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育的使命
48493300000038

第38章 朝花夕(5)

下午3点钟,从北大东校门出来,在中关村北大街与成府路交汇口乘车前往清华。听说“二校门”是清华园最具标志性建筑之一,是清华大学的象征。我们从西大门进校,来不及仔细欣赏,就快步直奔“二校门”而去。走了约10分钟,一座古典优雅、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便出现在眼前,拱门锁链横架,用花坛盆栽围绕。抬头仰望,门楣刻有“清华园”三个大字,为清末军机大臣、中堂那桐之手迹,古朴苍老,刚劲有力。两侧道路旁,银杏树枝干粗壮,浓荫蔽天,犹如盛装严整的皇家卫队。据说,在2005年台湾亲民党主席访问大陆并参观清大时,“二校门”中央通道才特意开放,以迎接宋楚瑜的到来。

曾经有过文学梦想的人,没有不熟悉《荷塘月色》的,来到清华,自然得去探访先生的遗踪。在“自清亭”下不远处有一片荷塘。塘边垂柳碧绿,像绿色丝线,像美女青丝,像凝碧细流。荷塘里,粉红、粉白两色荷花争奇斗妍,微风吹过,婀娜多姿,像有一股不输的斗志。荷叶自不用说,承载着美丽的身体,把洁净也一并交给这花这池。柳林掩映着的塔,身居高位,若隐若现,仿佛看透了高处不胜寒的际遇,躲藏了起来。站在荷塘小桥之上,我揣度先生观塘时的心情,浮想联翩,似乎感觉到先生的气息就在塘边游动,和那些花一样,洁净刚烈,充满柔情。

闻厅,是一座古式六角亭。据说,原为一座钟亭,建校初即有,为号令全校作息而设,钟声清脆,远及海淀。为了纪念在昆明遇害的闻一多,将该处命名为“闻亭”。在瞻仰闻一多雕像时,看见先生穿着破旧的长袍,飘拂着长髯,背着双手,昂首仰天,血脉贲张。我思绪万端,一会儿觉得先生在高声吟诵:“士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方为真名士。”一会儿觉得先生在作狮子吼:“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着火,别看五千年没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突然着了魔,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一会儿又觉得先生视死如归在作《最后一次演讲》:“……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在国难当头、时局维艰、专制独裁的黑暗年代里,先生孤愤高吟,长歌当哭,更容易引发中华民族共鸣同感。时至今日,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先生的炽热情怀?

我是怀着朝圣心情走进清华园的。回来路上,想起那古色生香的怡春园、古月堂、水木清华、大礼堂、清华学堂,以及王国维纪念碑、西南联大纪念碑、荷塘月色亭、晗亭、闻厅等,我不由地为清华远去的岁月生出了万千感慨!

秦皇岛

8月1日早晨8点半,我们从北京去秦皇岛。特快软卧列车,窗明几净,舒适整洁,大家心情甚是舒畅。窗子外,燕山山脉时起时伏,时隐时现,飞速向车后退去。不到40分钟,列车停在了秦皇岛车站。下车后,我们改乘汽车,转往北戴河。

北戴河,地处秦皇岛西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像一座四季如春的美丽大花园。在这样一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神话和传说几乎到处都是。我喜欢神话和传说,因为它们是艺术的温床、绚丽的艺术灵光。传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在此拜海求仙。进了大门,就是战国区。国旗矗立,树木蓊郁,雕像林立,浓缩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在秦国区,一队铜马车展现眼前,黄灿灿的,甚是耀眼,不用说坐在车里那个威武刚猛的铜雕像,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了。顺着求仙路走下去,两旁雕刻着许多童男、童女,姿态不一,惟妙惟肖,脸上都露出淡淡的微笑。求仙苑内,百草丛生,百花争艳,古碑林立。秦皇井、祈寿亭、升仙台等源于美丽、神奇的传说。望海长廊是入海求仙的童男童女的亲人眺望、祈盼的场所,凄美的历史让人回味。走到尽头,秦始皇雕像就呈现在眼前,笔直挺立,高大威武,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10点半,我们到了海滨浴场避暑区,苍翠的青山和浩瀚的大海相映,精致的别墅与葱郁的林海交融。海岸漫长,滩面平缓,沙软潮平,海水清澈。许多同行的人都下海游泳了,因为都是北方内陆人,多少年难得见大海一面。现在终于有了如此亲密接触的机会,兴奋是自然的。11点,我们登上游艇。浪花在船边翻滚,抛在身后两条扭动的长长白链,犹如原野上被犁起的土地一样。在大海中驰骋,张开双臂,我感到自己像在海上飞舞。四面海水茫茫,鸽子窝公园、红顶素墙的幢幢别墅、繁茂的滨海森林在眼前徐徐滑过。进入锚地,装货卸货的大型船舶在此待命。远远望去,有百年历史的秦皇岛港吊臂林立,桅樯点点,一派繁忙景象。

吃过中午饭,我们去山海关。这里依山襟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天下第一关城楼,耸立在长城之上。城高台宽,雄视四野,与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在长城之上一字摆开,形成“五虎镇东”之势,充分展现了“京师屏翰,辽左咽喉”的雄伟气势。登上城楼二楼,向北望去,遥见长城蜿蜒,烽台险峻,风景如画。向南望去,碧海金沙,天开海岳,气势磅礴。

随后,我们参观了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它位于山海关城内、天下第一关脚下,是一处精致的仿古建筑群。全馆分设序厅、长城历史厅、长城军事厅、长城文化厅、山海关长城厅等6个展厅。在文化厅,我们看到了保存完好的一具明代女尸,虽历经了几百年风雨,但看上去仍然肌肤白皙,脸色润泽,像静静地睡着了一样。进入长城厅,我强烈地感受到,长城不是一座凝固、残缺的历史遗迹,而是一部融古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筑于一体的“百科全书”。那一件件实物、一副副画卷、一段段文字,无一不在展示长城文化的博大和精深,让你近距离地感受长城、了解长城、理解长城,进而敬佩长城。

下午,我们来到了老龙头。在这里,万里长城就像一条巨龙,横亘绵延在华夏大地,东端在山海关城南插入大海,犹如一条巨龙高昂的龙头,成为长城东部起点。据说,它是明代万里长城唯一海中长城,因为选址科学、建筑独特,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千古奇观”。登上老龙头,站在炮台之上,背靠长城,地势险要,前临大海,浪涛翻滚,我没有被壮丽的风光所吸引,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凭借这么险要的军事要塞,清政府为什么就守不住自己的国门、轻易地就被外国侵略者攻陷呢?对这个问题,历史早有了定论,但我心中还是有些缺憾,总觉得某些结论让人难以置信!

承德

8月2日上午,我们乘车到了承德。一下车,走进市区,我没有去看高楼,没有去逛商场,眼睛盯着周围的群山出神。山势雄峻,绿树遍野,冈峦险要,峭岩陡立,大有“龙盘虎踞”之像,给人以威严和压迫。

最先去游览的是外八庙之一普宁寺。它始建于1775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这里僧侣云集,香火旺盛。在大雄宝典烧香时,遇到索要钱财的僧人,我们旅游的兴致被他们这种欺诈行为一扫而光。佛堂,在一般人心里是很神圣的,谁会想到欺诈和谋财竟然在佛祖面前发生?走出大殿,回望被称为“九脊十龙”的大殿,以及内供的三世佛与十八罗汉像,我的心里好不烦恼!参观殿前月台,看着雕刻精美的石栏杆、台阶中央辅有石雕艺术精品“云龙石陛”“金龙和玺”和“六字真言和玺”彩画,也一时没有了心情。

12点左右,我悻悻离开普宁寺,乘车去承德避暑山庄。山庄位于市区北部,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据说,始建于1703年,前后历时89年才全部竣工。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巧妙利用了自然山水,吸取历代造园优秀传统,把园林艺术推到了空前的高度。进入宫殿区,我们参观了“正宫”“松鹤斋”和“万壑松风”。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也叫楠木殿。据说,这是清朝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当年咸丰皇帝驾崩,慈禧太后就在这里预谋了“宫廷政变”,改写了清朝后来的历史走向。

我向来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但对慈禧一直没有好感。于是,匆匆走出宫殿区,进入苑景区,在湖区逗留了好长时间。这里的湖区,虽说没有颐和园的昆明湖那么大,但由于洲岛错落,湖面被长堤和洲岛分割成五个湖。各湖之间又有桥相通,两岸绿树成荫,曲折有致,秀丽多姿。在这里,留了许多影,我的心情才从普宁寺的不愉快中淡出。在平原区,绿草遍地,古木成荫,有许多珍贵树种,我根本叫不出名字来。听说,过去这里有个万树园,园内建有二十几座不同规格的蒙古包。其中,最大一座是御幄蒙古包,是皇帝的临时宫殿。乾隆经常在此召见少数民族王公贵族、宗教首领和外国使节。现在,在文化旅游的幌子下,多半成了商家推销产品的地方。我们也不例外,在导游安排下,走进了一家蒙古包,观看茶艺表演。有的人不免动心,买了些茶叶。因为早晨的“教训”,我什么也没有买,竟然被商家抢白了一番,刚转好的心情又被破坏,好不懊恼!

晚上,回到秦皇岛。本来要住一个晚上,但领导一再催促,只好连夜赶往北京。4小时后,好不容易到了,但宾馆回不去了,买些旧报纸,在火车站广场睡了一宿。8月3日,在北京又游了一天,参观了王府井大街。

明月清泉自在怀

“明月”和“清泉”历来被文人雅士视作高洁的象征。因此,在古典诗词中,涉及“清泉”“明月”的比比皆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人在无欲无求时对自然的讴歌和颂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人在寂寞时对亲情的渴盼和希望。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完全抛却生命中的无奈和困惑,以有限景致抒写无限情思。凡是识字的人读到这样的句子,都会倍受感染,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无法言传的共鸣。因为什么呢?是情。“情仿佛是一个大盆,再善游的鱼也不能游出盆外。人纵能相忘于江湖,但情比江湖更大。”柳永正是这样的一条鱼,就没成想游出江湖之外,而是沉醉其中,怡然自乐。

柳永,原名柳三变,字耆卿。父辈曾出任地方高官,但他本人无意仕途,每日歌酒徘徊,出入香亭酒肆、秦楼楚馆,以饮酒作词为业。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堕落”。

柳永,不仅词写得好,还擅长音律,精通管弦,日子过得洒脱豁达。他曾作过一首《鹤冲天》词,藐视权贵、粪土公侯的心理跃然纸上。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仁宗在礼部阅卷时见到柳三变名字,马上就想起这首词,当即朱笔一挥,除去名姓,并御批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因而名落孙山。但是大人物毕竟不同凡响,柳永非但没有就此消沉潦倒,反而疏狂益甚,诗酒更酣。索性刻一闲章,每作一词,必以此章落款,号为“奉旨填词柳三变”。

此后多年,柳永一直浪迹天涯,漂泊不定。白天,在酒楼与人唱歌饮酒;夜里,随便投宿在歌楼妓馆。但是,不论走到哪里,他吃住多半是不花钱的。只要报出柳三变名字,成百上万的歌妓、乐工便会不请自来,而且争着抢着为柳爷买单。

柳永直到须发灰白了,才把名字从柳三变改为柳永,再去应试。当时,宋仁宗已经作古,“奉旨填词”的事也早就淡了,因此他毫不费力地中了个进士。然而,只做了几任管盐场、管粮库的小官,就熬不住了。终于还是逃离官场,踏上了云游之路。柳永一生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在诗词、音乐、绘画、旅行等方面,都有不俗的成就。他把自己的一生几乎全部投入了令人艳羡的艺术之旅,成了一个纯粹的艺术家。

据《古今诗话》记载,后来柳永病故于一座寺庙,死时身无长物。当地歌妓数十人捐资为他立碑厚葬。歌妓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一个“无情的职业”,柳永却能使这些“无情的人”涕泪横流。可以想见他是何等堂堂巍巍的情者,何等至真至纯的歌者。柳永与东坡不同,他没有明确的信仰,也没有远大的抱负,仅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游子,但这已经足够了。在中国历史上,文坛巨擘们大都与政治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种种纠葛,从屈原、贾谊到李白、杜甫,再到东坡、放翁,无一例外。而像柳永一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却寥若晨星。更多的人是在官场失意后才转而诗酒傲王侯的,多少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这些人纵有八斗之才,终不能像柳永那样,做了纯粹的艺术家。所以,那一轮“明月”,怕只有柳永才懂得如何受用。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最美好的东西也最容易被破碎凋零,美的代价是无穷无尽的孤独和痛苦。也许你只觅到了一刹那的美丽,却要为此支付一生的功名利禄。然而,当生命化作烟云融入自然时,一切曾经向往过的至爱和美好都将围绕在你的身旁,化为一盏以灵性作芯、情爱为油的火烛。哪怕你去了地狱,它也能为你驱散幽冥的寒冷,让爱和美伴你自在遨游。维吉尔说:“爱能战胜一切。”我想,这或许正是但丁在《神曲》中请他做地狱向导的初衷吧!倘若中国也有一部《神曲》,那么引领我们的向导一定是柳三变。

柳永为他那浪漫的艺术之旅付出了孤独和挫痛的代价,但他心中肯定是幸福的。他没有学过道,修过仙,领悟到禅宗,遨游于方外,心中的“清泉”自然没法与王维比。但他爱得浓烈,爱得痴情,心中的“月儿”肯定比王维的要透亮好几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