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影响你一生的办事经典(全集)
48558000000011

第11章 如何为领导办事(4)

4.巧改词语

在称赞和夸奖你的语言上做文章,也是表现谦虚的一种好方法。

5.相对肯定

面对领导的称赞,如果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不但起不到谦虚的作用,反倒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正如俗话所说:“过分的谦虚等于骄傲。”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谦虚要掌握一定的分寸。

6.征求批评

批评与赞美正是一对反义词,但它们并不是“冤家对头”,在表现自己的谦虚时,让它俩“联姻”会取得更好的效果。那就是面对人们的赞美,你却去诚恳地征求他们的批评,这就更能表现你谦虚的精神。

以上关于表现谦虚的言语方式,各有特色,但这尚未概括所有谦虚的方法。我们在社交生活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交际对象,去不断自我创造。

只要虚心而诚恳,努力追求谦虚的品格,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受人敬重、品德高尚的人。

不失时机地表现自己

你的事业是否有成,你的上司是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可以助你一臂之力,成为你的“梯子”或“助推器”;也可以成为你最大的“拦路虎”或“绊脚石”,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再恰当不过。

你的上司会扮演哪一种角色,关键取决于你与他之间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他喜欢你、赏识你、信赖你,就会甘当“梯子”或“助推器”;他厌恶你、妒忌你、猜疑你,自然就要扮演“拦路虎”或“绊脚石”的角色。人们无不希望与上司搞好关系,但有的人如愿,有的人失意。可以说,成功者几乎都恰当地把握了与上司相处的分寸。

事实胜于雄辩,行动胜过语言。人生难得机遇,在上司面前,不要错过表现自己的好机会。

1.挺身而出

常言道:“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关键时刻,上司才会真切地认识与了解部下。当某项工作陷入困境时,你若能挺身而出,定会让上司格外器重你。当上司本人在思想、感情或生活上出现问题时,你若能妙语劝慰,也会令其格外感激。此时,切忌冷漠无助,畏首畏尾,胆怯懦弱。这样,上司便会认为你是一个无知无识、无情无能的平庸之辈。

2.精明强干

上司一般都很赏识聪明、机灵、有头脑、有创造性的下属,这样的人往往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是使领导满意的前提。一旦被人认为是无能无识之辈,愚蠢、懒惰,便很危险了。

3.不争功劳

中国人在讲自己的成绩时,往往会先说一段客套词:

成绩的取得,是领导和同志们帮助的结果。这种套话虽然乏味得很,却有很大的妙用,显得你谦虚谨慎,从而减少他人的嫉恨。越是好东西,越是舍不得给别人,这是人之常情。要是你有远大抱负,就不要斤斤计较眼前成绩的取得究竟你占有多少份,而应大大方方地把功劳分给你身边的人,特别是分给你的上司。这样,做了一件事,你感到喜悦,上司脸上也光彩,少不了再给你更多的机会。如果你只会打眼前算盘,急功近利,则会得罪身边的人,上司也会认为你是功利心重之人,将来一定会吃亏。

4.善举无声

比如说把自己的一些功劳悄悄地让给上司。不过,对上司让功一事切不可到处宣传,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倒不如不让功的好。对于让功的事自我宣传总有些邀功请赏,不尊重上司的味道,千万使不得,最好由被让者来宣传。虽然这样做有点埋没了你的才华,但你的同事和上司总会还给你这笔人情债,给你一份奖励。因此,做善事就要做到底,不要让人觉得你让功让得虚伪。

5.承担责任

上司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千万不要幸灾乐祸或冷眼旁观,这会令他极为寒心。能分担责任就分担责任,不能分担责任可帮他分析原因。此外,还要帮助他总结教训,多加劝慰。持指责、嘲讽的态度更易把关系搞僵。那样,你就再不要指望上司赏识你了。

与领导配合不能越位

在许多时候职员有出访客户的机会。在这个时候,领导和职员的配合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形象。做好陪同是对职员的基本的要求。比如有重要的契约或接受订货时,必须与领导同行,这时一般有两种情况要注意。

第一,客户和领导有直接的关系。这时作为下属应该站在辅助的地位,和客户初次见面时应该亲切地寒暄,并且作适当的自我介绍,第一次就要给对方留下一个印象。

在整个谈话过程中,要不卑不亢,给人以良好的感觉。

当客户和领导谈话时,陪同的职员应该细心地倾听,如果对方有问题问你,你要直接或间接地征询领导的意见,然后给对方以满意的回答。

谈判过程中,如果领导和客户在某个方面争论得比较激烈,你就要适时地从中打圆场。

在商谈结束时,无论成交还是不成交,都不要被当时的气氛所影响,应尽宾主之仪,亲切地道别,不要让对方有这样的评价:“这个公司上下怎么一点礼貌都不懂”,或是:“这个公司经理还不错,可用人不太精明,怎么选了这么不懂礼仪的陪同。”

还有一种情况是请领导访问自己熟悉的客户。这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前面已讲过的不要“越位”,应该将自己立于领导和客户之间的中间人,使领导有多讲话的机会。

在领导与客户商谈时,应该注意领导的谈判技巧和应对方式,并且要充分掌握气氛。气氛过“热”时,适当地“降温”,如“来,大家先喝杯茶”。气氛过“冷”时,不时地“加温”,可以说“这茶不错,你们认为呢?”这样适度地转移话题,解除尴尬,才不失为中间人的身份。

当然这时也不能一味骑墙,毕竟商谈是为了本公司的利益。因此,你不要太显露为本公司出力。比如当领导谈判时,进一步逼向对方,你可以若无其事地推动;当你认为领导谈判的内容不当或有必要进行更正时,应该很默契地助领导一臂之力。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你同客户也是旧相识,因此,不要过多地同领导联系以求占得上风。因为这样会使对方提高警觉,产生戒备心理,对双方的相互沟通无益。况且,有领导在场,你也大可不必过多地参与商谈的主要内容,领导心中自然是有数的。

作为下属,绝对不可以跟领导抢镜头,把本该属于领导的荣耀往自己脸上贴。可是有些人偏偏不注意这一点,动辄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做一些“越位”的事情,驳了领导的面子,抢了领导的风头。

“越位”的表现有多种。

1.决策的越位。在有的企业中,职员可以参与决策,这时就应该注意,谁做什么样的决策,是要有限制的。有些决策职员可以参与意见,有些决策,职员还是不插言为妙。

2.表态的越位。表态,是表明人们对某件事的基本态度。表态要同一定的身份密切相关。超越了自己的身份,胡乱地表态,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无效的。对带有实质性问题的表态,应该由领导或领导授权才行。而有的人作为下属,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上级领导没有表态也没有授权,他却抢先表明态度,造成喧宾夺主之势,陷领导于被动。

3.干工作的越位。哪些工作由你干,哪些工作由他干,这里面有时确有几分奥妙。有的人不明白这一点,有些工作,本来由领导做更合适,他却抢先去做,从而造成干工作越位。

4.答复问题的越位。这与表态的越位有些相同之处。

有些问题的答复,往往需要有相应的权威,作为职员、下属,明明没有这种权威,却要抢先答复,会给领导造成工作中的干扰,也是不明智之举。

5.某些场合的越位。有些场合,如与客人应酬、参加宴会,也应当适当突出领导。有的人作为下属,张罗得过于积极,比如同客人如果认识,便抢先上前打招呼,不管领导在不在场。这样显示自己太多,显示领导不够,十分不好。

“越位”对上下级关系有很大影响。下属的热情过高,表现过积极,会导致领导偏离帅位,大权旁落,无法实施领导的职责。因此。领导往往把这视为对自己权力的严重侵犯。

下属如果经常这样,领导会视之为“危险角色”,不得不警惕你,甚至来制约你。这时,即使你有意同领导配合,领导也不愿与你配合了。

强化受领导青睐的6种能力

1.读写及算术能力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研究,21至25岁之间的年轻人,60%尚缺乏工作所需的读写能力。更令人惊奇的是,就业辅导人员和人力资源部的主管收到的履历表中常有错字、文法不通的现象,这些都是出于大学毕业生的手笔。

一般企业的人才并非要有学者那样的水平,他们只要员工能写出简明、没有错误的句子。因此,不要觉得自己文字欠佳就气馁,这样的人比比皆是。这并不是指,你得回学校去“重修”,只要认清自己的问题,其他的都可能迎刃而解。

你所需要的,只是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写作只有愈练愈强;多写信、随便写些备忘录,尽量发挥想象力,并多多阅读。一般的书报杂志都是很好的阅读材料。读书的窍门就是,先从“美味可口”的下手,之后再慢慢加深自己的理解。

2.沟通技巧

读写虽也是重要的沟通技巧,但是我们还是最常听人说话并用口语表达意见。根据美国训练发展协会(ASTD)的研究报告,就美国人的沟通习惯而言,8.4%为写书信沟通,13.3%为阅读别人文字,23.3%是说话,也就是口语沟通,而55%则为聆听。

所有成功的销售人员都强调,不仅自己要会说话,更要懂得聆听。在销售方面卓然有成的人是天生的沟通专家,他们对自己的产品信心十足,而且往往愿意以身家财产作为赌注来保证产品优良。这也是一种罕见的才能。

3.随机应变的能力

现在的公司不可能仅靠一种产品、一项服务就能打遍天下。必须不断地改进品质,或是提供更新、更好的产品。要保持竞争力并占有市场,不得不重视创意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不仅工作难找,要保住一个工作也愈来愈不容易。

现代企业的老板往往变得实际。他们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时间就是金钱。”试着从雇主的眼光去看,也许你就能以比较实际的角度来看求职的过程。老板没有多余的时间、金钱去雇用一些没有头脑的人。他们要的是了解任务并能帮助公司达到目标的人。要是你对业绩毫无贡献,就成了“没用的人”;倘若你能为老板赚进大笔钞票,等于是为自己的生涯买了张高额保单。一旦老板发现有创意、肯苦干,又会解决问题的员工,他们绝对会紧紧抓住这样的人才的。

4.个人处理危机的能力

生产力和自我评价有相当直接的关系。根据研究显示,对自己形象满意者,常能以自己的工作为荣;他们为自己的工作定目标,也顺利达成,并勤奋工作以改进自己。现在有些企业者是在“变天”,不是合并、并购,就是整合,要不呢,就裁员,把员工的自信一点一滴地消磨掉,员工压力则与日俱增。许多人因为无法达成目标而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想到虚无缥缈的未来,很多人彻夜难眠。

尽管情势紧张,你还是得保持镇定,应对不可预期的变化。情势愈是危险,老板愈需要冷静、自信的员工,在险境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有些专门研究工作动机的专家表示,最理想的员工是有主见、做事效率高,并能自动自发者;他们不是每个月眼巴巴地等着拿薪水的人,对他们来说,工作本身就蕴含着相当的价值。

有这样的工作态度,自然能有丰收,公司才能推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员工的生涯必然有保障。