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育的使命
48493300000003

第3章 名家解读篇(2)

四、知识固然重要,但探求知识的方法更重要

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他又说:“我再说一次,我的目的不是教给他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教给他怎样在需要知识的时候取得知识,是教他准确估计知识的价值,是教他爱真理胜于一切。”在学校里,教育价值并不是学到很多知识,而是如何受到思考的训练。按照现代教育观,作为人类认识结果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探求结果的方法更为重要。知识本身不是教育目的,而是建立方法的工具和手段。因此,现代教育更关心怎样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如果学生学习了一门学科,但没有掌握其方法,充其量只能说他们学习过这门学科,而不是掌握了这门学科。经验证明,掌握了某一领域的研究方法,就能使学习者在这一领域内的能力按一定程序不断增长。对于教学来说,方法就是教学过程演化的灵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让学生学到了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学生如果没有学会通过方法在自己头脑中把大量知识编织成一个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的结果或网络,就无法不断地接受、容纳新信息,更谈不上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方法是通向能力的桥梁,能力也依赖于知识。在某种意义上,方法本身是能力的一部分。能力培养可以从强化方法教育入手,能力与方法是密切联系的。一般说来,人们完成任务能力的强弱,与掌握方法的自觉程度与熟练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方法是能力的核心,是对能力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五、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深入发展的动力

问题是卢梭重要的教学思想之一。他对教师们语重心长地说:“你要提出一些他能理解的问题,让他自己去解答。要做到,他所知道的东西,不是由于你告诉而是他自己理解。不要教他这样的学问,而是由他自己发现那些学问。”教学中的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情景、一种“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即刻知道这种事所需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既定状态与目标状态存在着差距与转换的障碍。”它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殿堂的钥匙。没有了问题,就没有了解释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思维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在这里,卢梭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了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也是学生思维深入发展的动力。于是,他说:“一个孩子,如果我们特别着重地教育他,除了有用东西以外,其他一切都不学习,那么,他问起问题就会像苏格拉底似的。他自己没有找到一个理由,他是不会问你的。因为他知道,你在解答他问题以前,一定要他说一说他问那个问题的道理。”实际上,一个好的问题链,既能体现教师教学思路,又有利于打通学生学习思路。既能使学生把握知识重点,又能建构起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近几年,“问题解决”逐渐成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组织全部教学过程,把“努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看成教学组织的一个基本形式,即学校全部课程都应采取“问题解决”这样一个形式。

学校应该成为书籍的王国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著名教育家,是近50年来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实践家和理论家。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力量,是我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他酷爱书籍,私人藏书达一万八千册之多。他说,教师知道的东西,应该比他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多二十倍、三十倍、五十倍乃至上百倍。他身为校长,却像一个勤奋的小学生一样,利用三年业余时间读完了从一年级到十年级的全部教科书,掌握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还把全部数学习题做了一遍。同时,广泛涉猎国内外文艺、科学、教育等方面著作,分门别类地做了40多种学习笔记,一生共完成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公民的诞生》《帕夫雷什中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怎样培育真正的人》等40多本理论著作。此外,还发表了600多篇论文和1200多篇儿童读物。1977年,苏联有关部门编辑出版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集》,目前全世界已用30多种文字翻译再版。他的教育著作,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集体智力的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个人阅读。真正教师一定是读书爱好者。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他建议教师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那么,“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就变得更丰富”。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浅易得就像识字课本一样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教师的每一节课都要用终生时间来准备的。

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职业的素养和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喜欢博览群书,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思考。”“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教师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本书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知识大海。……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知识海洋里就会变得越来越小。这里的问题,不仅在于教师理论知识在数量上增长。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光流照射下的一小点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提高就会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时就能更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精神需要。”当书籍成为教师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读书爱好,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

在他伟大著作中,苏霍姆林斯基还精辟地揭示出一个读书真理:学生智力发展取决于他们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在阅读时思考的学生,比起不掌握这种看起来很简单、迅速阅读能力的学生来,就显得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应付任何作业,在他的脑力劳动中就没有死记硬背。他阅读教科书时,比起那种不会同时阅读思考的学生来,情形就完全不同。他在阅读以后,就能清晰地领会对象整体和组成部分之间相互的依赖性和相互的制约性。”“如果阅读成为学生通往知识世界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么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他还说:“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地照耀。不要补课,也不要没完没了地‘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他认为,学习发生困难和形成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记忆机器”。正因为“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我们真想减轻学生脑力劳动,那就要“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的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