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和科研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教学为科研提供问题,科研使教学更加有效。
中小学的校本教研应该优先选择当前改革中最迫切、最亟待解决、最关键性的问题。
只有探明课题的理论与实践依据,课题研究才能方向明,思路对,站得高,看得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教学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研究带来工作改进,改进的结果必将对工作对象、工作环境产生影响。以教育工作者为例,研究必将带来学生发展、学校变化。但这是后话,它都是以一种直接结果带来的间接结果,而直接结果就是研究者本身变化。因此,研究者首要的追求是工作、生活更加得心应手,更加舒服愉快。从这种意义出发,研究是为了让自己工作、生活更舒服,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对一线教师而言,研究目的主要在于改进,而改进的基础在于重新认识和理解。研究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对事物规律性和普遍性认识,而是为了获得对教育现象的理解,获得对生活的理解。这种研究立足现实问题,植根过去经验,以面向未来,获得问题解决为目标,架构着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中,寻求生存的意义,选择生存和活动的方式。
对教师而言,首先应该研究自己的问题。什么是教师自己的问题呢?例如,作业详批细改,是评价教师工作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这是不是在剥夺学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权利?
其次,应该重点研究当前面临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呼声越来越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开始成为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方式。学生发言、学生间对话交流的时间和频率大大增加,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但由此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同学喜欢表现而缺乏倾听。
第三,从小问题入手,解决一个小问题,实现一些小发展。教学中小现象,蕴涵着现实的真问题。倡导对小现象、对小问题的研究,让教师找到真正理解新课程的切入点,使理念变得具体可感。但是,在教育教学中,一些老师为什么不能发现身边的问题,更不能深入地思考呢?是老师真的没有这个能力吗?不,是老师没有这个心态,教育中功利主义对老师有着严重影响。虽然大家都对“教育的问题研究就是从学生的一举一动入手”持赞成态度,但这种不能产生“轰动”的举动,怎么会让老师找到自己的价值?“领导重视的,我才做”“校长布置的,我才想”,好像是很多老师的想法和做法。而领导和校长,又有多少真地在做教育。
研究过程是人们运用励志改善工作、生活的过程。研究者要逐步摆脱盲从和迷信,走向自觉和理性,把研究作为一种基本生活的方式,与生活结合,与工作结合,改变生活方式,获得更高质量。研究过程中,要逐渐摆脱沉重的功利追求。事实上,摆脱功利追求的研究更容易达到成功的效果,而被功利缠绕,就会增加顾忌和框框,难以获得真实的研究成果。
研究过程是有意识定向关注、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信息的过程。收集分析信息的过程,是研究者扩大领域,充实自己,提高对研究对象的洞察、解释、预测和控制水平的过程,是研究者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过程。
研究过程是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的追求过程。实际上,所有研究者都需要运用理性回答“我要做什么”“怎样做才能更好”等问题。回答这一类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明确自己教育理想和追求、形成“这样做比那样做效果更好”假设的过程。
研究过程是投射教育理想于教育实践的过程。作为实践者,教师研究的关键在于改进行动。投射教育理想于教育实践,它能带给我们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幸福和快乐。实践方式变化,实践效果变化,甚至世界因为我们改变而变得更加美好。
研究过程是及时反思和调整的过程,是与时俱进的过程。实践特点,决定了实践探索没有止境,行动改进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是教学研究应有的追求。“与时俱进、及时反思和调整”是教师研究应有的品性。与时俱进是什么?是对自身问题清楚地认识和洞察,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自我批判,是不断追求更好地持续行动。
教学的叙事研究
在《论意义行为》中,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说:“逻辑假设在置于正在进行的故事之中时最容易为儿童所理解。”什么是故事?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一般解释:“故事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故事因其故事性、通俗性而具有吸引力,为大家所喜爱。另一方面,每一个真实或虚构的故事背后,都有其背景及其隐喻,对背景和隐喻的解读往往能给人带来启示和帮助。这大概就是故事的另一种意义,它体现着故事娱乐性后面的更大作用。
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的最好方法,是不断地说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者应该做什么。它是教师了解教育和向别人讲述其所了解的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教师讲述自己的课程与教学故事,在讲故事中体现教师个人对教育教学事件的理解,诠释教师对教育意义的体悟。教师正是在讲故事和倾听故事中编织教育意义之网、构建个人的实践知识的。教学叙事致力于回归教师的日常生活世界,在教师生动的经验和体验中寻求教育的真谛。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做的教育叙事,教师自身同时充当述说者和记述者,叙述的故事是自己的教育经历和教育实践,追求以叙事方式反思并改进教师的日常生活。另一种是教育研究者所做的教育叙事,以教师为观察和访谈对象,以教师的“想法”或所提供的文本等为“解释”的对象,由教师叙述,教育研究者进行记述和研究。
“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他们之间感觉到那种关系。”结构影响功能,结构决定功能。叙事的过程是结构的过程,叙事需要表达出这种结构。从日常教育故事中发现和揭示内在“结构”和“关系”,需要在叙事时进行研究。
在叙事研究中,述说者表达的不应该仅仅是经历,而应该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述说者由此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由此带来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当然,述说本身就是梳理的过程,是建立结构的过程。但是,如果没有对经验的挖掘,没有结构的建立过程,叙事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教师成长也会受到局限。教育叙事研究需要反思,反思的对象是故事中的情景、行动和行动结果的关系联结,是述说者对关系联结的理解和解释。叙述研究以质的研究方法为基本策略,虽然不以“宏大叙事”为目的,但理解需要说明,解释需要讨论,反思赋予理解和解释以合法性和合理性。只有具备了更充分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理解和解释才可能得以运用和传播。
教师叙事研究需要直抵内心深处,同这些缄默地存在于内心深处的信念、价值观和心智模式进行对话。因此,叙事的时候,述说者不仅要回顾和描述自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描述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选择。在整个教育事件中,自己的情感、价值概念、对教育的看法基础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学会观察和审视自己是怎样思考和教学决策的,并对它们进行合理的解释。
人往往倾向于保护和美化自己,这使得叙事时比较多的选择成功的经历,很少愿意公开提及失败的教训。但真正能促进人成长和进步的,是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解决好自己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就获得了一点进步。如果跳不出自我粉饰和美化的局限,要想通过叙事研究促进成长进步,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美国宾夕法尼亚学院教授古得森认为,教师的行动与个人过去的生活历史密不可分。教师过去所发生的一切生活历史内容,都会慢慢地发展成为足以支配教师日后思考与行动的“影响史”,对教师后续的经验选择与重组发生重要影响。劳恩斯认为,个人生活史不仅是教师建构时间知识的基本素材,更是教师重构其自身知识的动力来源。一般而言,回望受教育的经历和事件,都要经历事件唤醒、语言再现、意义建构三个阶段。事件唤醒、语言再现是根据专业发展需要进行有意选择和价值明确的过程。而在意义建构阶段,所学的教育理论将被激活用来解释和判断情境中的语言,形成对教育的理解,获得教育的意义。
教育中的类比研究
在《校本教学研究》中,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良华教授说:“‘类比研究’实质是在‘人的成长’与‘万物的成长’之间寻觅相似性,颇有‘天人合一’的思路。凡以‘类比研究’叙说教学的地方,其教学研究方式往往走向‘教育隐喻’‘教育启示’的道路,这是一条迷人的、值得咏叹的道路。”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的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猜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作为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尽管由类比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它却能独辟蹊径,给人以灵感和启示。
教育中类比,是把自然、生活中的现象与教育现象进行类比,用来说明教育,理解教育。通过类比,以自然为师理解生活,学会生活,以生活为师理解教育,创新教育,以生活现象为基础启发学生,发展学生。在类比中,实现生活、学习、工作一体化,提高生活、学习与工作的质量。
类比的意义更多体现为一种假说,其正确性如何,最终需要验证和确认。但它是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老祖宗就擅长通过比喻、暗示、象征和类推的手法,间接地表达自己对其他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当然,类比本身并不具备证明的力量,实验等证明过程至关重要。在这里,类比给人的启示却是引起实验的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说,类比同样具有发现力量。
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中,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奥苏贝尔认为,组织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概括和包容水平高于新学习材料的组织者,这样的组织者被称为陈述性组织者。另一类是在面对新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概念,但原有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运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之间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这种组织者被称为比较性组织者。其实,比较性组织者就是提供一种比较性材料,这种比较性材料与新学习材料不存在上位或下位的关系,但它们具有某种相似的性质,可以进行比较,为学习新材料起到“提供基础,架设桥梁”的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当信息渗透于有意义情景之中的时候,当提供对知识运用机会和对知识多重表征的时候,当创设隐喻和类比的时候,当给学习者提供能够使其产生与某个人相关联问题的机会时候,学习者就能够进行理想的学习。实际上,提供类比材料,运用类比方法,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使教学更加生动,而且有利于学生自己在新材料与已有经验间建立联系,在原有“认知地图”中巩固新的学习材料。
类比需要根据两种对象属性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推断未知事物也可能具有已知事物的某种属性。一般而言,在比较的两个对象中,其中一个应该比较熟悉,通过比较,确定二者属性的相似性。并以此为前提,由熟悉事物的已知属性推出陌生事物的未知属性。从推理方式上看,既不同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也不同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它是由一个特定对象到另一个特定对象的推理过程。而且在推理过程中,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严格的逻辑中介,中间要经过逻辑跳跃,也就是需要运用横向思维和直觉思维。
横向思维法是通过借鉴、联想、类比,充分利用其他领域中知识、信息、方法、材料等和自己头脑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创造性的设想和问题解决方案。横向思维方法特点是:第一,不是过多地考虑事物确定性,而是考虑它多种多样的可能性;第二,不是一味追求正确性,而是着重追求它的丰富性;第三,不是拒绝各种机会,而是尽可能去创造和利用机会。
所谓“直觉”是这样一种“敏感或机灵”,它能“直接地把握整体,并且洞察到正确的东西”,直觉思维就是一种高度敏捷的类比能力。
怎样选择教育科研课题
教育科研要解决的是什么样问题呢?教育科研课题有什么特性或特殊要求?对此,可以从几个不同角度来分析。
一是专业性的问题。每位教师每天在学校里都会碰到大量问题,如上课问题、备课问题、学生作业问题、班级管理问题等,可以说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从教育工作者角度看,这些问题都是专业性问题。也就是说,教师每天工作中遇到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问题,都是专业性问题,都属于教育科研可能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