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新闻语篇中“汉语+ing”现象解析
1.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交往的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秦秀白(2003:1~6)从语体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和网络话语(以下分别简称网语和网话)进行了探讨,认为网语是由三部分构成的:(1)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业术语(如“鼠标”、“聊天室”等);(2)与网络文化相关的术语(如“网恋”、“网上购物”等);(3)CMC(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领域(BBS、网络聊天等)所使用的特殊用语(如“I H8 U”(=I hate you,意为“我狠你”)、“思考ing”(意为“正思考着呢”,等等))。在CMC领域,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就是网话。网话是网语中最鲜活的成分,是网络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语篇类型,是语言的一种功能变体,是网民这一特定社团的社会方言(王辉,2004:94),其标志性语体特征是变异性和个性化(秦秀白,2003:1)。目前,网络语言也大量出现在新闻语篇中。我们所关注的仅是新闻语篇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语言现象——即类似“思考ing”的“汉语+ing”结构。在分析“汉语+ing”的形态语义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对该现象进行了社会语言学的解读,并对“-ing”在汉语中的语法化问题作了尝试性探讨。
2.“思考ing”的形态语义特征
进行意义在英汉语中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在英语中,进行意义除了通过“be in the process of doing sth.,keep on doing sth.,on and on,away”等词汇手段表示外,主要是通过助动词be加动词(短语)的现在分词,即“be VP-ing”这一分析性形式表达。而在汉语中,进行意义的表达既可以通过动词后面加体助词“着”,即“VP-着”,在动词(短语)前附上虚化(语法化)程度很高的时间副词“在、正在、正”,即“在/正在/正-VP”来表达,还可以通过“继续、不断地、不停地”等词汇手段来表示(施栋琴2001:164~171)。“汉语+ing”现象是由汉语后加上“ing”两部分构成。“-ing”是英语进行体的体标记,表示动作行为在说话时发生,或动作行为的既成状态在说话时仍然保持(陈硒,孙傲飚,2008:146)。“汉语+ing”现象借用了英语中进行体的体标记“-ing”,表示汉语结构处于进行状态。墙峻峰(2007)、陈硒和孙傲飚(2008:146~148)对“汉语+ing”的结构特点、所表达的含义以及产生这一语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探讨。通过观察,“汉语+ing”现象主要有“汉语字/词+ing”、“汉语短语结构+ing”和“汉语句子+ing”等情况。
2.1“汉语字/词+ing”
“汉语字/词+ing”中前面汉语部分主要由动词充当,比如:“哭ing、笑ing、准备ing、更新ing、开心ing”等,其意义表示某一动作正在进行中:“在/正在/正哭/笑/准备/更新/开心”;也可以由名词充当,比如:“汗ing、泪ing、鼻血ing、大四ing”等,其语义可理解为“正在流汗/正在流泪/在流鼻血/在上大四”,也可以表示发话者当时的心理状态(表达激动、伤心或者紧张不安等,不一定真的在流泪、在出汗);甚至有时还可以由形容词担当,比如:“美丽ing、幸福ing、郁闷ing、火爆ing”等,表示一种状态的持续:“发散着美丽/洋溢着幸福/(心理)觉得郁闷/(某事)进行得火爆”。
2.2“汉语短语结构+ing”
“汉语短语结构+ing”中前面的汉语部分由汉语的词组或者短语担任,其意义表示某一动作或状态的持续,发话者的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或者某一动作或状态所引起的结果。比如:
“闭关自守ing”表示一直处于闭关自守的状态中;
“期待更新ing”表示一如既往地期待更新;
“喜欢糖果ing”表示一直以来都喜欢吃糖果;
“高兴得笑ing”表明高兴这一状态所引起的结果(高兴得笑了起来);
“感动得哭ing”表明感动这一状态所产生的后果(感动得哭了起来);等等。
2.3“汉语句子+ing”
“汉语句子+ing”中前面的汉语部分由汉语的单句或从句充当,表示汉语部分所表达的事情正处于发生的过程中。例如:
“当爱情来了ing”(一韩国电影名,又译为“爱情进行时”)意为“在爱情到来的时候/当坠入爱河的时候”;
“羡慕MM住海边ing”(网话中MM指美眉)表示“正羡慕美眉住在海边呢”;
“借用别人账号ing”表示“正在使用别人的账号”;
“第三集正写ing”意为“正在写第三集”(这最后一例中汉语的“正”与英语的“ing”同现,可见“ing”在汉语中的用法更自由灵活),等等。
此外,陈硒,孙傲飚(2008:146)还提供了一个更有趣的例子“播ing网”。这是一个可视广播网站的名字,既体现出双关谐音的用法(ing-音),又暗含了时下流行的风格。
3.“思考ing”的社会语言学解读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与社会共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要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化,也要从语言的变化去探索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陈原,1998)。语言接触是引起语言变异、促进语言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变异与社会因素和心理语言因素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定时期的语言变异必然是一定时期群体社会心态的反映(王望妮2007:25)。
社会语言学家把任何一种语言或它的变体都看成是一种语码。本文赞成陈硒和孙傲飚(2008:146)的观点,将“汉语+ing”现象看成是语码混用(code-mixing)现象。具体地讲,“汉语+ing”结构中的中文部分可以定义为一种语码,“-ing”则是另一种语码英语的构成要素。这种语码混用就是英语对汉语语法上的影响和渗透的表现。
3.1从“汉语+ing”看语言接触
语言接触是一种社会现象,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团相互接触时,不同的语言或方言相遇,相互渗透和影响(王望妮,2007:26)。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主要结果和表现是借用(Borrowing),此外还有双语或多语现象、双言或多言现象、语码转换、洋泾浜与克里奥语等(Zwicky,1989:33~34;王望妮,2007:26)。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言语形式,是以电脑键盘提供的符号系统、电脑软件中文拼音输入法和英语字母输入法为编码工具。在BBS或网上聊天等具体的实际言语交际场合下,在选择英、汉语两种现在进行意义的表达方式时,键盘敲击量的差异就成为主导因素。简单地输入“ing”三个字符就可以表达现在进行意义的简约性使之能在网络上流行起来。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理解为网络使用者(主要是年轻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长期接触英语,造成英语语法对母语汉语的“干扰”而创造出的较为特殊的语码混用现象(陈硒、孙傲飚,2008:147);也可以理解为在全球一体化和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不同文化更容易相互融合,语言接触更加频繁,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向汉语迁移(王望妮2007:26)。由此,我们可以把“汉语+ing”这种现象称为词缀借用,即:在语言接触过程当中,英语后缀“-ing”被借用到汉语当中。更确切地说,本文把“汉语+ing”这种现象看成是词缀借用的语码混用现象。
3.2从“汉语+ing”看语言变异
语言的接触引起的语言变异主要有并用、竞争、弱化和泛化几个特征(戴庆夏,2005:3~10)。语言变异大致包括形式、内容和规则三种形态(王望妮,2007:26)。在“汉语+ing”现象中,从形式上看,英语进行体的体标记(也就是附着在英语主动词后的屈折词缀)-ing,成为汉语结构(包括汉语字/词、短语或句子)后所附着的词缀。从意义上看,-ing在英语中仅表示进行的语法意义,这一固有意义在汉语中被弱化进而泛化。如前所述,“汉语+ing”不仅表示进行意义,还可以表达持续的一种状态、发话者当时的心境,甚至还可以表示某一动作或状态所引起的结果,等等。规则上也有所不同:英语中是主动词后加ing词缀,而在汉语里,-ing既可以附着在动词后面,也可以加在名词、形容词、短语词组,甚至是汉语句子的后面。由此,英语中主动词的屈折词缀-ing在被借用到汉语之后在形式、意义和构成规则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情况。
3.3“汉语+ing”所反映的社会心态
所谓社会心态是指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我们可以从网络世界中的聊天室、BBS、QQ上,也可以从网贴、博客、手机短信等了解社会心态(王望妮,2007:26~27)。网络为网民提供了一个用语言无所顾忌地释放情绪的平台。“汉语+ing”这一特例也正好反映了这一特定群体宏观的社会心态。年轻人、青年学生在网络交流中(比如:网上聊天、BBS、E-mail等),为了展示自己不拘陈规、释放个性、新颖独特的个人创造性思维,以满足求新求奇的心理需求,体现自身的文化心理和美学追求,展现自己的知识层次和价值取向,便有意或无意地创造出“汉语+ing”的新集合,用以担负起特殊的社会符号和文化符号的功能。“汉语+ing”结构也可以被看成是网络时代环境下颇具青春特色的语码混用现象。
4.“思考ing”的语法化问题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称为“实词虚化”,这个概念最早是中国人于13世纪提出来的。元朝的周伯琦在《六书正伪》中就有“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之说。不过,最先使用“语法化”这一术语的却是法国语言学家A. Meillet。他认为,研究语法化的目的就是研究“自主词向语法成分之作用演变”(1912:123;文旭1998:47~48)。沈家煊(1994)给语法化的定义是: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在Asher(1993)所编的《语言和语言学百科全书》中,语法化是指具体语境中的虚词类,如:格、时、体、态等被组织和编码的过程(1481~1486)。Langacker说语法化是“词项演变成一个语法成分的过程”(侯国金,2007:117)。事实上,对语法化的理解和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上述几个有关语法化的定义属于所谓狭义语法化。广义语法化指“词汇层面的研究扩展到语篇和语用层面”,即“语篇语法化和语用功能语法化”(Hopper & Traugott,1993;侯国金2007:119)。葛忆翔(2008)将广义语法化定义为一个形式或结构变得固定或必要的过程。研究广义语法化可以通过探讨“语用法”——因语用目的的需要,受语用条件的制约而逐渐形成固定的言语表达式-的途径来进行(侯国金,2007)。本文所讨论的“汉语+ing”现象可以归属于语用语法化所探讨的范畴。具体地讲,年轻网民们为了达到异想天开、吸引别人注意、彰显自己个性的语用目的,受制于网络环境(如:BBS、网络聊天等)中书面语交流的语用条件,创造性地使用“汉语+ing”的言语表达方式。这一言语表达式逐渐流行蔓延开来,并在网络语言中广泛高频地重复出现。这引起了我们对英语中的词缀-ing在汉语中的语法化问题的思考。
传统的语法化研究大都是在假定的同质演变的状态下进行的,这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语言演变的一元发生(monogenetic)模式这样的假设之上的。事实上,这种研究模式忽略了大量的有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语法化研究者开始将目光投向发生在语言接触状态下的语法化演变。语言接触常常会导致形态句法的借用和影响,从而引起语法化机制的跨语言扩散(吴福祥2003)。“汉语+ing”现象可以被视为英汉语两种语言接触状态下的语法化机制的跨语言扩散和演变的现象,即:将英语中业已存在的语法化机制(VP-ing)嫁接到汉语中的演变过程。
在标准语语法化研究中,单向性(即语法化的演变是以“词汇成分→语法成分”或“较少语法化→较多语法化”方向进行)和渐变性被认为是标准语语法化过程中两个最重要的特征。然而,从很多皮钦语和克里奥语语法化的研究来看,接触语言引起的语法化过程往往表现出与标准语不同的特性,单向性和渐变性这两个特征在接触语言的语法化现象中常常被违反(吴福祥,2003)。“汉语+ing”现象,同皮钦语和克里奥语语法化过程一样,呈现出非单向性和抄近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