉴赏的基础。高考一般在三个方面设题:1.重点字词,如:“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2008年北京卷)词中的“两种”指的是______。“一家”指的是______(2009年浙江卷)。2.关键语句,如,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009年福建卷)3.在局部内容理解上,如,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2009年天津卷)?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2009年江苏卷)4.整体内容理解,如: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008年重庆卷)。此外,还有以选择题形式对诗歌内容逐句进行考查,如:2008年上海卷、2009年北京卷等。
二、品味语言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极致。因此,品味诗歌语言一直是高考设题的热点。纵观2008、2009两年全国36套高考语文试题,就有10套试题在这方面设了题。题点主要在三个方面:1.表达效果,如,简析“遍”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008年天津卷);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2008年上海卷);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表达效果(2009年四川卷)。2.所起作用,如:两首诗都有一个“愁”字,但其在诗中含义和所起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2008年湖南卷);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2009年山东卷)3.字词妙处,如: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008年全国卷I);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2008年安徽卷)。
3.感受形象
诗歌中形象既指叙事诗中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更多的指诗歌中的意象。如: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2008年广东卷)《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比较(2008年湖北卷);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2009年天津卷)。从以上分析来看,近两年,高考虽然没有在感受人物形象上设题,但在意象上却有充分体现。
4.体会意境
意境是诗歌中意与境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没有对“境”分析理解,就没有对“境”的正确把握。体会意境一直是高考古诗词鉴赏的热点,一般在五个方面设题:1.感受画面,如: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画面?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2009年全国卷I)。2.把握感情,如:上阙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2008年山东卷);诗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情怀?请简要分析(2009年全国卷II)。3.领悟思想,在这首词中,作者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2009年北京卷);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2009年天津卷)。4.景情结合,如:诗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2008年天津卷);请从“景”与“情”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2009年福建卷)。5.情感态度评价,如: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予以简析(2008年湖北卷);有人说,诗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2009年全国卷I)。
5.鉴赏手法
诗歌的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一般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五类。但高考设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修辞手法,如: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2008年辽宁卷);“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009年重庆卷)词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009年宁夏卷)2.表现手法,如: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2008年福建卷);请从“虚实”关系角度赏析这首诗(2008年江西卷);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2009年福建卷)。3.结构艺术,如: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2008年四川卷)。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2009年宁夏卷)。
6.体味风格
艺术风格就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的艺术特色和个性。近两年,高考设题在这方面有所体现。例如,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2008年北京卷)。这首词的风格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2009年北京卷)。《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
当然,高考语文在古诗词鉴赏题点的设置上,不仅仅是限于上述六个方面,还可以从诗歌的节奏、背景、分类、用典、文学常识等方面设置。只是近两年全国高考对这些没有涉及或涉及不多,不具有普遍性。因而,本文没有把它们作为重点来讨论。
互文合叙的例说与比较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把属于一个句子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里。翻译时,要通过上下句互相阐发,互相补足,才能把一句话的意思理解得准确完整。
互文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互省。如,杜甫诗句“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二是语义互补。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常见的互文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同句互文
所谓同句互文,就是指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相互补充。例如,“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栗”与“惊”互补见义。即“使深林与层巅战栗而震惊”,并非栗的只是深林,惊的只是层巅,而是同时“战栗”,同时“震惊”。而归有光《项脊轩志》:“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课文把“东犬西吠”一句注释为:“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对着西家叫”,不妥。“东犬西吠”应按“互文见义”来理解,准确的理解应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西家的狗对着东家咬。”从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分家后兄弟之间矛盾迭出的那种境况。实际上,大凡某些方位词对举时,往往都使所修饰的词语生出一层新意。例如,《孔雀东南飞》:“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这些方位词对举都包含了互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