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农业新空(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48523100000016

第16章 土壤的颜色

在北京的中山公园里,至今还保存着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21年)建立起来的社稷坛,这是明、清帝王们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在坛的正中筑有五色土台,它的东面是青土,南面是红土,西面是白土,北面是黑土,中央是黄土,正中一石柱即“社主石”,以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和江山水固。难道它纯粹是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图案吗?如果你打开中国土壤图,就会惊奇地发现,五色土的配置,和我国土壤的分布情况大致相同。

是谁挥动彩笔,把神州大地描绘得如此丰富多彩?

谁都知道,土壤是由岩石的风化物(母质)脱胎而来的。而自然界的岩石色彩斑斓:有灰色的石灰岩,白色的云母片岩,紫色的页岩,斑斑点点的花岗岩,灿若云霞的大理石……不同的岩石由不同的矿物组成,不同的矿物又含有不同的成分,成分不同,分解、溶解就有难易。在阳光、温度、水、风和生物等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形成了今天五颜六色的土壤。

在江南,土壤呈现出红黄相间的色彩。原来,在漫长的成土过程中,由于温度高,雨水多,岩石中的钾、钠、钙、镁等矿物质随雨水淋洗流失,但是铁、铅却和空气中的氧结合成三氧化物。这些三氧化物流动性小,便在土壤中聚积起来。氧化铁脱水后变成红色,也有的进一步和水结合,成为黄色。红壤和黄壤就这样形成了。

我国富饶美丽的东北平原,成土母质复杂,有由多种矿物组成的粘土,又有多种壤质、沙质沉积物,还有的是次生黄土,因为这里气候温暖,雨水充沛,草木植物的遗体不断积累、分解,使大量的有机质积蓄在土壤中,形成了各种草甸土,黑得都可以攥出油来。

在南方的红壤丘陵区,到处可以见到的红土田,脱胎于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由于有机质含量的不同,从而派生出三种不同颜色的土壤:红土田、黄土田和乌泥田,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7%、2.0%、2.5%。

土壤的色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的力量和人的活动影响着土壤,引起土壤成分的变化,久而久之,就会使土色改观,土壤肥力也由贫瘠变肥沃,或由肥沃变瘠薄,从而使人们得到应有的报应。因此,面对土壤这样一幅变色的画卷,人们应紧握彩笔,扬土之长,避土之短,因地制宜地进行种植,为使各色土壤给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