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48500400000006

第6章 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2)

孔融的父亲听到这句话,直夸他说:“这么小就懂得礼让,真是爸爸的好孩子,好孩子!”

孔融后来成为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这应该与他从小懂得谦让的品格有直接的关系吧?

列子在《列子·天瑞》篇中写道:“若是聪明的人计算利害,估量虚实,揣度人情,所得一半,所失也一半。若是不聪明的人,不计算利害,不估量虚实,不揣度人情,所得一半,所失也有一半。计算与不计算,估量与不估量,揣度与不揣度,有什么不同?只有无所不估量,则完全成功而没有失败。”让人不是怯懦,“让”,中有道,“让”中有术。

《菜根谭》中说到:“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这句话旨在说明谦让的美德。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只要心中经常有这种想法,那么人生就会快乐安详。所谓谦让的美德绝非一味地让步,不要忘记精确的计算:即使终身的让步,也不过百步而已。

凡事让步表面上看来是吃亏,但事实上由此获得的必然比失去的多。这是一种圆熟的,以退为进的做法。为什么要退让呢?书中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去不远,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远,务知三分之功”。“人情翻覆似波澜”。今日的朋友,也许将成为明日的仇敌;而今天的对手,也可能成为明天的朋友。世事一如崎岖道路,困难重重,因此走不过的地方不妨退一步,让对方先过,就是宽阔的道路也要给别人三分便利。

在社会上,无论说话也好,做事也好,不肯给别人一点余地,不愿给别人一点空间,往往只为了“争一口气”,本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琐事,非要大费周章的。坚持己见、互不让步,结果小事变大事,甚至搞得两败俱伤,又是何苦?

人在世间若是不能忍受一点闲气,不肯给人方便,让人一步,往往使自己到处碰壁,到处遭逢阻碍;不肯给人方便,结果自己到处不方便。

如果大家都能像李叔同那样,在自己面临危难之际,还能想到他人的需要,把自己急需的福利让于他人,那我们的社会不就早变成了“美好的人间”?或许让大家都做到这一点会很难,但最起码,我们平常在语言上能不能让人一句?能不能给事情留些许回旋的余地?

谦让,多发生于竞争情境,谦让能使矛盾化解,争斗平息,对手变手足,仇人变兄弟。谦让是避免斗争的极好方法,无论对个体还是对整个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如果得理不让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对你自己将造成伤害。好比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生,会咬坏你家中的器物。放它一条生路,它“逃命”要紧,便不会对你的利益造成损害。

对方“无理”,自知理亏,你在“理”字已明之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就算不会如此,也不太可能再度与你为敌。这就是人性。

得理不让人,伤了对方,有时也连带伤了他的家人,甚至毁了对方,这有失厚道。得理让人,也是一种积蓄。

人海茫茫,却常“后会有期”。你今天得理不让人,哪知他日你们二人不会狭路相逢?若届时他势旺你势弱,你就有可能吃亏!“得理让人”,这也是为自己以后做人留条后路啊!

以宽宏坦荡之心

应对他人之险恶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李叔同《格言别录》

1925年,李叔同应然庆法师之邀,前往上虞法界寺挂褡,住在一套供比丘净修的禅房,一明一暗。外间供养佛祖,里屋为比丘寮房,是一处极为安静的地方。但是李叔同在这里却是体格日衰,尤其是鼠类搅扰,令人昼夜不宁。

一天夜里,李叔同洗笔掩卷,吹灭了油灯,刚想睡觉,这批山鼠就像进入无人之境,在寮房里上窜下跳,你咬我追,吱吱乱叫。已是深夜十二点了,大师披上海青,拖着草鞋,点燃小油灯,上上下下照了一遍,“啊!”了一声,不禁大惊失色,山鼠不仅把在俗弟子刘质平为他刚做的新僧衣咬了几个洞,竟连佛像的手足,也啃得像大菠萝一般,坑坑凹凹;这还不算,竟敢在如来佛的手心里拉了许多的黑色粪便。

“罪孽!罪孽!”李叔同喃喃自语着,心中很觉得难过。小小鼠类竟然凌辱佛祖!既不能“杀生”,又要避其烦扰,奈何?他举灯伫立着,一动也不动。

“啊……有了。”李叔同眼睛一亮,心想:“记得昔贤有‘畏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之说,何不以饲猫之饭饲鼠,可免鼠患矣……”于是,吹灭了灯,回到寮房睡下,任其山鼠翻天。

翌日,小沙弥送来了早斋。自己在未吃之前,先把饭菜的大半撒于佛下;午斋照样。如是早中两餐,每日如此。果然,山鼠渐渐被驯服了;每日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开饭”,再也不去乱咬衣服了,再也不爬到佛爷头上拉屎了。

从此,彼此相安无事!

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他人对我不善,我以暴制暴,以恶制恶,反过来他人也如此不开面,那我们的生命岂不要在无穷无尽的仇杀中度过?

佛法讲究的是以德报怨,你以怨对我,我以德对你。所以在这里李叔同用自己和老鼠之间的一段“斗争”告诉你这样一个道理: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关于此,有一个很经典的佛家故事:

过去,有一位国王带领许多妃嫔、宫女到郊外游戏打猎。途中,国王追逐野兔走远了,妃嫔们于是在树林中等候。

妃嫔们看到一位修道者正在林中沉思,于是向他请教。国王回来之后,责备她们与陌生人说话。

“我不过是指导她们学习忍辱的精神而已。”修道人安详地回答。

“哈哈!你自命为忍辱的人吗?我倒要试试你的忍辱修养。”说着,他挥剑将修道者的手臂斩断。

“现在,你该愤恨了吧!”国王得意地说。

修道者虽然痛苦,仍然和缓地看着他,回答:“我不愤恨。怀恨只有冤冤相报。将来我成道后,一定要来度化你,以了结这段业缘。”

慈悲心在他的神态中表露无遗。国王感动极了,跪在地上,深深后悔。

修道者以德报怨的精神,充分显示他崇高的修养。

这位忍辱仙人,正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

佛陀说“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也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可是又有多少人理解蕴含其中的博大的智慧?冤冤相报是多少痛苦的根源,佛陀让我们放下怨恨,就是给我们指了一条通向幸福的光明大道。这不是一句空话,有实例为证。

在一个偏僻山间,住着一个被病痛折磨的老人,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就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他对长子说:

“弟弟还幼小,要好好爱护他,尽兄长的责任。”

没几天,老人家离开了苦恼的世间。

三年后,哥哥结婚了,娶了同村的女孩子,妻子看丈夫厚待弟弟很不顺眼,所以经常对丈夫说:

“我看还是让弟弟自己去谋生吧!”

爸爸临终的遗言,哥哥不敢忘记。所以每当妻子对他说这一类的话,他就转过头,掩住耳朵。

但日子一久,在妻子的影响下,哥哥也嫌恶起弟弟来了。

一天,哥哥照妻子的指示,把弟弟带到离城很远的尸陀林。

按照当地的习俗,人死了将死尸抛弃在这儿,由鸟兽去啄食。林内非常幽暗,白骨遍地。深远处,有一棵古老的柏树,高及云霄,遮住了整个山谷。哥哥取出绳子,将弟弟绑在粗大的枝干上,说道:“不是我残忍,说实在的,你带给我许多麻烦。”说完掉头奔跑回去,不顾弟弟悲惨的哀求声。

天暗下来,一片漆黑。虎、狼、狮、豹陆续出现,无数只凶恶的兽眼,发出贪狠的蓝光,逼近柏树。树上的弟弟极力挣扎:“救命呀!救救我吧!”他发狂似地叫着。

恰好途经此地的佛陀听到了呼救声。

“可怜的孩子,下来吧!”佛陀对着树上的孩子说。那孩子下来后抬头仔细一看,一位高大庄严的人在他面前,慈和地微笑着。

“您是?”过度的惊奇使他不知怎样才好。

“我是佛陀。”

“噢!佛陀!我愿像你,做佛陀,自救救人!”弟弟五体投地向佛陀叩拜。

于是佛陀带他回王舍城。从此,弟弟在佛陀的僧团修学,听闻佛法,不久便证得果位。

弟弟证道以后很想念哥哥,他对佛陀说道:“佛陀!哥哥虽曾危害我,但我因此得到佛陀的引渡,所以我想去度化他。”

“很好!我很嘉赏你这种心意。”

于是弟弟返回哥哥的家里,嫂嫂看到他赶紧躲到房间里去。她想弟弟一定是来报仇的。

“哥哥!嫂嫂!你们不必躲避,我一点也不记恨,反而要感谢你们。我因你们遇到恩师佛陀;我是特地来致谢的,希望你们也能够学佛早日离苦。世间上的财物、生命都是无常的,终有一天将离开我们;但是在佛法里,可以获得无价的财宝和快乐。”

这番话,使夫妻俩如梦初醒,他们鼓起勇气对过去忏悔。于是,兄、弟、嫂嫂三个人并肩走向佛陀住的竹林精舍。

从以上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佛教的以德报怨是要有忍辱功夫的。而佛家推崇的忍辱是一种强毅的忍力,不但可以成就世间的大事业,就是出世间的一切善法,也无不靠它完成。所以释迦牟尼佛陀曾经教诫弟子们说:“世间最有力者,为能行忍辱之人。”因此,忍辱绝不是屈服于恶势力之下的一般懦夫行为,更不是含恨于心而不敢怒形于色的无力反抗,佛教的忍辱,是通过了缘起的真理,而以慈悲心为基础的,是不怀怨恨,不存报复,进而感化和度化对方,就是以德报怨。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贵在和谐,如果谴责别人的小过失,念念不忘别人的旧恶,将使我们的心受到挟制,心眼狭小,更造成自己与别人相处时的潜藏危机,为自己树立更多的敌人。相反,一个讲忠恕待人之人,心胸开阔、宽恕仁爱,他自身的修养不但臻于完美,与他人之间也是一团和气。

“爱产生爱,恨产生恨”,懂得用宽容的心去看待仇恨自己的人,甚至能帮助对方摆脱危险,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不计前嫌是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是一种处理彼此积怨的好方法。不论在同事之间,还是在家人亲友之间,采取捐弃前嫌的言行,不仅有利于化解已有的矛盾,恢复和发展人际关系,而且有助于塑造自身良好形象,赢得舆论好评,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