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讨村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
梁勤伟江伟
【摘要】自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以来,不同的地区都取得了不同阶段性的成果。位于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渠黎镇渠讨村,乘着全国新农村建设之风,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开展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便以渠讨村为例,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调查,并举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渠讨村调查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崇左市扶绥县渠黎镇渠讨村,乘着全国新农村建设之风,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该村村干部带领全村人民,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得原本闭塞、落后、脏乱的小山村呈现出繁荣、和谐的新农村景象。为进一步了解渠黎镇渠讨村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2007年暑期,笔者深入该村,采取与当地居民交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对渠讨村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详细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所得资料与数据,分析其在建设中与全国新农村示范点之间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推进其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建议对策,从而形成此篇调查报告。
二、渠讨村的基本概况
渠讨村位于扶绥县渠黎镇西南部,519县道从村边经过,交通比较方便。全村总人口703人,劳动力345人。耕地面积3100亩,绝大部分耕地为平地,土壤质量较好。渠讨村主要经济作物为甘蔗,其他作物包括龙眼、柑橘、花生、玉米、黄豆等。其中龙眼、柑橘的种植已形成小家户果园形式。2000年,渠讨村已实现了水、电、路三通,1/3的村户拥有摩托车,并盖起了小洋楼,到2006年,全村共有86%农户盖起了小洋楼,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成为扶绥县新农村建设的一颗新星。
为更快建设好新农村,该村严整村容村貌,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科学制订居民点村庄规划,加强引导管理,村级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的发展。从调查显示数据来看,有78%的农民居住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改善。但由于自然、政策、科技等因素的制约,渠讨村的发展水平与全国其他新农村还有很大的差距,对于一些方面的建设还停留在最初阶段,没有取得实际性突破,因此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三、建设工作成果
(一)村民收入快速增长
经济发展是评价新农村建设成效的一个重大标准。要想农村经济有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改变单一的农业模式,指导、鼓励农民进行多样经济形式,使收入稳中有升。基于这一思想,渠讨村鼓励村民进行多样经济形式,在确保主要经济收入稳定的情况下,从副业及其他方面获取更多收入,共同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1.加大科学种养力度,农民收入稳中有升。渠讨村根据本村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以甘蔗种植为主的农业经济。渠讨村绝大部分为平地,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利于甘蔗种植。为提高甘蔗的亩产量,渠讨村大力推广科学种植甘蔗的方法,加强对蔗农的培训力度。该村村委会定期请镇上的农业技术人员进村举办甘蔗种植培训班,提高蔗农的科学种养技术水平。光甘蔗种植这一项,人均年增收达659元,使得甘蔗收入稳中有升。
2.大力开展劳务输出,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渠讨村人多地少,尚有大量的剩余劳力,该村最忙的时间段是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其余都比较闲,但该村村民具有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为提高村民收入,渠讨村村委结合该村的实际情况,开展短期与长期劳务输出。通过村部与外村或外面工厂企业联系,以订单方式开展劳务输出。把短期的剩余劳力介绍到隔壁村镇做短工;把富余的劳动力介绍入厂,同时为提高进工厂农民的技能水平,村委会与厂家联系,定期在村里开展短期培训班,使每一名富余的劳动力掌握1~2种手工技术,再输送到工厂企业,提高了农民工的收入。
3.收入方式多样化,农民增收更加喜人。甘蔗种植和劳力输出是渠讨村村民的主要收入。近年来,渠讨村村委为拓展村民收入渠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农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发动村民发展林果、特色种植、养殖等,还包括发展个体经济,即开小商店,贩卖肉类、水果、蔬菜等。这些副业给村民带来了可喜的收入,增强了农民的钱袋子,拓宽了村民致富的路子。
(二)村容村貌变化新
渠讨村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河道净化、断墙残壁的拆除及农宅的规划,彻底改变了该村过去的“脏、乱、差”现象,聘请村卫生保洁员,以村民公约的形式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农村教育、公共娱乐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1.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喜人。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渠讨村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对水电路的检查修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成果喜人。
(1)水电供应稳定。2000年时,渠讨村实现了户户通水电,但因资金不到位,近年来,自来水、电设备老化,不能及时检修,给村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方便。2006年,实行“三个一点”政策,即政府出资一点、村委集资一点、村民捐资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对渠讨村的自来水、供电线路进行全面维修、检修,使村民用上了放心、干净的自来水、电压稳定,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2)大路宽阔便村民。以前渠讨村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道路是坑坑洼洼的泥路,每到下雨天就泥泞难行。2006年,在政府拨款不足的情况下,全村村民踊跃捐资筹款,每家每户义务出工出力,全力抢修通往外界的道路水泥硬化工程。终于在2006年砍蔗季到来前修成了一条宽阔、整洁的水泥路,极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3)闭路电视进农家。电视机在渠讨村虽然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因资金不足,每户只能收到两到三个电视频道。新农村建设后,村委会经多方筹措,给家家户户都安上了数字闭路电视,成为渠黎镇第一个开通数字电视的村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4)移动声声响村户。以往村民很羡慕城里人别在腰间的
“大哥大”——有手机的人。如今手机不仅仅是城里人的“专利”,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也走进渠讨村的家家户户,农民兄弟在田间地头就可跟商家发布最新绿色食品信息,传递接收农家信息。
2.公益设施建设情况。为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村委会通过成立公益事业建设基金会,依靠和广泛发动群众,筹集和募捐公益事业建设资金。利用公益事业建设资金,同时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渠讨村盖起了希望小学楼、幼儿园、村卫生室、村民活动室、灯光球场等,极大地改善了渠讨村的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