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对问题新闻学的分支的研究也比较广泛。如50年代随着中央对报纸加大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力度,下达的系列文件、讲话、批示,其本身就具有对批评报道的功能、作用与社会现实的关系等理论的阐述。其他诸如灾害的报道、坏消息的报道,也有著述出现。解放后,一些新闻工作者结合问题新闻传播的实际,撰写了一些经验性的理论文章。比如新华社同志写的《少数民族问题报道总结》、《改进外事报道的采访写作》等文章,是解放后第一批问题新闻学的研究成果。此后,由于遭遇了"反右"、"文革",问题新闻的传播和问题新闻学研究几乎中断。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舆论监督研究开始升温。对问题新闻学中其他分支的研究也有类似情况。理论研究冲破了一些禁区,给新闻实践以积极的指导。比如对灾难、突发性新闻信息传播的研究(中国学术期刊网1994年至2003年1月共48篇),对法制类问题新闻信息传播的研究,对社会问题信息、疫情疾病信息等的传播研究,也都有不少研究成果。
198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蓝鸿文先生在其所著的《新闻采访学》一书中论及抓新问题、新动向、新情况等问题,是较早从采访学角度论述问题的学者。(2003年在该书的修订版中,蓝鸿文教授对"抓新问题"又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论述。)1989年,《光明日报》记者曾毅撰写的《关于问题报道的经历和思考》一文,对问题报道如何发现题目、怎样寻找问题的本质、怎样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总结。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者从写作角度论述了一些适合进行问题新闻报道的体裁。如调查报告、工作研究、记者来信等等。如前所说,较早提出"问题新闻"这一概念的是山西日报社的刘金宝先生。他在山西日报社出版的《新闻研究》杂志1990年第3期上推出《"问题新闻"初探》的长篇文章,对"问题新闻"的定义作了界定。尽管其对"问题新闻"的界定不尽科学,对"问题新闻"的特性、功能、类型、范围的认定和划分也明显存在着问题,但是,它作为问题新闻学的开山之作,对后来的问题新闻研究,以及以此为开端,后来在全国兴起的问题新闻研究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问题新闻"这一概念的探讨研究,此后又有一些成果。这个问题我们在本书第一章第一节已有详尽交代,这里从略。
1991年以来,问题新闻学的研究直接以"问题新闻"作为关键词的著述并不多。一些著述在研究工作通讯时,大多将问题通讯作为工作通讯的重要内容。著名记者艾丰在其所著的《新闻写作方法论》中,谈到问题新闻通讯的问题。认为它主要是工作中、社会中、群众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这样的通讯有的虽然可以纳入工作通讯的范围,如提出工作中某个问题的,但是,它和典型的工作通讯终归是不同的。这种问题通讯,常常是只提出问题引起大家的注意,常常并不拿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来。如50年代的《自由王国管庄》的报道,80年代对于改革开放以后人们不同认识增多、"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现象的分析性报道《不同认识缘何而起》等就属于这类通讯,这类通讯目前更多地运用于分析经济问题和动向。有一些批评报道也应该属于这类通讯。这类通讯以尖锐的笔锋,揭露社会上和工作中的问题,自然也该属问题通讯了。与艾丰不同的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尹德刚和周胜所著的《当代新闻写作》中,论述到工作通讯时认为工作通讯主要是指问题性、论述性、经验性的通讯,它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介绍经验为主要内容,以指导工作和思想为主要目的。工作通讯内容中所包含的四个内容,其中有两项涉及问题性通讯的报道:一是提出并探讨当前实际工作和人们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二是揭露性、批判性的典型报道。尹德刚等人认为,工作通讯成败的关键是抓问题,即问题新不新、重要不重要、有无普遍意义。广西大学新闻系李春邦撰写《加强问题性报道》(1992年在《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增刊)一文,文中提出,社会变革需要问题性新闻,问题性新闻对现实有强大的指导性,问题性新闻不是"离经叛道",以及如何加强问题性新闻的报道等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舆论监督实践的大力推动下,舆论监督的理论研究也以前所未有的局面广泛开展,反过来又推动监督实践的开展。对问题新闻学中的其他分支的研究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对灾难、突发性新闻信息传播的研究,对法制类问题新闻信息传播的研究,对社会问题信息、对疫情疾病信息等传播研究,也都有不少研究成果。2003年以来,广西大学新闻系靖鸣等人对问题新闻传播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刊发了多篇学术论文。2004年2月,《新闻战线》对问题新闻的报道研究作专题征文,并刊发了一批研究成果。
然而,涉及社会问题新闻的研究尚不多见,学界多侧重从内容视角来研究。我们按照社会学中对社会问题的分类,来观照我国的社会问题新闻研究。
1.社会自然环境方面的失调,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等。我国对环境污染的报道和研究较多,资源短缺和能源危机报道略有涉及,但其研究尚未见到。相关文章认为:我国环境新闻报道可以说从80年代初起步,90年代特别是1993年发起"中华环保世纪行"以来,环境新闻迅速发展。报道内容上由狭隘的小环境走向大环境,由单纯的环境保护走向环境与经济和社会的全局。报道风格上由以揭露和曝光污染事件、污染现象的报道为主,发展到既有对污染的抨击,又有对美好环境的颂扬。报道方式由单个或少数媒体发展到多媒体,由新闻舆论的单兵作战发展到新闻报道与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的融合。环境新闻要以敏锐的目光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以普通人物的命运观照大自然,以平视的角度激发公众的生态责任感。善于把专业通俗化、视角生活化;打破模式化,发掘新思想;讲究批评报道的时机和尺度。还有文章论及西部大开发中的环境新闻报道,其中指出,要突破以往环境报道单纯对污染事件的关注,要从清洁生产、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多渠道、多方面来探问题产生的深层次根源;要加强服务功能,强化环境保护中的政策法规、科学技术、产业信息的宣传;媒体从业人员要提高环保知识水平。
2.经济方面的失调,如贫困、失业、通货膨胀、畸形消费、假冒伪劣产品、国有资产流失等。国内近年来有关弱势群体如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较多,其他方面也有涉及。相关文章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报道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围绕政府转的多,围绕市场转的少;研究生产多,研究流通少;抓"大鱼"多,抓"活鱼"少。因此要冲破农村围墙来谋划农村报道;抓问题多在市场取向上探源;组织引导农民进市场要多教方法;加强农村对外开放的宣传。做好"三农"新闻宣传,应该以提高认识为着眼点和突破口,以强化为农服务为着力点,以维护农民权益、增进农民福祉为落脚点。工作中需要注意和把握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二是要更多地关注农民的实践和创造;三是要辩证地看待"三农"的现实问题;四是要有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近年来弱势群体研究日渐成为热点,出现了较多的实证研究。相关文章论述道,关注弱势群体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媒体的优良传统。媒体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要从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入手,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良品德,善于解剖少数人走向堕落的根源,尽量克服负面效应,不使用歧视性语言,平等待人。对《南方周末》"三农问题"报道的分析研究认为,强势媒体在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这一媒体议程的设置中能够发挥重大作用。新华社《关注民工工资》系列报道个案评析中指出,有勇气设置敏感重大议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合理有效地设置分议题。媒介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报道是边缘群体与主流社会隔阂的反映,媒介在关注社会边缘群体上应承担更多责任。2003年弱势群体报道研究的特点是报道规模宏大,具有深度,效果显著。其成因在于弱势群体是非常重要的新闻资源,报道弱势群体及其生存状况很有受众缘,新闻报道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最具人文关怀精神,符合新闻工作群众性原则的传统要求和三贴近的新要求。要充分重视弱势群体的新闻需求,提高政治水平和政策水平,克服敷衍塞责、起哄炒作、蜻蜓点水式的报道。还有学者通过分析五年来《人民日报》的再就业人物报道,发现《人民日报》对再就业群体的再现中存在多种偏差,主要表现在再就业者个人特征、困难和帮助、再就业理念、家庭角色等几个方面,这些偏差都源于《人民日报》的转述动机。
3.政治方面的失调,如权力腐败、官僚主义等。这方面的报道往往以舆论监督的形式出现,对其研究也多出现在舆论监督相关研究中。相关文章认为,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特点与作用主要表现为群众性强,具有广泛性、及时性、公开性,震撼力大。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问题在于监督一般性问题多,监督重大性问题少;监督基层工作多,监督领导机关少;监督群众中存在的问题多,监督领导中出现的问题少;监督与本单位没有利害关系的部门多,监督与本单位有关的上级、关系部门少;监督事后发生的问题多,监督事前、事中发生的问题少。群众形容新闻舆论监督"打"苍蝇"多,打"老虎"少;打"死老虎"多,打"活老虎"少"。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误区主要是"对立论"、"抹黑论"、"家丑论"。其对策与建议就是要创造良好的新闻舆论监督环境;加大大众传播媒介体制的改革力度,赋予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自主权力;加快新闻舆论监督的立法进程;提高新闻舆论监督的效果,形成整体监督机制的合力。
4.人口方面的失调,如人口过剩、贫困人口、低素质人口增长、"黑人口"、劳动力短缺等。我国对人口的新闻报道限定较多,对其研究刚刚起步。有学者研究人口新闻由难变易的探索:有学者对人口新闻如何由难变易进行了探索,其观点包括:领导重视,转变思路,坚持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大力加强服务性报道,改进会议报道,抓好典型报道,图文并重。还有文章对人口电视节目的发展进行研究,文章中指出:内容、选题、表现手法、形式包装应适合受众的需求;注重与观众互动;不仅要尽力摄制与传播规律相适应的人口节目,而且还必须从电视艺术、电视学术、电视文化方面研讨人口节目。
5.教育方面的失调,如应试教育、畸形社会化、教育经费短缺等。我国对教育问题的研究近年来日益活跃。相关研究认为,教育新闻报道要改进会议报道,直面青少年合法权益保护问题、教学秩序问题、提高教师素质问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教育热点。要关注学生群体;改变思维定势;革新报道方法。教育新闻面临的困境是总量不足、题材陈旧、深度不够。而推陈出新的门道就是把握时机,掌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