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问题新闻的媒介传播技巧
48536300000029

第29章 问题新闻传播原则与运作规范(9)

2004年11月《人民日报》推出话题新闻《北京六大景点:门票该不该涨价》,随后两天连续刊发《读者齐声说"不"》、《读者质疑听证会》,这一组报道被广泛转载或引用。

(5)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抓问题新闻要讲"四性":一是根本性。就是抓根本性问题,从根本上抓问题,抓的问题带有方向性、原则性和关键性。要抓系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大事情,像老百姓和中央最关心的企业改革、就业、物价、社会治安、法制建设、"入世"等等。二是普遍性。就是所涉及的问题属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乃至相当的典型性,影响广泛,而不是个别的例外事情。比如《今晚报》1998年8月13日刊载的《令人心悸的"红包"》,揭露天津医院一些医务人员向病人家属索要红包问题。这种现象在整个医疗卫生系统都存在,在其他行业也存在,只是程度和方式不同而已,报道切中时弊。三是紧迫性。比如新华社1998年8月19日播发的《长江上游仍在砍树》。当年我国遭遇世纪洪水,整个长江流域险象环生、险情不断。究其原因,亦"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保障大江大河安全,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该报道反手擒题、反响强烈、效果显著,其作用持续至今、乃至今后。四是可行性。问题新闻的宗旨在于摆出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索,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而不是站在一旁指手画脚,一"捅"了之。为此,在抓问题时,必须考虑抓住问题的必要性和可承受力,尽量避免问题新闻报道的副作用和不良的连锁反应。还要考虑适时和适量。比如,一项重大工程已经完成,合乎质量要求,并已经投入使用,就不宜再去苛求其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毕竟大桥不能改建,道路不会重修。

二、培养耐心、选准时机、坚持不懈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于主动权掌握在记者手中的一些问题新闻,不要操之过急,不能不看时机轻易处理,应审时度势,选准最佳时机。对于一些采访难度大、内容复杂的问题,就需要记者保持耐心和恒心,要抓住线索,深入其中,坚持不懈。笔者采写《采访自杀者》、《走近艾滋病患者》、《走近人体模特》等大特写时,就有这方面深切体会。采访此类大特写,每篇采访都耗时甚久,没有耐心磨泡是不可能成篇的。以采访《走近艾滋病患者》为例,笔者1998年初一接触艾滋病题材,就作下计划要直面艾滋病患者,以具体、深刻的形象和事实告诉人们艾滋病预防和治疗的极端重要性。笔者在为管理部门作了几次相关报道,做了些"好事"后,得到他们的信任,遂诚恳地向他们提出如上报道请求。他们也认为这是个很好的计划,可就是一直没有安排笔者的采访。但笔者始终不放弃这一想法,利用新的采访策略继续努力。为加深他们的印象,有时路过他们那里,也时常提及此事,耐心做他们的工作,但事情仍然没有多少进展。对于他们的难处,笔者也很理解。这样的采访在广西没有过,如果进行这样的报道,可能会招致主管领导、当地领导的不悦。因此笔者除了坚持在防疫部门做工作之外,还向卫生厅主管艾滋病预防业务的同志多次提出类似请求。笔者在报道相关问题时,主动征求相关部门领导同志的意见,或让其作为被访官员进入稿件,或让其作为报道的合作者,这样就有效地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采访起来极为顺利,还能获知独家、准确、详尽的材料,进而使双方很快成为朋友。对于笔者提出的要求,他们也表示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12月23日笔者盼望已久的绝佳的机会终于来了。笔者得到通知,我国最权威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专家、国家艾滋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副主任郑锡文教授携员考察广西艾滋病疫情,并开展具体项目的研究。当日下午即起程前往后来被专家认为可能是中国艾滋病疫情最为严重的百色地区,跟随郑锡文一行全程采访。颇具学者风范的郑锡文教授一见笔者就说,他是第一次允许记者跟随现场采访。他坚信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媒介的参与,一切害怕宣传、限制报道的做法是没有必要的、错误的,最终受害的是当地政府和群众,这使惊喜的笔者又增添了采访的信心。在近一周的全程现场采访或隐性采访中,笔者参与到他们的工作中,和他们一起采血,见到了超过一百名以上的艾滋病患者,有时甚至和患者握手交谈,用句时髦的话说就是"零距离接触"。由于采访十分顺利,笔者写了两篇大特写,其中《走近艾滋病患者》被全国近30家报刊杂志转载。

三、广泛调查,深入采访

问题新闻的采访之所以要深入,是因为它往往具有复杂性,不广泛调查、深入采访,很难弄清问题复杂的原因、背景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西方记者在问题新闻的采访调查中,很注意冷静客观地对待问题。美国早期的揭丑记者斯蒂芬斯在调查中以一种理性和超然的姿态,既不武断,也不蛮横,并且尽最大可能与调查对象建立一种工作关系。他经常就他所掌握的材料与这些人进行交流,而不表露个人的好恶,将老板们与其罪行区别开来。这样,既避免了先入之见的干扰,又缓解了紧张的气氛,乃至于获得了潜在敌人的尊重。

1.全面了解情况,找准问题的矛盾交叉点

所谓矛盾交叉点,是指问题新闻反映的核心、实质和集中点。要找准这个点,就要深入实际全面了解客观真实情况,即深入采访,这是新闻宣传的一个基本原则。深入就是要到问题新闻的现场去,到问题新闻的风口浪尖上去。全面了解客观真实情况,就不能走马观花、道听途说,不能只了解一面的意见和要求,要正、反面都了解清楚,然后进行各方面的比较分析,真正弄清事实。只有这样,才能找出、找准问题的矛盾交叉点和实质,才能便于制定报道对策,才能正确决定报道的力度和角度。如果对问题的矛盾实质没有充分了解清楚,就不能作为问题新闻来报道。相反,如果问题的实质已经完全暴露,而我们又没有当做问题新闻来对待,就会影响其社会效果,或者被别人抢占先机,最终只能发出"失之交臂"的慨叹。

荣获2002年度湖北省消息一等奖的《5万公斤鲜牛奶倒进农田》,便是一篇找准了问题矛盾交叉点的问题新闻。发生在湖北省沙市农场的奶农"倒奶事件",令许多人"不曾想到":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危机时,农场主为了保持高额利润将牛奶倒进大海的残酷情景,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虽然奶农和农场主倒奶的原因大相径庭,但对奶农及千千万万市场主体来说,"倒奶事件"无疑是一堂生动的经济课,一堂深刻的投资风险教育课。该消息抓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这一典型个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各类市场主体走"有效供给"之路,以避免社会财富的损失。提起市场,人们常用风云变幻来形容,仿佛在某个角落有股神秘的力量指导着市场的运行。亚当·斯密将这股神秘的力量称之为"看不见的手"。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至今,仍有许多人并未真正认识"看不见的手",不能因势利导、避免市场的残酷撕杀,跟着感觉走,正是造成沙市奶农悲剧的原因之所在。

思想性是新闻的灵魂。好的新闻仅有鲜活的事实还远远不够,新思想、新见解更为重要。"倒奶事件"表明,"有效供给"是有待深入研究的新课题,特别是在各地大张旗鼓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这个问题更应该受到特别的关注。看到现象,并从现象中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将之呈现给受众,这就使新闻有了让人思考的深度和实用价值,这也正是此消息的可贵之处。

该报道刊发后,首先在沙市农场的所在地荆州市引起强烈反响。消息见报的次日,荆州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农业局和沙市农场的负责人到奶牛基地现场办公。他们表示,要迅速与牛奶加工企业联系,争取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由农场出面,积极与周边市场联系,开辟新的销售渠道。针对奶农提出的规范市场的愿望,管委会负责人要求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开展大规模行动,对生产假冒伪劣奶制品的小工厂、小作坊进行集中整治。同日下午,记者先后接到数家奶制品企业打来的电话,对方希望与奶农取得联系,平价收购农场多余的牛奶。后武汉、河南、黑龙江等地的客商纷至沓来伸援手,不仅帮助沙市奶农解决了卖奶难题,且在经济界和社会上发起了"过剩经济与市场经济相互关系"、"如何做好有效供给"的大讨论,不少关注此事的农民兄弟和政府官员称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课。

从事问题新闻报道,就应该这样下功夫。《华盛顿邮报》两位记者为了揭露水门事件,所进行的调查性报道,花了两年时间,直到尼克松总统辞职才宣告结束。他们这种深入调查研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反复思考,抓住本质

采写问题新闻,需要揭示问题的本质。问题新闻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是渐进的,有时甚至是错综复杂的,有许多闪光性或苗头性的东西,往往混同在日常生产活动之中,不大容易被人们所认识和发现。我们对它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再由事物的本质来认识现象的过程。当发现问题新闻后,就要求记者必须到基层去,深入访问与这个问题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部门和人士,有的还要阅读与这个问题有关的文件、书籍、报刊,把这个问题产生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搞透,再经过挖掘、分析、探索、思考,才能掌握住问题的本质,提炼出有价值的新闻主题,对这个问题作出新的回答和解释。所以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报道就是围绕一个重要问题进行系统的、深入的、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成果。然而揭示问题的本质往往是一个反复思考的过程。马克思反对单纯追求新奇,只把它作为新闻的一种要素。他要求新闻同时要有思想,有分析和预见。1857年,马克思预见到法国经济将出现巨大亏空,连续写了五篇通讯报道这个问题,但《纽约每日论坛报》以报道不是当日惊人消息为由而拒绝采用。在半年后事实真的发生时,马克思批评说:"这是些地地道道的蠢驴,凡不是最原始意义上的"当日惊人消息",他们就当做无趣的东西抛在一边,等以后这同一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时,再就这个问题发表根据别人作品拼凑起来的最愚蠢的胡话。"

四、运用"点线面体"立体多维的方式进行采访

"点"就是事物一个过程、一个环节,或事物的一个细节。"线"就是事物发展的纵向联系。"面"就是事物发展的横切面。"体"就是事物以及事物发展的多侧面:正面的、反面的、成绩与问题……。在采访中能注意到"点线面体"问题,我们的采访就是有一定的深度的。这样写出来的新闻,才可能全面、客观、真实、可信。我们应该遵循"点线面体"的采访原则和要求。"点"的要求是,抓住具有本质特点、与"线"和"面"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又新颖生动的"点";"线"的要求是,纵向挖掘真正影响事物发展的内因;"面"的要求是,注意采访的广度,力求全面完整地了解"面"上的情况;不仅要搜集定性的材料,还要搜集扎实的、定量的数据材料;"体"的要求是,多侧面地了解存在的问题。在了解问题的困难时,也要看到有成绩的一面,看到积极的、有利的一面。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有些问题新闻报道,需要记者以隐性采访的方式,身临其境,亲自去观察和体验。1974年美国《纽约每日新闻》记者威廉·谢尔曼乔装成患感冒的病人,去几个福利院"就诊",亲自体察了医生弄虚作假的情况,戳穿了百万美元医疗补助费的骗局。这说明,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不得不采取各种可行的办法进入现场。

有时,为了拿到证据,西方记者会"掘地三尺"。1991年10月8日,日本《新闻协会报》介绍,当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一家地方报与美联社地方分社共同完成了一项关于某研究开发财团行贿的调查性报道。这次报道的成功,最终取决于翻倒垃圾场。

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内设立一个研究开发财团,根据种种迹象,新闻媒体怀疑它有经济问题,要求进行采访,但遭到拒绝。经过长达两年的广泛调查,媒体掌握了一些材料,但关键性的财务收支记录一直找不到。最后,根据勤杂工提供的线索,记者决定翻腾垃圾场。他们穿上工作服,开着推土机,把堆积三年的破烂垃圾翻了个底朝上。结果,真的找到了几只球箱,发现了装在球箱里的原始财务收支记录,证明这个机构的负责人确实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