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教师每天都在进行教学教育实践活动,但这并不等于教育科研活动。通常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有目标、有组织地运用已有规律的活动,而教育科研活动是有目的、有步骤地探索新规律的活动。仅有一般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可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论文,至多是出经验性的文章。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活动,才能写出有质量的教育论文。因此,要求所有教师都要自觉主动地参加教育科研活动,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科研活动结合起来,教一辈子书,研究一辈子教育。
2.选题。这里所说的题,是指论文题目,也指教育科研课题。有了科研课题,才会有论文题目。而题目或课题,来源于教育实践活动,也就是说要从教育实践中去选题。在教育实践中,会遇到大量的矛盾或问题,从中可以提炼出许多有价值的科研课题。论文题目有两类:一类是学科知识类的,一类是教育类的。相对来说,后者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更为密切,离开了具体的环境很难进行研究、评价和推广。因此,在选题方面,一定要与当前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要和学校改革试验相结合,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而服务。
3.论点和论据。一篇论文的核心是其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论文的实践性、理论性和创造性也都是通过论点与论据体现的。因此,论点的确立和论据的选择非常重要。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论点是否成立或令人信服又是由论据决定的。
4.资料积累。一篇好论文要做到立论有价值,论点有新意,论据很充分,这就要靠平时的实践、学习、研究和积累。我们提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确立自己的研究专题,有意识地进行理论学习、实践总结和资料积累。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不断获得新的科研成果,探索新的规律,自己也才能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课改工作不断推进和深入,校本课程开发成了中小学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甘肃省宁县100多所中小学的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开发出了多种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有些还达到了较高水准。但是,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一些倾向问题,还是值得深思的。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走访和调查,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校对校本课程的理解有许多偏差,开发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等同于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校本课程是新课改赋予学校的权利,同时也是学校对学生应尽的义务。但是,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些学校总是把它与开发校本教材联系在一起,将开发的教材品种作为工作进展的唯一指标。有的学校编写校本教材不仅追求品种和数量,而且在印刷和装帧上也煞费苦心。有的学校干脆把教师的论文集、校长的讲话稿等收集整理,充当校本教材。有的学校不从学校传统和文化出发,编写的校本教材与学生学习的实际严重脱离,根本没有起到整合资源、合理使用、创新载体、发挥教育的现实作用。这样做,不仅造成资源无谓消耗,加重了学生经济负担,同时也折射出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功利化”和“跟风赶潮”的现象。
2.个别校长和教师在演“独角戏”。由于中小学教师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课程被动执行者的地位,只需一己之力就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改以后,在较短时间内,他们还没有形成与他人合作的理念,缺乏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同时,学校一级课程开发工作缺乏专业化的指导和支持,缺乏相关经验的积累和成功的案例可资借鉴,再加上教师能力薄弱,工作负担重,精力和时间有限等因素,使得绝大部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力不从心,经常处于困难和矛盾之中。可是课改以后,上级又把校本教材作为督导和检查的重要方面,这样就迫使个别校长和教师不得不去“赤膊上阵”,做些“装扮门面”的事情。
3.学校和教师“一厢情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从管理制度上的一种划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形成学校完整的课程体系。对学校课程来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发展需要,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追求,也是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动力。但是,现在的教育评价机制和相关选拔制度,特别是高考,远远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再加上舆论宣传不到位,让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和社区对校本课程产生了“明里应付,暗中抵触”的消极心理,使得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学校和教师的单边行动,导致原本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体——学生被“边缘化”。
4.在“夹缝中求生存”。调查发现,很多学校没有开设校本课程,即使开设了,也没有一所学校是按照规定开足课时,其原因是校本课程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关系。这既反映了学校、学生和家长仍然把国家课程计划中的课程区分为“主课”和“副课”的一贯立场,也道出了外部评价对学校开什么课,以及怎么开的影响力。即使在“主课”之内,语文总是被排在其他学科之后,致使学校完整的课程体系被弄得“七零八落”“支离破碎”,导致学校教育中问题丛生,长期以来难以得到较为彻底的解决。
二、采取的方法和对策
1.应注重多样性、生成性。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一种课程资源,是课程的一种呈现形式,但远远不是课程的全部。事实上,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质就是合理适当地利用各种形态的课程资源,以服务课程的实施。而现实中,人们还是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程与教材等同起来,从而削弱了校本课程全方位服务于学生获得综合知识和直接经验这一功能特点,仍然把获得系统书本知识作为重点。许多学校实践表明,通过开设一些专题讲座、安排一些探究实践活动课等,只要设计得当,为学生所喜闻乐见,都可以使校本课程得到较好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
2.应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切忌急功近利,应扎扎实实地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认知方式,把学生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国家课程解决了受教育者共同素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与兴趣爱好,使学校教育尽可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发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他们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一所学校要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考虑必要性,而必要性主要依据的是学生兴趣或需求。
3.应该是一个民主、科学、合作的过程。在校本课程自下而上的建构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作为人的需求和选择。校本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要想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的需求和选择,就必须尊重每个人的选择,走自下而上的群众路线,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使得课程设计的每个环节都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达到课程主客体之间互动、互需的理想效果,突出科学性。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要求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校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社区成员之间、教师与学者专家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进行广泛合作,这样才能开发出具有开放性、个性化的校本课程来。
4.互换评价方式变革。作为研究性学习载体之一的校本课程,其评价必须变客体为主体,将评价手段和方式由单一、定量、静止变为多元、定性、动态。评价内容应该侧重于个体成长中的创造性和个体在群体实践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发现每一个个体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的价值,肯定其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激发每一个个体的创新意识。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探索实践的研究过程,成功与失败并存。评估既重视结果,更应注重过程。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主进行的,目的各异,很难采用类似于统一考试等评价手段来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因此,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顺利进行。
中学教学科研的思考与实践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关键一年。我们将以《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抓好常规教研,突破创新教研,形成特色教研”的工作思路,营造“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教研氛围,建设“一心教学,心无旁骛,敬业笃志,乐业奉献”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新课程改革,不为高考,赢得高考,实现素质教育与升学成绩的统一,打造优质教育新品牌。
一、抓好常规,追寻教研的自然“常态”
教师到底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进入教学科研境界,使教学科研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在教学科研中让教师享受成功的乐趣,是现在学校开展校本教研,仍然需要进一步严肃思考和直接面对的焦点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教学科研齐步走。
“一个引领”,营造书香校园,重铸学校文化,引领广大教师少一些浮躁,多一点沉思,少一些安逸,多一点磨练,少一些城乡差别,多一点同步发展,真正认识到教学科研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毅力,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生活,抛弃浮气,去掉匠气,在教学科研的自然常态中追求卓越,反对平庸,拒绝低劣。
“两个培养”,一是培养教师战略改进的全局意识。课程是学校最为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课程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程创新,学生才能创造;课程进步,教师才会成长。二是培养教师自然常态的问题意识。思目标(这节课究竟要干什么);思教材(课堂需要怎样的教材);思环节(哪些是课堂必备的环节);思学生(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思细节(该提什么问题,如何反馈)。
“三个会说”,坚持“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的系统循环研究,引导教师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失误之处、创意之处、后续之处,学会三说。一是“会照着说”,即反思教学经验能阐释哪些问题,为自己提供哪些经验支撑。二是“会接着说”,即反思教学经验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什么新方法或新视野。三是“会重新说”,即反思教学经验有可能指向什么新的问题,用一种怎样的新理论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四个一”,即一橱、一本、一卡、一得,持续不断地通过教学常规月检制度狠抓落实。
一橱,指教师对课改文本的收集、整理。对课改文本均要署上自己的姓名,设立专橱保存,为更有效的理论学习创造条件。
一本,指强化教师设立自学笔记本,每月自学研读摘抄不少于3000字,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收纳先进的教科研成果。
一卡,指业务学习交流活页卡,教师以每周的研究主题为引领,捕捉相关理论,结合教学实际,把自己想要交流、抒发的见解汇集在活页卡上,提升交流的质量。
一得,指把所学习理论引向实践的所感、所获,通过教育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
“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开展“走近名师、走进名著”教育阅读活动,让教师与名师对话,与名著交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思考问题,学会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博学广用。二是坚持“五性”集体备课制度,即:1.坚持择长性,把全体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一个优化群体。2.坚持超前性,分配撰写备课提纲的任务和提供备课提纲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保证任课教师有一定时间依据提纲设计课时教案。3.坚持平行性,保证集体备课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进行,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4.坚持同步性,做到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统一。5.坚持内容连续性和完整性,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一般应依据教材单元或章节来划分较为合适,切忌人为将教材割裂开来。三是坚持上“同课异构”课,彰显教师教学个性,引发观念碰撞,比照印证,相互促进,体现继承和批判的统一,有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四是坚持“五级分层”带教导师制度,即校、县、市、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国家级专家、学者带教导师层次,提高不同层次教师业务水平,有力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五是坚持教师成长的阶段性,即一年胜任教学工作成为合格教师;三年胜任班主任工作成为综合素质达标教师;五年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成为骨干教师;七年有思想、有理论、有影响力,成为学科带头人;十年有著作、有成果、有威望,成为教育教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