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什么是医院感染?
答: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8.医院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答:(1)大多数由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引起;(2)这些菌群往往是耐药性的细菌;(3)可发生流行。
29.医院感染的形式有几种?
答:有5种形式,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和垂直感染。
30.医院感染的部位分为哪几类?
答:(1)呼吸系统;(2)心血管系统;(3)血液系统;(4)腹部和消化系统;(5)中枢神经系统;(6)泌尿系统;(7)手术部位;(8)皮肤和软组织;(9)骨、关节;(10)生殖道;(11)口腔;(12)其它部位。
31.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答:(1)机体免疫机能严重受损者;(2)婴幼儿及老年人;(3)营养不良者;(4)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5)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6)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者;(7)长时间住院者;(8)手术时间长者。
32.医院感染的危害有哪些?
答:(1)增加病人痛苦;(2)增加医疗费用;(3)影响医院效率;(4)影响医院声誉。
33.最简单、最直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是什么?
答:清洁、消毒、灭菌和隔离技术。
34.减少内源性感染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合理或限制使用抗生素。
35.减少外源性感染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消毒灭菌、无菌操作、预防隔离。
36.医院感染的高危区指哪些?
答:指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消毒供应中心、透析室、导管室、新生儿室、血液病和肿瘤病室及器官移植室等。
37.影响医院感染发生的三大因素是什么?
答:(1)病原因素;(2)病人因素;(3)医疗因素。
38.医院感染的医疗因素有哪些?
答:(1)病人在医院内直接或间接接触病原菌的机会较多;(2)病原菌侵入的机会较多,如各种诊疗技术操作可损伤皮肤粘膜,而让正常菌群进入体内;(3)各种手术治疗的影响;(4)免疫抑制治疗;(5)抗菌药物的影响。
39.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1)滥用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2)多次进行侵袭性操作;(3)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医院中一切医疗用具、医疗器械、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4)易感人群:婴儿、老人、大手术后、危重病人、慢性基础病、原发病严重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放疗或化疗者。
40.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措施包括哪些?
答:(1)认真洗手;(2)确保消毒灭菌质量;(3)使用各种防护用品;(4)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41.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答: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42.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答: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43.医院感染暴发有哪几种类型?
答:(1)感染症状流行或暴发;(2)疾病流行或暴发;(3)病原菌流行或暴发;(4)质粒流行或暴发。
44.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苗头的2个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1)感染病例前瞻性监测;(2)微生物实验室检验结果。
45.医院感染流行病学三大要素是什么?
答: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46.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1)个案调查;(2)现患率调查;(3)爆发调查;(4)漏报调查。
47.什么是二重感染?
答:又称重复感染、菌交替症,是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等)乘机生长繁殖产生新的感染的现象。
48.何谓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答: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是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49.何谓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
答:指患者在门诊或入院48小时之内分离到MRSA菌株,1年内无入院或医疗机构接触史,没有留置各种导管及其他穿透皮肤的医用装置。
50.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意义是什么?
答:(1)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和分布规律;(2)探讨不同危险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关系,为重点预防提供依据;(3)掌握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4)评价医院感染监控措施的效果;(5)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51.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的意义是什么?
答:医院感染病例的调查,由于调查的方法以及人员的配备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所登记的医院感染病例常低于实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即产生漏报漏登现象。不能真实反映医院感染发生的实际情况,为了适时调整监测方法、提高监测质量、更改不实之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漏报率调查有利于监测质量的提高。
5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规定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答:(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的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病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5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规定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答:(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54.医院感染暴发检测病原体同源性的意义是什么?
答:应用实验室检测的方法获得有关暴发原因的实验证据在暴发调查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有时是非常必要的。医院感染暴发中病原体同源性检测就是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手段,完成病原体种型的确定;通过病原体同源性分析确定感染病例病原体互相之间的传播途径、传播因素及病原体的最终来源。
55.住院患者入院一周后发生的肺结核是医院感染吗?
答: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规定: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而肺结核的潜伏期一般为1个月,故入院一周后发生的肺结核不是医院感染。
56.怎样判断是切口感染还是脂肪液化?
答:切口脂肪液化通常见于肥胖的患者或脂肪丰富的部位,具体表现为:切口愈合不良,中央出现黄色的渗液,其中脂肪滴及少许坏死组织;局部没有明显红肿等炎症反应;渗液镜检有大量脂肪颗粒;培养无菌生长;常规检查正常。而切口感染则局部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常规检查以白细胞为主,细菌培养也可能会有阳性结果。
57.手术切口迁延不愈,且有脓性分泌物,但多次脓液培养均为阴性,是否就不是医院感染?
答:《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规定,临床上具有下述2条之一即可诊断医院感染: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临床医生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故如果临床上发现手术后伤口迁延不愈,且有红、肿、热、痛或脓性分泌物,即可确诊为医院感染。脓液培养阴性主要是因为很多脓液中不一定有细菌存在。留取切口部位微生物送检标本时,需用无菌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切口部位,采集新鲜的感染组织,避免采集浅表的组织碎屑;尽量采集穿刺物或活检标本,避免用拭子标本。进行普通培养的同时应进行涂片镜检以判断是否有病原体生长,必要时还需要考虑进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筛查。
58.连续尿培养为不同细菌,是否为多次感染?
答:中段尿采样标本要避免污染,采集标本前要进行尿道口消毒,须采集中段尿,尿标本采集后须在24小时内进行接种,如放置时间过长,则容易导致污染菌大量增殖,使原本量较少的污染菌变成优势菌,出现假阳性。对使用导尿管的患者采集标本时不能直接从集尿袋内留取,而需对导尿管侧壁进行消毒后用穿刺针抽取尿液进行微生物送检。如不能很好地避免污染,则会多次培养出不同细菌,故连续送检尿标本而每次皆为不同细菌,则污染的可能性极大。
59.肺癌化疗患者住院1周后发生了带状疱疹,是医院感染吗?
答: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规定,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呈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患者住院后发生的带状疱疹是由于诊疗措施导致潜伏的带状疱疹病毒再度活动而发病,故是医院感染。
60.血液透析相关性感染有哪些?
答:包括外瘘感染、内瘘感染和经皮静脉穿刺插管感染等。外瘘感染主要是由于皮肤出口和导管接头处容易感染,继发血栓形成。内瘘感染主要是由于穿刺针污染、穿刺皮肤消毒不严、无菌操作不当等引起。经皮静脉穿刺插管感染随着置管的时间延长,感染的机会增加,除此之外,还可能有以下感染情况:接触或输注被病原体污染的血及血制品;由于通过已经感染的患者传播、在透析期间的互相接触等原因,透析患者经住院、手术、穿刺等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通过医务人员手与环境的污染传播;透析液及其管道系统的污染、透析机及其其他设备的污染导致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感染;通过透析器重复使用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特别是穿刺针的重复使用而传播等等。
61.何谓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
答: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定义有导管局部定植、穿刺部位感染、临床穿刺部位感染(或隧道感染)、植入部位感染、输液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包括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62.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主要有哪些预防与控制方法?
答:(1)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防治静脉导管感染的教育和培训;(2)严格掌握适应症,除非医学指征,否则避免导管插入;(3)严格无菌操作及认真护理,导管插入和护理要保持高水平无菌状态。插管时皮肤消毒最好使用2%氯已定,它较10%的碘伏或75%乙醇能降低感染率。(4)医务人员在进行触诊、置管、更换敷料和插管的前后应洗手,可以用抗菌型肥液或无水洗手液按照适当步骤洗手,即使是戴手套同样需要洗手。
63.某院ICU过去3周内共发现4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是否需要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答:不需要。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三种情况时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逐级向上级报告: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的;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3周内共4例MRSA感染,原则上不属于以上应该逐级上报的范畴。当然,在ICU发现MRSA患者后,一定要及时采取针对MRSA的严格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防止感染范围扩大;同时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
64.某病室1周内发生了5例疑似诺如病毒腹泻的感染暴发,应立即上报还是确诊后再上报?
答:《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有明确规定,要求“经调查证实发生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需要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即医院短期内有5例或以上病例出现相同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或相似临床表现的感染,经调查初步判断为医院感染暴发,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因此,某病室1周内发生5例疑似诺如病毒腹泻的感染病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在院内开展调查,核实病例的诊断,判断感染病原体是否同源,确定是否发生了医院感染暴发。对于医院感染暴发病例同时属于传染病的,在进行医院感染暴发调查的同时,必须按照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要求,及时上报传染病疫情。
65.何谓柯萨奇病毒(CoxV)感染?
答:柯萨奇病毒感染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此病毒可随血液到达全身各脏器,如脑、脑膜、心、肺、肝、肾、脾、骨骼肌等,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全身多系统损害,尤易侵害心、肺。该病常年均有发病,夏秋季未流行高峰。检测疑似感染者血清中的早期特异性IgM抗体,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66.如何诊断气性坏疽?
答:(1)伤口周围触诊有捻发音;(2)渗液细菌涂片发现粗大的革兰阳性杆菌;(3)X线平片检查发现肌群中有气体存在,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Hb)显着下降,白细胞(WBC)通常不超过12×109/L~15×109/L,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升高。确诊依据为厌氧菌培养监测到产气荚膜梭菌、水肿梭菌、败毒梭菌、梭状梭菌或溶组织梭菌等病原菌,或PCR方法检测病原菌DNA阳性。
67.气性坏疽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哪些?
答:病原体:干燥环境下形成芽胞,抵抗力强,可保存生命活力达10年以上,含氯消毒剂可杀灭。感染源:患者和被细菌污染的物品。传播方式:接触传播,人传人罕见。感染形成条件:厌氧环境(如伤口大片组织坏死、深层肌肉损毁)+细菌繁殖;潜伏期:6~12小时,最长可达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