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问题新闻的媒介传播技巧
48536300000014

第14章 问题新闻传播及其研究综述(5)

综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问题报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立足于肯定人的战斗精神,不是站在"事"的方位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反映,而是站在"人"的方位对问题、现象进行整体审视。在肯定人的战斗精神时,总是作绝对的理性的判断:"人"总是一律的胜利者。这实际上是从政治需要出发,将问题新闻作为宣传的泛政治化的报道思路。这与当时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挂帅、一切为政治服务、社会主义永远是艳阳天、不能抹黑的政治理念密切相关。二是只注重新闻的时宜性,不注重新闻的时新性。由于注重报道的社会效果,忽视新闻的及时传播,所以在这一阶段,灾难性、负面的问题新闻常常在事件发生之后几十天、几个月才报道,有时甚至隐情不报。比如,1979年12月25日,"渤海二号"钻井船在拖航中翻沉,造成死亡72人和3700万元的直接损失。对此事件,新闻界在长达半年之久竟视而不见,直到8个月后的1980年7月22日,《工人日报》才作出报道。三是追求终极性结论。在报道敏感重大的问题时,总是要等问题或事件有了明确定性结论后才作报道,上述的"渤海二号"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四是追求最佳的宣传效果。问题报道新闻价值都比较大,这一阶段的问题报道,不是有情必报,而是根据国内外政治斗争的需要和利益来决定报道还是不报道、什么时候报道。"文革"中的问题报道,更加模式化,都是这样一个模式:轻描淡写的灾情+党和毛主席的关怀+革命人民的决心。

80年代以后,问题新闻的报道,虽然也存在"人本位"的问题,但是,已经出现很大的变化。一是客观地反映灾情。以灾难性事件为主的突发性事件报道为例,国务院和中央宣传部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就多次下达文件,对其进行规范。1987年7月18日,中宣部、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新华社在《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突发事件凡外电可能报道或可能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应及时作公开的连续报道,并力争时效赶在外电、外台之前"。1989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关于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对空难、海难、铁路公路交通等国内发生的恶性事故,中央新闻单位要抢在境外传媒之前发出报道。"根据这些文件以及我国新闻界的实践,到了90年代,我国突发事件在新闻发布和报道方面一直坚持着这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机制和报道机制,这其中包括对灾难性突发事件的规定。从灾难事件发布机制看,目前我国重大灾难事件的新闻发布主要有两个系统:第一是外交部侧重于通过新闻传媒报道我国对国际性灾难事件的反应和表态;第二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侧重于对国内灾难事件发布的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其中大多由与灾难事件有关的部门发布(如交通部发布重大恶性交通事故),再通过媒体报道出去。特别重大的国内外突发事件,偶尔也由国家领导人通过电视讲话或接受记者访问等形式发布(如胡锦涛曾就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国内高校学生举行游行示威而发表电视讲话)。江泽民在1999年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曾经指出"对我国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西方常常是道听途说,抢发新闻,大肆歪曲,在国际上闹得满城风雨,造成一种先入为主的局面。这时我们再发消息进行解释,往往就被动了。"这种对重大突发性事件予以积极报道的规定,这种不再隐瞒灾难事实真相、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尊重受众知情权的做法,被一些媒体和相关人士称为"社会的一大进步"。二是时效性得到明显增强。这方面的成功报道比比皆是:1998年1月,河北张北地震发生仅半小时,中央电视台记者就从北京乘车出发,抢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赶到地震现场,并在震后6个多小时发回第一条新闻,此新闻被世界各大电视媒体引用;新华社国内部还首次尝试对这次地震进行滚动发稿,在晚报专线上连续滚动播发5篇震区现场见闻,供晚报采用,受到各界好评。1998年2月14日,武汉长江大桥附近发生公共汽车爆炸案,造成多人伤亡。新华社对这起突发性灾难事件作了及时报道,不仅没有产生任何副作用,反而收到了以正视听、稳定人心的良好效果。三是重大敏感的问题报道不再全由新华社统一报道,各新闻媒体可以随时采写编发。所以说80年代以来的问题报道,已经发展到泛政治化的"人本位"和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和"事本位"并存的报道格局,而且以解决问题与矛盾新闻报道重点的"人本位"的陈旧报道模式越来越遭到人们的质疑,问题新闻报道越来越朝着问题报道的规律化方向发展。这种发展变化表现在:逐渐摒弃了"只有解决问题和矛盾才是新闻"的片面的新闻观点,回归到"问题和矛盾本身也是新闻"和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这种观点转变使问题报道改变了过去泛政治化的"人本位"的单一报道模式,报道不再是就"人"来说"事",而是就"事"来说"人",就事件的发展来安排报道的内容,报道的价值也不再停留在强调意义的泛政治化层面,而是进入了追求价值的信息层面,这是一种返朴归真的回归。而且近几年来的问题报道还表现出不只是一味地对"人"唱赞歌,而是越来越多地站在"问题"和"事"的角度对"人"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批判;同时在问题报道中注入人文关怀,对受害人群和弱势群体加以关照,给以新闻关怀。

问题新闻报道模式的发展与变化,使我国问题新闻报道逐渐走向符合新闻规律的发展轨道。过去那种认为问题报道会引起人们的焦虑不安和恐慌,不利于社会稳定,会给社会主义国家抹黑的观点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二十多年来问题新闻报道的实践告诉我们,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及时、客观、准确、科学地报道问题新闻,同样可以取得正面的社会效果,与成就报道、正面报道有异曲同工之妙。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水灾。对此,我国的新闻媒体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哪里溃了堤、哪里倒了房、哪里死了多少人,都加以报道,并对这次天灾作了一番深入的调查分析,得出了"天灾乃是人祸"的结论:上游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中游围湖造田,使江水无处囤积;下游河道不畅,致使洪水顶托。由此,唤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发了一场全流域乃至全国的"保护环境"活动。这种社会效果是前阶段灾害报道无法达到的。

现在一些媒体上出现的"问题××"的报道,是一种更直接的问题新闻报道。广西日报社的子报《南国早报》2003年春节之前刊发的"问题香猪"、"问题大米"、"问题青年"等就是这样的问题报道。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新闻报道模式也随社会转型而发生转变。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理想化地希望问题新闻报道完全按照新闻传播规律是不切实际的,事实也是这样。近年来发生的许多地方千方百计掩盖问题和矛盾,阻挠新闻媒体对负面消息问题进行及时披露的现象不断出现,甚至有个别地方的领导,以当地的重大问题被掩盖成功未被公开披露而自鸣得意,甚至形成"经验",在所辖区域的新闻媒体进行推广宣传,这是十分可悲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当地领导的个人私心即所谓"政绩"、仕途有直接的关系,也与我国目前尚无《新闻法》可循有关。这些人钻了我国目前尚无《新闻法》的空子,随心所欲,以牺牲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来换取他们的个人利益。

第二节西方问题新闻传播简史

尽管西方新闻传播理论没有"问题新闻(报道)"一说,但是其问题新闻信息的传播实践却历史悠久,且影响世界新闻传播业传播内容。用我们的"问题新闻"范畴来观照西方问题新闻的传播实践,其内容同样"丰富多彩",如,犯罪、丑闻、性攻击、事故和自然灾害等反常事件,战争、谋杀、行业纠纷、暴乱、政变、罢工、游行示威、腐化堕落等冲突性事件以及大量新生的和由来已久的各类社会问题。西方媒体靠问题新闻尤其是负面新闻来维持生计,而且问题新闻的负向性越大、越空前,越让媒体兴奋。

一、西方问题新闻传播概述

西方最早公开传播问题新闻信息的,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问世于公元前1世纪凯撒执政时期的《罗马公报》。作为手抄布告的《罗马公报》,其中有司法案件、军事消息、死亡、角斗竞争等负面问题新闻信息。15世纪印刷术在欧洲普及,一些印刷商将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社会冲突等汇集成册出售,问题新闻信息由此得到比"手抄新闻"更为广泛的传播。这些新闻信息传世的不多,历史上有记载的如1482年德国奥格斯堡的《土耳其侵犯欧洲》、1485年巴黎发行的《喀尔五世侵犯卢昂记》等,是少有的几例。同时,手抄新闻的传播也很活跃,其中的问题新闻尤其是负面的政治信息的传播,为统治者所不容,且引起宗教干预,他们指责并查禁手抄报纸,一些在教廷看来于己不利的传播手抄新闻的记者惨遭断手、拔舌或绞死的酷刑。欧洲各国对印刷出版都设立审查制度,严格控制新闻传播,主要是控制负面消极的问题新闻的传播,视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思想为洪水猛兽。

16世纪,威尼斯出现了手抄新闻、威尼斯札、威尼斯公报。它们是一类篇幅很小的报纸。这些小报上就刊登有海盗歹徒的肆虐危害、政治事变以及船只的起程和抵达、贸易商情等消息。17世纪初,这些小报盛行于意大利,并且传至德国、荷兰、英国等地。

1605年,英国出版商纳撒尼尔·巴特(Nathaniel Butter)开始出版不定期新闻书。他的第一本书是《约克郡谋杀案》。这标志着印刷新闻书的诞生。

为了争取言论自由,英国无数报人针对煽动诽谤罪和禁止报道国会等法令,开展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约翰·曾格(JonhZenger)、朱尼厄斯(某人的笔名Junius)、约翰·威尔克斯(John Wilkes)等。威尔克斯在1762年6月创办的《北不列颠人》(North Briton)创刊号中明确宣称:"新闻自由是一切自由最坚强的堡垒","批评政府乃每位报人的神圣天职。"他在刊物中首次指名道姓地报道或批评政府要人,甚至刊登长文抨击国王乔治三世。为此,威尔克斯虽屡遭逮捕和监禁,但仍与国会展开坚决斗争,从而得到伦敦市民的游行示威支持。迫于舆论压力,英国国会不久即解除了禁止报道国会的禁令。1868年,国会正式通过法案,承认记者报道及批评国会的行动不构成煽动诽谤罪。英国报人争取意见自由、言论自由的斗争经历了一个半世纪,至此获得了法律的确认。

日本17世纪出现的报纸雏型——"读卖瓦版",传播天变地异、殉情自杀等信息。

美国第一张报纸《公共事件》的本地新闻,主要的内容便是本地突发事件、事故,如名人死亡、火灾等等。《公共事件》只出一期便遭取缔,这期上竟有两条关于疾病流行的消息。一条是《传染性热病与疟疾正在各地蔓延》,另一条是关于天花的报道。其内容是这样写得:

天花流行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在波士顿肆虐一时的天花,威势已经减弱。同12年前的大流行相比,此次本地约死亡320人,是上次死亡人数的一半。

《公共事件》还曾刊登过一篇揭丑性的"报道",揭露法国路易十四调戏王妃的乱伦行为。

1704年,约翰·坎贝尔创刊了美国第二张报纸(依其连续性和稳定性而言,实为美国第一张真正的报纸)《新闻通信》。由于坎贝尔是北美殖民地第一任邮政局长,又从殖民地政府领取津贴,其报纸自然带有官方的性质。加之事前要送政府审查,其报道内容便显得十分拘谨。所以该报没有揭露性报道。即便如此,该报仍有法院审判结果以及死亡、暴风雨、意外灾害等等消极负面的问题新闻。

1740年,德国报人施本纳创办了《柏林政治和学术问题新闻》。该报颇受国王青睐,国王曾亲自为其写过战报,修改过稿件。1776年该报发行量达1780份,与《福斯新闻》同为18世纪德意志影响较大的报纸。

现代记者中首先受到重视的是采访犯罪新闻的记者,也称事件记者。美国第一个专门采写犯罪新闻的记者是纽约《太阳报》的乔治·威斯纳。威斯纳采访犯罪案件将近两年,他的报道"文笔犀利,生动活泼,他笔下的世界是用街巷土话、犯罪和闲言组成的世界"。威斯纳大获成功,他本人所得赢利也达到了报社资产的一半,与本杰明·戴一起,成为《太阳报》共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