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48500400000020

第20章 眼界大千皆泪海,为谁惆怅为谁颦(1)

眼界大千皆泪海,为谁惆怅为谁颦

祖国在我心中

杜鹃啼血哭神州,海棠有泪伤秋瘦。

——李叔同《秋柳》

李叔同生存的那个年代,正是我们祖国的多事之秋。帝国主义列强在我国领土上横冲直撞、肆无忌惮,稍后又是军阀连年混战,内忧外患,把偌大一个中国折腾得民不聊生,处处哀鸿遍野,多少人流离失所,身陷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这样一幅悲惨的景象,身为一个热血男儿怎能袖手旁观而无动于衷?于是李叔同奋笔疾书,继而东渡扶桑寻求救国之路,内心深处的大悲全都化作了拳拳爱国之心,就是在出家之后,他的寮房墙上写着“念佛不忘救国”的字样。李叔同的一生没有一刻不想着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爱国之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传统美德。尽管生活经历、社会遭遇可能会给人造成种种创伤,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却一直是维系人们奋发图强的精神支柱。而对于那些对国家一片赤诚的人,历史也从不会把他们忘记。

爱国,从来就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首先从爱自己的邻居、宗族和家乡,爱生养自己的那一片土地开始。国家,也经常被叫做“社稷”,社稷最初的含义就是古人祭祀的土神和谷神。爱国,属于一种知恩图报的感恩情怀。

究竟怎样算爱国呢?就是做对国家有益的事。哪些事情对国家有益呢?这需要自己拿出判断来,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能够不失国家的尊严,是不是对国家的发展强大带来好处。

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总体上是不矛盾的,俗话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想一想还不远的日本入侵下的中国百姓日常生活就知道了。这种国难当头的时候,保家卫国,抗暴御辱,一直是令人激赏的英雄,除了张自忠等抗日名将外,古代最著名的例子还有岳飞、文天样、戚继光、郑成功,等等。他们置生死于不顾,正如林则徐所谓:“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福祸趋避之?”东汉名将马援,不顾老迈,提出了“马革裹尸”的报国信念。书法大师颠真卿的家族以爱国著称,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力劝叛将李希烈归顺唐朝,而终于杀身成仁。革命女侠秋瑾,则以“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诗句,抒发自己为国为民、不怕牺牲的豪情壮志。

国家,并不是一族一姓的国家,所以爱国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忠于某一个皇帝老子。当敌人俘虏了明英宗以要挟明朝的时候,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毅然领兵抗敌,保卫国土。这是一个非常光辉的爱国壮举。即使国家危亡,覆水难收,不能一时扭转乾坤的时候,我们也不该丧失信心。顾炎武提出:“有亡国,有亡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的意思是:一姓一族的王朝更替是“亡国”,仁义闭塞、道德沦丧而至于失去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亡天下”。这句话将文化视为国家的命脉,极大地扩展了爱国主义的内涵。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不断激励着仁人志士为国奋斗。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诗人屈原、杜甫,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都是这种精神的光辉榜样。爱国爱家,目的就是为了国家自立和自强,不仅仅是军事的,还包括文化的、外交的、经济的等等。在和平时期,我们应该做的,像李叔同那样,时时刻刻把祖国放在心中,激励自己从自我做起。李叔同“念佛不忘救国”,我们不用念佛,只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地在各行各业中努力进取即可。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应该善而待之昔日互残杀,而今共爱亲。何兮物与我,大地一家春。

——李叔同《冬日的同乐》

1928年农历十一月的一天,弘一大师在行船上看到一只老鸭被关在笼子里,据鸭主人说这老鸭肉可以治病,此鸭正是送给乡间病者宰杀食肉的。弘一大师听后,倍感老鸭之不幸。他于是恳请船主替老鸭乞命,并表示愿意用三金赎老鸭。在他的救助之下,老鸭终于免其恶运,随大师一同下船。事后,弘一大师特意让丰子恺将老鸭的造型绘出,一并收入《护生画集》。弘一大师为此画的题词是:“罪恶第一为杀,天地大德曰生。老鸭札札,延颈哀鸣;我为赎归,畜于灵囿。功德回施群生,愿悉无病长寿。”

弘一大师对待护生的态度可谓郑重之极。夏丏尊先生在十年后有这样的回忆:“犹忆十年前和尚偶过上海,向坊间购请仿宋活字印经典。病其字体参差,行列不匀,因发愿特写字模一通,制成大小活字,以印佛经。还山依字典部首逐一书写,聚精会神,日作数十字,偏正肥瘦大小稍不当意,即易之。期月后书至刀部,忽中止。问其故,则曰:刀部之字,多有杀伤意,不忍下笔耳。其悲悯恻隐,有如此者。”

方才说起《护生画集》,有必要多言几句。

1927年秋,弘一大师和他的学生丰子恺酝酿了一个弘扬佛法、鼓吹仁爱、劝人从善戒杀的大计划——编绘《护生画集》。大半个世纪以来,《护生画集》在佛教界内外广泛流传,影响十分深远,为宣传佛教、弘扬佛学、培养爱心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虽然禁止杀生只是佛教的清规戒律,但是反映到现实生活中,这个问题同时也关系到人性天性、良心悲悯、人本和功利、生态平衡等等问题,我等凡夫俗子不可不察。

要把这些问题说清楚,先来看一个故事。

事情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正是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食物极其短缺,周围能入口的东西都已成了腹中物,可还是不断有人饿死。于是,有人提议上山找吃的。

1960年,饥肠咕噜的人们围了两个山头,要把这个范围的猴子赶尽杀绝,不为别的,就为了肚子,零星的野猪、麂子已经解决不了问题,饥肠辘辘的山民把目光转向了群体的猴子。两座山的树木几乎全被伐光,最终一千多人将三群猴子围困在一个不大的山包上。猴子的四周没有了树木,被黑压压的人群层层包围,插翅难逃。双方在对峙,那是一场心理的较量。猴群不动声色地在有限的林子里躲藏着,人在四周安营扎寨,时时地敲击响器,大声呐喊,不给猴群以歇息机会。三日以后,猴群已经精疲力竭,准备冒死突围,人也做好了准备,开始收网进攻。于是,小小的林子里展开了激战,猴的老弱妇孺开始向中间靠拢,以求存活;人的老弱妇孺在外围呐喊,造出声势,青壮进行厮杀,彼此都拼出全部力气浴血奋战,说到底都是为了活命。战斗整整进行了一个白天,黄昏的时候,林子里渐渐平息下来,无数的死猴被收集在一起,各生产队按人头进行分配。

那天,有两个老猎人没有参加分配,他们俩为了追击一只母猴来到被砍伐后的秃山坡上。母猴怀里紧紧抱着自己的崽,背上背着抢出来的另外猴的崽,匆忙地沿着荒脊的山岭逃窜。两个老猎人拿着猎枪穷追不舍,他们是有经验的猎人,知道抱着两个崽的母猴跑不了多远。于是他们分头包抄,和母猴绕圈子,消耗它的体力。母猴慌不择路,最终爬上了空地上一棵孤零零的小树。这棵树太小了,几乎禁不住猴子的重量,绝对是砍伐者的疏忽,他根本没把它看成一棵树。上了树的母猴再无路可逃,它绝望地望着追赶到跟前的猎人,更坚定地搂住了它的崽。

绝佳的角度,绝佳的时机,两个猎人同时举起了枪。正要扣扳机,他们看到母猴突然做了一个手势,两人一愣,分散了注意力,就在犹疑间,只见母猴将背上的、怀中的小崽儿,一同搂在胸前,喂它们吃奶。两个小东西大约是不饿,吃了几口便不吃了。这时,母猴将它们搁在更高的树杈上,自己上上下下摘了许多树叶,将奶水一滴滴挤在叶子上,搁在小猴能够够到的地方。做完了这些事,母猴缓缓地转过身,面对着猎人,用前爪捂住了眼睛——

母猴的意思很明确:现在可以开枪了……

母猴的背后映衬着落日的余晖,一片凄艳的晚霞和群山的剪影,两只小猴天真无邪地在树梢上嬉戏,全不知危险近在眼前。

猎人的枪放下了,永远地放下了……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猎人在瞬间改变了初衷?是至高无上的生命的权利,是尚未泯灭的良心的发现。众生平等,生命的权利属于世间所有的生物。

人权往前推演一步,就是动物权,就是承认众生平等,承认动物也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于是,人本主义被质疑,人权受到挑战。凭什么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意志和利益来规定这个世界的秩序?凭什么以人的无节制的欲望,来剥夺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尊重动物们对生存和福祉的追求,对痛苦和死亡的恐惧,素食主义就作为一种伦理原则被提出,动物保护组织就应运而生,对动物的虐杀就更被视作野蛮和卑劣了。

在世俗社会中,关于杀生的伦理原则,应该是把需求量降到最低,把猎杀量降到最低。不是绝对禁止杀生,而是尽可能减少杀生。尽可能减少杀生,不仅是为了“可持续发展”,使我们明天还有生可杀,而且是基于“众生平等”的伦理,认识到杀生就是作恶。为了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我们不得不杀生。那是我们不得不作的必要的恶。或者说,必要的作恶不算作恶。或者说,理性的作恶恶中有善。

是的,理性的作恶,恶中有善!因为并不是每一粒生命的种子都有发育的权利,并不是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有继续生长和繁衍的权利。如果每一粒鱼卵都不受伤害地发育成鱼,不出几代,整个地球水域就会变得拥挤不堪,最终成为一切水生生物的坟场。如果每一枚鸡蛋都不受伤害地孵化成鸡,如此蛋生鸡、鸡生蛋,不出十年,地球上的所有空间就只剩下了鸡,进而成为鸡的墓地……所以,杀生是恶行,也未尝不是善举。

对于人类,对于世俗社会,其原则底限当为:可以杀生,但不要超出你自己的生存需求,不要危及被食用者的物种生存,不要赶尽杀绝,不要暴殄天物,不要无端地残害生命,也不要为满足自己那点好奇心或小情趣,就去囚禁生命,包括动物园囚禁众多珍禽异兽和市井人家囚禁一只相思鸟。

是的,也许我们做不到李叔同所提倡的绝对不杀生,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世界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发展到今天,是一个自然选择的结果,每一个物种的存在和自然灭亡都有其自身的理由,所以对其他物种的索取应适可而止,对于那些以恣意妄为、残暴贪婪以杀生为乐,以杀生为谋利手段的人,请以下面一首诗自勉、自重:“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慈悲济世离不开一颗善良的爱心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李叔同《格言别录》

李叔同自幼生活在一个积善之家,其父便是天津卫有名的李善人,家里连年开粥场、施善财。李家虽是富豪之家,但在穷人中间的口碑却甚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这样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李叔同自然有一颗善心。

长大后的李叔同继承了其父遗风,处处以与人为善为人生信条,救人于苦难之中的故事数不胜数,特别是出家以后,更是普渡众生当成了毕生所愿。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形容李叔同的话,根本不需什么多么华丽的词澡,只需一个词:善良。

善良是一种美德,是从灵魂深处散发出来的照亮人间寒夜的人性光茫。从善良的人身上,我们能感觉到温暖,更能体会到生命美丽和灿烂。

善良是犹如泥土使万物生长。它丰富了人类的灵魂精神世界,提升了人性的高度。

尽管善良常常意味着付出,但与人为善的精神还是被我们的祖先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大家都说:好人才有好报。

北宋初年,大将曹彬率军攻打南唐不妄杀一人,体现了仁者爱人的儒帅风范,被传为美谈。在宋代佛教和道教都很有地位,教徒们往往用曹彬的故事来告诉人们:多做好事,好人才有好报,这不是空话套话,而是有实例为证。

当时曹彬围攻南京半年多,连秦淮河、白露洲、西门水寨都占领了。到最后,只要一仗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攻进金陵——南京城了。在这紧要关头,统帅曹彬突然生病了。生的什么病呢?大家都着急,副将潘美,先锋曹翰等都去探问,大家纷纷主张找募某医生。曹彬说:“不必了,我患的是心病,医生治不好的;只有你们各位能治好我这心病。”

大家都很着急,究竟做些什么能治好统帅的心病呢?曹彬说:“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打进南京的时候,任何人不得滥杀无辜,也不许奸淫掳掠。大家能不能做到?”一班将领们回答:“只管统帅吩咐!”曹彬说:“嘴上这么说说可不行,大家必须要发誓遵从命令才行。”于是将士们就发誓决不在南京城内随意杀掠。

随后,曹彬下了攻击令!

曹彬为什么一定要大家发誓后才开始攻城呢?因为他知道潘美和曹翰好杀,都不好控制。在授命打江南的时候,赵匡胤曾要求曹彬尽可能少杀人,对南唐皇帝李煜一家,务必要保全。曹彬当下既不抗拒命令,也没有明确的答复,只是问:“副将是谁?”赵匡胤马上懂了他的意思,立刻召见了潘美、曹翰等人,当着大伙的面,把自己随身用的一把宝剑交给曹彬,告诉他说:“你拿着这把剑,就等于我本人在场一样,凡是手下不听命令的,只管军法处置。先斩后奏,一切由你全权做主。”他一边对曹彬说,一边把眼角撇向潘美、曹翰。吓得这些人汗流浃背,赶紧说:“末将听命!”

曹彬、潘美等破城以后,李煜无可奈何,穿着白纱衫帽,亲自向曹彬投递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