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48500400000004

第4章 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3)

当我从别寓回到了本宅的时候,觉得很安全。主人回来了,芭蕉鞠躬,樱桃点头,葡萄棚上特地飘下几张叶子来表示欢迎。两个小儿女跑来牵我的衣,老仆忙着打扫房间。老妻忙着烧素菜,故乡的臭豆腐干,故乡的冬菜,故乡的红米饭。窗外有故乡的天空,门外有来来往往的行人,这些行人差不多个个是认识的。还有各种商贩的叫卖声,这些叫卖声在我统统是稔熟的。我仿佛从飘摇的舟中登上了陆,如今脚踏实地了。这里是我的最自由,最永久的本宅,我的归宿之处,我的家。我从寓中回到家中,觉得非常安心。

不管你是才华横溢,还是腰缠万贯,就像船只总要靠岸一样,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为自己遮风挡雨的港湾——家。在你快乐时,与你共享;在你痛苦时,为你分担。家,是每一个灵魂休息的居所,让心不再流浪。

有一位在国家政府机关工作的高女士给我们诉说了发生在自己“家”中的点点滴滴。

很多时候,打开家门,家中空无一人。她便小心地将门关好,便开始做饭,一阵“锅碗瓢盆交响曲”之后,丈夫依然没有回家。于是,懒懒地斜靠在床上,随手取一份报纸或杂志,胡乱地看起来,心中却企盼着门口传来开门的声音。

丈夫开门的声音是沉稳的,他那串钥匙在门外只响一下,然后便稳稳地钻进锁孔,开门时的那一声“啪哒”响亮而又充满力度。丈夫回家后,总是循着声音找她。要是家里悄无声息,他必定先到房间里来。看到躺在床上的她后,向她扮一个鬼脸,或假装恭恭敬敬地喊一声“徐老师”。然后,便开始忙着端菜、盛饭……

日复一日,她呆在家里,等待着开门的声音。要是有一天,开门的声音没有按时响起,她一定会六神无主,心中万分焦急,直到门口终于传来钥匙插入锁孔的声音……

有一次,单位组织全体人员体检。医生告诉徐女士,她的身体可能有点小问题,并建议她去医院复查一下。

那天,她早早地离开了单位,独自一人回到空空如也的家,躺在床上流眼泪。但流着流着感到挺没趣,便停止了哭泣,投入地看起书来。忽然,她听到开门的声音,是那种很果断的响声,她知道,是丈夫回来了。本已止住了的泪突然间奔涌出来,丈夫走进房间,见她泪流满面的样子,一脸惊慌,连声追问:“怎么了?”

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后,丈夫长吁了一口气,用手点点她的鼻尖说:“你呀,自己吓唬自己,有什么大不了的,明天我陪你去医院。”

其实,要不是那开门的声音,她才不会那么“伤心”呢!

不知道你有没有同样的体会,“开门”本来是很平常的一件小事,却也能让人激动万分。在家庭的港湾里,爱人就像是海里漂泊的船,当小船靠港时,心中又怎能不涌起无限的感动与依恋?

其实,岂止“开门”的声音会让你兴奋和激动,生活中的很多小事,都会让你感受到爱人之间相互牵挂的幸福。

比如,每天按时回家吃饭,哪怕只是简单的家常便饭,也能让你感受到家庭气氛的温馨和舒适。如果你的爱人有特殊事务不能回家,当他给你打来电话,告诉你他大概会在何时回来,让你吃饭别凑合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让你感觉到爱人对你的惦记呢?

还有,爱人和你平常聊天也是你们快乐的源泉。

不论什么话题,小到一天的见闻,不知从哪儿听来的趣闻逸事,大到军国大事,都会缓解你的疲劳,带给你轻松和欢乐。话是开心的钥匙,虽然每天空气中都充溢着电波,只要打开电视机、收音机、电脑,我们就可以接受汹涌的资讯、听到无数的声音、知道无数的新奇事,但最能打动你的,还是爱人的只言片语。

平时的家务劳动也是两人世界极好的滋补剂。如果两个人首先从心理上默认洗衣买菜做饭等事不仅仅是生活必需,而且是在表达着自己对爱人、对家庭的一种责任和感情,那么家务事也会变得不那么繁重了。尤其是,当周末的时候,两个人一起拎着菜篮子,边走边谈,有说有笑地一道去买菜,回来一起动手,共尝生活的甜蜜,那是一种多么幸福的感觉!节假日时候,你们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活动,比如就近逛逛公园、散散步,买点东西。或者是在家里一起听听音乐、看看经典影片,然后交流一下感受。相信这一切都会令两人世界充满甜蜜。“平平淡淡才是真”,爱人所带给你的生活常常是安宁而幸福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信无论是谁,看见两个饱经岁月沧桑的老人还能够相互搀扶着走在马路上,或者依偎在公园里洒满阳光的长椅上,都会忍不住回头张望。感受人间最真挚的感情,有爱人牵手的一生是幸福而充实的人生,有爱人陪伴的日子,也会让人体味到无限的美好。

家是风雨中的那把遮风当雨的伞,家是黑暗中照亮前路的那盏温暖的明灯,家是幸福的源泉。

男人也好,女人也罢,家,永远是你人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爱家、恋家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回家的脚步是人间最让人感动的风景。

于诗情画意中领悟生活真谛

屋老,一树梅花小。住个诗人添个新诗料。爱清闲,爱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

——李叔同《玉连环影》

说起李叔同作诗,不能不提发生在1914年的一段佳话,那是“南社”在杭州楼外楼饭馆举行的一次雅集上。

李叔同去的时候陈巢南,柳亚子,夏丏尊、马一浮、马叙伦、苏曼殊、胡寄尘、陈无我、胡朴安、朱少屏等人已经坐满了上下两个大厅。

“啊……叔同来了。”陈巢南一眼发现了李叔同。接着“啪”地一声,鼓起掌来。

“哎呀,叔同,”柳亚子喊着说,“你来得正好,刚才,十分钟命题诗,罚酒三人。大家给你留了一题,看你是吃敬酒,还是吃罚酒!”

叔同对这种场面,也习惯了,笑着把手一扬:“请出题!”

“七言绝句,每句有‘春’,外一首可不带春。”柳亚子说罢,端了一杯满酒,走到叔同眼前,大声喊道:“十分钟!”

顿时,几百个人静下来了,有人窃笑,有人盯着叔同的表情,更有人担心他“吃罚酒”。

其实,叔同听了命题之后,再也没顾其他,以他那丰富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记忆力,顿时一首七言绝句构思在胸,他诵道:

春风吹面薄于纱,

春人妆束淡于画。

游春人在画中行,

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

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

花外疏钟送夕阳。

一阵掌声。

柳亚子是个干脆的人,听了叔同朗诵,一看表,喊道:“从命题到诵诗,五分钟。”话音刚落,“咕咚”一口,把满杯的绍兴花雕喝了个精光。

由此,李叔同的诗学功底可见一斑。

李叔同是个诗人,这不仅仅是一个名份,更是一种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文气质。

关于诗歌,孔丘先生有一句经典的概括:《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诚然,诗的本质就是真、善、美,而对爱情与友谊的赞美,对理想与事业的追求,对祖国与家乡的思念,对良辰与美景的歌颂,对道德与责任的伸张,对理想与智慧的发明,正是诗永恒的主题。

诗不但是优美的韵律,铿锵的节奏,凝练的语言,精美的词汇——诚然,这些都是诗不可或缺的形式,没有这些就没有诗,但仅有这些也不是诗;诗还要有思想,有情感;有高华的意境和兴致,有兴发的感动和联想,这才是它的本质。真、善、美是诗的本质,这是从价值判断的角度而言;思想和情感也是诗的本质,这是从生命体认的角度而言;二者并不相悖。而思想的表达最终要转换为情感的抒发,这才是诗的思想而不是常人的言语和一般文章的思想,这才可以突破生理时空的局限,而在心理时空和心灵天地任意徜徉,这才能表达出最奔放,同时又是最智慧的诗句。所以阿Q只能说“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李白则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庸俗歌手只能唱:“我爱你爱得要死”,李商隐则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诗。所以今哲说:比陆地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心灵,而诗正是心灵的王国。所以古贤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毛诗序》)“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俏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文心雕龙·明诗》)因此情感更是诗潜在的灵魂和真正的生命,是诗的灵魂之源和生命之核。

读史可以让人知古今,读诗不但可以让人知古今,而且可以让人明事理,可以让人陶冶情操,涤荡心胸。

王国维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诗与世事是分不开的,生活是诗的来源,读诗便可以让人明白世事。而写诗的人对生活的理解就是一种境界,正如李叔同那曲折多舛的一生,从富家公子到文坛新秀、从敬业夫子到一代高僧,也只有阅历如此深厚的人才能和诗歌相得益彰。李叔同不仅在用笔写诗,更是用自己一生的沧桑写诗。有了诗歌陪伴的李叔同更显其卓尔不凡。

所以说,诗不仅是文字叠加起来的文学作品,更是心灵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当你烦恼时,当你无聊时,不妨读首小诗,到诗中去体味人生的意境,借鉴前人处世哲学。

多情之极是无情

隔断红尘三万里,先生自号水仙王。

——李叔同《初梦》

李叔同出家以后,曾托友人将其在东京留学期间结识的日籍妻子送回日本。其日妻不能接受,并找到李叔同在上海的老朋友杨白民。她向杨白民表示:日本的和尚是允许有妻室的,为什么李叔同要不顾往日的情份送她回日本呢?杨白民只好以中国佛教界的情况向她解释。最后她提出,要到杭州去见一见李叔同,并请求杨白民立即带她到杭州去。

杨白民无奈,只好带着她来到杭州,安顿下来后,他只身先到虎跑寺去通报。李叔同见日妻已经来了,也就不好回避,于是同意会面。会面的地点在杭州西湖边上的某家旅馆里。杨白民自管去散步,留下了这一对平日相爱的夫妻。交谈过程中,李叔同送给日妻一块手表,以此作为离别的纪念,并安慰说:

“你有技术,回日本去不会失业。”

会面结束后,李叔同就雇了一叶轻舟,离岸而去,连头也没有再回顾一下。日妻见丈夫决心坚定,知道再无挽回的可能,便望着渐渐远去的小船失声痛哭。此后她就回日本去了,从此劳燕分飞,再无任何消息。

丰子恺曾评价他的老师说:他的做人,一定要做得彻底,这是性格和做人的基本原则使然,从这一点来说,李叔同置往日的夫妻深情于不顾,决然而去,似乎也是“情有可原”的。既然尘缘已了,何苦还要苦苦留恋?

生死相许也好,恩断义绝也罢,此中机缘,怎是一个情字可以了得?多情与无情最是一言难尽。

庄子曾说过: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有人之形,无人之情”。

即应做无情人,用以应对无情人生。

无情故无伤。

无情故无悔。

无情故无一切失落,每天都是新天,每事都是新事,每人都是新人,绝不舔伤自怜,有的只是奋进于人群之中,不时自傲!

无情就不会无聊与无奈,可以避免这人生两大杀手的追杀。

无聊是一种病,蚕食我们的生命。我们不要无聊,要活得时时有意义。

无奈是一种伤,杀人于无形。我们不要无奈,要积极地想办法,应对一切困难。

那么计将安出?

那就是无情。无情者无畏,可以完美一生。庄子曰:“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意思是我们只需要具备人的形状就可以了,无需有人的七情六欲。

庄子这话并不是要人禁欲,而是指出人要无情,才能活出人的境界。

什么是“无情”?无情不是没有情,而是无俗情。世俗的七情说来是没有意义的。

无俗情,才能有真情,才能做真人。

无情有十重境界,详述如下:

一分无情,可以省事。

二分无情,可以省心。

三分无情,可以清静。

四分无情,可以减少恩怨情仇。

五分无情,可以真正地去爱人。

六分无情,情人互赏之。

七分无情,是多情。

八分无情,是绝情。

九分无情,是痴情。

十分无情,有真情。

道家的最高境界就是修炼成“真人”,其唯一的途径就是“无情”,绝世恩,弃人怨。庄子就是这样的无情人,他在妻子死时鼓盆而歌,在楚王聘他为相时大笑使者,无心世事,确是个无情人,被后世之人称为“南华真人”。

但庄子无情的背后是多情,他以唱歌的形式怀念妻子的好,以拒绝楚王的方式为天下人着想,绝不助纣为虐。

庄子的自由之身来之不易,我们当知他所提倡的“逍遥游”不是不顾一切、只管自己逍遥快活,而是在对他人无伤害的前提下进行的一场心灵自由之旅。他的指向是无限的,他的飞翔却是有限的,因此能带动无限。逍遥游的最后也是降落地面而踏实地生活。

庄子在追求一种至人之境,李叔同在寻求超脱之后的大自在,两者应有异曲同工之妙吧!一道一佛,都是超然与俗世的玄妙之境,对于你我之常人似乎总有遥不可及之感。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社会文化如何多元,度量始终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指标。“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豁达的胸襟不仅能让你笑口常开,更能从容地应对那些世人“难容之事”。李叔同的人格魅力是举世公认的,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能以无比宽广的胸怀容纳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豁达大度的李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