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理财有道投资有招
48500600000009

第9章 适时的观念,让你敲精算盘(3)

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国的富人受教育程度集中在中学、大专、本科上,平均值在大专水平,本科学历的富人中以年轻人居多。在早期创业时,外部环境变化大、机会较多,在这种经营环境中,低文化层次的人更容易适应,因为他们没有精神负担、思维敏捷且更具冒险性,所以这些人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更容易获取财富。

对于过早进入社会打拼的青年人来说,由于社会阅历丰富,人情世故老练,因此他们的管理水平其实已大大超过刚开始创业的本科生们,比高学历的年轻老板实际水平也未遑多让。富人的言行方式是他们有别于常人、获得财富、最终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你若想跻身富人行列,就要对他们的思考方式、行为方式、性格塑造等多方面进行详细了解,与自己比较后,取长补短,为自己创业打下良好基础。富人绝大多数看起来确实没有过人之处。相反,他们在对自己的看法方面,往往有某些自卑感。这些白手起家的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怎么会那么普通呢?在他们刚刚开始他们的人生之路时,老师、父母等等诸如此类的权威人物告诉过他们:“你不是天才。”甚至是:“你不是人才。”

在著名富豪罗伯特·斯腾伯格所著的《成功智力》一书的前言中,他这样写道:

我在耶鲁大学谋得了一个终身教授的职位。我得过许多奖,发表过600多篇论文,出版过许多著作,并获得100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我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院士,并被列入《美国名人传》……也许我在生活中最大的运气就是失败。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在智商测试中表现得一塌糊涂。那为什么说这是运气呢?因为我在小学时就知道,如果我会成功,那将不是由于我的智商……正如无数智力测试的低分并不能妨碍成功,高学历、高智高也不能保证就会成功。

斯腾伯格与大多数富人一样,他们在刚刚开始人生之路时,或在学生时代,都可能由于天分上的缺陷遭人冷眼,受人冷遇。但他们都以超人的努力以及最终获得的超人业绩对所谓的智力天才做出了回应。斯腾伯格还因此提出衡量各种智能的标准。他把他的书献给他四年级的老师。这位老师不很在意智商测试的分数,他一直鼓励着小斯腾伯格,而斯腾伯格也一直不负所望。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并获文学学士学位,然后又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比尔·盖茨的惟一对手——“甲骨文”公司CEO拉里·埃里森在耶鲁大学2000届毕业典礼上有过一段十分偏激的演讲,让人大开眼界:

“我,埃里森,这个行星上第二富有的人,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因为比尔·盖茨,这个行星上最富有的人——就目前而言——他也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因为艾伦·保罗,这个行星上第三富有的人,也退了学,而你没有。再来一点证据吧,因为戴尔,这个行星上第九富有的人——他的排位还在不断上升,也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

埃里森大肆散布他的“退学”论——“因为你没辍学,所以你永远不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当然他针对的并不是教育本身,而是教育体制,尽管他演讲的结果是被耶鲁大学的保安强行带离了演讲台,可是他的演讲中还是有一句话触及到了实质:

“你们已经吸收了太多东西,以为自己懂得太多。你们再也不是19岁了。你们有了‘内置’的帽子,哦,我指的可不是你们脑袋上的学位帽。”

知识本身确实是一笔庞大无比的财富,之所以有很多人不能将其转化为真正的财富,只是因为掌握知识的人没有很好地运用它。

犹如布兰德所说:“有许多人孜孜以求地为了获取知识,最终成为了一个受过教育的傻瓜。”

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他们思考起问题来教条刻板,不知如何把他们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更可怕的是,他们的知识常常会用于对成功者的评头品足。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是他们生活中惟一的兴趣,但却从来没有找到一种方式运用知识,把知识变为获取成功的手段让自己和家庭从中受益。

如此之多的富人都没有在一般的教育体系(即正常的教育渠道)中受到所谓正式的教育,但他们却同样掌握了符合自己天赋的一门甚至多门专业知识——自己将要有所成就的那个领域的特殊知识。

事实上,所有的富人都懂得这样一条道理:财富并不与学历成正比,学历只能作为参考时存在才有意义。这种观念无疑是他们所拥有的最大“财富”。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让你做个文盲,然后趁早在社会上闯荡,而是告诉那些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们,财富不等同于学历,财富的大门是向所有人敞开的。

9.财富是生活幸福的基础和保障

钱买不来睡眠,但至少可以给你带来一张舒适的大床;钱买不来健康,但至少可以在你病痛时,不会因为交不起费用而被医院拒之门外。财富是一切生活幸福的基础和保障。

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一个迟暮之年的百万富翁,在冬日的暖阳中散步,这时他碰到一个流浪汉在墙根处晒太阳,他问流浪汉:“你为什么不去工作?”

流浪汉答:“为什么要工作?”

“你可以挣钱呀。”

“挣钱做什么?”

“挣钱可以住大房子,可以享受美味佳肴,可以和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

“然后呢?”

“当你老了,可以衣食无忧,像我一样,每天散散步,晒晒太阳。”

“难道我现在没有在晒太阳吗?”

不可否认,幸福很多时候与穷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就这一个故事来说,只在一个特定的氛围之中展开叙事,它恰恰选择了流浪汉最明媚的生活片断,并且赋予它哲理和诗意。这样一来,流浪汉的生活不仅不可悲,反而还令人羡慕了。

但如果富翁反过来问他,难道晒太阳就是生活的全部吗?太阳落山以后你怎么办呢?流浪汉又如何回答?

别再自欺欺人了,除了圣人和哲人能安贫乐道,能在贫穷中享受幸福外,常人又有几个甘受贫穷的折磨?“知足者常乐”,这是国人较为崇尚的一种观念,以此作为精神境界。如果确实能随遇而安,那也未尝不是好事,但如果想得到而得不到,只好龟缩在角落里,喃喃自语着“知足常乐”,那就是一种逃避,一种懦夫的行为了。

穷人只有正视自己的穷,才能找到摆脱现状的办法。毕竟我们都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我们大多数人的幸福常常得与财富扯上关系。

10.在心中摆正赚钱的性质

世上只有持久的生意,没有持久的暴利。与其求横财,不如细水长流,积小成多。老老实实做生意,天天有薄利,日久天长,最终也可以成为商界巨子。所以古人说,“生意如牛涎”。做生意就要像牛一样垂涎三尺,又细又长,拖之不断。只要生意不断线,利润少也没关系,比起要么暴发,要么一败涂地,不知要可靠多少倍。

想靠赌博大发横财或一本万利之人,结果只有一个:梦想破灭。因为走进赌场的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庄家。所以赌客都只会赔得多赚得少。赚钱也一样,细水常流是正理,梦想暴发梦常灭。

有首歌名叫:别拿青春赌明天。我们也说:别拿金钱赌未来。

百富勤曾经是香港金融市场里叱咤风云的明星级证券行,但是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宣告清盘,仅仅10年,百富勤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它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到底能带给人们多少启发呢?

百富勤的创办人是杜辉廉和梁伯韬,他们都是香港证券业里屈指可数的精英分子。1987年的股灾之后,香港的股票市场一片狼藉,就在这时候,杜辉廉和梁伯韬两人开办了百富勤国际公司。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下,百富勤就像一只展翅的雄鹰,以“快、狠、准”的经营作风,抓住每一个可以实现丰厚利润回报的机会,勇于开拓。所以在短短的10年间,百富勤就由一间3亿港元的小经纪行发展到总资产240亿港元的跨国集团公司,被认为是股市的神话。

百富勤的投资项目非常广泛,覆盖的地区也很广,主要的业务包括股票产品、定息债券、直接投资、资金管理、物业投资及发展和投资买卖等等,也就是说只要是高利润回报的业务,百富勤都是满怀兴趣地加入。

从1993年开始,随着亚洲经济的发展,急需大量的资金,世界各地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亚洲市场。百富勤就抓住这次大好机会全力发展证券业务,在1994年成立定息工具部门,主要为亚洲企业以亚洲货币发行债券集资。该部门的发展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先后参与了6个国家的3项发行债券活动,涉及债券总额达到150亿美元。

百富勤的发展表面上看来一帆风顺,其实投资风险一直伴随在它身边,只不过百富勤成功得太快,它忘记了投资的要诀——“分散风险”,导致它的投资金额过大,而且忽略了亚洲市场的风险,孤注一掷地把资金投入到亚洲,没有分散资金投资到其他市场,导致了以后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