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优秀作文精选
48540400000018

第18章 写景篇(5)

美丽神奇的石林

余清

去年国庆黄金周,我游览了神往已久的石林。

石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是世界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我和爸爸妈妈跟随导游姐姐来到了景区内,我一下子被这神奇的美景吸引住了。望着这茫茫石海,我情不自禁的问导游姐姐:“这石林是从哪里来的啊?”导游姐姐讲:传说,有一位大力神拿着神奇的鞭子,本来要赶这群千姿百态的石头去堵波涛滚滚的洪水,可是,不知是神鞭失灵了,还是这群有灵性的石头恋上了这方水土、这方人,便匆匆的在这里安了“家”,可真有趣。

石林有许多数不胜数的景点:如大小石林、乃古石林、芝云洞、奇风洞等等。大石林的石头千奇百怪,有的像利剑一样刺破天空,有的像唐僧,有的像猪八戒,还有的像威武的将军,高高地耸立在石峰上,尤其是莲花峰上的那石头,像朵朵绽放的莲花。一座座石峰、一根根石柱似乎在争奇斗艳。行走在峰林间,穿梭在石洞里,我仿佛被带进了迷宫,如果没有导游姐姐引路,我们恐怕要迷失方向。

小石林里最有名气的景点要数“阿诗玛”,导游姐姐把“阿诗玛”的故事讲得很传神,深深打动了我。当夜幕降临,五彩斑斓的彩灯把高高的“阿诗玛”映照得更加妩媚动人。爸爸赞叹道:石林的民族风情堪称一绝。是啊,“阿诗玛”的美丽传说,古老神奇的“火把节”,热烈欢快的萨尼歌舞,令人陶醉,难以忘怀。

石林真是个神奇、美丽、诱人的地方。

名师点评

面对静态的石头,想要把它写活,就要发挥想象,巧用修辞。文中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使得冰冷、静止的石头变得灵动、可感,而且充满了趣味。著名作家秦牧说:“精彩的比喻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发生神奇的变化。”作者使用这根魔棒,不仅点化了一块块石头,使人如临其境,也让自己的文章化平淡为生动,显得文采飞扬。

中心公园

林鑫

星期五活动课,我们五年级三班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市政府大楼前的中心公园。

踏入了中心公园,同学们都被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瞧,一条别致的长廊弯弯曲曲地贯穿在公园里,长廊以外的景色真美妙:高大粗壮的黄槐树枝叶茂盛,灿若黄金的米兰朝气蓬勃,鲜红似火的鸡冠花和娇小玲珑的海棠花争奇斗艳,鲜嫩嫩的大草坪和大理石长椅供人们休息和观赏。它们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公园里。如此完美的清幽环境,谁能不喜爱呢?

公园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园中心的大喷水池。它的形状很像椭圆形的鸡蛋。池里铺着蓝色的方块石板。池面上伸出上百个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喷水装置,还有好几盏彩灯。这时候的喷水池静止着,池水平静得仿佛是一面光滑明净的大镜子,把路过的同学的影子倒映着。我真恨不得化成一条美丽可爱的小金鱼,在这池里摆着柔软的大尾巴,无拘无束,到处游来游去。

忽然,水池喷水了,啊!最中间的喷水装置横着摆了好几行,往上喷出了三四米高的水柱,组成了一堵透明的水墙,后面,又一队水柱斜着向池中心喷着,弯得像个拱桥。水墙两旁的水柱活像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争着跳呀跳呀!不相上下,分不出高低来。你看,一根水柱上跳动的小水珠多有趣呀!忽而像竞相开放的花朵;忽而像一颗颗圆润晶莹的珍珠在跳动;忽而又像卷着巨浪的大海,起伏不定。哗哗的水声,不住地叫着,好像在奏着一首气势磅礴的交响乐……这时候,一阵微风吹来,水便飞花碎玉般洒满四周,如烟、如雾、如尘,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墙上空呈现出一道彩虹,啊,多美呀!

我悄悄跑上市政府大礼堂居高临下眺望着,中心公园多么秀丽呀!在夕阳的照耀下,长廊、花草、树木、喷水池就像披上了一层透明的金黄色的薄纱,一群“小天使”欢快地在花丛中穿来穿去……一切仿佛仙境般美丽!

可曾记得,一年以前,这里还是密匝匝的低矮破旧的房屋和只有约二三米宽的狭窄拥挤的马路,如今旧貌变新颜,往日的残破早已不复存在。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我们的国家、人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中心公园的旧貌换新颜不正是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的巨大变化的缩影吗?

不知不觉,活动课结束的时间到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中心公园,但它那美丽的景色将长久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名师点评

踏入公园,作者先整体上“扫描”了一下公园的美景:长廊、黄槐树、米兰、鸡冠花和海棠花,还有大草坪和大理石长椅,一一做了描述。然后又分静、动两个方面,重点描写公园中心的大喷水池。一系列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喷水池的“引人注目”,同时也感受到了观景人的欢呼雀跃。这时,作者移步换景,登高俯瞰公园全景,并感叹公园旧貌换新颜是改革开放的缩影,很好地烘托了主题。

颐和园的亭子

潘思羽

春节时,我和妈妈、大姨一起去了趟首都北京。在那里,我领略了长城的宏伟,故宫的气魄,但我还是喜欢颐和园的亭子。

颐和园的亭子,有的建在湖畔,有的浮在水上,有的位于桥头,有的隐于林间,有的夹在廊中,有的立于山巅。他们把这美丽的湖光山色点缀得更加美丽动人。

园中最大的亭子就是位于昆明湖东堤旁的廊如亭。它宽阔,雄伟,远远望去像一个巨大的圆形宫殿,这个八角重瞻的亭子也称“八方亭”。它主要有里外三层24根巨型圆柱支撑,整个建筑气势雄伟。廊如亭通过十七孔桥和南湖岛相互呼应,显得格外壮观。

在佛香阁旁有一个小小亭,小小亭四角单檐,四面有窗,小巧玲珑,惹人喜爱。

就在小小亭的西面,有一个最珍贵的亭子,它全部用青铜铸成,造型精美,工艺复杂,叫做“铜亭”。铜亭表面呈褐色,坐落在汉白玉雕的台基上。它的顶是四角重檐,每角挂一个小铜钟,四面是菱花扇门,所以铜亭也称“宝云阁”。铜亭的柱、梁、汀、门、窗,以及花纹都和木质的一样,真是巧夺天工。

在铜亭的东边,就是敷华亭。它也许是在全国最奇特的亭子了,它的外形一般,四角重檐,周围有门窗,四面有石栏,但他奇就奇在亭内。这亭中有一山洞直通山下,更奇怪的是这亭中还有一个小木亭,正面的木板上还画了一个大钟。亭中有亭,格外别致。

在林中隐约可见一座别致的亭子。这亭子是由两相相连的六角单檐的亭子组合而成,也叫“双亭”。亭连着亭,就像两个并肩携手的仙女,别具风采。饮绿亭坐落在水上,远远望去,亭与水的倒影连在一起,相互交辉,十分美丽!

最美的是知春亭。它坐落在昆明湖中的小岛上,每当春风从东南吹来,吹走冰雪严寒,知春亭就像报春的使者,迎着春风欣然屹立,以它那动人的姿态来向人们报告这春天的消息。

颐和园的亭子真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呀!

名师点评

颐和园的亭子很多,作者选取了一些有特色的亭子来写,如最大的亭子、最珍贵的亭子、最奇特的亭子、最美的亭子等,并逐一写出了它们各自的特色所在。文章选材别致,描写逼真,让读者也跟着喜欢上了这些亭子。

我的“天堂”

黄璇

在我的记忆里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比洁白无瑕的璞玉更加纯洁,比晶莹剔透的珍珠更加璀璨,比拔地而起的楼房更加高大——它就是我的故乡,我的“天堂”——张江。虽然我们已经整体规划、分批动迁离开了张江,但是它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最美丽的“天堂”!

我的故乡,有许多水平如镜的小河,它们用潺潺的歌声和清澈的面容衬托着许多精致而又美丽的小桥,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那儿还有高大挺拔、直冲云霄的水杉树组成的队伍——水杉树林,为大地穿上了翠绿色新装,也增添了勃勃生机;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有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和憧憬,也使故乡到处弥漫着欢声笑语;水边有亭亭玉立的芦苇,像那创造优美舞姿的水上芭蕾舞选手……它们和朴实、勤劳、可爱的乡民一起组成了我的记忆里的“天堂”!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家门前那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每当春天,一望无垠的油菜田成了所有菜田中最美丽的皇后。不信,你瞧!它们身穿鲜艳的晚礼服,虽不华丽,但很耀眼。翠绿色和黄色成了最完美的搭配,再加上太阳公公为油菜花们画上七色光芒,它们更加耀眼了。可有谁知道这美丽的油菜花田是怎么来的?没错,是农民伯伯们用汗水换来的!

夏天到了,那油菜花就变成了一粒粒丰收的果实。你瞧,农民伯伯又开始劳动了,他们正在收割,大颗大颗的汗珠从他们黝黑的额头滑落……他们勤勤恳恳,只希望能种出可口的油菜花子供大家榨油。古诗说得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就是我记忆里的故乡——我的“天堂”,我成长的摇篮。我爱它如画的风景,更爱那里朴实、勤劳的乡民。

名师点评

文章先整体描绘了张江的美,接着着重描写了油菜花田,以及在油菜花田里劳动的农民伯伯,油菜花田是美的,农民伯伯也是美的。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故乡的美,表达了对劳动人们的热爱。

我爱家乡的山

王培

我的家乡坐落在南村镇的西北角,那里三面环山。我从小是在那里长大的,因此,我爱那里的一草一木,更爱那里的山,它是我小时候的乐园。

家乡的南山上,种着许多许多的松树和柏树,所以那里的空气特别新鲜。远远望去,树木简直像一个个穿着绿色军装的战士在日夜守卫着我们的家乡。在山的背面,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大卡车来这里运煤。

西山人称“花果山”,山上有苹果沟、核桃洼、葡萄园、柿子林等。一到春天,山上便到处五颜六色。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整个小山村到处飘荡着浓郁的花香。你看!粉里透白的苹果花,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金黄的柿花,淡黄色的枣花。一到秋天,便到处是果香。你看!青里透红的苹果,黄黄的大鸭梨,白里透红的水蜜桃,金黄的柿子,紫红色的葡萄。

北山是个牧区。一清早,人们牵着或赶着自家的牛羊上山。听大人们说,原来这山下还有一条小河,用来饮牲口。后来,由于天早,水全干枯了。牛羊上山了,远远望去,好像黄白相映的花朵。

听姥姥讲,南山上的各种树木是姥爷带领村里的社员们种的。姥爷是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开荒、种树、修水库、挖水渠。有一次,姥爷在买树苗的途中病了,可是他不顾亲人的阻拦,坚持和乡亲们一起把这批树苗种在了南山上……我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爱家乡的山,更爱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

名师点评

文章开篇点题,接着分别描写了南山的树木和煤炭、西山的花果、北山的牧区;结尾再次点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山的深厚情感。全文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其中插入的姥爷的事迹,提升了文章的高度。

写作小窍门

移步换景法

移步换景法,就是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观察对象也变换的方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这种写法要求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这样才能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